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

第17章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第17章

小说: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招收初中毕业生, 
修业年限一般为3~4 年,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为2 年。⑥成人中等学校, 
成人业余初中或高中,分别招收具有小学或初中程度的青壮年入学,修业年
限2~3 年;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实行脱产或半脱产学习者,修业年限一
般为2~3 年。
高等教育
①大学和专门学院。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入学,修业年限
一般为4 年,部分专业和少数重点学校为5 年;部分大专院校附设短训班、
专修班。②属于成人教育的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招收具有相当高中毕业
文化程度者入学,修业年限为4~5 年;职工、农民大学修业年限一般为3~ 
4 年;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和夜大学或独立函授学院,实行学年制的,修业
年限一般为5~6 年,实行学分制的,修业年限不限。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
度。按学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成绩证明书,累积分达到专业毕业要求者, 
发给毕业证书。④研究生制度。由各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招收攻读硕士
学位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修业年限均为2~3 年;部分高等院校设有研究生
院(部)。中国现行学制图见下页。
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自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4 年,中国的教育工作经历了一个
曲折的发展历程。这期间虽然在工作中有不少失误,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曾遭到严重破坏;但是从全局来看,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1949~1983 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1600 
多万建设人才。其中,普通高等学校由1949 年的205 所增加到805 所;本、
专科在校学生120。68 万人,比1949 年增加9 倍多,共计培养本、专科毕业
生411。02 万人,等于旧中国36 年毕业生总数的19。5 倍;培养了毕业研究生
4。18 万人,尚有在校研究生3。71 万人;派出留学生2。7 万人,加上自费留
学生共有3。4 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已发展到3090 所,在校学生114。33 万人, 
比1949 年增加了近4 倍;培养了毕业生722。4 万人。(包括广播电视大学、
夜大学、函授大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约500 万人。以上这1700 
多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是中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局面的依靠力量,他们正在发挥着骨干的作用。
②普通教育也发展得相当快,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劳动人民的科学

文化水平,做出重大贡献。据统计,到1983 年,全国共有普通中学9。65 万
所,在校学生达到4397。73 万人,比
1949 年增加41。3 倍;共有小
学86。22 万所,在校学生达到13578 万人,比1949 年增加4。6 倍。学龄儿童
入学率已由解放前的20%左右增加到94%。有的地区,如上海市郊区(县)、
江苏省苏州地区、山东省烟台地区、吉林省延边地区、广东省佛山地区以及
有些大中城市不仅普及了小学教育,而且正在普及初中教育。幼儿教育也发
展得很快。 1983 年全国共有幼儿园(包括独立设置的)13。63 万所,在园
幼儿1140 万人,比1950 年增加87 倍。
③职业教育的网络正在形成。到1983 年,全国职业学校已有5481 所, 
在校学生122 万人(其中农业中学4073 所,在校学生68 万人)。据18 个省、
市统计,各地职业学校设置了近400 个专业和工种。 1983~1984 年职业大
学发展得很快,已达60 多所。技工学校和就业前的培训也有较大发展。有的
地区,如辽宁、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一个从初级到中级(包括中等
专业学校)、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④建国以来成人教育得到普遍的发展,特别是1984 年前后,全国城乡兴
起了以振兴中华、实现四化为目标的群众性的读书自学活动,参加自学活动
的职工达到三千多万人,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1983 年全国共有多种类
型的成人高等学校1196 所(其中,广播电视大学29 所,职工大学841 所, 
农民大学4 所,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304 所,独立函授学院3 所,管理
干部学院15 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函授、夜大学的有155 所,办夜大学的
有169 所,同时举办函授、夜大学的有54 所。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共112。84 
万人。自从1981 年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来,全国有25。9 万人参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颁发11。38 万张合格证书。 1979 年创办中央广播电
视大学以来,已有16 万人毕业,有20 万人单科结业。全国中等成人教育在
校学生有974。75 万人(其中成人中等技术学校在校学生236。57 万人,包括
农民200。8 万人,成人中学在校学生646。52 万人),各类成人学校学习时间

