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阿姜查__为何我们生于此 >

第5章

阿姜查__为何我们生于此-第5章

小说: 阿姜查__为何我们生于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你并没有依循真理来了解它。假若我们懂得佛法的真实自然,就会放下;这便是舍离——除去执著,再也没有执著。就算仍有执著,也会变得越来越少。研究与修行之间,就有这种的差异。

  当我们谈到研究时,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我们的眼睛是研究的对象,耳朵是研究的对象,每件事物都是研究的对象。我们可以知道外形是像这样、像那样,但是却会执着于外形,而不知如何从中解脱出来。我们能够分辨声音,但是,随后却去执着它。外形、声音、气味、味道、身体的感觉以及心里的印象,都像陷阱一般,捕捉了一切的众生。

去观察这些事物是我们修习佛法的方法。当有些感觉生起时,我们应用我们的理解去分辨它。如果我们对理论有丰富的知识,就会立刻求助于理论,看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事情会这样发生,而后又变成那样……等等。如果我们还没有依这种方式来学习理论,那么我们就只有自然状态的心可用了;这就是我们的佛法。假如我们拥有智慧,那便能够检视我们的这颗自然的心,并且利用这个做为研究的对象。这完全是相同的事,我们自然的心便是理论。佛陀曾说过,捉住一切生起的思想和感觉,并观察它们。运用我们自然心的这个真实当做我们的理论,我们依靠这个真实。

●毗钵舍那(观)的禅修

如果你有信心,无论有没有学习理论都无所谓;如果我们的信念引导我们增长修行,引导我们去不断增长活力和耐心,那么,有没有学习理论都没关系。我们有正念当作我们修行的一个基础,在身体的所有姿势上,无论是行、住、坐卧,都保持正念。而且,如果有了正念,就会有正知(清晰的了悟)来伴随它。正念和正知会一起生起,它们生起得很快,致使我们无法分别它们;但是,有正念的时候,也将会有正知。

  当我们的心稳固、坚定时,正念会迅速、容易地生起,而这也就是我们拥有智慧的地方。但有时智慧会不足,或在该生起时没有生起。虽然可能有正念和正知,但单是这两项是不足以控制情况的。一般说来,如果正念和正知是心的基础,那么,智慧将会在那儿协助。我们必须不断地透过内观禅修来增长智慧,这意思是说,所有在心中生起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正念和正知的对象;但是,我们必须依据无常、苦、无我来观照。“无常”是基础,“苦”是指不满足的性质,而“无我”是没有个别的实体;我们看那只是一种生起了的感觉,它没有自我,没有实体,它会自行消失,如此而已!无明的人、没有智慧的人,会错失这个机会,他无法利用这些事情来得到益处。

  只要智慧现前,正念和正知将会立即与它同在,不过,在这个初阶,智慧也许并不完全地清晰,因而正念和正知不能抓住每一个目标,但是,智慧会前来帮助。智慧能看见有什么样的正念特质,和什么样的感觉已经生起了,或者,从最广义的方面来说,无论有什么正念或有什么感觉,全都是佛法。

  佛陀以内观禅修当他的基础。他看到这个正念和正知都是不确定、不稳固的。任何不稳固的事物,我们却希望它们稳固,就会造成我们受苦。我们希望事物符合我们自己的欲求,但我们必然会受苦,因为事物并不是那样的。这就是一颗不清净的心的影响,一颗缺乏智慧的心的影响。

  我们在修行时,会变得希望修行很容易,希望它如我们所要的那样;对于这种心态,我们不必想太远就能了解。只要看看这个身体!它真的是我们希望的那样了吗?这一分钟,我们希望它这样子,下一分钟,我们又希望它是另一种样子;我们是不是真有过它是我们喜爱的样子了呢?关于这件事,我们身和心的本然是完全相同的,它就是它那个样子。

  这一点,在我们的修行中很容易被漏失。通常,无论什么,我们感觉与我们不合我们便否决掉;无论什么,我们不喜欢,我们便甩掉。我们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到底我们对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方式是否正确。我们只是认为,我们觉得讨厌的事物必然就是错的,而那些我们觉得可意的必然便是对的。

  这正是爱执的来源。当我们经由眼、耳、鼻、舌、身领受到刺激时,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就会生起,这表示我们的心是充满了执着的。因此,佛陀给了我们这无常的教导。他给我们一个方法去思惟事物,如果我们执著于一件不是“常”的事物,那么,我们将会经验到苦。我们并没有理由要求这些事物符合我们的喜欢和不喜欢,我们要使事物那样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并没有那种权威或势力。不管怎样,无论我们想要事物如何,一切事物早已是它那样了。像这样的欲求,并不是离苦之道。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心是如何以一种方式的理解被迷惑的,心又是如何以另一种方式的理解没有被迷惑的。例如:当这心依着智慧,接收某些感觉时,它会视它如不能去执著或认同的东西,这就表示有智慧。假如没有丝毫的智慧,那么我们便只会顺随自己的愚痴;愚痴是见不着无常、苦和无我的。我们所喜欢的便认为好、对,我们厌恶的,便认为不好;这样我们是达不到佛法的——智慧不能生起。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一点,那么,智慧便会现前。

