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疡医大全-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收束,初现只宜宣毒发表,原不可骤用苦寒,无如咸热痧喜清凉,见面即用黄连
冰伏,所以悉成痧闭而亡,纵相延时日,传为痧疳,丧命者不少,医者固不知骤用苦
寒之误,而病家亦只知痧疹本凶,不察苦寒所误,深可悲也。凡我同志,遇此疫疠
传染痧疹,均当宣毒发表,俟痧疹已齐,再为清表化毒,庶不致成痧闭,戕其性命也。
卷三十三痘疹部(下)
痧疹门
属性:一忌荤腥生冷风寒。出痧疹时,大忌食荤腥,食生冷,冒犯风寒,皆能使皮肤
闭塞,毒瓦斯抑郁而内攻也。疹初出时以至出尽之日,俱忌食荤腥,即素菜亦忌煎炒。
盖荤腥煎炒能助胃火,昔人云∶荤痘素疹,诚哉是言也。疹初出时以至透之日,未免
口渴烦躁,想饮冷水,不妨少饮些,须以解其烦渴。然不可多饮,若欲再饮,仍饮
些须。若土产有荸荠及有秋梨甜者,并柿饼有霜者,不妨间与食之,虽生吃无妨,切
不可与粥及米汤、糖饼、糖饴、面食、荔枝、圆眼、蜜钱之类,食之恐助毒火,倘
或饿极,煮成粥以开水半大盅煮饭粕小半盅和匀温服,俗云饱痧饿痘,痧疹不知饿
也。当出疹之时,必宜谨避风寒,若不避忌,风寒外束,疹即收回,要其再出,甚为难矣,慎之。
一忌骤用寒凉。初发热时最忌骤用寒凉以冰毒,使毒瓦斯抑遏不得出,则成内攻
之患。而昔人谓天气暄热,宜用辛凉发之,如黄连解毒汤之类,不知天时暑热之气,岂
寒凉之药所能解,今骤用寒凉,恐不足以解外热,而适足以阻内热,使不得出也。曾
见一宦家艰子,得一男甫一岁,出痧发热,痧未见形而发搐,医误为急惊,而用凉药
攻之,遂令痧毒隐隐在皮下不出,后医以滋阴为主,而用四物等药,亦不能救,烦
闷声哑,至旬日而死,此可以知凉药冰毒之害矣。今因天热而骤用寒凉,岂理也哉。
当疹初出之时,虽有身热烦躁口渴等证,即以宣毒发表汤,少加洒炒黄芩三五分以清
之,切不可遽投黄连、黄柏、栀仁等大寒之药,恐冰其毒而内伏,疹不得外出矣,后
虽设法宣表,而疹终不得出,可不畏哉。
一忌误用辛热。初发热时,最忌误用辛热以助毒,如桂枝、麻黄、羌活、苍术、
丁香、肉桂、砂仁之类,能使毒壅蔽而不得出,亦致内攻之患。即有痧麻初起,四
肢逆冷,乃火极似水之故,不可妄投热药,痧现自然渐和,而昔人谓天气大寒,只宜
置之燠室,谨避风寒可也,且天气虽寒,而人身之热毒未必减,而多用辛热,岂理也
哉。疹初出时,或有呕吐之证,医家必用苍、浓平胃,丁香、砂仁暖胃,或手足梢
冷,必用桂枝、肉桂温其手足,殊不知作呕吐者,火热蒸于胃也,今反以辛温之味
攻之,是抱薪而救火。至于手足梢作冷者,热极似寒之象,俟疹出透,而手足自温,医
不明此,反以桂枝可达四肢之末,肉桂可以温经回阳,误之又误,陷人性命,可不畏哉。
一忌用补涩。痧出之时多有自利不止者,其毒亦因利而散,此殊无妨。如泄利
过甚,则以加味四苓散与之,切忌用参、术、诃、蔻补涩之药,以图速止,重则令腹胀
喘满而不可救,轻则变为休息痢缠绵不已也。如痧后泻黄红色,乃由有伏热,加木
通、车前子、黄芩可也,记之记之。痧疹多有利而不止者,医家全不细心参究,而
曰吾于清解药中,兼用些参、术、诃、蔻,分两又少,何碍于事,一服不见立效。又
曰∶分两轻之故耳,于是多加分两,再服而疹或变证矣,可不慎乎!若麻疹出尽之
后,泻黄红色,乃内有伏热,仍宜加味四苓散可也。盖兼用补涩且不可,专用补涩反可乎!慎之。
聂氏曰∶痧疹痘疮逆险等证,初时难以现形,出不快利。如寒冬之月,用芫荽
(又名秀草)或紫苏,宜用砂器,即将此种隔水煎煮,室中取微微香气,能助发易现。今
