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教育经费由1970 年的5 美元增至84 年的21 美元。
在免费的基础上开展普及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还不断进行教育改革,调整
教育政策,改善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持续稳定地增长。
②教育总体发展规模大,速度快,发挥出一定的效益。由于各国政府重
视教育发展,使得1961 年计划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人数指标于1977 年达到,
但由于人口增长原因,离100%的普及率尚有差距,但中等和高等教育指标
均已超额完成。
扫盲教育成绩显著,坦桑尼亚1981 年成功地将文盲率降至15%,与肯
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多次表彰和鼓励。
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非洲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首先提高了民族文化素质,
为传统封闭社会向现代化迈进创造了基本前提;其次是培养出大批各种规格
和层次的人力资本,逐步取代外籍员工,既增强国家独立地位和民族自信心,
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成功经验:
非洲国家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经验:如普及初等教育与成人
扫盲教育相结合; 群众扫盲先抓妇女教育。正规教191
育与非正规教育并举互通,坦桑尼亚的“社区学校”,塞内加尔的“狄索”,
象牙海岸将电视教育引入课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贯通,体现为社会
服务原则,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等。这些经验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存在问题:
非洲国家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归因为教育战略的失误。在教育民主
化运动、人力资本理论和公众需求的推动下,各国均采取赶超性教育发展战
略,试图在短期内跨越工业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而且对教育希望过高,
以为依靠教育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因此产生教育规模越大越好,教育发展
速度越快越好,教育层次越高越好的狂热追求。在这种错误战略的指引下,
使非洲教育产生许多失误点:①教育结构失衡,表现为基础教育不稳固;中
等教育模式单一;职业技术教育薄弱;高等教育无限膨胀。②教育投资分配
不合理。表现为总量不足,分配不当,效益低下。总量不足是受国家财力制
约,分配不当表现为重上轻下,益富削贫,高教投资成为最大的教育投资,
颠倒了非洲国家教育发展的轻重缓急,从头到尾的免费政策使少数富裕阶层
受益。教育投资大部分用于维持学校运转。效益低表现为复盲率高,中小学
辍学和留级现象严重,教育性失业。③对西方依赖性强。依照西欧学校模式,
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标,在师资、课程、教材、考核评价制度、教学语言等
方面倾斜西化,忽视农村教育的工程建设。④在地区、城乡、民族、性别等
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教育差别。⑤教育管理集权化程度高,不利于发挥地方的
积极性和动员社会力量办学。
非洲国家发现了教育存在问题,认识到:教育不是历史变革的推动力,
也不是社会解放的唯一手段, 而是一切社会变革必不192
可少的工具。在国力许可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制订教育发展策略,进行教育
改革,具体措施是①调整教育结构。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重点发展农村
教育,初等教育农村化是多数农业国家的战略目标,其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
术教育,成立统一的职教管理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规和发展规划,扩建职
业学校网络,中等教育多向分流,缩小高校规模,扩大理工科招生数量。②
改革教育投资分配政策,开源节流。不少国家取消全免政策,对各级教育征
收一定的学费,对贫困学生采取贷款资助办法,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积极
争取国际组织的援助,其次是削减高教经费,重点发展初等教育和扫盲教育,
积极促进非正规教育体系的发展。③教育非洲化。表现为发展本民族文化教
育,扩大民族教学语言的使用范围,积极培养本国师资力量,课程中贯彻反
映非洲传统文化的内容,教育培养目标以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这在坦桑尼
亚、阿尔及利亚等国表现突出。④积极开展教育研究,以理论经指导教育实
践。各国均成立教研机构,研究课题包括教育发展战略问题,如埃及2000
年教育政策和战略研究,阿尔及利亚85—89 年教育发展规划。社会教育问
题:初等教育研究,扫盲教育,妇女教育和农村教育研究。教育教学问题:
师资培训,民族语教学,课程教材,辍学率,学生成绩归因和评估问题。⑤
下放教育管理权限。加强学校的自主权。
3。埃及
(1)文化事业
新闻
埃及是中东地区新闻事业较发达的国家。除反对党的报刊外,新闻出版
物的内容大都反映政府观点,或与政府内外政策相吻合。
最高新闻管理机构是由新闻出版界负责人和知名人士组成的最高新闻委
