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 >

第11章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第11章

小说: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芒硝以理胃肠道的燥坚。四药共同起着通泻胃肠道的积聚闭塞使燥热去津液得以保全。

前贤谓:“通可去滞,泻可去闭,使塞者利、闭者通而正气得舒,故日承气”。治疗疾病,应着重于求本。五脏为本,六腑为标。故调治疾病的方药,应以本为主、以标为次。有时标、本兼治,有时专于调本,有时专于治标,各适其所宜。所谓:“缓者治其本,急者治其标”。

此病例由于胃肠道充实阻闭、而使周身的阴、阳气机运行失调。经日:“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说明是人体的生化之源。故当消除胃肠道的闭塞症状,以利周身十二经脉的正、负运行机能。

按“大承气汤”乃主治阳明经胃肠道的治标之方,是强有下降通泻功能的药方,此患者经服此方使胃肠道通利病愈。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未经服药之前、左、右寸口的两尺部是沉而有力脉象。经服药以后、其右、右两寸口之尺部的沉而有力脉象、已转变成寸、关、尺三部脉波平等。由此可以证明,使阳面下降的药物、能够升举阴面;使阴面下降的药物、能够升举阳面。具有提升左侧之阴面的药物,即有降右侧的阴经之功;具有提升右侧之阴面的药物,就有降左侧的阴经之力。故贫道认为:左、右、阴、阳经脉的运动确是相互转化联系的。

(五)例五

饶××,男,49岁,系湖北省咸宁地委会成员。因前额两旁“太阳穴和头维穴”处患头痛已十年有余。长年以来通过中、西医采用各种方法治疗未愈。经人介绍干1994年4月27日前来武当山道教诊所治疗。

症状:患者每月皆发头痛数次,如饮酒或厚味饮食时更易导致头痛。日常痰多,头脑昏闷不清。发病期更甚,并伴有后项牵制不灵活。舌大苔微黄滑腻,舌边有齿痕。

脉候:左寸口的关、尺脉紧寸部涩象,右寸口的关尺二部脉象比“左寸口”的关、尺脉缓和,其右寸部衰微少脉。左、右人迎动脉,皆是寸部脉大于尺部脉。

综合脉候分析:左侧面肝木生心火的阴经之气及血脉、为寒气滞导致郁塞不畅;右侧面脾土却化生肺气不足。

由于左、右两侧之三阴经气在正运动时不足受限,在反运动时却通畅无阻,故而导致足三阳经的反运动上溢过甚、产生痰火而引起两侧头痛与后项不灵。

病者由远道而来治病,又没有时间停留,暂时处方用“中药”七剂归家服药。并嘱咐患者将原处方带回,如服药后有效、当继续服药。处方:川芎15克、柴胡15克、党参18克、白术9克、桔梗10克、防风7克、茯苓24克、陈皮10克、制南星10克、前胡15克、法半夏13克、枳壳9克、黄芩15克、生姜15克用温开水泡汁、服药时冲入药内同服。每一剂药分三次服完,每日早、晚服药。

方解:用川芎、柴胡为君药疏理左侧的阴经,而使左侧阴经的正运之力能伸能达。用党参、白术、桔梗为臣药以补助右侧的阴经,以促进右侧阴经之正运行的能量充足。用“二陈汤”及南星、前胡、枳壳以化久年的结痰;兼黄芩一味苦寒药以清降阳经上盛之热为反佐,并可协助化痰降逆而使“足三阳经”正运之机能下达。用防风、川芎以至病所为使以治头痛。

1995年10月份,饶同志介绍一位患“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前来我处治病,并随带来了一封感谢信说:经过服用上方二十余剂,其头痛病愈。至今一年半时间未再复发。

贫道认为:利用“十二经脉”的道理治病处方,就需要遵循左、右、阴、阳四方脉象的盛、衰调剂,使低者能以举之、高者能以抑之,从而促进左右阴阳达到平衡,故在处方用意上必须有调正整体的用药组方,才易于获得良效。

(六)例六

付XX,女,42岁,北闸公社五星大队,干1968年12月19日初诊。

其家属叙述病因:患者由于孩儿丧亡而常持悲哀,在悲伤过度之时,由幻觉发现床上有“蚂蚁”游走成群。继后发现有一个“女鬼”日夜都跟随着她。另外症状:有精神不振,食量减少,小便颇多。经多方医治无效后,又认为是鬼妖作怪缠身,多次请巫医送鬼驱邪、亦不能消除患者的幻觉现象。

经人介绍清我治疗,见病人的体质发达,面色沉滞有恐惧感,形体畏寒悚然,舌质淡苔白滑。问诊时答言较少。

脉候:诊得右侧面寸口的寸部与人迎的“寸部”皆衰微少脉、而关、尺两部的动脉沉小而迟,但阴、阳两处的尺部脉波宽于关寸,可证右侧面阴动脉、皆上升不足。左寸口动脉、在正运时寸部涩而少脉;反运时尺部位沉迟脉象明显。左人迎动脉、在正运时尺部少脉;反运时寸部位浮迟脉明显。唯有左人迎“寸部”呈显二倍宽度的脉波。

