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27-本草述钩元 >

第31章

027-本草述钩元-第31章

小说: 027-本草述钩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治〕陈者良。去梗取穗。有微炒用以杀辛气者。若用以止血。须炒黑。 

卷八芳草部
紫苏
内容:紫苏白苏。处处有之。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自生。茎方。叶团带尖。有锯齿。肥 
地者。面背皆紫。(皆紫者佳)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白苏。乃荏也。五六月 
连根采收。以火煨其根。阴干则茎久叶不落。八月开花成穗。如荆芥。九月半枯时收子。子 
细如芥而色黄赤。 
x茎叶x 
味辛兼甘。气温而香。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主治温中达表。行气和血。通心经。益 
脾胃。利肺下气。消痰定喘。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通大小肠。疗香港脚安胎。方书治咳 
嗽水肿。中风疟。胁痛消瘅。大便不通。痔。伤暑伤饮食发热。郁积聚。痰饮鼻衄。痛痹。 
眩晕狂惊虚烦。小便不通。疝。耳蛊毒。若宣通风毒。则单用茎。去节尤良。(颂)叶则偏 
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但性稍缓。(之颐)能除一切冷气。若下气则须用 
梗。其子尤良。若叶未免有升发之义。(类明)详其色香气味。体性生成。推陈致新之宣剂 
轻剂也。故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之颐)辛味入气分。紫色入血分。同 
橘皮砂仁。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发汗解肌。同川芎当归。和血 
散血。同木瓜浓朴。散湿解暑。治霍乱香港脚。同桔梗枳壳。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消 
痰定喘。(濒湖)感寒上气。苏叶三两。橘皮四两。酒四升。煮一升半。分再服。霍乱胀满。 
未得吐下。 
〔论〕紫苏茎叶。始尝味辛。后有甘。辛胜而甘劣。以春种后。采叶于夏。而吐华乃在 
孟秋。采子更于秋季。故茎叶之用。与子有异。夫当大火之时。而其叶味辛。是火中之金也。 
即于火令采之。是全乎火之用金。而不致金用火也。金为火用则气化。以火原出水中。而金 
固为水母。阳不得阴不化也。火为金用则血化。以血原于水而成于火。阴不得阳不化也。紫 
苏之辛。乃火能用乎金者。是以所主在气耳。观于色赤入心。心火固气之灵。味辛入肺。肺 
金固气之主。金火合德。其气故和以温。(所谓心肺合而营诸阳也)辛后有甘。自归于胃。 
以脾胃固气升降之枢也。然则通心经。利肺气。益脾胃。义皆不妄。而之颐所云下者宣发。 
上者宣摄。其说亦微中矣。第用紫苏多取其宣发。而兹更云其宣摄。于义若何。盖手太阴为 
阳中之少阴。阳不得阴。则气不化。惟金为火用则气化。气化则极其宣发。此易知也。至于 
阴为阳守。阳无阴则火僭而上。而气亦不得宣。惟金为火用。则宣中有摄。摄者亦所以成宣。 
之颐故统谓之宣剂也。抑其阳中有阴。于何见之。曰。是物宣气。而即能和血。所谓肺气下 
降入心而生血者。固即金为火用之明证矣。夫气之为用。上际下蟠。无处不宣。而后天之气。 
总不越心肺胃以为生化。兹味通心利肺益胃。故上中下胥赖之。如中焦之病于霍乱。上焦之 
病于胸膈不宽。下焦大小肠之不通。香港脚之壅阏。苟用之而主辅得宜。又何宣发宣摄之不奏 
功乎哉。凡病于气之胀壅者。虽所因不一。然皆气不归元也。紫苏首治香港脚。正气得归元之 
义。盖人身阴本于下。其升而至上也。实由阴中之阳引之。阳畅于上。其降而至下也。实由 
阳中之阴引之。紫苏虽主于气之阳。而其金为火用者。正阳中之阴能使气化。气得化则自归 
元矣。 
苏子 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宜用子。(濒湖)主治润心肺。调中下气。 
消痰开结。治肺气喘急。止霍乱呕吐反胃。消五膈。利大小便。下一切逆冷气。及腰脚中湿 
气风结气。苏子下气。与橘皮相宜。(贞白)治风顺气利肠。苏子一升。微炒杵。以生绢袋 
盛。内于三斗清酒中。浸三宿。少少饮之。一切冷气。腰脚中湿气风结气。苏子良姜橘皮等 
分。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十丸。休息利大小溲频。每干研苏子末。米饮调服效。 
〔论〕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为其八月始华。得金气之浓而善降也。然其花色紫。子 
亦黄赤。犹不离于火之体。以致其火之用。(如经所谓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之义)故虽金胜。 
而还以气化为主也。盖茎叶子俱能和气。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审之。 
气虚表虚者禁用叶。肠润肺虚者禁用子。(士材)火升作呕者。不宜用叶。惟可用子。(仲 
淳) 
〔辨治〕叶用两面俱紫者。子自收方真。市者多伪。略炒研极细。煎成叶。投入二三沸。 
即 

