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防委员会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景高统帅部则集中领导苏联军队的军事行动。
统帅部成立后,立即着手从组织系统进行调整和部署,使苏联军队很快进入战时状态。
6 月29 日,任命日加列夫将军为空军司令,并成立空军军事委员会,由斯捷潘诺夫担任委员会委员。
7 月10 日,根据国防委员会的决定,成立各方向总指挥部,作为战略领导的中间机关。
西北方向总指挥部以伏罗希洛夫为总司令、扎哈罗夫为参谋长,统一指挥北方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北方舰队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在作战上也隶属其指挥。
西方方向总指挥部以铁木辛哥为总司令、马兰金为参谋长(7 月19 日改为沙波什尼科夫,7 月30 日又改为索科洛夫斯基),统一指挥西方方面军的军事行动。
西南方向总指挥部以布琼尼为总司令、波克罗夫斯基为参谋长,指挥西南方面军、南方方面军和在作战上隶属于它的黑海舰队的战斗活动。
不久,在各方向总司令之下设立了军事委员会,西北方向军事委员会委员是日丹诺夫,西方方向军事委员会委员是布尔加宁,西南方向军事委员会委员是赫鲁晓夫。
希特勒纳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起初来势异常凶猛,总共动员了190 个师的兵力,其中153 个德国师、19 个装甲师、14 个摩托化师、4300 多辆坦克、4900 多架飞机、4.7 万门大炮和193 艘舰艇。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 多公里的战线上,向苏联发起大规模的“闪电战”式进攻,希特勒狂妄叫嚣,要在6 个星期到2 个月时间内打垮苏联,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希特勒同其他反动派一样,总是无限夸大自己的力量,随意低估人民的力量。他拍着胸脯夸下海口:“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个破房子就会倒下来。”
斯大林虽然在战前对苏德战争的突发性估计不足,对战争各方面的准备远远没有完成,但是当战争真正降临的严峻时刻,这位曾经追随列宁战胜过14 个国家干涉,从而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共产党领袖,于7 月3 日发表《广播演说》,“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撕毁条约,进攻苏联”,“我们的祖国面临着严重的危险”。“这是苏维埃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是苏联各族人民生死存亡的问题,是苏联各族人民享受自由还是沦为奴隶的问题”。他号召人民“动员起来,把自己的全部工作转到战时轨道上来,拿出对敌人毫不留情的气概”,“勇敢、大胆、不知畏惧、决心同人民一起为反对我们祖国的敌人而战斗”。他号召军队和人民“应当捍卫每一寸苏联国土,应当为保卫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战斗到最后一滴血”,“而且还要帮助那些呻吟在德国法西斯主义枷锁下的欧洲各国人民”。斯大林的广播演说,表达了苏联人民的意愿,体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给处于惊恐慌乱中的全国军民以莫大鼓舞,指导他们为保卫祖国而决战。
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中午,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受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委托,发表广播演说,号召苏联军民奋起自卫,把入侵的德军赶出苏联领土。
还在苏德边境刚刚响起德军向苏联进犯炮声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身边的工作人员就已经接到电话,得知了这一惊人的消息。但是,丘吉尔同往常一样,正在睡觉,工作人员不敢叫醒他们的首相,因为丘吉尔曾经严令:除非德国已经进攻英国,绝对不许在8 点以前叫醒他。工作人员焦急地听着时钟的时针慢慢地挪动,一直捱到8 点,才叫醒贪睡早党的丘吉尔。丘吉尔当即下令:当晚9 点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广播演说。
当晚9 点,英国无线电广播中传出了英国首相丘吉尔浑厚的声音:“在过去的25 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同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相对照,已黯然失色了。因此,苏联人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正如苏联人为保卫家乡而战的事业是世界各地的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一样。”丘吉尔又说:“我们大英帝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决心消灭希特勒和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我们要给予苏联和苏联人一切可能的援助。”