分析脉、症病因:患者由于悲伤太过致肺气受伤,经言:“悲伤肺”,故肺气损伤则气衰,肺主皮毛、故导致外表皮毛的“外卫之气”不充。据右人迎的寸部也少脉、可证阳经主表的“足太阳经气”之外卫亦衰。肺金位于西方、应在右侧,故病人肺气损伤则右侧的阴、阳脉象皆趋向衰弱。按左侧面寸口的“寸部”在正运时涩而少脉,乃是气虚血滞而血液不能流畅所致,但左侧面之阴、阳动脉的运动状况、主要表现在“正运衰于反运”。综合左右阴阳的脉象,其四处的寸部动脉显象、就有“三处”衰弱不足、而只有左人迎“寸部”一处不弱,按阴、阳寸部之脉主上、主表,即确诊上升的能量不足、故外表的阳气多虚,特别是右侧面的阳气更虚。经言:“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据此诊断病者的幻觉幻见、实乃阴气盛阳气衰所致。治宜充实表阳之气并调正左、右、阴、阳的机能运动。

处方:白术18克、党参20克、黄芪35克、桂枝13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巴天10克、益智仁9克、石菖蒲9克、远志6克、沉香粉3克、杭菊花10克、广木香6克、甘草7克、大枣十二枚、生姜三片。施药五剂,每日一剂,分三次服完。

方义:用白术、党参、甘草以补充右侧阴经的脾肺之气。用黄芪、桂枝以补充足太阳经的外卫阳气。用当归、川芎以协助左侧阴经运行使血液上升。用菖蒲、远志、沉香为反佐药而正化左侧的阳经之气下达。用巴天、益智仁温补培肾以制约小便频多。用杭菊、广木香清脑醒神。以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

68年12月28日复诊:经服完上药三剂后,其“女鬼”的影形消失。五剂药服完,患者的饮食增加、小便减少、精神好转。复察阴、阳脉象,左、右的脉波增加了博力,但还呈现如以上的左、右、阴、阳不平形状。主症已去从缓调治,改用“归脾丸药”调整月余、则病人恢复健康。

体会:从古到今的医案中,发现奇奇怪怪病证甚多。由于人体的阴阳变化非常复杂,所以人患奇异现象的病疾亦多。由于出现的现象各人有所不同,医者应根据病因与病证、并结合“四诊”表现来决定其治疗。

凡是医治属情志之内伤疾患、必须以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为辩证论治依据。例如此病、去迷信于鬼神的作法是无济于事的。由于人患疾病,多是体内阴阳运行失常而形成的,在医治上、可以从明、阳之道的机理来纠正而使之达到平衡。

此病例因悲哀伤中所形成阴气盛阳气衰而致病,阴气者犹如黑夜和阴雨的天气,阳气者犹如白日和晴朗的天气。故用补充阳气的药物使“阳光朗照”、则黑夜及阴霾现象便即消失。

运用祖国医学理论治病,重在通辨宇宙的阴、阳造化之理及人体之内的阴、阳造化之机。经云:“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即指此义。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秘与应用 …》  二十四、对历代名方之分析  
  
    
根据“十二经脉”阴、阳、正、负的道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贫道简要的分析了历代十九个名方的主治病证、药物作用以及对调整患者体内三阴三阳、左、右、正负运动的功能。

(1)四君子汤《兰台轨范方》:治面色痿白。言语轻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者。若内伤虚热。或饮食难化。须加炮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二钱。加姜枣。水煎服。徐灵胎曰;“此补脾之主方。”

“君子汤”主治四肢无力、消化不良。贫道认为此方的药物作用主要是补助右侧足太阴脾经的正运功能。属脾土衰弱不足以生肺金而致气虚者宜之。

方中白术为健胃之要药,其性味苦、甘、温,苦能燥湿,温能补牌;甘草性甘、平,甘人脾;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入脾达肺,大补元气;茯苓性味甘淡,渗湿健脾。

此方四药皆有甘味。甘味能入脾,故为补脾之主方。四药合起来其药性“甘温和平”,故名之曰“四君子”。大有补脾、益肺、健胃的效果。

(2)理中丸及汤《兰台轨范伤寒方》:治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若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胃上有寒者。用理中丸。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各三两。以上四味揭筛为末。蜜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九。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徐灵胎日:“四逆乃温下焦中焦之法,理中为温上焦中焦之法,各有部位也。

理中丸及汤主治脾胃虚寒、寒霍乱腹疼呕吐或久患虚寒腹痛、大便溏等证。贫道认为其药物作用主要是温中散寒,具有正运右侧脾经的功能。

理中丸适宜于长期患慢性脾胃虚寒证;理中汤药物发挥迅速,适宜患急性脾胃虚寒证。人参、甘草、白术为补脾健胃的良药,佐大热大辛的干姜以温中散寒,因脾土气虚导致功能反溃而腹痛腹泻者,宜服此方以升举中宫脾土,故名“理中丸”。