卷八芳草部
水苏
内容:即鸡苏。俗呼为龙脑薄荷。以生东平龙脑冈者为良。三月生苗。方茎中虚。叶似苏叶 
而微长。面皱色青。密齿紫背。气甚辛烈。六七月开水红花。成穗结子如荆芥。沃地者。苗 
高四五尺。其子不如紫苏。因紫苏以八月开花结子。而水苏子早。非禀金气之浓也。 
茎叶味辛。气微温。主治下气。辟恶气。疗吐血衄血。肺痿崩中。带下血痢。酒煮汁服。 
治头风目眩。及产后中风。恶血不止。作生菜食。除胃间酸水。其功专于理血下气。(大都 
逆上之血用之的有殊效)清肺辟恶消谷。故局方治吐衄咳唾。下血血淋。口臭苦甜喉腥诸病。 
有龙脑薄荷丸。衄血不止。鸡苏叶生地等分。为末。冷水服。脑热鼻渊。肺壅多涕。鸡苏叶 
麦冬川芎桑白皮炒黄 炙草生地等分。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人参汤下。风热 
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水苏叶五两。皂荚炙去皮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 
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荆芥汤下。 
〔论〕紫苏水苏。味皆辛。气皆温。皆为火中之金。第水苏辛味胜于紫苏。而气之温则 
逊之。且采以七月。取乘金之进气也。夫金以火为主。火以金为用。二者固相合而相须。然 
五行有递为君之时。因于成功退而将来进也。如紫苏叶面背俱紫。已全禀乎火之气矣。又采 
于五月。因其时以全其气也。水苏叶面青背紫。已不全禀乎火之气矣。采以七月。则因于火 
之退气。乘乎金之进气也。全乎火之气者。金为火用。裨火得化水而为血。故心主脉。脉舍 
血。虽则化血。总以全其大火之气也。若乘乎金之气者。火又藉金以为用。俾火之化水为血 
者。仍行其清化。使胃生之。脾统之。肝藏之。而火更因此以宿于水焉。(金以火为主。故 
阴得阳而血化。血化而气益畅。似归功于气者紫苏也。火以金为用。故阳得阴而气清。气清 
而血得静。似归功于血者水苏也。)夫水火之升降。全藉于木与金。金以火为主。而木又以 
金为主。如火中之金不得司其凉降。则肝之从阴而达于上者。不得阳中之阴接引。将木火交 
煽而邪热益炽矣。水苏由火而独专其金气。有不奏功于吐衄咳唾喉腥口臭及苦甜者欤。虽然。 
血固心主之。胃生之。能使归其所藏而纳之血海者。则肝也。肝之所以能纳血者。由肺之气 
能归于胃。以至肝也。肺气所以能归于胃者。全由凉降之气。使火就金妻而宅水于中。木依 
水母而随金以下。升已而降。不致木火之相煽也。(经曰。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 
气不为使。真藏坏决。经脉傍绝。五藏漏泄。不衄则呕。绎此则由火中之金。而金得司其职 
者。犹不能令血归其藏而致逆漏欤。)此味于血证有殊效者。缘不以苦寒退血中之火。而以 
火中之金气和之。握生化之机权以为升降。所谓火得归宿于水者。是本经首言下气。理固可 
参。而又能疗风。可愈知其专于理血以化气矣。 
采取适时 紫苏以五月。水苏则七月。紫苏子九月。半枯时收。如市肆茎叶子多于霜后 
采取。采时则气味俱失。何可用。 

