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佛(季羡林自选集) >

第2章

佛(季羡林自选集)-第2章

小说: 佛(季羡林自选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此坐上得法眼净。'〃《长阿含经》卷一七,见卷一,第109页中。从这一件事情中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争取国王,用心良苦。此外,他同迦尸国王波斯匿、拔蹉国王优填、王都人民之主恶生、南海之主优陀延等国主都有交谊。

第一部分 5。释迦牟尼(4)

    联络商人

    释迦牟尼同商人似乎有特殊的关系与联系。他成佛后不久就接受两个商人奉献的食品。见了瓶沙王以后,又认识了大长者(大商人)给孤独。给孤独在萨罗王都舍卫国布金满园买下了祇林精舍,赠给释迦牟尼。他成了佛教的居士。当时在摩揭陀国,在萨罗国,商人都是腰缠万贯,在社会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摩揭陀王室也参与贸易活动,大概双方互相利用,共同发展,因而才结成了密切关系。如来佛在几十年传教活动中,到过许多国家,走的路也都是当时主要的商道。在涅槃前游行时也走的是商道。同商人的接触一定会是很多的。居士中间阔人富人占多数。

    在弗哩逝(V·rji)首都鞞舍离,释迦牟尼结识了淫女庵摩罗。她很有钱,在社会上很有地位,在朝廷上广通声气。她请佛吃饭,并送给佛一座花园。她服务的对象绝大部分可能也是富商大贾。

    涅槃

    释迦牟尼29岁出家,35岁成佛后,游行传教,长达45年。东至瞻波,西到摩偷罗,初步组成了一个僧伽。据佛经记载,僧伽里面后来还接受尼姑。这是违反释迦牟尼的想法的,他瞧不起妇女,认为收妇女做尼姑,会缩短佛教的寿命,只因抚养他的姨母苦苦哀求才不得已而破此例。释迦牟尼允许他姨母出家,但很有感慨地说:〃若不听女人出家受具足戒,佛之正法往世千岁。今听出家,则减五百年。〃《五分律》卷二九,见卷二二,第186页上。

    最后他从王舍城出发,做长途游行,来到了拘尸那揭罗的双树间,在这里逝世(灭度或涅槃)。火化后,许多国王来抢分舍利。

    五、原始佛教的教义

    释迦牟尼时代,正是印度古代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有点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风起云涌,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从各方面来看,都可以说是印度历史上一个转折点。当时在思想界有两大对抗的潮流:一是婆罗门,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这是保守派。一派是沙门,反对婆罗门那一套,是革新派。释迦牟尼属于沙门系统,属于革新派。恩格斯说,他的学说中有一些辩证法的因素。有人说,他的主要敌人不是婆罗门,而是外道六师,这看法很有见地。他究竟宣传了些什么学说,今天还无法证实,只能根据现存的佛经加以概括的论述。

    有人主张,释迦牟尼在涅槃前不久,对自己的学说做了一个撮要,这就是: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所有佛教宗派,包括大乘在内,都无异说。这似乎就是释迦牟尼自己归纳的基本教义。A。KWarder,IndianBuddhism(《印度佛教》),Delhi,1970,p830这说法有没有根据呢?应该说是有的。《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说:

    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证,成最正觉,谓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汝等宜当于此法中,和同敬顺,勿生讼诤。〃卷一,第16页下。参阅《增壹阿含经》卷三,见卷二,第561页中,《十诵律》卷三三,见卷二三,第239页下。

    但是这种根据是靠不住的。这所谓〃三十七品〃在佛典中已经成为一个刻板的老一套。不管什么地方,一提到佛的教义,就是这一套。例子太多,无法引用。看来这是佛教和尚长期形成的一套说法。释迦牟尼在生前不可能对自己的学说做这样系统的阐述,这样的系统化显然是后人做的。

    估计如来佛的根本教义,不会出他在成佛时思考过的一些问题之外,后来他在第一次说法时又讲到过,这就是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已经讲过,四圣谛是指苦、集、灭、道。意思就是说,人世无常,一切皆苦,造成苦的原因就是烦恼及业,必须从烦恼及业中解脱出来,达到涅槃境界。达到涅槃的道路就是所谓八正道。

    原始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可能就是这些,后来逐渐发展、深化、系统化,越说越玄,越说越烦琐,以至达到〃佛学号称难治〃的程度。

第一部分 6。释迦牟尼(5)

    六、释迦牟尼的说法方式

    根据晚于释迦牟尼的佛经的记载,他说法很有一些特点,他善于用比喻,而且比喻很多出于农牧。这些记载不一定完全可靠,可能有一部分是出于和尚代代相传的回忆,至少可以反映早期佛教徒的情况,这种例证比比皆是。我现在从汉译佛经中选出几个例子来:

    犹如耕田薄地之中,下种虽多,收实甚小。卷三,第114页上。

    譬如农夫,宿有二业:一田业高燥肥沃,二田业下湿瘠薄。卷四,第162页中。

    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栏牛不食,设复入田,尽驱令出。卷二,第312页中。

    过去世时,摩揭提国有牧牛人,不愚不痴者,有方便慧。卷二,第342页上。

    若复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能拥护其牛,终不失时,有所饶益。卷二,第794页中。

