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27-本草述钩元 >

第54章

027-本草述钩元-第54章

小说: 027-本草述钩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实而阴不化。如风湿之胸腹肿满。及二便关格。皆风木之化穷也。惟皂荚禀金之辛。归水 
之咸。(色之皂者亦水)使木得金之化气以趋水。而后木之生气乃能孕育以无穷。所谓有化 
乃有生也。(观其采以九月十月可知)以此对待风木之不得金化。如阳盛而阴上从。及阳实 
而阴不化者。庶几可以转其化气。裕其生气耳。视他风剂之以祛散为功。迥乎不侔矣。抑其 
多主痰涎谓何。曰。肝胆同为津液府。而风升肝胆之气。固与元气无二也。风之淫者。阳实 
而阴虚。大非阴阳合和而化之元气矣。气病而液亦病。并后天水谷所化之液。皆乏真气以化 
营卫。止聚而为痰涎矣。痰涎之聚。转病乎气。而升降之化阻。于是有肺气壅滞咳嗽上气者。 
有肺胃俱伤气奔于上。喘咳烦悸。涕唾稠粘者有咳嗽喘闷。胸膈痞塞者。有胸腹结为症癖。 
支满。两胁抢心疼痛者。有痰逆呕吐。饮食不下者。有痰厥头痛。风涎眩晕者。有风痫惊骇。 
旋晕潮搐。口吐痰沫。仆地不省者。以上均由气病以病液。还因液病以病气。气之病于液者。 
始于肝。液之病乎气者。归于肺胃。此味以辛而咸者。为风木化源。并为水液化源。是先天 
之气化也。又辛咸中有甘。风木又以中土为化源。是后天之气化也。故随证而投主剂。佐以 
皂荚。无不奏功。大抵海藏所谓搜肝风。泻肝气。日华所云开胃。濒湖所云通肺及大肠气。 
三者合而此味乃能以风化合元气之化也。或曰。此味固治风淫之痰涎矣。至病于风而无与于 
痰涎。如偏头风。风狂风搐。并走注如行痹。及大便风秘等证。胥能治之。何也。曰。神在 
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夫风木之主在金。而化原则水也。风之淫者。化原亏也。内 
经运气。凡有余不足之病。皆曰资其化源。况化源兼之水土。又何诸风之不静乎。要知此味。 
能就风化转气化之用。不徒静风已也。试观风涎上逆。功在降之。而久痢脱肛。又能升之。 
是岂一静风之为功乎。气化行而血化亦宣。即胸腹肿满大肠风秘等证。亦可以征其血化。至 
疮毒肿痛。并疠癣之治。又不必言矣。 
皂荚宜于暴病气实者。孕妇忌服。若类中猝仆。频用稀涎涌吐。恐津液愈耗。经络无以 
荣养。为拘挛偏废。慎之。(仲淳) 
〔辨治〕 九十月采荚阴干。长荚者疏风气。如猪牙者治齿取积。俱要肥腻不蛀。 去 
皮子酥炙。或蜜炙。或绞汁。或烧灰。各依方法。 疗风及风痰用。只微煨。不可煨久去其 
辛味。 
x皂荚子x 
气味辛温。 其仁和血润肠。治风热大肠虚秘。其性得湿则滑。滑则燥结自除。 治瘰 
肿毒疮癣。 核中白肉。入治肺药。核中黄心。(能消肾气)嚼食治膈痰吞酸。 疏导五 
脏风热壅。用子炒。舂去赤皮。以水浸软煮熟。糖渍食之。 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皂角子 
一千二百个。洗净。以少酥熬香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以蒺藜子酸枣仁汤下三十丸。大 
肠虚秘。(风人虚人香港脚人大肠或秘或利。)即用上方。服至百丸。以通为度。 肠风下血。 
皂荚子槐实一两。用粘谷糠炒香。去糠为末。陈粟米饮下一钱。 
〔修治〕 拣取圆硬不蛀者。煮熟。剥去硬皮。取向里白肉两片。去黄。(消人肾气) 
以 
铜刀切晒用。 
x皂木皮根皮x 
气味辛温。 治风热痰气。杀虫。 皂荚化痰丸。用皂角木白皮。治劳风。心脾壅滞。 
痰涎盛多。喉中不利。涕唾稠粘。嗌塞吐逆。不思饮食。或时昏愦。方详准绳痰饮条。 
x刺x 
气味辛温。 锐利直达病所。治痈肿妒乳。疠风恶疮。杀虫。下胎衣。 凡痈疽未破者。 
皂刺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乃诸恶疮癣及疠风要药。 大风恶疾。双目昏盲。眉 
发自落。鼻梁崩倒。势不可救。异人传方。用皂刺 (能出风毒于荣血中) 三斤。烧灰。 
蒸一时久。日干为末。食后。浓煎大黄汤。调一匕饮之。一旬眉发再生。肌润目明。 又东 
加郁金白牵牛。即丹溪通天再造散。俱云服后便出黑虫为验。(新 
虫嘴赤。老虫嘴黑。)然则此味。诚为疠风要药矣。产后乳汁不泄结毒者。皂角刺蔓荆子各 
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温酒服二钱。 腹内生疮在肠脏。不可药治者。取皂刺不拘多少。好 
酒一碗。煎至七分。温服。其浓血悉从小便出。不饮酒者。水煎亦可。 疮肿无头。皂角刺 
烧灰。酒服三钱。嚼葵子三五粒。其处如针刺为效。 
痈疽已溃。不宜服。 