员会,主席由埃及政治协商会议主席担任。各报董事长、主编由委员会任命。
广播、电视系统由内阁新闻部直接领导。
该国1985 年有报刊90 多种,多数用阿拉伯文出版,也有少数英文、法
文报纸。大体可分5 大报系:①金字塔报出版社。主要出版《金字塔报》、
《金字塔经济学家》和以国际述评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事务》等。②解放出
版社。主要出版《共和国报》、《晚报》、法文日报《埃及进步报》以及开
罗唯一英文报纸《埃及新闻报》。③今日消息报出版社。 出版《消息报》、
《今日消息报》、《最后一点钟》周刊等。④新月出版社。是埃及最早的出
版社,建于1892 年,主要出版阿拉伯文画报《图画》周刊、妇女杂志《夏娃》
周刊、电影杂志《众星》周刊、等。⑤鲁兹·尤素福出版社。主要出版《鲁
兹·尤素福》周刊、《早安》周刊等。
埃及各政党都有机关报。执政的民族民主党机关报为《五月报》,新华
夫脱党为《华夫脱报》,自由社会主义党为《自由人报》,民族进步统一集
团党为《阿哈利报》,社会主义工党为《人民报》,这些都是周报。
广播电视事业均由政府经营。1987 年从开罗播出的广播节目共有10 套,
主要阿拉伯语综合节目(24 小时广播)和“阿拉伯之声”(每天15。5 小时),
另有古兰经广播(每天20 小时)、商业广播、音乐广播等。主要节目使用
500~1000 千瓦发射机广播。国内各地还有8 座地区广播台。开罗广播电台
的对外广播在非洲和阿拉伯各国中规模最大,电视节目有2 套,分别开办于
194 1960、1961 年。1977 年7 月采用法国
SECAM 制式播出彩色电视。2 套节目每天合计约播放22 小时。 1983 年开办
广播电视大学。埃及制作电视娱乐节目较多,是其他阿拉伯国家主要进口来
源之一。
中东社是埃及国家通讯社,创立于1956 年,原为商办,1960 年收归国
有。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发稿。中东通讯社出版社每天用英、法文出版《开罗
报刊综述》,还出版英、法文的《中东社经济周刊》。
出版
1952 年之后,政府把发展出版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组成部分。1958 年后,
私营出版社减少,出现了许多国营出版社。埃及是世界上出版阿拉伯文图书
的主要国家。全国拥有300 多家出版社。出版社主要集中在开罗。主要的大
型出版社是:知识出版社、新月出版社、安格鲁出版社。政府出版机构是:
埃及图书总社、金字塔报出版社,它们同时兼营出版、印刷、售书、进口图
书业务。埃及没有批发书刊的公司;批量售书,由上述政府出版机构代理。
全国性行业组织有:埃及出版商协会、阿拉伯出版商协会。文化部协调出版
业活动。政府对图书免税,对进口图书亦免税。1976 年加入《伯尔尼公约》。
采用国际标准书号(ISBN),语区号为977。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全国
图书目录》、《埃及图书在版目录》。每年1 月底至2 月初,由埃及图书总
社主办的开罗国际图书博览会,是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图书博览会。
1984 年,年度出书1277 种。主要从英国、美国进口书刊,向利比亚、沙特
阿拉伯出口书刊。
语言文字
该国通用阿拉伯语,某些地方也用英语和法语。(参看本章第一节文化
事业“语言文字”)。
(2)教育事业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教育有悠久的历史。1952 年取得民主革命
胜利,推翻了专制王朝后,共和国政府大规模地办学,教育经费逐渐增加。
1962~1963 年以后,实行公立学校全面免费。并逐步建立起包括大、中、小
学,以及职业学校和师范教育的教育体系。
教育行政
埃及的教育行政是高度集权的。中央设教育部,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管
理机构,除负责制定全国教育政策和学校课程以外,还统筹教育经费,管理
教师,供应图书、仪器、设备,主持考试等业务。教育部设若干处,分管各
级教育和各种业务。1961 年起,另设高等教育部,专管高等教育。全国分为
若干区,区设教育处,执行中央制定的政策及教育的命令。
现行学制是1957 年制定的,实行三级制。初等学校6 年。中等阶段分作
预备学校和中等学校两级,各3 年。其最后2 年,文理分科,并订有统一的
教学计划。在中等阶段,还有职业教育系统,包括工、农、商、家事、艺术
等。高等教育一般4 年。各级学校的学生修业期满,都须经过统考,成绩及
格,才得毕业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初等学校之前,设有1~2 年的幼儿园,但
基本上是私立的。
儿童6 岁入学。城市入小学率比农村入学率高,但辍学率都很高。学校
发展不平衡,有的农村只有4 年制小学。女校尤少。有些地方已实行低年级
男女合校,这在阿拉伯国家中是创举。
预备学校是小学到中等学校的过渡,但辍学率亦高。读完预196
备学校经毕业考试及格者可升入中等学校。中等学校实行文理分科。由于理
科毕业生出路较好,理科生人数较多,优秀者亦较多。但中等学校毕业生能
升入大学者占少数。
职业教育亦分为预备和中等两级,各3 年。预备职业学校毕业生可升入
中等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般没有升入大学机会,只
有成绩特别优秀者可升入不属于大学系统的高一级学校或某些大学的学院继
续学习。
埃及高等学校,最著名的有开罗、亚历山大、艾因沙姆斯、艾斯尤特等
大学。1963~1964 年开始设置各种专业高等学校,比较注重实用科目。埃及
的初等学校师资原由师范专科学校训练,预备学校及中等学校师资则由大学
培养。自1981 年起,所有初等、中学学校和预备学校的师资,都由大学的教
育学院培养。
1980 年,全国小学生450 万人,中学生177 万人,大学生45 万人,文
盲占全国人口的56。5%。(学制图如下)
六、世界当代体育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作为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而体育卫生事业则是广义文化事业的两个重要领域,属于特