第二天,美国国务院也发表了声明,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声明虽然对共产主义“原则和理论”进行了指责,但它指出:“这是现在最直接涉及我们自己的国防以及我们生活所在的新大陆安全的问题。因此,我国政府认为,反希特勒主义的任何保卫行动,反希特勒主义力量的任何联合,不管这种力量来自何方,都将加速推翻目前德国的统治者,因而也将有利于我国自身的防御和安全。”第二天,总统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毫无疑问,我们决定在可能范围内全力援助苏联。”
英美两国以各自国家的利益出发,表示了支援苏联的愿望,但在行动上却是迟缓和吝啬的。当时是密苏里的参议员,后来当上美国总统的杜鲁门的看法具有代表性。他说:“如果我们看到德国打胜仗,我们就得帮助苏联;如果苏联打胜仗,我们就得帮助德国。让他们互相厮杀,杀得越厉害越好,虽然在任何情况下,我是不希望希特勒打胜仗的。”当时,在英美的报刊上,可以经常看到类似的观点。
希特勒是经过周密准备后才向苏联发起进攻的,而苏联却是在仓促中应战,因此,战争初期,德国在军事上是处于优势的。
德军非常重视夺取制空权,把近半数对苏作战的飞机用于消灭苏联空军。在战争开始后的几个小时内,德军对苏联边境的各个机场进行连续而密集的袭击,使得西部特别军区26 个机场,基辅特别军区23 个机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11 个机场,敖德萨军区6 个机场损失了大量飞机,战争第一天,苏军损失飞机约1200 架,仅一个西部特别军区就损失738 架,尤其是战术技术性能可以同德国飞机相媲美的新式飞机的损失更为严重。虽然在战争第一天,苏联出动飞机6000 架次,击落德机200 余架,但终究不能扭转德军的空中优势。
在战争最初的几个小时内,德军的飞机和侦察机就破坏了苏联国家通讯和军队通讯的许多电台、枢纽部和线路。这在事态急剧发展和局势迅速变化的情况下,无疑对军队的指挥造成极大困难。乃至各方面军司令部往往不能获得有关战斗进程、军队状况和德军活动特点的及时而准确的情报,因而也无法向总参谋部报告当前态度。
为了,做到知已知彼,消灭德军,战争爆发当天,总参谋长朱可夫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被派往西南方面军;国防人民副委员沙波什尼科夫、库利克、副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和作战部部长马兰金被派往西方方面军;副总参谋长瓦图京被派往西北方面军。
在这种局势下,其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军事委员会虽然下达命令,要求各方面军组织反击,粉碎入侵的德国法西斯侵略集团。然而要在一夜之间组织和准备好打击如此猖撅的德军却是困难重重,更何况德军已取得主动权和制空权,正以强大的突击集团进攻,企图包围苏军两翼并合围其基本主力。投入反击的苏联步兵和几乎所有的机械化军都陷入了艰苦的边境交战中,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至6 月底,苏军为了扭转战局而对德军突击集团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在任何一个战略方向上都未获得成功。总体看,西北方面军、西方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都在且战且退,乃至后退数百公里。然而,由于苏军的反击,德军在某些地段上的推进毕竟受到暂时的阻滞,进攻速度减慢了。
德军统帅部不得不承认,德军在苏联国土上遭受到的抵抗是它在西方任何一次战役中所不曾遇到过的。一位德国将军在战后写道:“在最初几天的战斗中,由于苏联人的顽强抵抗,德军在人员和技术装备上所遭受的损失远远超过他们在波兰和西方亲身经历过的任何一次战役。显然,敌人的作战方式和士气。。完全不同于德国人在以往备次‘闪电战’中所遇到的情况。”
但是,总的说来,纳粹德国的军政头目们对苏德战争头几天的战果是满意的,7 月4 日,希特勒颇为得意地说:“我一直在努力把自己置于敌方的地位。敌人实际上已经战败了。我们一开始就摧毁了苏联人的坦克部队和空军,这一点很好。苏联人再也无法把它恢复起来。”希特勒的这种看法可以说代表了整个纳粹上层人物的心态和情绪,认为苏军再也没有能力建立起稍微巩固一点的防御。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德军统帅部决定加紧对苏联的进攻,首先是加紧进攻正面的中段,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在前突到斯摩棱斯克地域时,可与北方集团军群协同动作,在短期内可占领整个俄罗斯北部和莫斯科的工业区,随后与南方集团军群协同动作,夺取顿巴斯工业区。
随后的事态发展表明,德军统帅部这种乐观的估计是建立在虚幻的梦想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没有能力和办法实现的预言和计划。
成千上万的苏联军民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而在激烈的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它充分地显示出,无论是德军的“闪电战”或是强大的突击,都不能动摇苏联军民抵抗侵略的坚强意志,都不能摧毁曾经战胜过14 个国家干涉而建立起来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堡垒。
然而,战局的形势是异常严峻的。纳粹德国的军队正以强大的攻势向着苏联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推进。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顿巴斯等已经在德军进攻视野之内,苏联人民及其武装力量正面临着新的考验。
战争初期,苏联军队的损失是严重的,170 个师中丧失了28 个师,有70多个师的人员的技术兵器丧失了一半;约有200 个燃料、弹药和武器库被纳粹德国占领。德国军队也遭到巨大损失,截至7 月底,陆军总伤亡超过21.3 万人,参加进攻的坦克损失近半,截至7 月19 日,空军飞机损失1284 架。但总的力量对比对纳粹德国更加有利。
