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集量论略解+沙门法尊译编 >

第5章

集量论略解+沙门法尊译编-第5章

小说: 集量论略解+沙门法尊译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是何不许 有法即所比 系属非有二
  如是成六声 不说义说故 非此因系属
  因无错乱者 从法于余显 彼成则了解
  具彼之有法
  有说:现见烟与火俱转,非与有火之地方俱转。故唯火是烟所比度。“法有法成故,有许系所比。”有余者说:火与地方,皆是世间已极成性,故火与地方皆非所比。唯彼系属是烟所比。且答初说曰:“因于法已成,彼比何余法。”若于火余法,有烟因可得者,则彼烟因复当比何法?若谓由火与烟系属何义,即忆念彼者。“如是何不许,有法即所比。”若由于火系属之地方有烟可得而比度者,何故不许彼火相应之地方即所比耶?非不了知彼处有火也。次答说彼等系属是所比者,曰:“系属非有二”。若处有烟,则彼处有火。如是言说。非说有火或烟之系属等(非说于系属有火及烟)。复次,“如是成六声〃。若以系属为所比者,则有系属之火应说为此处有火之系属。得第六转声。非说于此处有火也。若说于此火系属(或系属于此火),是以初转声说。“不说”。谓不说自法之系属,故非如是比度也。若谓“义说故。”由说:于此火,其义已说系属者。曰:由前所说道理,即知彼非烟之所比故。“非此因系属”。谓此因与无则不生之系属,非所显示。于火则尔。若谓无过,如火,烟相应之地方与无则不生之系属,非所显示。然彼是所比。如是于系属亦应尔。曰:应舍彼建立。何以故?曰:“因无错乱者,从法、于余显,彼成、则了解,具彼之有法。”谓火与烟,无则不生之系属,要先于余处显示之后(先在余处见到火与烟无则不生之关系),次于别处,虽唯见为烟,以若处有烟,则彼处有火。亦能显示成立有火。若不尔者,不能显示各别余处,所立火与烟,无则不生也。(若先未于余处成立其不错乱之关系,则不能于此处见烟即知有火。)故是显示共同所依。以说:若处有烟,则彼处有火故。是故其因,与法之不错乱,先于余处显示极为应理。故唯法,非是所立。系属亦非所立。所立(即所比度事)乃以法简别之有法(如成立“声是无常”、“某处有火”。非但成立“无常”与“有火”也)。
  乙、释疑。分二:子、释能比、所比疑,丑、释和合系属疑。初又分二:A、分释,B、摄颂。今A、分释:
  于因随显法 余观察亦转 因于多法义
  非了达一切 决知所系属 能得离余法
  由德香妙香 彼差别次第 遮其非实等
  渐达青莲等 若谓如现见 因由表门转
  应一切不知 或应知一切 若谓由总者
  彼亦应成余 未见所依故 不见无异一
  如此少分理 不成于有因 彼法虽众多 
  余者是能得
  若因能比度所立法者,是否能比一切法差别耶?曰:不尔。彼因只能成立其关系不错乱者。故因于所立法,尚须观察。以彼极成之有法,有多种法义。其因非能成立彼一切差别义皆能了知。故曰:“于因随显法,余观察亦转。因于多法义,非了达一切。”不了达何等?曰:如以烟比知有火时,不能比知火之燃烧情况及热度等诸差别义,于彼有错乱故。若尔,能比知何义?曰:“决知所系属,能得离余法。”谓除所系属者外,余则非火。其实性、德性等,此等唯能得从非实等返。如火唯得从非火返自系属法。如是此亦于一切非火处不见,于余则见也。“由德、香、妙香,彼差别、次第,遮其非实等,渐达青莲等。”其中由功德性,从非实返(即遮非实。