卷八芳草部
蛇床子
内容:因蛇虺喜卧其下。食其子。故又名蛇粟。下湿地所在皆有。其子轻虚。褐色。两片合成。 
亦有细棱。凡花实似蛇床者。当归川芎水芹 胡萝卜。 
气味苦而大辛微甘。乃右肾命门少阳三焦气分之药。主治强阴。益阳事。缩小便。暖女 
子子脏。温中下气。利关节。疗虚湿痹毒风 (手足麻痹也)痛。腰胯酸疼。四肢顽痹。更 
治男子阴痿湿痒。女子阴中肿痛。去阴汗湿癣。煎汤沿大风身痒。多服令人有子。方书治痿 
健忘消瘅赤白浊诸剂中亦有之。苦就火至地。辛归金达天。甘属土合气交。故能除湿益阳。 
不惟已疾而又有补益也。(仲淳)蛇性窜疾。居处隐僻。禀善行数变之体用。蛇床功用。靡 
不吻合。设非气性相感。宁为蛇虺所嗜耶。故凡厥阴隐僻之地。气闭不通。得蛇床宣大风力。 
鼓舞生阳。则前阴疏泄。窜疾自如。并可伸癫痫之气逆于脏。与关节之壅闭不开。而作把握 
阴阳之良剂也。(之颐)同远志巴戟牛膝首乌阳起石。治阴痿湿痒。按此证多由肝经湿热。 
不得概以辛温之味治之。同巴戟牛膝杜仲续断地黄白胶黄柏。治妇人阴中肿痛。同黄柏山萸 
五味茯苓车前子香附续断补骨脂。治一切带下。赤者加白胶阿胶。阳事不起。蛇床菟丝五味 
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日三服。赤白带下。月水不来。蛇床子枯 
矾等分。为末。醋面糊丸弹子大。胭脂为衣。绵裹纳入阴户。如热极再换。日一次。 
〔论〕蛇床以四月放花白色。结子攒簇。两片轻虚。五月采实。夫实结于夏。而尝之先 
苦后转大辛。是火气归于金也。然花白色而质轻虚。金质复归于火矣。火不归金。则气之体 
不全。金不归火。则气之用不昌。气之体全。乃能归命门以孕其元气之用。昌乃能达三焦以 
致其用。本经治阴痿湿痒。及阴中肿痛。除痹气。利关节。指其用而言也。别录令男子阴强。 
女子子脏热。指其体而言也。夫元气之体用。全俱于坎离。然坎中孕离。离中宅坎。皆由其 
得金气也。金为水母。火为金夫。惟水中有金。故坎中孕离。水为火用。而元气以生。惟火 
中有金。故离中蓄坎。火为水用。而元气以化。兹物乘夏火以结实。而火气尽归金味。赋轻 
虚以攒成。而金味仍是火质。火归金。故令火为水用而畅阴。此天气至地。夫从妻也。金化 
火。乃得水为火用而达阳。此地气至天。子随母也。由化归生。复由生归化。元气之体用似 
有独全者。又蛇床所治。类由阳气之不得鼓舞以畅其用。风虚为病也。如金火合德而气化。 
则虽微物。而有天气至地。地气至天之化机。试观其质轻虚。岂非阴湿化为阳明。有鼓之舞 
之以畅天气者乎。盖天气畅则至地。地气达则至天。火为水用而畅阴。阴畅则降。而阳随之。 
水为火用而达阳。阳达则升。而阴随之。是物以达阳而升为终事。却以畅阴而降为始事。乃 
金火合而归于命门之实际也。归命门则三焦气盛。其原与足厥阴相通者。自能合而行上矣。 
(所以治喉痹耳湿牙风及肾虚耳聋诸方亦用之)别录于此味更云辛甘。辛合于甘以归肾。是 
由母趋子。故得致津液而化阴中之阳。如菟丝覆盆蛇床。皆补阴气之的剂。非苦辛热偏者胜 
也。蛇床之用。所谓天气至地。地气至天者。于何征之。如本草强阴。是天气至地。而健忘 
丸用之。则地气至天也。此犹同宫水火之气耳。若上以治面疮。下以疗痔疾。夫非上下极至 
之征欤。更如内补鹿茸丸治赤白浊。其益阳若桂附亦用之矣。岂犹藉蛇床以达阳者。盖缘思 
想伤阴。乃是阳中之阴不化。阴伤而及于阳也。或借此以化阳中之阴。而后真阳乃得复欤。 
又如消瘅之白茯苓丸。(因消中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既滋肾阴而 
除胃肾之枯燥矣。乃反用此味以达阳者。毋亦阳陷阴中而不化。须借此由阴之化以散阳欤。 
即此推之。不得但以去湿达阳。尽蛇床之能事矣。大抵火中之金。应归命门元气。以金水子 
母相恋。且返其所自始也。然则紫苏亦火中之金。何以不归命门。曰。紫苏紫色。合于辛味 
。自应入心与肺矣。命门为元气之根。心肺即为元气之用。为气之用。所以紫苏为宣剂。其 
性温燥。凡肾家有火。下部有热者。勿服。(仲淳) 
〔修治〕作汤洗浴。则生用之。入丸散。用布包 去皮壳取仁。微炒杀毒即不辣。酒浸 
一宿。以生地汁拌。久蒸焙干用。(雷公)按蛇床子之用。全在辣甚。炒殊不宜。不若雷公 
用生地拌蒸之为当。 

