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6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代-明时期(下册) >

第47章

16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代-明时期(下册)-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宗的猜忌心极重,亦可从嘉靖朝官吏的频频罢官得见一斑。从嘉靖二十年(1541)到嘉靖四十年(1561)并没有发生什么大案,七卿中却有二十五人次被罢官。
  嘉靖二十年,都御史王廷相为民;二十一年,刑部尚书吴山削职;二十三年,兵部尚书毛伯温为民;二十四年,吏部尚书熊浃为民,兵部尚书戴金免;二十五年,吏部尚书唐龙谪为民,兵部尚书路迎免;二十六年,户部尚书王杲谪戍;二十八年,礼部尚书孙承恩、兵部尚书赵廷瑞免;二十九年,户部尚书李士翱闲住,兵部尚书丁汝夔弃市;三十年,兵部尚书王邦瑞革职,刑部尚书顾应祥降调;三十一年,吏部尚书李默、刑部尚书应大猷闲住,兵部尚书赵锦谪戍;三十二年,吏部尚书万镗为民;三十四年,兵部尚书聂豹闲住;三十五年,起用不到三年的吏部尚书李默下狱死;三十六年,工部尚书赵文华为民;三十七年,兵部尚书许论革职;三十九年,户部尚书马坤闲住,刑部尚书郑晓闲住;四十年,礼部尚书吴山闲住,刑部尚书冯天驭闲住。其中还不包括疏辞不肯就任而被罢免的官员。
  ① 徐学谟:《世庙识余录》卷七。
  ② 《明史》卷一九六《夏言传》。
  ① 张合:《宙载》卷下。
  这一段时期,严嵩势力增长,对官员的任免起了不小的作用。但以上官员的罢免,多与严嵩无干。丁汝夔对“庚戌之变”负有主要责任,他是遵照严嵩的意见办事,杀他肯定不是严嵩的意愿。而万镗与严嵩同科,聂豹与严嵩同乡,唐龙一直与严嵩友善,赵文华虽一度与严嵩交恶,但终是他的义子。另一方面,如王杲被罢,是因为久不肯奉诏买龙涎香。可以说,对朝中大臣的任免,世宗受严嵩的影响是有限的,很少顾及严嵩的好恶,更说不上为严嵩所控制。
  明朝方面大员受处罚、被罢官、被杀也不在少数。蓟、辽的总督,巡抚,从嘉靖二十一年(1542)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有二十七人次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①顺天巡抚张汉,建议大将可专杀偏将裨将,以树军威。此议颇不合世宗的口味,他对身边的大臣都缺少信任感,增强在外大帅的权威又怎能放心?有言官弹劾张汉刚愎,世宗就把他发配到边远的镇西卫。御史陈九德推荐张汉是可用之材,也被斥为民。张汉流放二十年,死于戍所。
  南方各省督、抚则多受倭乱的牵累。首先蒙难的是浙江巡抚朱纨。其后,嘉靖三十四年(1555),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的南京兵部尚书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被杀。从嘉靖三十二年(1553)到三十九年(1560),应天巡抚十易其人。彭黯迁南京工部尚书,畏倭寇,不等继任到来便离任而去,被下狱除名。方任丁忧,陈洙才不足,未任。屠大山失事,下狱为民,陈洙谪戍,张景贤考察夺职,赵忻因金山兵变贬官,陈锭罢去,翁大立免职。虽然上述官员的罢免或被杀,基本是事出有因,但同时也反映世宗对官吏的制裁是很严厉的。