卷二十三乔木部
无食子
内容:一名没石子。出波斯国及大食诸番。虫蚀成孔者入药。 
味苦。气温。 主温中和气。益血生精。乌髭发。治肠虚冷痢。阴疮阴汗阴毒痿。(烧 
灰用) 脱肛及齿病。小儿疳 冷滑不禁。为固涩精气要药。 同莲须女贞南烛枸杞首乌地 
黄黄精旱莲草术人参。能乌须发。 同牡蛎覆盆五味枸杞车前地黄莲须龙骨鹿茸沙苑鱼鳔砂 
仁黄柏。能补益精气。治梦遗泄精。 血痢不止。没石子一两为末。饭丸小豆大。食前。米 
饮下五十丸。 产后下痢。没石子一个。烧存性。研末。酒服。热即用饮下。日二。 小儿 
冷积泻。没石子木香黄连当归青皮各二钱半。阿魏一分。酒化。入面少许。令匀糊丸。 阴 
汗。没石子烧灰。先以汤浴了。布裹灰扑之。甚良。 
〔论〕 无食子益阴而收。与肉豆蔻之益气而收者不同。故血痢及女子产后痢。用之最 
宜。然气味苦温。取其直益阴中之气。为血生之源。精化之本。(如冷痢及冷滑不禁。因于 
阴气之益而得止。即谓之收敛。亦无不可。然究之不以收为功也。)李 言疗阴毒痿。夫阳 
聚为毒。人皆知之。今言痿乃由于阴毒者。以真阴不得行其化。然后 聚而为毒也。经曰。 
冲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 
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兹味之用。为乌须要药。盖于冲任 
之脉大有脾益。可参于血气盛血独盛之义。而知益血生精之应矣。 人身有阳气阴气之分。 
此味能补阴气。为益血生精之本。 
凡湿热郁于肠胃为赤白痢兼积滞多者。弗用。(仲淳) 
〔修治〕 用颗小无 米者。弗犯铜铁。并被火惊。 先取浆水于砂盆中研。焙干再研 
。如乌犀色。入药。 