卷八芳草部
荜茇
内容:生波斯国。今岭南特有之。七月结子。如小指大。形长二寸以来。青黑色。 
气味正如胡椒。九月收采。 
子味辛气热。阳也。浮也。入手足阳明经。主治温中下气。除胃冷及霍乱冷气。水泻虚 
利。呕逆醋心。产后泻痢。与阿魏和合良。(诸本草)能入阳明经散浮热。治偏头痛。鼻渊 
牙痛。(濒湖)冷痰恶心。荜茇一两为末。食前米汤服半钱。暴泄身冷。自汗。甚则欲呕。 
小便清。脉微弱。宜已寒丸。荜茇肉桂各二钱半。良姜干姜各三钱半。为末。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姜汤下。妇人血气作痛。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用二神丸。荜茇盐炒蒲黄炒 
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三十丸。两服即止。 
〔论〕荜茇产于南方。受火土之气。稽本草概治虚冷气之为病。而濒湖又谓能散浮热。 
若不徒以散冷为功。或其气味辛温。而犹有和。未可以大热概之。抑所谓浮热者。得无因寒 
之郁。而郁气为浮热欤。 
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宗 )能动脾肺之火。令人目昏。(濒湖) 
〔修治〕去梃用头。醋浸一宿。焙干。以刀刮去皮粟子令净。乃用。不则伤肺。令人上 
气。 

卷八芳草部

内容:兰草泽兰合考 兰草。香草也。(非今世兰蕙花)别名都梁香。(都梁有山。即今武冈州。 
又盱眙县亦有都梁山。皆产此。)又名千金草。即孩儿菊醒头草也。出溪涧水旁下湿地。二 
月宿根再发。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节生。光泽有歧。八九月枝头成穗。作花红白似鸡 
苏。久之转白。绒裂如球。球中有子。绒着子上。色黑味苦。臭香气烈。即千金花也。兰草 
与泽兰同类异种。但以茎圆节长。而叶光有歧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而叶有毛者为泽兰。 
气味俱疏淡。而功用则迥别。(核) 

卷八芳草部

内容:叶气味辛平。东垣曰甘寒。其气清香。入手太阴足阳明经。主治利水道。除胸中痰癖。 
生津止渴。治消渴胆痹。调气养营。久服益气轻身。煮水浴风病。浸油涂发。去风垢令香润。 
方书治齿疾。素问云。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以行其精气。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 
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东垣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本于此。(濒 
湖)臭香味辛。气化中药也。故主益气利水道。(之颐)肺气郁结。则上窍闭而下窍不通。 
胃气郁滞。则水谷不以时化而为痰癖。此草辛平芬芳。能散结滞。大都开胃除恶。清肺消痰。 
为散郁结之圣药。(仲淳)以花煮酒。臭类木香。苦甚黄连。用治滞痢。获效颇捷。(之颐) 
同藿香枇杷叶石斛竹茹橘红。为开胃气之神品。加入沉香郁金白蔻苏子芦根汁下气开郁。治 
噎膈之将成者。同栝蒌根麦冬黄连竹叶芦根汁。治消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