  与鞑靼、倭寇的战争,是嘉靖朝的两大事件。鞑靼人围攻北京,倭寇骚扰南京,朝野震动。世宗对督、抚官的严厉制裁发生在这种背景下,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形势的进一步恶化。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庚子(1567 年1 月23 日),世宗由西苑迁回乾清宫的当天即死去。《明史》评价他:“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①应当说,这是公允之论。
  ① 参看吴廷夔:《明督抚年表》。
  ① 《明史》卷十八《世宗纪二》。
  第二十三章张璁桂萼杨慎第一节张璁议礼之争张璁(1475—1539)字秉用,号萝峰,世宗赐名孚敬,字茂恭,浙江永嘉人。弘治中考中举人,先后七次赴京会试,终不第。居乡中治学益力,遂贯通古今,尤精“三礼”。张璁性格耿直,争强好胜,凡事不随便附和,常与士大夫评论时政,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正德十六年(1521),张璁始中进士,时年四十七岁。适世宗入登帝位,议追崇所生父母之礼。时内阁首辅杨廷和草武宗遗诏,策立世宗,又总朝政凡四十余日,颇事威福,乃指示礼部尚书毛澄,规定世宗继嗣为孝宗之子,礼以汉定陶王和宋濮议为式,不能过分追崇所生父母,并说有异此议者即是奸邪,可处以斩罪。会张璁观政于礼部,心非其说,遂上疏论陈其事。张璁指出,汉哀帝和宋英宗原本是定陶王及濮王的儿子,他们分别被汉成帝和宋仁宗预养宫中为嗣子,其为之后的身份是明确的,今武宗无嗣而崩,大臣遵祖训迎立今上,武宗遗诏亦只称兴献王长子云云,遗诏未有要其为大宗后嗣之意。张璁陈述了这些事实后,提出了议礼的主张,当今皇帝以伦序当立的身份入继大统,与汉宋继嗣的事例迥然不同,追尊原为藩王的父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张璁还从礼制上分析了朝中大臣师法濮议的错误,第一,《礼》中有明文规定,长子不得为人后。而世宗恰恰是兴王独子,如为人后,则违反礼法而自绝其宗。其二,世宗生母尚在,如按杨廷和、毛澄的主张,则世宗只能称其母为皇叔母,母子关系就要变成君臣关系,这样又违反了子无臣母之义。于是张璁建议,在京师建立兴王之庙,迎养生母,以全尊亲养母的大孝。世宗本意要追尊父母,无奈被杨廷和等人控制下的廷议牵制,所以一看到张璁的奏疏,十分高兴,连声赞叹,“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①世宗将璁疏交付内阁拟旨批答,要阁臣等重议追尊之礼。杨廷和凭借权势,胁制廷臣附从己意,他并不把这个初入仕途的新科进士放在眼里,“斥曰‘秀才安知天下事’”②。然而杨廷和却无法回答张璁的诘难,于是唆使科道官员交章弹劾张璁。时世宗之母兴献王妃蒋氏至通州,闻廷议将以己子为他人子,十分不悦,留驻不进。世宗乘机以归藩养母相要挟,杨廷和等人大窘。张璁又撰写《大礼或问》,辨论继统与继嗣的区别。并就礼制上的尊崇及墓庙诸事析说甚详。《大礼或问》在部分朝臣中传阅,颇有影响。礼部侍郎王瓒赞同张璁所议,并在朝官中传播其事。张璁决定要把《大礼或问》奏呈世宗,杨廷和得知,非常恐慌,布置翰林修撰杨维聪等人诱阻之,张璁不从。世宗看了《大礼或问》后,要礼部议处,杨廷和知道自己控制不了局势,于是拟敕下礼部,诡称奉孝宗张皇后懿旨,追赠世宗之父兴献王为兴献帝,母则称兴国太后,祖母邵贵妃则称皇太后。此举意在略作让步,以厌世宗之心,并称奉皇太后懿诏,云云,表示廷议仍未尝以之为是,借以在心理上牵制世宗。① 《明史》卷一九六《张璁传》。
  ② 《明通鉴》卷四九,正德十六年七月。
  杨廷和为了减少和消除张璁在朝中的影响,他指示吏部将其授职为南京刑部主事,使其远离京师,不再妨碍自己推行所议。张璁到南京后,与同官刑部主事的桂萼结为政治盟友,二人讨论古礼,研究与杨廷和等人斗争的策略,等候时机,再度掀起议礼的斗争。