愚俗不明,即用煎水盈盆,将小儿大洗大浴,浴后仍加衣破,不但无益,亦且有损,
反致热气内攻,多令小儿烦躁不安,哑口难言。况痧痘见形,即不当下水,知者慎
之,初起微微浴手足心,或可取其内外通达之意耳。
朱氏曰∶芫荽乃透麻疹之圣药也。生取来连根带叶捣烂,约有三钱,入于磁碗
内,用滚水半盅,滚白酒半盅,同入碗内,泡少顷,其味自出,通口服之,痧出更快。
若无芫荽苗叶,用子研服亦可,再加白芝麻同研服更妙。穷乡僻壤,用此可当明医,
屡试屡验。观音柳一名西河柳,乃小儿痧疹之圣药也。冬月用枝梗,春夏取苗叶,每
用一钱煎汤服,年力大者多服一次无妨,能清脾解毒发表,若在穷乡僻壤,医药不便,煎服疹即出现。
聂氏曰∶小儿痧痘初起,近来多服笋
汤,意图发表,不知止可少煎用,使引透肌肤,取其易出。若过用失宜,反令元气
受伤,脾气亏损,不能消化毒瓦斯,以致干呕泄泻,出汗心烦,灌浆时每有破烂湿痒,
口疮等患,药内引用笋尖,尤其所忌,特指明为习弊用笋汤之戒。
朱氏曰∶冬笋尖南医用以催痘长浆,北医习而不察,俱于痘长浆时用作药引。殊
不知冬笋非上林之笋也,至春二三月自死于土中,冬月人取为美馔,今南人又不察
物理,更于表疹药中又用笋尖作引。若春笋虽生长上林,在疹门亦不可用,恐其气
味伤泄元气,冬笋乃死气随之,安可用乎。
聂氏曰∶痧疹前后病眼赤红者,当用生地、菊花、决明子、蒺藜、归尾、柴胡、
红花等味,皆可随证加减。
又曰∶痧后面色青白,骨瘦不堪,元气损伤,肝脾血少成痞,眼懒睁畏明,似
害非害,宜服健脾肥儿丸,或服八珍汤、六味地黄汤丸,庶可渐愈。如清火疏风,一
切治眼之药,万不可妄投。不但痧后如此,凡小儿病后失调,成疳疾痞眼者,俱当如
此医治。养血健脾为主,倘大便泄泻,稀水白色者,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皆对证要药也。
澄曰∶凡服痧疹煎剂,不论男妇小儿,每一剂药煎好,可分二三次服之,庶药力
轻徐,不致升散过急,一涌而出也。
卷三十三痘疹部(下)
痧疹门主方
属性:x宣毒发表汤x 初发热欲出未出时用。
升麻 白粉葛 防风(去芦) 桔梗(各五分)
荆芥 薄荷 甘草(各三分) 牛蒡子(炒香,研细) 连翘(去心、蒂研碎) 前胡 枳壳(炒) 木通 淡
竹叶(各六分)
白水煎。天气大热加黄芩。(炒八分。)大寒加麻黄。(蜜炒八分。)
x解毒快斑汤x 痧麻已见形一二日内宜服。
连翘 荆芥(各七分) 牛蒡子(研破) 当归尾 防风(各六分) 蝉蜕(五个) 生地 山楂肉
(各二钱) 黄芩(酒炒) 桔梗 干葛 紫草(各八分) 川芎(五分)
观音柳二三分为引,不可多用。
x化毒清表汤x 痧疹已出而水肿大甚宜用。
牛蒡子 连翘 天花粉 黄连 地骨皮 黄芩 山栀(炒) 知母 干葛 元参(各
八分) 桔梗 前胡 木通(各六分) 甘草 薄荷 防风(各三分)
口渴加麦门冬,去心,一钱,白石膏, 研,三钱。大便涩加大黄,酒炒,一
钱二分。朱氏加灯心五十寸,生犀角三分。
x清肺饮x(痧证四五六日,回时尚有余毒留于肺胃,咳嗽气粗,外热不退者。)
石膏 生地(各二钱) 麦门冬 元参(各一钱) 桔梗 黄芩 当归尾 知母(各八分)
柴胡 陈皮(各六分) 甘草(五分) 僵蚕(五条) 加竹叶三片煎。
x调元健脾保肺汤x(痧麻后面色青白,唇淡气弱,并治痧后瘦弱成疳疾。)
人参 白茯苓 沙参 牡丹皮 陈皮 熟黄 白芍(酒炒) 麦门冬 当归 薏苡仁 百合 炙甘草
如大便不实泻白色者,可加木香、白术、诃子少许。如泻黄色加酒炒黄芩、车前子。
x清热导滞汤x 痧疹毒瓦斯流注而成痢者。