卷二十三乔木部
诃黎勒
内容:即诃子出波斯。今岭南广州亦有之。其木作实似栀子橄榄状。七八月成熟。实棱只具六 
路。或多或少者非。肉浓者佳。曝干收之。益小为胜。 毗黎勒个个毗头。一种勒圆而文露。 
或八路至十二三路。号榔精勒。味涩不堪。为害殊甚。 
味涩而苦。微酸有甘。气温味浓。苦重。阴也。降也。入肺大肠二经。 主治冷气心腹 
胀满。消痰。(海舶遇大鱼放涎滑。数里船不能通。乃煮此洗其涎滑。寻化为水。其消痰功 
力可知。)下气。疗上气喘急。破胸膈结气。敛肺止久嗽。利咽喉。通津液。疗肾气奔豚。 
及大便不通。实大肠。止肠癖久泄。并患痢人肛门急痛。产妇阴痛。(和蜡烧烟熏之。或煎 
汤熏洗。)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以酸补之。诃子苦重泻气。酸轻不能补肺。(东垣) 
味苦而性急。肺苦急。急食苦以泻之。谓降而下走也。故诃子下气。惟气实者宜之。气虚似 
难轻服。(丹溪)气虚人宜缓缓煨熟少服。兹物苦涩。虽涩肠。又泻肺气故耳。(宗 ) 同 
乌梅五倍子用。则收敛。同橘皮浓朴用。则下气。同人参用。则能补肺。治咳嗽。但咳未 
久者。不可骤用。 同人参肉豆蔻。则实大肠。 得人参。治肺虚受寒喘嗽。得陈皮砂仁。 
主冷气入内。心腹胀满。及因寒食不下。 得益智。止虚寒小水不禁。 佐樗根白皮。止肠 
癖泻血。佐白术莲实。止久泻因于虚寒。 同蛇床五味山萸杜仲续断。止虚寒带下。 劳嗽。 
(即火郁嗽)肺气因火伤极。遂郁遏胀满。不得眠一边。用诃子海浮石瓜蒌杏仁青黛童便浸 
香附半夏曲等。姜蜜调噙化服。此证必以补阴为主。而取诃味酸苦。有收敛降火之功。 下 
痢赤白久不瘥。转为白脓。用诃子三枚。两炮一生。并取皮末之。以沸浆水一合服之效。若 
只水痢。加甘草末一钱匕。若微有脓血。加三匕。血多亦加三匕。 
〔论〕 诃子产于炎土。七八月结实。禀金气以告成。而金随从火以为用。故其味初尝 
之涩。次苦。苦居胜。又次酸。酸微有甘。夫苦从火化。酸者阳气之不尽宣。而涩乃阴气之 
不尽畅也。昔贤谓血得酸则敛。得苦则涩。是阴持于阳之中不能尽畅而为涩也。诃子之先涩 
者金。次苦者火。禀金气而反从火以为用。故其金从火以降。而火又由金以敛。所以同于降 
泻。则奏降泻之功。同于收敛。则致收敛之效。大约具降收之全性。与他药之擅一长者有异 
也。 方书于诃子有止用皮者。有止用肉者。其肉先涩次苦。而涩不敌苦。又次酸及甘。乃 
甚微。是肉之为用。降泻居多。而泻中犹有收义。更合于中土之气而不尽泻也。其皮涩与苦 
等。次止有甘。亦甚微。是皮之涩能敌苦。泻犹未极。又止带甘。则泻中尤有缓也。二者须 
索其味之有异以施治。乃为得之。 再按诃子下逆气。泻结气。通积聚。利咽喉。历考成方。 
如息贲之枳实散。伏梁之半夏散。奔豚之木香槟榔散。便闭之七宣丸。又声喑之诃子汤。梅 
核气之清咽屑。或止同于降泻。从邪之实者论治。或更同于寒凉之降泻。从实邪之有热者论 
治也。又如胸痞气滞胁肋刺痛之沉香升降散。胸痹喘息之利膈散。息贲之半夏汤。喘证之苏 
杏散。或兼补剂。从虚中有实者论治。或更兼温补。从虚中有寒者论治也。是其降泻为功。 
岂得畏气虚而不用乎。至又有用其酸与涩者。义固非与降泻相戾也。人身肺气犹天。其职司 
降。而有降即有收。自飞门至于魄门。皆一气之所贯。(若有降无收。有收无降。则升降息 
而气立孤危矣。) 经故曰魄门亦为五脏使。言脏腑糟粕。固由其泻。而脏气升降。亦借以 
调。诃子入手太阴阳明。其味始于涩苦。终于酸甘。降与收随所合而为用。是以丹溪治久嗽 
劫剂。则同于百药煎荆芥穗。河间治失音发声。则同于桔梗木通童便。东垣以止久痢。则同 
于御米壳干姜陈皮。宝鉴则合于椿白皮母丁香。其通便闭也。合杏仁麻仁枳壳为二仁丸。协 
柴胡枳实桃仁大黄木香为七宣丸。绎此不可以识诃子之长技。亦惟我所使欤。总之。用以降 
泻。宜于气实。实者邪气实。用以收涩。则宜于气虚。虚者正气虚。此中后先主辅。惟当适 
事为故耳。至缪氏致慎于火嗽湿热痢。立论良是。第丹溪治火嗽久病。有同杏仁青黛海粉皂 
角胆星而用者。又治湿热久痢。(地榆丸)有同地榆当归木香黄连阿胶乌梅而用者。正可推 
此类以尽变也。又如滑泻之治。有诃子散以治热。更有诃子丸以治寒。举寒热而皆宜。其故 
可思矣。再河间治热滑诃子散。用诃子木香黄连甘草。其云腹痛渐止。泻下渐少。宜此药止 
之。如止之不已。宜因其归而送之。加浓朴一两。竭其邪气也。玩此。则主辅应有合宜之味。 
而火嗽 
凡咳嗽因于肺有实热滞下。湿热正盛。法并忌之。(仲淳) 
〔修事〕 水泡。面包煨熟去核。或酒浸蒸去核。焙干。 清痰生用。止泻煨用。 