  佛陀在他的心中稳固地建立起了内观的禅修,并利用它来观察所有各类的法尘,无论任何法尘在心中生起,他都这样观察;纵使我们喜爱它,它却是不稳定的。那是苦,因为这些不断地生与灭的事物并不受我们心的影响。这一切事物都不是众生或自我,它们并不属于我们;佛陀教我们要看清它们的本然面目。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根本原则。

  接着,我们会了解,我们无法只让我们想要的种种情绪来,好的和坏的心情都会前来;有些有益,有些却不然。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了解这些事情,那便无法正确地判断,反而会随着爱执跑,随着我们的欲望跑。

  有时,我们觉得快乐,有时,我们觉得悲伤,但这是自然的。有时我们会觉得很高兴,有时候却是沮丧的;自己喜爱的就认定是好,厌恶的便认定是坏,这样一来,我们和佛法就相隔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了。一旦这种情形发生,我们就无法了解或辨识佛法;于是,我们便困惑了,因为我们的内心除了无明无他,欲望便越来越炽盛了。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心。那不需要我们老远地寻求了解;我们单纯地只要看清这些心的状态都不是常,我们看清它们都是苦,都不是一个有常性的自我。假如我们依着这种方式继续来增长修行,我们便称它是“毗钵奢那”或“内观禅修”。我们称那是认知到我们心的内涵,而在这种方法下,我们增长智慧。

●奢摩他(止)的禅修

我们“奢摩他(止)的修行是这样的:例如,我们建立观呼吸(在出入息上保持正念)的修行,作为一种控制心的基础或方法,藉由心随着呼吸的流动,心变得稳定、平静、静止;这种平静心的修行,称作奢摩他(止)的禅修。这种修行有必要多下功夫,因为心充满了各种纷扰,是非常混乱的,我们说不上来有多少年或多少世它已经是这样了。如果我们坐下来思惟,会看到很多的事物不能带来平静与安宁,很多的事物只会导致混乱。

  基于这个理由,佛陀教导我们,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特殊根性的禅修主题,一个适合个性的修行方法。例如,反覆观照身体的各部分:头发、体毛、指甲、牙齿和皮肤,能使我们很宁静。透过这种修行,心会变得非常平静。如果思惟这五种东西能导致宁静,那是因为,依据我们的性向,它们是很适合的思惟主体。只要是适合这样子的,都可以考虑用来修行,并且利用它来对治烦恼。

  另一个范例是观想死亡。对于那些仍有很多贪、嗔、痴并且发觉它们很难控制的人来说,取个人的死亡当禅修的主题是很有用的。我们将会了解,无论贫或富,每个人都会死;我们会知道,好人、坏人都会死,每个人都必得死!开展这种修行,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厌离的感觉。我们愈修行,我们的禅坐就愈容易产生平静,这是因为,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种适合、适当的修行。假使这种奢摩他(止)的修行和我们的根性不相符,那就不会产生这种厌离的心境了。相对的,如果这主题真的适合我们,那么,我们将发现,它会不太困难地经常生起,而且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会经常想到它。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个实例。当在家人托着许多盛了各式各样不同食物的盘子来供养比丘时,我们遍尝每一样,看哪一样是我们喜欢的。当我们尝过了每一道菜,便能说出哪一道是最适合我们的。这正是一个例子;我们会吃我们觉得适合我们的口味的,我们找最对胃口的,我们不会去碰其他各类的食物。

  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出入息上的修行,是个适合我们所有人打坐的例子。似乎当我们到处尝试各种不同的修行方法时,都觉得不是很好,但是,只要我们一坐下来观呼吸,便会有好的感觉,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我们可以利用靠近我们的事物而无须远求,这样对我们会较有利。只要观照呼吸,呼吸出去又进来,出又进——我们就这样地观照。我们长时间保持观照呼吸的进与出后,慢慢地,心便会安定下来。这时,其他的活动仍然会生起,但是我们会觉得,它们好像和我们相隔很远似地。那种感觉就犹如我们彼此分开来住而不再那么亲近一般,我们不再有同于以往紧密的连系,也或许完全没有了连系。

  当我们对于这种观呼吸的修行有所感受时,会变得更容易。如果依着这种修行继续下去,我们累积经验,便会变得精于知晓呼呼的本然。我们将知道,气长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气短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子。

  从某种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说呼吸好像是食粮。坐着或走着时我们呼吸,睡觉时我们呼吸,走路时我们呼吸;如果我们不呼吸,那就会死亡。如果我们想一想,就会明白,我们的生存是靠着食物的帮助;如果十分钟,一小时,甚至一天没有吃一般的食物,是无所谓的,因为这些都是属于一种粗糙的食物,然而,即使只是短短的时间我们没有呼吸,我们就会死亡。如果五至十分钟不呼吸,我们必然会死;不信就试试看吧。