黄连 条芩 白芍 枳壳(炒) 山楂肉(各一钱) 浓朴(去皮,姜汁炒) 青皮 槟榔(各六分)
当归 甘草 牛蒡子 连翘
红多者加红花三分,地榆五分。秘涩甚者加酒炒大黄一钱二分。
x清胃散毒汤x 治痧后口疮牙疳等患。
牡丹皮 桑皮 金银花 甘草 生地黄 黄柏(蜜水炒) 连翘心 沙参 白茯苓 僵蚕
如体虚加白术。
x救苦散x 治痧后口疮牙疳。
人中白( ,五钱) 白僵蚕(一钱五分) 寒水石(井水飞,三钱) 青黛(飞,五钱) 冰片(
一分) 牛黄(二分)
共为细末。先以苦茶拭过,随搓患处。
x二圣散x(痧疹咽喉肿痛,不拘初起回后。)
白僵蚕(二钱) 苦参(三钱) 乳细吹之。
x和中汤x(有一种痧痘,大吐大泻而后见者甚轻,与作恶心干呕者不同,用药微表和中,安胃为主。)
白术(米泔水浸炒) 干葛(各八分) 当归身 白茯苓 桔梗(各七分) 白芍(酒炒) 甘草 半
夏柴胡 防风(各六分) 陈皮 牡丹皮(各五分)
生姜一片,红枣二枚为引。
x加味消遥散x(有一种病后瘦弱,唇白气虚,感时气出痧疹,或体虚痧出白色,少红活者。)
白术(米泔水浸炒) 苏薄荷 陈皮 白茯苓 白芍(酒炒) 麦门冬 柴胡 当归身
甘草 牡丹皮 干葛 白水煎。
x犀角解毒化痰清火丸x(痧麻证咳嗽气喘,唇红结热在内,烦躁不安,或口鼻出血者。)
生犀角 紫草 连翘心 花粉 牡丹皮 薄荷 甘草梢 川贝母(去心各一两) 黄
连牛蒡子(各三钱) 生地黄(二两) 当归尾(八钱) 赤芍(六钱)
共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竹叶汤服。
x健脾肥儿丸x(痧疹后失调,体瘦气虚,或成疳疾或泄泻。)
人参 橘红 广皮(各五钱) 黄 (蜜炙) 白扁豆(炒) 白术(米汤浸炒) 山药 白茯苓(各
一两) 当归 百合(各八钱) 白芍(酒炒) 地骨皮 甘草(各六钱) 川黄连(炒,三钱) 山楂肉
神曲(炒,各二两)
磨细,炼蜜丸弹子大。每食远白汤调服。
x天真膏x(痧疹复咳嗽内热不调,心神慌乱,夜卧不安,脾虚或生疮疥。)
白术(米汤浸炒) 生地黄 元参 生黄 知母 麦门冬(去心) 沙参 生苡仁
桑皮(各四两) 白茯苓 当归 白茯神 橘红 牡丹皮 紫苑 枣仁(炒,各二两)
取长流水用砂锅桑柴文武火煎成珠,用上好白蜜收成,盛净器内,每服三五茶匙,白滚水调服。
x防风发表汤x(初起发热未见时,二三日或四五日内,或者奶痧见疹,皆宜用此疏风清热。)
防风 川芎 甘草(各五分) 山楂肉(二钱) 干葛 桔梗(各八分) 枳壳(炒,七
分) 苏梗 荆芥 当归 陈皮(各六分) 红花(三分) 杏仁(去皮尖炒,一钱)
白水煎,如冬月天寒加羌活或蜜炒麻黄,引用细葱白半寸。朱氏曰∶可去陈皮
加牛蒡子七分、连翘五分,夏月炎热可加炒黄芩五分,如小便黄涩可加木通七分。
x孟氏介石募施治痧神方x(凡遇痧疹,不拘四时,皆可煎服,药味分两万勿增损。)
石膏( ,二两) 当归尾 干葛 桑白皮(各一两) 荆芥 地骨皮 桔梗(各八钱) 牛蒡
子赤芍 陈皮 薄荷(各五钱) 枳壳 贝母 甘草(各四两) 红花(三钱)
共为细末。每次用末三五钱,白水三盅煎汤滤去渣服,轻者三五服,重者六七
服立愈。照方施济,功德无窍,大能起发透表,解毒清热,不伤元气,是以功有神
效,并表药性于下。(石膏味辛色白达表,淡而利窍, 用即纯,痧证要药,清凉解毒用以为君。陈皮、
枳壳、桔梗疏气消肺胀,桑皮润肺止喘,清火化痰,红花、归尾、赤芍味辛治肺经血热,血活则毒散,牛蒡子解毒发
瘾疹,干葛味辛发表解渴透肌,薄荷清肺胃间热,通气
舒毛孔,地骨皮解肺毒消热燥,甘草解毒和药,荆芥散血分之风热,能开毛孔,贝母味辛,化痰解毒。)朱氏
