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首富的财富传奇_李嘉诚全传-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地陷入困境之时,马世民积极主张从置地手中夺得港灯。在这点上,两人英雄所见略同。但李嘉诚奉行“将烽火消弭于杯酒之间”的战略,主张以谈判的温和方法购得。纽璧坚的大班地位已岌岌可危,他不想在他手中失去九仓,又失去港灯。虽然他知道出售港灯,大概是早晚的事。早售早摔包袱,除此,不再有两全之计。
西门·凯瑟克接下怡和置地的管理大权,又接下前任留下的累累债务。
西门1942年出生于英国温切斯特市,他与曾任怡和大班的叔父约翰一样,少年时进入全英著名的伊顿公学念书,毕业后进入世界名校剑桥三一学院。西门不愿念书,他只读了一年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他躺在棺材中,由同学抬出校门——从此永别全球学子都向往的剑桥大学。西门的玩世不恭,惹得他父亲威廉暴跳如雷,认为他“孺子不可教也”。
西门的哥哥亨利·林德利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任3年怡和大班。西门于1962年加入怡和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任职。1982年年初,西门调回香港,同年出任常务董事。他说服其他董事,频频向纽璧坚发难。西门如愿以偿坐上大班尊位,成为凯瑟克家族出任怡和大班的第五人。
已过不惑之年的西门·凯瑟克,不再是年轻时的纨绔子弟。但他是否有能力统治一港最大洋行?不少人提出这个问题。
对凯瑟克家族史作过深入研究的黄文湘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西门·凯瑟克在过去多年不足以证明他因此而能够胜任怡和公司首席管理人职位。不过,事实证明,他虽是贵族出身,却不是外行商家,有能力发展怡和公司的多元化业务。”
李嘉诚反复研读有关怡和及凯瑟克家族的报道。他已经向怡和表示过欲购港灯的意向,现在他不再做出任何表示,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事情的发展。
1984年,马世民加盟长实系,李嘉诚委以他和黄董事行政总裁的重任,和黄的业务获得长足发展,成为长实系的盈利大户。
1984年,西门·凯瑟克出台“自救及偿还贷款”一揽子计划,即出售海外部分资产,以及在港的非核心业务。
统揽怡和地产业务的置地自然是核心业务,置地的旗舰地位无论如何要保住,而置地又是怡和全系的欠债大户。汇丰银行逼债穷追不舍,债台高筑的置地大班西门,不得不断其一指——出售港灯减债。
首选的买家,自然是李嘉诚。财大气粗的李嘉诚出得起理想的价钱,他曾向前任大班纽璧坚表示过觊觎之意。西门当时也在场,他很佩服李嘉诚的君子作风。
令西门不解的是,这一年来,李嘉诚不再有任何表示。难道他真不想要港灯?港灯可是拥有的专利权的企业,不可能会有第二家在港岛与其竞争,盈利确保稳定。
李嘉诚欲擒故纵,使西门如坠五里雾中。
西门终于按捺不住了,主动向李嘉诚抛去绣球。第95期《信报月刊》描绘道:
“1985年1月21日(星期一)傍晚7时,中环很多办公室已人去楼空,街上人潮及车龙亦早已散去;不过,置地公司的主脑仍为高筑的债台伤透脑筋,派员前往长江实业兼和记黄埔公司主席李嘉诚的办公室,商计转让港灯股权问题,大约16小时之后,和黄决定斥资29亿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的34。6%港灯股权,这是中英会谈结束后,香港股市首宗大规模收购事件。”
这期间,李嘉诚把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请来,具体与置地商议收购事宜。消息传出,全港又一次轰动。
“我们不像买古董,没有非买不可的心理。”李嘉诚对新闻界说。
“假如我不是很久以前存着这个意念和没有透彻研究港灯整间公司,试问又怎能在两次会议内达成一项总值达29亿港元的现金交易呢?”