余亦例知)。香性从非地实返,妙香性从恶香总返,妙香之差别(殊特妙香),从非青莲等返。一一通达也。(此皆说明:比量等心,是遮余而缘境。)若非尔者,“若谓如现见,因由表门转,应一切不知,或应知一切。”若如于火见烟,后时亦如是转者,则终不能了达。如不见一切火,亦应不了达此火。(总之,以表相缘境,一缘则一切缘,一不缘则一切不缘。都不简别。)若如见而了达者,则于明了、猛利(炽热)等差别,亦应了达也。若遮其非火,以总相转者,则表相门转,亦应以彼总相而观,非以别相观也。“若谓由总者,彼亦应成余,未见所依故,不见无异一。”若谓离火,有余火性是为总者,彼且非有(离火无余火性)。假使是有,亦无可见。以未见一切所依故(各别火),则由多法所成之二等共法(总)必定非有。诸见总而取者与未取所依者,亦应相同也。(未取别法所依,则必不取能依之总。)若谓取一所依,亦即取一切者(另本为:所一总依,即取一切),彼如所依亦应成多。此复所比量者,唯由少分了达。“如此少分理,不成于有因,彼法虽众多,余者是能得。”(第二句按注释义,应为“而了达有因”。“不成于有因”。不好解。)谓烟唯少分;是从火不错乱。烟性及灰色性(即烟色)等,是能得彼火者。(即唯烟及烟的别法等,能证有火。)非实性等,有错乱故。(实性等宽,不能为因,证明有火。)(狭因能成宽宗,宽因不能成狭宗。犯不定过。)
  B、摄颂
  诸有因系属 有因是所解 差别非所解
  于彼错乱故 有因随系义 所解非彼别
  于彼了解者 了解错乱故
  (有因即宗,彼之系属,即彼之总法,如实等,转宗犹宽。如是有因,是此中之所了解,即所比知法,其有因之差别,如火之热等,则非此因之所了解。烟因于彼差别法,有错乱故。第二颂义亦相同,有重复之过。信慧释初颂说:有因之总,是因所了解;其差别,则非因之所解。次颂说:因所系属义,即因之总法,非能了解有因,即非正因。如所作性之实等。其因之差别义,则是能了解之正因。初颂说宗之总别。次颂说因之总别。似较正确。)
  丑、释和合系属疑。分二:A、析疑,B,摄颂。今初:
  系属虽住二 是因有因俱 如所依能依
  非如和合性 因唯有有因 余唯有因有
  因有因系定 彼违返而住 许因之周遍
  彼分是有因 能遍非能了 如有角于牛
  所破各无乱 是观待系属 故因于有因
  虽遍非作者
  若谓系属,如和合性,俱与二者系属故。有因之法,亦应为因, 因亦应为有因法者。曰:非尔。系属虽通二处,然因与有因俱时而住,是如能依、所依,各别决定。能依非所依,所依亦非能依。唯由系属,非能成为所依、能依法,或与能、所依法相共同处。如是亦不成为因与有因也。(要是能依、所依之关系,方成为因与有因。余则全无成为因与有因之理也。)其和合性(外道所计),如与一法相系,与第二法亦唯如是相系,都无差别。故彼和合性与此系属,并不相同。(系属是:火无则烟不生,非烟无则火不生。再者,外道计和合性,是离所和合法,别有实体。佛教所说之系属,是依所系法尔不相离,假说系属,并无实体。)言“因唯有有因”者,谓因皆有有因之宗,即说因宗所随。无有无宗法之因也。其唯火所有之烟,亦能了解火之实等。其火之光明与猛利等则非所了解。故“因唯有有因”。有因宗之外,则无彼因。无火则无烟,故烟唯属于火也。(颂说“余唯有因有”,“余”仍指因法。)又如烟性是能了因,其烟之灰相等亦是能了因。其实性等,则非能了(宽故)。其外计之和合性,则违反因与有因之系属决定,颠倒而住。若谓因亦可为有因,如所作性与无常性者。日:“许因之周遍,彼分是有因,能遍非能了,如有角于牛”。虽亦有唯由少分成为因有因者,然非以彼因遍彼宗之理,成为因之支分(不以此为因之条件)。喻如有角虽遍于牛,非以彼能了解牛,而以牛能了解彼能遍也。何以故?曰:“所破各无乱,是观待系属,故因于有因,虽遍非作者”。所作性虽遍无常,然由破其常性而能了解。无常是无常,虽遍所作,然由破其非作而能了解所作。由所作性遍无常义,则非有非所作位。故由无常于所作性,破非所作,成所了解,非是能了。