在一年以下的短训班、进修班在校学生527。69 万人,全国成人初等学校在校
学生817。24 万人。1949~1983 年,全国已扫除青年文盲1。5 亿人。 1983 
年全国约有650 万人参加识字学习。
⑤建立了一支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职工队伍。到1983 年,全国大、中、小
学和幼儿园共有教职工1186。75 万人,约占全国职工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
专任教师923。4 万人。据1983 年的统计,在普通高等学校的35。8 万教师中, 
有教授5282 人,副教授31782 人,讲师149987 人,共计187051 人,相当于
1965 年讲师以上人数37088 人的5 倍以上。中、小学教师经过近来的整顿、
考核和培训,素质有新提高。 1984 年起,正在采取措施,改革师范教育, 
把已有的197 所高等师范学校、861 所中等师范学校办好,并有计划发展师
范教育,以适应普及小学教育,发展中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⑥广泛开展了教育外事国际交流。在50 年代,中国的教育国际交流主要
是在前苏联东欧等国之间进行。派出的留学人员主要是去前苏联。据统计, 
先后派往前苏联的留学生和进修生9106 人,派往其他国家的较少。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1984 年前后已向54 个国家
派出了公费留学人员18500 多名,已经学习结业回国的有7000 余人。还有自
费留学生7000 多人,正在国外学习。同时还接待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00 多个
国家、地区的大批外国留学人员。 1983 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5000 
余人。其中学习2~5 年的有2000 多人。应28 个国家的聘请在外国高等学校
任教的有120 多人,主要的是从事汉语教学工作;之外,尚有许多学者、专
家应聘出国短期讲学。中国教育系统参加国际学校交流的活动日益广泛,仅
1979~1982 年就有370 次,839 人。 1984 年中国已有106 所高等学校同外
国151 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校际联系,互换留学人员、进修教师、
学者,交流资料、学报、学术论文,并进行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有的中、
小学也同外国的同类学校建立了校际联系。通过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学习交
流,对提高中国的教学、科研水平,了解世界的教育、学术动态,起到了有
益的作用。
中国的教育,在建国后40 年中,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
问题。“左”的思想还未完全克服,教育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展的需要,教育结构还不合理,管理过于集中,有一部分师资的水平不高, 
教育的发展缓慢,有些学校教育质量较低,还有2 亿多文盲,幼儿教育落后, 
小学教育还有不少地方没有普及,等等。中国正在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教育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开创社
会主义教育的新局面,努力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
资料来源: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

3。日本
(1)文化事业
新闻
日本是世界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每千人拥有日报569 份(1985 
年),居世界第一。
战后日本报业竞争加剧,几家全国性报纸获得垄断地位。《读卖新闻》、
《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成为5 大
全国性报业集团,发行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在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和左右日
本舆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还有地区报《西日本新闻》、《中日
新闻》(包括《东京新闻》)和《北海道新闻》以及各县地方报、各种专业
报、体育娱乐报、政党团体机关报和众多的市镇小报。 1985 年10 月全国
124 家主要日报(其中51 家出版早、晚刊)的总发行量为4800 多万份。县
级以上综合报纸均有独立发行网,90%以上的报纸都直接送到订户。报纸的
经营多数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制,各报自有资本占总资产比例甚小,尤其是大
报近90%资金依靠银行贷款,对金融资本的依赖很大。广告收入占报纸总收
入的45%左右,广告版面平均占报纸总篇幅的42%以上。
有各类期刊4000 余种,全年出版30 亿册。其中新闻时事性杂志主要有
《中央公论》、《世界》、《文艺春秋》、《世界周报》、《妇人公论》以
及各大报出版的周刊等。
战后,日本广播协会成为日本唯一的全国性公共广播机构。其最高领导
机关“经营委员会”的12 名委员由首相提名并征得国会同意后任命。经费靠
征收视听费获得,不播放广告。1953 年2 月增设电视,已形成全国性广播电
视网。
1951 年9 月,大阪、名古屋最先出现商业广播电台。1953 年8 月第1 
家商业电视台“日本电视台”(NTV)正式开播。1986 年有172 家商业广播
电台、电视台,所有节目由广告主资助制作。娱乐性节目较多,新闻节目较
少。五大商业广播电视网分属五大报团。广播电视在日本已高度普及。
最大的两家通讯社是共同通讯社与时事通讯社,均成立于1945 年11 月
1 日,前身都是同盟通讯社。共同社为社团法人组织,是日本的主要通讯社。
时事社是股份公司形式的商业通讯机构,主要向国内企业、团体、政府部门
及个人提供信息服务并从事出版等活动,1959 年以来向新闻机构提供新闻, 
与共同社竞争。
出版
战后,日本出版业迅速发展,出版物品和数量在亚洲居领先地位。1948 
年初其出版社达4000 家。1951 年降至1881 家。1953 年降至1541 家。1955 
年重又增加。1956 年,图书出版社开始出版周刊,首先问世的是新潮社出版
的《新潮周刊》,它标志着日本出版业发展的新起点。尔后,其他图书出版
社纷纷仿效,形成一股持续至今的“杂志热”。最有影响的期刊是:《钻石》、
《主妇之友》、《东洋经济周刊》、《家之光》。大众性杂志同百科全书、
丛书、全集一样,是日本出版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0 世纪60 年代,高
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
1986 年日本拥有出版社4183 家,其中资本5001 万至1 亿日元的88 家, 
1 亿日元以上的103 家。年度出书100 种以上的出版社61 家,年度出书50~