  正在修习观呼吸的人,应该要有这种的了解。从这种修持中得来的知识,的确是美妙的。如果我们不去思惟的话,就不会视呼吸为食粮;然事实上,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吃着”空气,随时都在进、出、进、出……。另外,你们会发现,愈是用这种方式思惟,愈会有大的利益从修行中而来,且呼吸会变得愈来愈微细,有时或许还会停止呢!就好像完全没有了呼吸一样;实际上,呼吸是由皮肤的毛细孔通过的,这就叫做“微息”。当我们的心完全平静时,正常的呼吸会以这种方式停止,我们一点儿也不必吃惊或害怕。如果没有了呼吸,我们该怎么办呢?只要知道它,知道没有呼吸!那就够了。这便是正确的修行。

  此刻,我们谈到奢摩他(止)修行的方法——增长平静的修行。如果我们正在使用的主体是正确而适合我们的话,它会导致这种的经验。这只是个起头,但却足够依着这个修行,引导我们一路前去,或者至少到达我们能够清楚地看清且不断增强信心的地步。假使我们持续以这种方法思惟观照,精力就会到来,这就好似缸里的水。我们把水倒入缸内,而且保持水满;我们不断以水注满水缸,如此住在水里的孑孓就不会死。努力精进并做好我们每日的修行就像这样。一切都回归到修行,我们便会感到美好且平静。

  这种平静,来自于我们的“心住一境”,不过,这“心住一境”也会很困恼人,因为我们并不希望有其他的心境来干扰我们。实际上,其他心境会前来,而且如果我们想一想,在它本身也可以是“心住一境”。那就如同当我们看到各类的男女时,却不会有像看到我们父母时相同的感觉一般。事实上,所有的男人和我们的父亲一样都是男性,而所有的女人也和我们的母亲一样都是女性,但是我们对他们却没有相同的感觉;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双亲比较重要,对我们来说他们有更大的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心住一境”应该是这样子了。我们应该要有像对待自己母亲和父亲一样的心态去对待“心住一境”。对所有其他生起的心的活动,我们以相同于像我们对待一般男女的感觉的方式去认知;我们不要停止看它们,我们单纯地承认它们的存在却不赋予他们和我们双亲同等的价值。

●解结

当我们奢摩他(止)的修习达到平静时,心会是清澄、光明的;心的活动会变得越来越少,各种生起的法尘将会更少。当这种境界发生时,宁静和愉悦会生起,而我们可能会执著那份愉悦。我们应该观照那份愉悦是不稳定的,我们也应该观照不快乐是不稳定和无常的。我们会了解,所有各类感觉都是不持久、不能被执着的。因为有智慧,所以我们以这种方式了解事物;我们将了解,事物会如此这般都是依据它们的本然。

  如果我们有这种的见解,就好像持握绳结的一端。若是以正确的方向拉它,这结果便会变松而开始解开,结就不再那么紧了。这就同于去了解到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之前,我们觉得一切事物必然就是它们那样,也因而,绳结只会愈拉愈紧;这种紧便是痛苦。那种方式的生活是非常紧张的,所以我们把结松开一些,轻松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松开它呢?因为太紧了!如果我们不执著它,便能松开它;那并不是一种必须经常是那样的恒常状态。

  我们利用无常的教导作为基础,明白快乐与不快乐都不是恒常的,了解它们都是不可靠的,世间绝无恒常的事物。有了这种的理解,我们会逐渐不再相信在心中生起的各种情绪和感觉;我们越是不相信,错误的知见便会相对地减少,这就是解开结的意思。错误的知见继续变得越来越“松”,执著也就会逐渐地根除。

●厌离

当我们前去了解在这个世界上、这个身心上的无常、苦、无我时,将发现有一种厌倦会生起,这并不是日常生活中那种厌倦,那种让我们觉得什么都不想知、不想看、不想说,或是不想和任何人有任何关联的厌倦;这并不是真正的厌倦,它依旧有执著。我们仍然没有了解,仍然有嫉妒、嗔恨的感觉,仍然执著会引起我们痛苦的事物。

  佛陀所说的这种厌倦,是无贪、无嗔的状况,它是由看清一切事物皆无常而生起的。当快乐的感觉在心中生起时,我们了解那并不是长久的,这就是厌倦;我们称它为“厌离”,意思是远离感官上的执着和热望,我们了解没有任何事物值得我们贪恋。无论事物是否符合我们的喜恶,都无关紧要,我们不认同它们,我们不赋予它们任何特殊的价值。

  这样子修行,我们不让事事物物有理由来造成我们困扰。我们已经了解苦,已经了解随着情绪流转并不能引起任何真正的快乐,那只会使我们执著于快乐和不快乐,执著于喜欢和憎恶,而这些本身正是苦的根源。当我们仍然如此执著时,便不会有一种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