    如田家子,善治其地,除去秽恶,以好谷子著良田中,于中获子,无有限量。亦如彼田家子,不修治地,亦不除去秽恶而下谷子,所收盖不足言。卷二,第827页下。

    这些比喻的例子都说明释迦牟尼本人和他早期的信徒是同劳动大众有密切的联系的。他们了解人民的生活,用人民的一些喜闻乐见的、从他们生活中选取来的比喻来阐述比较难懂的佛教教义。佛教发展之所以能这样迅速,影响之所以这样大,与这种说法方式可能有些关系。此外释迦牟尼不承认梵文的神圣性,主张和尚使用自己的方言来宣传教义。

第一部分 7。释迦牟尼(6)

    七、释迦牟尼对社会改革的看法

    释迦牟尼主张改革,但有很大局限性。他想革新,但又不彻底。比如他反对婆罗门所竭力主张的祭祀,他反对种姓制度。他曾打比喻说:在入海以前,长江大河各有自己的名字,一流入大海,就混同起来,表示佛教僧伽内部没有种姓之别。但不彻底,他好像只想为刹帝利向婆罗门争首席地位。过去六佛没有一个出身吠舍、首陀罗,可以为证。

    在他一生中,他都同当时很有力量的商人有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他也关心农民,主要是吠舍。他反对杀牲(牛),这有利于农业,而农业又主要是吠舍的职业。婆罗门当农民的在《本生经》中也可以找到。另一方面又结交国王,国王奴隶主反对奴隶逃跑,他就禁止奴隶入教,这可以说是迎合国王。在这里,他提供了一个在他以后的中外佛教徒(别的宗教徒也差不多)都遵循的榜样。《梁高僧传》卷五《道安传》记载高僧道安的话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卷五〇,第352页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他同淫女也打交道,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不少的世故,表现出圆熟的交际手段。总之,释迦牟尼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有不少矛盾的人物。但他之所以成功,佛教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宗教,一方面说明它满足了一部分人民的宗教需要,同时同他这个教主有一套手段,也是分不开的。

    1981年9月

    参考书:

    1马鸣菩萨造、北凉昙无谶译《佛所行赞》。

    2HennannOldenberg,Buddha,1923,StuttgartundBerlin

    3EtienneLamotte,HistoireduBouddhismelnden,LouvainlaNeuve,1976

    4AKWarder,IndianBuddhism,DelhiVaranasiPatna,1980

第一部分 8。浮屠与佛(1)

    原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本院成立第二十周年专号》,上册,第93~105页,1948年。英译文见印度SinoIndianStudies,Ⅲ1,2,Calcutta1947,P1ff,后收入《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第323~336页。英译文收入《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第334~347页:OntheOldestChineseTransliterationoftheNameofBuddha。

    〃浮屠〃和〃佛〃都是外来语。对于这两个词在中国文献中出现的先后问题是有过很大的争论的。如果问题只涉及这两个词本身,争论就没有什么必要。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它涉及中印两个伟大国家文化交流的问题和《四十二章经》真伪的问题。所以就有进一步加以研究的必要。

    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成了正等觉以后的名号梵文叫做Buddha。这个字是动词budh(觉)加上语尾ta构成的过去分词。在中文里有种种不同的译名: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多、都陀、毋陀、没驮、佛驮、步他、浮屠、复豆、毋驮、佛图、佛、步陀、物他、馞陀、没陀,等等,都是音译。我们现在拣出其中最古的四个译名来讨论一下,就是:浮屠、浮图、复豆和佛。这四个译名可以分为两组:前三个是一组,每个都由两个字组成;第四个自成一组,只有一个字。

    我们现在先讨论第一组。我先把瑞典学者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所构拟的古音写在下面:

    浮*bio^g/bi·e·u/fou(BernhardKarlgren:GrammataSerica,reprintedfromtheBulletinoftheMuseumofFarEasternAntiquities,Stockholm,number12,1940,p449,1233i)

    1233i)

    屠*d'o/d'uo/t'u(同上,Pp136~137,45i′)

    图*d'o/d'uo/t'u(同上,Pp143~144,64a)

    复*b'io^k/b'iuk/fu(同上,p398,1034d)

    豆鱼豢《魏略》作〃复立〃。《世说新语·文学篇》注作〃复豆〃。《酉阳杂俎》卷二《玉格》作〃复立〃。参阅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49页。*d'u/d'·u/tou(同上,p158,118a)