100 种的有78 家,其余近4000 家年度出书不足50 种。 80%的出版社集中
在东京,10%在大阪和京都,10%分布在各地。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有:讲谈
社、岩波书店、小学馆、平凡社、集英社、学习研究社、三省堂、丸善等。
主要的政府出版机构是:大藏省印刷局。
日本书刊营业总额的60%多是通过出版社一批发公司一书店这一重要
发行渠道实现;20%通过出版社直接向图书馆、学校、大学生协会、图书俱
乐部、读者销售,或以分期付款方式送货上门实现;其余份额,则通过各种
零售渠道实现。从1953 年开始实行定价销售制和定价寄销制,即再版制度, 
从1980 年开始实行新再版制度,允许出版社指定部分图书和期刊为“非再版
品”,书店可以任意降价销售。 1985 年,日本有书刊批发公司150 多家, 
最大的是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和日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这两家的年度营
业额之和占书刊批发营业总额的70%。全国有20000 多家书店,绝大多数是
小书店。最大的书店是:纪伊国屋书店(东京)、八重洲图书中心(东京)、
三省堂书店(东京)。
全国性行业组织有:日本书籍出版协会、日本杂志出版协会、日本出版
贩卖协会、日本书店联合会、日本旧书店协会、日本古籍书店协会。
政府由文部省负责制定有关发展出版业的政策。根据日本《学校教育法》
的规定,中小学使用的教科书须经文部省审定或编写后交出版社出版发行, 
私营出版社不得随意编写。日本税收分国家税收制与地方税收制两种。鉴于
出版物特殊的销售方式,政府允许出版商对于因销售退货造成的损失调整利
润率,并对存货造成的损失减税或免税。地方当局免征出版商营业税,但对
外国人的版税和稿费实行征税。为防止国际间双重征税,日本已同31 个国家
达成所得税协议。日本是《佛罗伦萨协议》成员国,对进口的教育与文化方
面的出版物免税。 1956 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 1981 年起采用国际标
准书号,语区号为4。 1982 年实行新的图书编号法,即在国际标准书号之
后加注日本图书分类号。
1985 年,年度出书31221 种,销售量12。99 亿册,营业额7122 亿日元。
1985 年,出版期刊3025 种,销售量38。12 亿份,营业额10295 亿日元。1985 
年,进口图书2892 亿日元,主要进口国是美国、英国、前联邦德国、荷兰; 
出口图书2990 亿日元,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澳大利亚、南朝鲜、中国。 1985 
年向中国出口书刊231 亿日元。
语言文字
日语是日本国的官方语言。系属未定。有的学者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 
也有人认为属于南岛语系。分布于日本列岛。约1。2 亿多人使用。标准语为
东京话,是以东京横滨方言为基础形成的。有两大方言:本土方言(包括东
日本、西日本等方言)和琉球方言。
日语的语音系统比较整齐。当代日语中有5 个元音,2 个半元音23 个辅
音。无前响复合元音。有清音与浊音的对立,音节构造简单,数目较少,除
辅音n 可用于音节末尾构成闭音节外,其余均为开音节。音节具有等时性, 
长音与短音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分高低声调,声调变化只发生于音节之间。
在东京话中,有元音清化现象。日语汉字的发音分音读和训读两种,近似汉
字本来读音的叫音读,如“人”读为d■in。取汉字的字义而按日语的读法
发音的叫训读,如“人”读为cito。根据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代和地区
不同,音读又分为吴音、汉音。另外,在汉字中还包括日本人根据六书中的

会意创造的汉字,叫国字。国字多半为训读字。
日语的语法特点是:①词分为独立词与附属词两大类。前者在句中能单
独使用,如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连体词、副词、
连词、叹词等;后者在句中不能单独使用,只能附在独立词之后起一定的语
法作用,如助词、助动词。独立词在句中的地位或语法职能由助词与助动词
表示(连词、叹词除外),因此,助词与助动词在日语语法中具有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