殊的文化。特别是在当代,它们在人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大众化、国际化、科学化当代体育事业的重要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的经济经历了恢复—发展—停滞—再发展的
历史过程,到本世纪60 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多数不发
达国家也开始在竞争中崛起,并朝着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前进。当代科学
技术开始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以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
工程、海洋工程、航天工程等群体技术的生产和发展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
为核心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席卷全球。这一发展趋势正影响着人类社会的
各个方面,亦十分明显地波及到了体育领域。促使体育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推动着人类的体育运动实践迅速向前发展。尤为重要的
是在这同一时期,人类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体系——体育科学开始形成,并有
了长足进步。一198 支多学科的体育科研队
伍日益壮大,相应的体育科研机构在世界各国应运而生,体育领域内的许多
尚未解决的问题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在五十年代,人们对体育与运动的
区别的广泛探讨,加深了人们对体育与运动本质的认识,促使许多国家对二
者在管理上有了明确分工。70 年代有学者提出应根据其目的、任务的不同,
将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三个部分进行专门探讨和研
究。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体育运动实
践和体育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使人类体育步入了当代发展的新阶段。
在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当代社会,体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1)大众化。
体育是社会需要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新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日新月异的当
代科学使人们能够不断地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创造巨大的财
富。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人们必然要求有更多更高的精神、文化
生活,包括体育娱乐活动等。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准
备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规定,凡建造居民住宅区必须有一
定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企业也增设体育设施,鼓励职工进行体育锻炼。
另一方面,生产和生活中的电气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体力活动越来越
少,其结果出现了当代社会的“文明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肥胖症等。
在某些生产部门,由于劳动分工愈来愈细,某些工种的劳动极度紧张,形成
身体局部的过度负担和疲劳,出现各种“职业病”。对这类疾病最积极的防
治办法就是体育锻炼。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越丰富,体育的普及
199 程度也就相应地越高。
以巴西为例,巴西的体育活动十分活跃,并经常参加一些洲际和世界性
国际比赛,许多体育项目的水平不断提高。比较普及的项目有足球、篮球、
排球、田径、帆船、冲浪、游泳等,其中尤以足、篮、排3 大球最为普及,
并且水平较高。巴西人酷爱足球,每当有足球比赛,特别是有重大的足球比
赛时,人们就象过节日那样,热闹非凡。足球在巴西被称为“国球”。巴西
的足球运动历史悠久,水平很高,在世界足坛上素负盛誉。自1930 年以来的
11 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巴西队曾3 次获得冠军(1958、1962、1970 年),足
球比赛中著名的“4—2—4”阵型就是巴西队在准备1958 年世界足球锦标赛
时期创造的。在巴西,人们把从事足球运动视为一种荣誉,少年儿童从7、8
岁就开始踢球。几千个足球俱乐部遍及全国各地,除具有名望的“桑托斯”、
“弗拉明各”、“瓜拉尼”等职业足球队外,许多街道、里弄都有自己的业
余代表队。被誉为“球王”的巴西著名中锋贝利就是从包鲁市的一个街道足
球队里成长起来的。巴西的篮球水平也很高,1959 年、1963 年曾获世界男篮
冠军。 1980 年在莫斯科第22 届奥运会上,男篮获得了第5 名。排球也是
巴西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体育运动,除正规设施之外,在里约热内卢的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