曰∶予见去桑皮不用,可加前胡一两,防风八钱,酒炒黄芩八钱,连翘五钱。
卷三十四
诸疮部(上)
属性:凡疔疮、杨梅结毒,俱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卷三十四诸疮部(上)
疔疮门主论
属性:华元化曰∶疔有五色属五脏。红属心,发于舌根;青属肝,发于目下;黄属脾,发
于口唇;白属肺,发于右鼻;黑属肾,发于耳前。以种类言之。
孙真人《千金方》论疔疮一十三种∶一曰麻子疔,其状肉起,头如黍米,色稍黑,
四边微赤多痒。(忌食麻子油,衣麻衣,入麻田中行。)二曰石疔,其状皮肉相连,色如黑豆,甚
硬,刺之不入肉微痛。(忌瓦砾砖石之属。)三曰雄疔,其状 起头黑靥,四畔仰 将起,有
水出色黄,大如钱孔形高者。(忌房室。)四曰雌疔,其状疮稍黄,向里压亦似灸疮,四
边浆起,心凹色赤如钱孔者。(忌房室。)五曰火疔,其状如汤火烧灼,疮头黑靥,四
边有烟浆,又如赤粟米者(忌火烧烙)。六曰烂疔,其状色稍黑,有白斑,疮中有脓水流
出,疮形大小如匙面者。(忌热食烂物。)七曰三十六疔,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
起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及到十,若满三十六,药所不能治,未满三十六可治。
(忌嗔怒、蓄积愁恨。)八曰蛇眼疔,其状疮头黑,皮浮生,形如小豆,状似蛇眼大,体硬。(忌
恶眼人看,并嫉妒人见,忌毒疮。)九曰盐肤疔,其状大如匙面,四边皆赤,有黑粟粒起大。(忌
食盐。)十曰水洗疔,其状大如钱形,如钱孔,头白里黑靥汁出,中硬。(忌饮浆水,水洗,渡河。)
十一曰刃镰疔,其状阔狭如薤菜大,长一
寸,左侧肉黑如烧烙。(忌刺及刀镰切割、铁刃所伤,可以药治,不可乱攻。)十二曰浮沤疔,其状
疮体圆曲,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菜大,肉黄外黑,黑处刺之不痛,黄处刺之痛。十
三曰牛狗疔,其状肉色 起,掐不破。以上疔疮十三种,初起疮心先痒后痛,先寒
后热,热定则寒,多四肢沉重,心惊眼花。若重者则呕逆,呕逆则难治。麻子疔一种,
始终惟痒。以上忌禁者,不得触犯,如触犯者,发作难治。惟浮沤、牛狗二疔无所
禁忌,纵不医亦不害人,其状寒热与诸疔不同,故不杀人也。凡疔起后,背强疮痛
极甚不可忍者,是触犯禁忌,以此为辨。(此条与《外台秘要》《神巧不全》所论颇同。)
王肯堂曰∶疔之四围有赤肿,名曰护场,为可治。疔之四围无赤肿,名曰不护场,不可治。(准绳)
又曰∶疮证急者有应。如生一疔之外,别处肉上再生一小疮即是有应,可用针挑
破护场;疮四围有赤肿,生多疮者谓之满天星,饮食如常,头痛身热手足温。
陈实功曰∶疔疮有朝发夕死,随发随死,诚外科证中迅速之病也。凡治此证,贵
在乎早。如在头面,头乃诸阳之首,亢阳热极所致。其形虽小,其恶甚大,再加艾
灸,火益其势,逼毒内攻,反为倒陷走黄之证作矣;既作之后,头面耳项俱能发肿,
形如胖尸,七恶顿起,治虽有法,百中难保一二,不可不慎。(《正宗》)
又曰∶毒发于心经者,生为火焰疔。多生心脏之俞募井之端,唇口手掌指节或手
之小指。初生一点红黄小泡,抓破痛痒非常,左右肢体麻木,心烦发躁,言语昏愦。
又曰∶毒瓦斯发于肝经者,生为紫燕疔。多生手足腰胁筋骨之间,或足大指。初生
便是紫泡,次日破流血水,三日后串烂筋骨,疼痛苦楚,眼红目暗,指甲纯青,睡语惊惕。
又曰∶毒瓦斯发于脾经者,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