当年置地以比市价高31%以上的溢价抢入港灯;现在和黄以6。4元的折让价(收购前一天市价为7。4元)捡了置地的“便宜”——而购入34。6%的港灯股权。以市值计,李嘉诚为和黄省下4。5亿港元,显然要高对方一筹。
未过35%的线,故不必全面收购。因是“和平交易”,不会出现反收购。和黄实际上已完全控制港灯。
收购过程中,有关股票未做全日停牌。只是午时左右,买家和记黄埔、卖家置地公司和“货色”港灯公司主动要求四家交易所停牌。
4家停牌时间不一,造成部分炒手利用时间差炒这3只股票。大部分投资者作壁上观,3只股票均未像以往的收购战一样被抢高——都知李嘉诚“买货”,不会出现竞购与反收购的好戏。
整个现金交易额29亿港元,按协议须2月23日前交清。和黄2月1日就提前付款。置地提出扣还利息。依计算2月1~23日间,利息达1200万港元,和黄只收了400万,另800万送回置地。
这等于和黄蚀本800万港元,李嘉诚觉得这笔交易“抵数”。他看好的不仅是港灯的常年盈利,还看好港灯电厂旧址发展地产的价值。
李嘉诚斥巨资收购港灯,对恢复港人对香港的信心起了较好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马世民谈起港灯的收购,仍对李嘉诚称道不已。
“一共花了16个小时,而其中8个小时是花在研究建议方面。”
“李嘉诚综合了中式和欧美经商方面的优点一如欧美商人,李嘉诚全面分析了收购目标。然后握一握手就落实了交易,这是东方式的经商方式,干脆利落。”
同年3月(1985年),包玉刚收购了大型英资洋行会德丰。
此时,四大英资洋行中的两家——和记黄埔、会德丰先后落入华资手中。怡和仍是最大英资洋行,但昔日风光不再——九龙仓和港灯分别给华资两大巨头控得。
四大战役,彻底扭转英资在港的优势,是香港经济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李嘉诚、包玉刚名声大振,引起世界经济界的瞩目。世界华文传媒,尤其是中国传媒,称李氏包氏是“民族英雄”,“大涨中国人志气,大灭英国人威风”,“被英殖民者统治百年之久的香港华人,从此扬眉吐气”,李超人、包大人,不愧是龙的传人,世界华商的骄傲”,“大大振奋和提高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自尊”……
某位资深经济评论家说:“不必把商业行为太往政治上扯,别忘了他们(包玉刚、李嘉诚)是商人,当然是出色的商人。”
还是看看包玉刚、李嘉诚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
早在1981年5月12日,包玉刚在香港记者俱乐部发表讲话:
“我想你们其中必然会有人对我参与某些本港地产公司活动(注:指收购九龙仓)感到兴趣。让我告诉你,我参与地产活动,并非因为我想与传统的英资洋行作对,而是像香港其他大多数人一样,我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控制权从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或者从一个集团转到另一个集团,只是表示某些由于商业上成功带来的资金需要另寻出路。”
李嘉诚未正面评价“舆论有关他收购英资洋行的报道”。他只是在很多场合说:“收购不像买古董,非买不可。”有人认为,买与不买,李嘉诚都是从商业利益上考虑的,他并不把对方当不共戴天的敌人,非得置之死地而后快。李嘉诚还说:“我一直奉行互惠精神,当然,大家在一方天空下发展,竞争兼并,不可避免,即使这样,也不能抛掉以和为贵的态度。”
西门·凯瑟克在港灯售购协议上签字后,舒一口气道:“从此置地不再处于被动了!”几天后置地便宣布投资7。5亿元,兴建行将胎死腹中的交易广场第三期工程。其后,李嘉诚把29亿元的巨额现金支票交给西门,西门高高兴兴将港灯交给长实系和黄。
那位评论家说:“李嘉诚真正发迹,是从收购和黄开始,李氏的发迹史无疑是一部吞并史。他并非像某些传闻说的‘为民族而战’,他是‘为自己而战,为缔造他的商业王国而战’。在两次浩大的收购中,李嘉诚头脑异常冷静,从未情绪化——这就是出色商人的头脑。
“如果说,李嘉诚收购英资是‘民族气概’之体现,那么,这之前和这之后,他都收购过华资,这不意味他是‘民族的叛逆’吗?”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不想对此再作评议。李嘉诚、包玉刚收购英资企业的业绩,世界传媒对他们的述评汗牛充栋。这正表明,收购本身的空前反响及非凡意义。
李嘉诚控得港灯,委派港灯控股母公司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出任港灯董事局主席。
1987年3月2日,和黄将港灯非电力业务分拆上市——嘉宏国际集团公司。嘉宏从和黄手中购入港灯的23。5%股权,成为港灯集团的控股母公司。马世民出任嘉宏董事局主席。
重整后的长实系股权结构是:李嘉诚控有长江实业33。4%股权,长江实业控有36。55%的和记黄埔和42。9%的青洲英泥,和记黄埔控有53。8%的嘉宏国际,嘉宏国际控有23。5%的港灯集团。
各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孙公司高峰期有百余间之多。
马世民负责和黄系的电讯、能源、货柜(集装箱)码头、零售及港灯与嘉宏的业务。现分述如下:
电讯:1986年年底,和黄设立一间全资附属公司——和记通讯有限公司,统辖原有的和记电话、和记专线电视、和记传讯、和记资讯传通4家公司。和记电话公司主要从事流动无线电话,客户拥有率占全港的55%;和记传讯公司原已收购了24家传呼公司,是本港最大的传呼机构,市场占有率占5成;和记专线电视合作拥有亚洲卫星一号的权益,并开办了亚洲卫星电视台;和记资讯传通主要开发电脑联网资讯服务,业务在起步阶段,但前景广阔。