(3)四物汤《兰台轨范局方》:治一切血热血虚血燥诸证。当归:熟地各三钱、川芎一线五分、白芍二钱酒炒。以上四味。水煎服。徐灵胎曰:“此血病之主方。”

“四物汤”主治人体左侧的肝经血虚、心血不足,或妇女的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症。贫道认为此方的药物作用,具有补助左侧足厥阴肝经的正运动功能。

方中熟地性味甘温以滋补养血;当归性味辛甘合白芍归经入肝,既可补肝养血,又可行血活血;川穹其气芳香辛温,即能辛散温通血液中的凝滞,为血中之气药。

此方四药配伍,共合成补血养肝,使肝木的血液旺盛则生心血亦旺。故“四物汤”是调治一切血病的主方。

(4)佛手散《普济本事方》:治产后血虚头痛。胎动下血。催生神效。当归三钱、川芎一钱五分为散。微煎分一至二次服完。

“佛手散”主治产后血虚头痛、胎动下血,催生神效。贫道认为此方长于补血行血,使血液运行上升,具有正运左侧肝经的功能。

1.由于妇人产后失血,易导致血液循环不足而头痛。其川芎善于上行治头痛,当归长于补血行血,故此方治产后血虚头痛。

2.因动作过度以动胎,或由血虚不足以养胎,而不足之血易于由下方子宫大出血流出可能导致坠胎。故用当归,川芎补血并升血,使下行之血转化上升,则下血可止而胎动可安。

3.妇人十月怀胎,血液供养胎儿。如血虚不足易导致难产,皆血少涩滞之故。所以用此方补血行血,以增强血液循环流行,使涩滞转变滑腻其胎儿能得到滑腻即可出生,故催生神效。

但是,当归与川芎组合其性辛温,温能通辛易散并易上行。故左脉口之寸部脉浮脉滑、脉大者忌用。

(5)小柴胡汤《兰台轨范伤寒方》:治少阳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腹痛心悸。头汗出。舌上苔白。及妇人热入血室等症。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各三两、半下半升洗、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以上七味。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下人参。加栝萎实一枚。若渴者。去半下。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萎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鞭。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取微汗愈。若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徐灵胎曰:“此方加减法、须细稔。”

“小柴胡汤”主治寒热往来、晕眩目苦、心烦喜呕。胸满胁痛等证。贫道认为此方的药物作用主要是疏理中焦,有协助左肝右牌;正运上升与下降胆胃二经正运的作用。

方中柴胡药量最重为君药,其性味李凉以疏理左侧的肝经之气;人参、甘草、大枣为臣药,三药性味甘温以人右侧补牌益气,可促进中焦左肝右碑正运能量上升;半下、生姜、黄羊三药为反佐,以助胆经、胃经的正运机能而降逆止呕吐。

本方乃旋转人体左、右阴经上升,并使左右阳经下达,使半表半里之邪随着阴阳旋转的运动中而自行消失,放日“和解法”。唯有深明人体阴阳旋转之机,才能立出阴阳旋转之方,故后世称仲景为“医中之圣”。

(6)逍遥散《兰台轨范局方》:治肝家血虚火旺。头痛目眩。颊赤日苦。倦怠烦渴。抑郁不乐。两胁作痛。寒热。小腹重坠。妇人经水不调。脉弦大而虚。芍药酒沙,当归、白术炒、获警、炙甘草、柴胡各二钱。本方加丹皮,板子。即加味逍遥散。加拨姜三片薄荷叶少许煎服。徐灵胎日:“此疏达肝脾之方。”

“逍遥散”主治中焦郁结、胁下胀满、头痛目眩等症。金道认为此方的药物作用主要是疏达左肝右脾,使左右阴经正运上达畅通以解除中焦的郁结。

方中柴胡、当归以疏左侧肝经,以白芍柔轩,三药协同养血疏肝。白术、甘草以补充右侧的牌经,佐获冬以渗中湿。生姜味辛、薄荷辛凉轻扬,既能温中又可疏肝。共合成为流肝健脾,使左右中焦畅通无阻,其肝脾的郁结自愈。

郁之为病,为情志蕴结于中而不发,故易于伤肝。但情志常郁必有苦思而不能自控,故思多又伤脾。此方为疏肝达碑之方。故善于治郁。

(7)麻黄汤《兰台轨范伤寒方》:治太阳中寒。头身俱痛。发热无汗。恶风而喘。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汤泡去皮尖。以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主治伤寒脉浮紧表实无汗证。贫道认为此方的药物作用,主要是升举足太阳经透发表皮的闭塞,因足太阳经为寒邪束表,导致肌表郁闭不和。用黄麻桂技之辛温药以开发周身的毛孔;用甘草以和中;用杏仁之苦温药为反佐以下降而利导气机;即有旋转阴阳的运动作用。故仲景医圣的立方,药物组成虽少,但用阴阳两性药物恰当配合,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升降功能,故其疗效十分显著。

麻黄汤方治足太阳经伤寒、头身疼痛、表实无汗、恶风而喘、阴阳动脉皆现浮紧者宜之。

(8)桂枝汤《兰台轨范伤寒方》:治太阳中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以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通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