  张璁在南京任职期间,京师发生了几桩与议礼有关的事件。世宗任命皇亲蒋荣为安陆祠祭署奉祀官,按杨廷和的安排,世宗既为孝宗之后,议以崇仁王朱厚炫嗣兴国,则应由崇仁王奉祀,群臣上疏争其事,世宗不予理会。关于庙乐,廷议以“正统本生,义宜相间”,主张安陆祠庙较太庙用乐应降低等次,世宗置廷议不顾,命用八佾乐舞,又自制乐章,“迎神曰太和,初献曰寿和,亚献曰豫和,终献曰宁和,彻馔曰雍和,还宫曰安和。”①这个乐章和太庙诸帝享用的乐章完全一样。
  同安陆庙祀相类的事,还有世宗祖母寿安皇太后的丧礼。按杨廷和的安排,世宗既为孝宗之子,其庶祖母的丧礼较嫡祖母应有所减杀,定为哭临一日,丧服十三日而除,文移两京,不以诏告天下。世宗不遵所拟,服丧二十七日,服除视朝,不鸣鞭,不鸣钟鼓。世宗还不顾杨廷和的阻挡,将邵太后袝葬茂陵。祭祀是封建皇朝的大政事,然而某些庙祀礼制毕竟属于皇室私事,杨廷和不可能过分干预。以上事件表明,世宗没有心悦诚服地接受杨廷和的安排,他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推翻其决定。
  京师的这些消息给张璁、桂萼极大的鼓舞,嘉靖二年十一月,桂萼上疏重议大礼,世宗立即纳其议,要朝臣集议其事。杨廷和自揣难以维持旧议,于是辞职。杨廷和去后,赞成张、桂观点的人渐次增多,许多人上疏赞助其说。世宗下诏,命张璁、桂萼入京参加关于大礼的廷议。内阁蒋冕、毛纪,礼部尚书汪俊为了阻挡张璁等入京,不惜作出让步,改动兴王的称号。嘉靖三年四月,诏称武宗为皇兄,称孝宗皇考,称兴王本生恭穆献皇帝,称兴王妃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改动的实质是在兴王尊号中加一个“皇”字,虽称兴王为父,却冠以“本生”二字,以志区别。张璁、桂萼在赴京师途中获知这一新情况,为了彻底击败政治对手,二人毅然上疏请去“本生”二字,指出问题的关键,孝其亲不在于一个皇字,“惟在于考与不考”①。世宗接到两人的奏疏,大喜过望,复下诏催促张璁、桂萼等速来京师。张璁等到京师后,“复条上七事,极论两考之非,以伯孝宗考兴献为正”②。张璁又奏上《正典礼第七上十三议疏》,全面阐述议礼涉及的问题。世宗十分欣悦,特旨擢张璁、桂萼为翰林学士,不久免去党附杨廷和的蒋冕、毛纪、汪俊的职务,廷杖左顺门哭谏诸臣。三年九月,张璁等议礼诸臣参与廷议,决定称孝宗和张皇后为皇伯考皇伯母,称兴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兴王妃为圣母章圣皇太后。至此,张璁的议礼主张实现了,张璁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由此确立。嘉靖四年,记述大礼议的过程的《大礼集议》书成,后赐名《明伦大典》,张璁进官詹事兼翰林学士。五年七月,升兵部右侍郎。六年内阁大学士贾咏与巡按山西监察御史马录及三法司诸臣涉嫌借李福达案陷害张璁、桂萼及支持议礼的武定侯郭勋,世宗着意保护议礼诸臣,尽换法司官员。世宗命张璁署都察院,桂萼署刑部,方献夫署大理寺,重新审理李福达案。张璁等尽反其狱,① 《明伦大典》卷九。
  ① 《明伦大典》卷十三。
  ② 《明伦大典》卷十三。
  并借此案打击异己者,株连四十余人,史称大狱。大狱之前,科道尚狎视张璁,欲借京察拾遗之例打击之,大狱之后,旧党诸臣都不敢轻视张璁了。改革弊政,抑制宦官张璁掌握了国家监察大权后,立即运用监察之权,改革弊政。他反复申明太祖规定的宪纲,像太祖那样严格地约束官僚集团。首先整顿都察院,对不遵守有关规定、耽误公事的“河南等道监察御史傅元等二十员”查催赴部。①又疏请对失职的科道官员进行惩治,严格检查十三道的工作效率,要求各官在规定的时限内将题奏涉及的公事办完,对办事拖沓的人员轻则量行戒谕,重则参劾别用。张璁在院,斥去失职的科道官员二十多人,补充以比较廉明和干练的人员,改善了都察院的状况。正德以来,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法司非常散漫,竟然到中午才开始办公,相沿成例。张璁请申饬三法司堂官严督所属,早上散朝后,就各回衙门开始办公。