卷二十三乔木部
柽柳
内容:一名观音柳。小干弱枝。赤皮。细叶如丝。叶梢带微赤。凌冬不凋。一年三次作花如 
蓼色。 
x枝叶x 
味甘咸。气温。浮而升。阳也。入足阳明手太阴少阴经。 主治消痞。散痧疹毒。解酒 
毒。利小便。 痧疹热毒不能出。用为开发升散之神药。首尾兼资。 同石膏知母薄荷荆芥 
元参牛蒡子麦冬竹叶连翘黄芩甘草之属。治斑疹发不出。或虽发。不透。如热甚毒炽。舌生 
芒刺。大渴谵语。斑色紫黑者。加入三黄石膏汤内。大效。一切风。不问远近。用赤柽木叶 
半斤。荆芥半斤。水五升。煮二升。澄清。入白蜜五合。竹沥五合。新瓶盛之。油纸封。入 
重汤煮一伏时。每服一小盏。日三服。 
腹中痞积。柽柳煎汤。露一夜。五更空心饮。数次。痞自消。 

卷二十三乔木部
芜荑
内容:山榆仁也。气膻者良。 
气味苦辛温平。 主皮肤肢节中风毒淫淫如虫行。杀虫止痛。治积冷气心腹症痛。妇人 
子宫风虚。小儿疳泻冷痢。得诃子豆蔻良。 和猪胆脂。涂热疮。和蜜。治湿癣。和 牛酪 
或马酪。治一切疮。 其功长于走肠胃杀诸虫。消食积。为小儿疳泻冷痢必资之药。(仲淳) 
脾胃有虫。食即作痛。面黄无色。以芜荑二两和面。炒黄色为末。不拘时。米饮服二钱匕。 疳 
热有虫瘦悴。久服充肥。用芜荑一两黄连一两为末。猪胆汁七枚和入碗内。饭上蒸之。日一 
次。九蒸后。入麝香五分。汤浸蒸饼和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饮下。 结 
阴下血。芜荑一两捣烂。纸压去油。为末。以雄猪胆汁丸梧子大。每服九丸。甘草汤下。日 
五服。三日断根。脾胃气泄。久患不止。芜荑五两捣末。饭丸梧子大。每空心午饭前。陈 
米饮下三十丸。 腹中鳖瘕。嗜酒者。血入于酒为酒鳖。多气者。血凝于气为气鳖。虚劳痼 
冷。败血杂痰为血鳖。摇头摆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 
大则如鳖。小或如钱。治法惟用芜荑炒煎服之。兼用暖胃益血理中药。乃可杀之。若徒事雷 
丸锡灰之类。无益也(直指方) 多服发热心痛。为辛故也。(孟诜) 
〔论〕 芜荑先百木而青。逗春生之端。当入肝以宣肝用。其味辛。是木以金为主。而 
得宣之用也。其气温。正得春阳之气也。辛温更合于苦味。而宣散乃有功。世但知其散风杀 
虫。不知从极阴之脏而宣阳。故气之凝者能散。血之结者皆宣耳。夫脾胃为后天气血之源。 
而以肝为主。仁斋谓治虫独取此味。兼之能理气血者。诚为有见。即其所治妇人子宫风虚。 
非亦根于气血之虚乎。(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然胞宫为之行其化。亦本于厥阴风木之 
化。气血虚则胞宫无所藏。而风木亦无所养以行其化也。) 
〔辨治〕 当用大者。(小者即榆荚仁)陈久乃良。炒去壳。其气膻。 

卷二十三乔木部
水杨
内容:即蒲柳。 叶圆阔而尖。枝条短硬。与柳全别。(柳叶狭长。枝条长软。) 
x枝叶x 
气味苦平。 治痈肿。发痘毒。 水杨根治痈肿。故近人用枝叶治痘疮。 痘疮数日。 
陷顶。浆滞不行。乃气涩血滞。腠理固密。或风寒外阻而然。用水杨枝叶(无叶用枝)五斤。 
流水一大釜。煎汤温浴之。令暖气透达。和畅郁蒸。气血通彻。良久照见累起有晕丝者。浆 
行也。若内服。助气血药。借此升之。其效更速。风寒亦不得而阻之矣。如不满。再浴之。 
力弱者。只洗头面手足。如屡浴不起者。气血败矣。不可再浴。始出及痒塌者。皆不可浴。 

卷二十三乔木部
苏方木
内容:苏方国产此木。今人省呼为苏木。 
味甘咸微辛。性平。降多于升。阳中阴也。入足厥阴。兼入手少阴足阳明经。 主治产 
后败血胀闷。或血晕口噤。由于恶露不下。(如由去血多而虚者仍忌)及血气心腹搅痛。月 
候不调。疗虚劳血癖。气壅滞。并男女中风口噤不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