货柜码头:葵涌码头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货柜码头,到1985年,和黄属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处理的货柜量占葵涌的45%以上。之后,和黄先后投资近百亿港元,到1990年年底公司拥有10个泊位,89公顷码头设施(占总设施的63%),货柜吞吐量占市场的70%。和黄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是同业的垄断性企业。另外,公司还拥有楼面600万平方英尺的亚洲最大的货物分发中心。货柜码头业务是和黄的主要盈利来源,1986年盈利4。5亿港元,20世纪90年代盈利已逾10亿港元。
零售:零售业务是老和记洋行的传统业务。和黄拥有两大零售系统——百佳超级商场和屈臣氏连锁店,另还有屈臣氏制造业和多种消费机构。百佳与怡和系的惠康是本港最大的两家超市集团。到1990年4月止,百佳超级市场已达135间,另有10余间在海外。屈臣氏属下的连锁店有220多间。20世纪90年代初和黄零售业营业额达50亿港元的水平。
港灯:1984年,为怡和置地所控的港灯集团,拥有香港电灯公司和丰泽、嘉云等9家全资属公司及国际城市等5家联营公司,业务包括电力、地产、工程、工业、贸易、零售、保险等多方面。该年税后盈利8。22亿港元。1985年,长实系和黄收购港灯后,年盈利12。8亿港元,增幅56%,为港灯集团有史以来首次突破年盈10亿元大关。1986年又突破15亿港元。
嘉宏:1987年,港灯非电力业务单独分拆上市,始有嘉宏国际。嘉宏除控有23。5%的港灯股权外,全资拥有希尔顿酒店,控有50%联信公司股权。1987财政年度(注:财政年度通常不以12月31日为截止期),嘉宏盈利6。8亿港元;1988年度增至9。5亿港元;1989年盈利突破10亿港元大关(10。01亿港元)。
能源:主要是投资海外石油业,为长实系海外投资的重点。本书将在后面相关章节详及。
1986年1月,和黄集团市值从收购时1979年的62亿港元,上升到141。5亿港元。同期,控股母公司长江实业的市值为77亿港元,和黄近两倍于长实,成为长实系的主舰。1979年,李嘉诚从汇丰手中以7。1港元一股购入22%和黄股权,共付出6亿多港元。1989年和黄纯利30。5亿港元,共获利60。8亿港元,相当于购价的10倍。
和黄取得如此惊人实绩,首先是李嘉诚正确抉择;其次是马世民管理有方。马世民名声大噪,成为本港洋大班中风头最劲人物。
1990年,香港《资本》杂志第二期,列出1979~1989年香港十大盈利最高的上市公司。
它们的排行序与10年盈利总和是:
1。 汇丰银行 292。72亿港元
2。 太古洋行 154。81亿港元
3。 和记黄埔 139。22亿港元
4。 中华电力 132。49亿港元
5。 香港电讯 130。57亿港元
6。 国泰航空 121。46亿港元
7。 长江实业 112。40亿港元
8。 港灯集团 107。69亿港元
9。 恒生银行 99。92亿港元
10。 新鸿基地产 89。50亿港元
这其中,传统英资上市公司有汇丰、太古、和黄、中电、香港电讯、国泰、港灯7家;传统华资有长实、恒生、新鸿基3家。经一系列收购后的归属为:英资有汇丰、太古、中电、香港电讯、国泰、恒生6家;华资有和黄、长实、港灯、新鸿基4家——长实全系就控有其中的前3家。
这10年间,长实系的3家上市公司,平均年盈利均达10亿港元以上。嘉宏国际1981年才分拆上市,故未列入。依据此表,长实系在本港业界的盈利水平如何,已是毋须赘言。
第二十六章 联手中资 四大天王占两席 1990年起,李嘉诚与中资中信、首钢联手合作,借壳上市,新组中信泰富、首长国际两间上市公司。中信泰富与首长国际发展迅速,在中资四大天王中金榜题名。然而,李超人与荣公子在美丽华一役中,却进退维谷……
香港中资四大老牌天王是中银、华润、招商、中旅。这四大集团的前身,在清末和民国就已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
在改革开放前,驻港的中资公司按照内地国企的机制在香港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环境下运行,发展迟缓。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资逐步与自由经济机体制相适应。
最能体现香港资本主义游戏规则的领域在股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香港中资掀起上市热。中资后起之秀,似乎比老牌中资更显得活跃。中资上市公司四大天王的前身,都是改革开放后成立的。其中中信泰富、首长国际,在四大天王中分别占首席与第3席。
这两家公司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上市,并急速发展,李嘉诚功不可没。
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董事长荣毅仁(原国家副主席)邀请李嘉诚出任中信董事。
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于1978年移居香港,经商办公司,有所成就,亦积累经商经验。1986年,荣智健参加香港中信集团的工作,不久,荣升为香港中信的董事总经理。
荣智健雄心勃勃,他不满足坐“现成”的交椅,他想凭自己的实力,创立一间完全由自己所控的公司。另外,荣智健来港多年,已经相当港化,对中信复杂的人事关系及组织结构颇感不适。他觉得有些地方与内地的一些单位无任何区别。
也许,他可凭他老爸的威信,在香港中信下面,另组一间集团全资公司。但他没这样做。全资公司,不如上市公司的“翻头”大。他渴望到瞬息变幻,大起大落的股市闯荡。
李嘉诚以扶植泽钜、泽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