纳粹德国在战争初期之所以获得成功,其原因在于:首先,德国经过长期的备战,军事上处于暂时优势。德国在进攻苏联以前,几乎占领了整个西欧,用掠夺来的经济资源武装了自己;在侵占西欧中的多次战役中积累了进行现代化战争的经验;装备了新式飞机和坦克,使军队更具快速性和机动性;希特勒实行军国主义化,又经过充分动员,使德军进攻更具疯狂性。其次,德国军队在进攻中实施“闪电战”,战术上具有优势。德军的高速摩托化部队实施快速突击,使其坦克部队得以迅速发起进攻;切断苏军的交通线和通讯联络,使苏军陷于被动。
苏联军队在战争初期之所以处于被动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斯大林对德军进攻苏联的时间上失算,致使苏联军队仓促应战。其次,苏联军队未完成备战任务,防御线被突破,预备队过早地被投入战斗,军队未能得到及时武装,指战员缺乏战争经验。
但是,抗击侵略的国家和民族,蕴藏着难以估量的力量和决心,他们会迅速崛起,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以誓死捍卫祖国的气概投入反侵略战争中去,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来。
二不可逾越的防线
列宁格勒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中游,建于1703 年,旧称圣彼得堡,自1712 年起为帝俄首都,十月革命胜利后至1918 年3 月为苏俄首都。1914 年改称彼得格勒,1924 年列宁逝世后改称列宁格勒,现又改称圣彼得堡。列宁格勒是苏联通向西方的窗口,是苏联著名的海港、工业和文化中心,是仅次于莫斯科的苏联第二大城市,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1941 年夏秋,在列宁格勒和西南面接近地上展开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希特勒仇视共产主义,对以列宁名字命名的城市、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摇篮怀有刻骨仇恨。7 月,希特勒下了这样的决心:必须把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夷为平地,使它变为没有一个居民的城市。他说:“这样,我们就不必在整个冬天为居民提供粮食了。”德国空军必须完成这一种族灭绝计划,这样,“不仅将使布尔什维主义,而且也将使俄国民族主义失去它们的中心”。9 月18 日,希特勒又发下严格命令:“列宁格勒或莫斯科方面即使提出投降,也不得予以接受。”“列宁格勒将从地球上消除”。“全市居民的生存和供应他们食物的问题,不能由我们也就应该由我们解决”。凶残狰狞面目可见,咬牙切齿之声可闻!
苏联最高统帅部于7 月初,任命伏罗希洛夫为西北方面军司令,日丹诺夫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扎哈罗大为西北方面军参谋长。在战争初期,列宁格勒市委书记库兹涅佐夫率领成千上万的居民,协助军队构筑起总长达900 公里的防御工事。
7 月中旬,德军第四坦克集群对列宁格勒发起进攻。希特勒的战略计划是,在北部夺取包括列宁格勒在内的波罗的海沿岸港口,在南方占领直至罗斯托夫的黑海港口,然后南北两军合围莫斯科。
列宁格勒的军民在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坚守城池,直到7 月底,列宁格勒仍然巍然屹立。
7 月30 日,希特勒下令恢复对列宁格勒的进攻。列宁格勒会战的新阶段开始了。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号召当地军民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列宁格勒。还在7 月初,苏联西北方面军原有的30 个师,只剩下5 个人员和装备齐全的师了,其余各师严重减员,有的只剩下30%的兵力,有的甚至不足10%,情况已相当恶劣。
8 月8 日,德军从卢加河登陆场向加契纳方向进攻。8 月10 日,德军在卢加、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楚多沃方向上进攻。8 月15 日,德军占领诺夫哥罗德。8 月20 日,德军占领楚多沃,切断莫斯科至列宁格勒的公路和铁路。形势十分危急。当天,伏罗希洛夫和日丹诺夫不得不向西北方面军部队发出紧急呼吁:“列宁格勒在危险中,野蛮的法西斯军队正向我们光荣的城市——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推进。。我们的神圣职责就是在列宁格勒的大门前用我们的胸膛挡住敌人的去路。”苏联最高统帅部虽然采取多种措施,但都未能改善列宁格勒的危急状况。
8 月30 日,在这关键时刻,斯大林解除了伏罗希洛夫西北方面军司令的职务,改任他为直接隶属最高统帅部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朱可夫被指派去接替伏罗希洛夫的职务。9 月8 日,德军到达拉多加湖南岸,占领了什利射利堡市,从陆地上封锁了列宁格勒。从此,苏联开始了长达900 天的保卫列宁格勒的艰苦而英勇的战斗。
朱可夫临危受命。9 月13 日清晨,一架JIN—2 型飞机在战斗机护航下,从莫斯科的伏努科沃机场起飞,驶向列宁格勒,飞机上坐着4 名军人:刚刚接任西北方面军总司令的朱可夫、副司令费久宁斯基、霍津、科科佩夫。他们在飞机上便着手拟订初步军事计划。
从9 月13 日抵达列宁格勒,到10 月7 日又被调回莫斯科为止,在这非同寻常的25 个日日夜夜里,朱可夫一直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着,从修筑新的防御工事,到制定突破德军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