  B、摄颂
  所作遍坏灭 非是非所作 由所作义显
  非遍于非常 有角遍于牛 遮于非有角
  如有角遍牛 非速遣牛义 是中间二颂
(此二颂信慧译为:
  作性遍坏灭 故非非所作 遍故所作义
  未说非无常 有角遍于牛 能遮非有角
  有角性遍牛 非遮非牛义)
  所作性因与无常宗,宽狭相等,亦能遮遣无常中有非所作性,“由所作性义,非遍于非常。”“非遍”二字似有误。信慧译为“遍故,所作义,未说非无常。”由所作性遍于无常,亦不显非无常。即说无常也。第二颂末句,两译都通。由有角义宽,既不遮牛义,亦不能遣非牛义。更须研究。
  二、破异执。分五:一破《论轨》所说。《论轨》中说:“见无则不生义,了知彼义,即是比量。”此叙异计义,下逐次破执: 
  若见无不生 许唯自行相 不说了知彼
  若说于余者 为如何于何 若于所成义
  何须无不生 见烟等火等 了何余所比
  法义有众多 了彼如何说
  若谓见无则不生,许唯见无则不生者,则不应说了知彼。若谓此说了知彼,亦说于余者,则如何说,于何见,均未说明也。若谓于余处见无则不生义者,则当说见此。“若于所成义”,若增说义字,由是所成立时,故见所成立何义,即许彼是比量者。如是则“何须无不生”,谓前说无则不生,后亦有彼。前说见无则不生义,后了知彼比度彼故(意谓前后不须都说也)。“见烟等火等,了余何所比。”所比度性,除于火等见烟等譬喻外,复说余何所比义,由无则不生,而了知彼耶?“法义有众多,了彼如何说。”法之义既有众多,何者是烟所了分?烟亦由何分令其显了?皆未宣说也。
  二、破正理派执
  诸正理派者说:“彼前行之比量有三种,谓具前者、具余者,见总者(亦可译为前者相应、余者相应、见总者)。”此叙外计。下逐次破:
  系属非根取 此说具前者 皆有故非如
  错乱故非具 具余亦或如 由余系不知
  非由于具余 由余系不知 见总亦如是
  不得其余果 若因智是量 差别亦不成
  此中且说:现量前行,不应正理。何以故?曰:“系属非根取”。谓因与有因之系属,非根识境。因与有因亦非现量。如何能说彼前行者,是为比量?言“具前者”,为由与前相应,言如前者,成为如声?或谓此中由有前法,故说具彼,而成具声?彼有何过?曰:“皆有故非如”。谓如比量能缘系属而领受,后时之因亦能缘所比也。亦不应说:如彼一法前行。由余系属,亦能缘谓此如前者也。由彼未见故,未见之比量,不应说如声。“错乱故非具”。若谓能具者,说前者于此有。谓果能具前因者,则知彼境之智,亦应成具前者。于因了知果,如是错乱故,非是能量。即使有因,亦容有障碍故,余因容末会故,亦不生果。如是且说具前者不应道理。“具余亦或如”,谓或如余。若如彼者,则与后现量其境相同之识,亦应如余。彼亦错乱故,非是能量。唯色相同,非决定有味亦相同。如是言如余之如声,亦不应说。“由余系不知,非由于具余。”若由因具余果故为具余者,则彼之智亦应成具余。如是若未取果,则不能取无则不生之系而比度其因者,然亦见彼。如是由所作等亦应不能比度无常等。如前所说诸比量,应不能了达系属,应说“由余系不知”,以未见后者故。