张璁尤其痛恶官僚的贪污和行贿,都察院行文京内外各衙门,“敢有仍科派小民馈送京官者,在外许巡按御史纠察,在内许缉事衙门访捕,依律治罪”①。张璁执法严格认真,打击了正德以来贿赂之风,史称“一时苞苴路绝”。嘉靖前期,吏治得到改善。嘉靖六年冬,张璁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一入内阁,他立即对翰林院的积弊进行清理。正德以来,形成一些陋习,如规定由内阁教习的庶吉士才可进入翰林,其他部门的官员虽有文学才能亦不能入充翰林官员。由是,内阁将翰林职位在门生弟子中递相授受,形成结党营私的局面,损害了封建国家的利益。张璁疏请革除此弊,不拘内外官员,只要文学才行出众,都可以被推荐和召试授翰林之职。同时对现在翰林院官进行考核,将考核不符合要求的二十二人罢黜或外调他职。同时任命大理寺少卿黄绾、福建按察副使张邦奇等为翰林官员。张璁还加强了庶吉士的拣选和考核。
  张璁借世宗平台召对的机会,密请撤除各地镇守中官,其后又屡次请求施行。由外藩入继帝位的世宗目睹正德中宦寺之祸,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张璁限制宦官势力的努力得到了成功,先后革去镇守、守备内官二十七员。正德中受中官控制的腾骧四卫改隶兵部,宦官势力遭到抑制和削弱。
  张璁立朝,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不徇私情,即使与同议大礼的霍韬等人亦每因政事相争,不少假借。张璁对朝廷耿耿忠心,深得世宗嘉许,特赐银章二枚,文曰“贞良忠一”和“绳愆弼违”。时杨一清为首辅,翟銮先于张璁入阁,而世宗待张璁礼遇特隆。七年加张璁少保兼太子太保。《明伦大典》书成,复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官场倾轧张璁利用议礼作为取得政治权力的手段,掌权后,他就致力于政治改革,清理正德以来的弊政。张璁因议礼而获得皇帝的不次拔擢,一般人视为干进,致使张璁等未能在士大夫中建立相当的威信,当时六卿都是很有资格的人物,他们表表自树,政治上同张璁保持距离。如胡世宁、王守仁等人,他① 《张文忠公集》卷三《催取风宪官员》,载《敬乡楼丛书》,民国黄群排印本。① 《张文忠公集》卷三《禁革贪风》。
  们在议礼中观点同张璁基本相同,但却不愿与张璁一起为争礼而斗争。对大礼持相同态度的人尚如此,其他的人就不用说了。因之张璁等的改革缺乏深厚的人事基础,每论事立议,虽其主张明显的合理合法,却必定不能在大范围内获得推行,加上世宗专制严酷,张璁的举措受到一定限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影响。此外,张璁还受到“应机玩世,持禄苟安”的庸俗官僚杨一清的牵制。①正嘉之际,杨一清在家闲居,因赞成张璁的大礼之议,得以被荐入阁。杨一清在武宗朝边功甚著,劣迹也不少。再相后,乘张璁整顿翰林院之机,“送乘间引所厚入院”,又“多循旧弊,用私人,受馈遗”②。于是张璁和杨一清产生嫌隙,进而相构不已。张璁在与杨一清的斗争中遭到很大的打击,八年八月,张璁被给事中陆粲论罢,幸而霍韬力为之辩,一清乃致仕,璁得召还,遂任首辅。杨一清始去,张璁又受到夏言的牵制。世宗自大礼议后,以制礼作乐自任,如分祀天地,罢太宗配祀等,夏言在更正祀典上迎合世宗,获得世宗的信任。张璁自取得政治权力后,集中精力进行改革,并不醉心于礼乐上的繁文缛节,对世宗兴作礼乐多所谏正。于是夏言和张璁相轧。十年七月张璁再次被迫致仕,后虽被召还,其改革的锐气和努力遭到极大的削弱。
  张璁和桂萼在议礼时密切合作,取得了对杨廷和斗争的胜利,执政后两人都锐意于革弊,但他们却免不了封建官僚的通病,二人因序位之尊卑发生龃龉,逐渐失去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