应以因等之系属,能比度果等行相之识生。以唯由系属门,能生因与有因之智,及一切种一切体性,皆是因果种。如是具前与具余者皆不应理。“见总亦如是。”此亦是由因果之系属,比度极不现境故。(此谓如具前、具余,皆有过失。见总之比量亦如是有过。以是由因果系属比度极不现境故。)若一切比量智是能量者,则于所量,“不得其余果”。因无果是量,不应道理。以作者与所作业,是有果故。“若因智是量”者,此意谓因智是能量,比智是量果。此亦非理。彼非由异境。于余境为能量,于余境为量果,此事非有,如前已说。若因智是能量者,“差别亦不成”。前说:比量有具前者与具余者。此等有因之差别不得成立。以因为境故。诸说:唯具前比量成为三种,缘三世境故。此决定词(唯字)不应道理。一切比量皆于三世境转,以说:三世者故。言“如”者品,未说系属,分为三种不应道理,如是比量即亦破除。(正理派之三种比量,即以前因比后果,以后果比前因,以因果比不现事。若计比智为能量,则无量果。若计因智为能量,则二智异境。皆成过失。)
  三、破胜论派执诸胜论者说:“此是此之果,因、系属,集于一义,及相违者,彼等皆从因生。”此叙外计。下破:
  于因果破无 相应知无成 具二故非异
  火与烟相应 非由于少分 烟一切能了
  火别成所了 合等亦如是 相违亦有故
  因余总非因 别亦非有因 如余则一切
  成能了所了 是为摄颂
  纵观处与时 不能了知因 系属无别故
  余有故非二 相违则非因 无系非因觉
  说从因生故 非说皆是因 成立有系念
  果等经未表 最后非能显 无义余亦成
  初句“于因果破无”,释中为”从因果无成”。信慧译为“因果已破故”。此是说,如前破正理派具前、具余之比量时所说之理,亦破此中所说之因果比量也。彼说:系属有二,谓相应与和合。此复如火与烟,及牛与角也。此中且说:相应不成,“相应知无成”。即不知相应,唯由忆念无则不生之关系亦能见故。(信慧译为”非具,知成故”,谓非相应,以不知相应亦能成知故)。于了知火,若不取系属,显示所量之因由,不应道理。唯由知因,能了知故。若谓相应是比度之因者,则火亦应成烟智之因,“具二故”。以相应,俱与火、烟二者相应故。二者俱应成为能显。若谓:于热铁丸与红火炭位,亦见有无烟之火。若有一例外,即不成正因。以说犹预即非因。由此例外故,火非能比之因。故火非必与烟相应,烟则必与火相应。彼亦非理。何以故?“非异”故。以彼相应非有差异。如于一法,于第二法亦如是故。(相应既能以烟比火,则亦应以火比烟。相应无异故。)若一非因(火不为因比烟),不应道理。若不取同时系属,则由何观察不正因之错乱?若如无则不生之系属者,则非二俱为因,唯一是因,极应道理。又“火与烟相应,非由于少分,烟一切能了,火别成所了”。(初句释中为:“火相应之烟。”)此说火与之系属是相应者。即以烟比火,应非由少分比度,应烟之一切分皆是能比度,乃至烟之实性等亦应是能了之因,以无非相应故。又火之猛烈明显等差别,亦应皆成所了之宗。一切本性皆是相应故。如相应有过失,“合等亦如是”。谓计和合为系属亦有过失。牛与有角,亦非能比、所比。或黄牛等别相亦应是所比,有角之总等亦应是能比也。如是,集于一义,亦不应理,如和合说。(如集于一体之头足等,并非能比、所比也。)“相违亦有故”。谓计相违比量,亦有彼过失。如何有耶?曰:即不现成之四大种,亦应说因与有因(能比、所比)。如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