    〃浮屠〃同〃浮图〃在古代收音都是o,后来才转成u;〃复豆〃在古代收音是u,与梵文Buddha的收音a都不相当。梵文Buddha,只有在体声,而且后面紧跟着的一个字第一个字母是浊音或元音a的时候,才变成Buddho。但我不相信〃浮屠〃同〃浮图〃就是从这个体声的Buddho译过来的。另外在俗语(Prkr·ta)和巴利语里,Buddha的体声是Buddho。参阅RPischel,GrammatikderPrakritSpraehen,GrundrissderlndoArischenPhilologieundAltertumskunde,IBand,8Heft,Strassburg1900,§363及WilhelmGelger,Pli,LiteraturundSprache同上I。Band,7Heft,Strassburg1916,§78在Ardhamgadhī和Mgadhī里,阳类用a收尾字的体声的字尾是e,但在Ardhamgadhī的诗歌里面有时候也可以是o。我们现在材料不够,当然不敢确说〃浮屠〃同〃浮图〃究竟是从哪一种俗语里译过来的;但说它们是从俗语里译过来的,总不会离事实太远。

    说到〃复豆〃,这里面有点问题。〃复豆〃的古音既然照高本汉的构拟应该是biuk…du,与这相当的梵文原文似乎应该是*bukdu或*vukdu参阅Pelliot,MeouTseuoulesdouteslevés,ToungPao(《通报》)VolXLX,1920,p430。但这样的字我在任何书籍和碑刻里还没见到过。我当然不敢就断定说没有,但有的可能总也不太大。只有收音的u让我们立刻想到印度俗语之一的Apabhram·s′a,因为在Apabhram·s′a里阳类用a收尾字的体声和业声的字尾都是u。〃复豆〃的收音虽然是u,但我不相信它会同Apabhram·s′a有什么关系。此外在印度西北部方言里,语尾u很多,连梵文业声的am有时候都转成u参阅HinlinDschi(季羡林),DieUmwandlungderEndungam·inounduimMittelindischen,NachrichtenvonderAkademiederWissenschafteninGttingen,PhilologHistK11944,Nr。6(《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复豆〃很可能是从印度西北部方言译过去的。

    现在再来看〃佛〃字。高本汉曾把〃佛〃字的古音构拟如下:

    *b'iwt/b'iut/fuGrammataSerica,P。252,5001

    一般的意见都认为〃佛〃就是〃佛陀〃的省略。《宗轮论述记》说:〃'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佛教字典也都这样写,譬如说织田得能《佛教大辞典》第1551页上;望月信亨《佛教大辞典》第4436页上。这仿佛已经成了定说,似乎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这说法当然也似乎有道理,因为名词略写在中文里确是常见的,譬如把司马长卿省成马卿,司马迁省成马迁,诸葛亮省成葛亮。尤其是外国译名更容易有这现象。英格兰省为英国,德意志省为德国,法兰西省为法国,美利坚省为美国,这都是大家知道的。

    但倘若仔细一想,我们就会觉得这里面还有问题,事情还不会就这样简单。我们观察世界任何语言里面外来的假借字(Loanwords,Lehnwrter),都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现象:一个字,尤其是音译的,初借过来的时候,大半都多少还保留了原来的音形,同本地土产的字在一块总是格格不入。谁看了也立刻就可以知道这是〃外来户〃。以后时间久了,才渐渐改变了原来的形式,同本地的字同化起来,终于让人忘记了它本来不是〃国货〃。这里面人们主观的感觉当然也有作用,因为无论什么东西,看久了惯了,就不会再觉得生疏。但假借字本身的改变却仍然是主要原因。〃佛〃这一个名词是随了佛教从印度流传到中国来的。初到中国的时候,译经的佛教信徒们一定想法完全保留原字的音调,不会就想到按中国的老规矩把一个有两个音节的字缩成一个音节,用一个中国字表示出来。况且Buddha这一个字对佛教信徒是何等尊严神圣,他们未必在初期就有勇气来把它腰斩。

    所以我们只是揣情度理也可以想到〃佛〃这一个字不会是略写。现在我们还有事实的证明。我因为想研究另外一个问题,把后汉三国时代所有的译过来的佛经里面的音译名词都搜集在一起,其中有许多名词以前都认为是省略的。但现在据我个人的看法,这种意见是不对的。以前人们都认为这些佛经的原本就是梵文。他们拿梵文来同这些音译名词一对,发现它们不相当,于是就只好说,这是省略。连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说这个是〃讹也〃,那个是〃讹也〃,其实都不见得真是〃讹也〃。现在我们知道,初期中译佛经大半不是直接由梵文译过来的,拿梵文作标准来衡量这里面的音译名词当然不适合了。这问题我想另写一篇文章讨论,这里不再赘述。我现在只把〃佛〃字选出来讨论一下。

第一部分 9。浮屠与佛(2)

    〃佛〃字梵文原文是Buddha,我们上面已经说过。在焉耆文(吐火罗文A)里Buddha变成Ptkt。这个字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Ptkt,Ptkte,Ptm·kte,Ptkte,Ptikte,Ptkte,PttktePttkte,Pttm·kte,Pttm·kte。参阅EmilSieg,WilhelmSieglingundWilhelmSchulze,TocharischeGrammatik,Gttingen1931,§76,116,122a,123,152b,192,206,207,363c。这个字是两个字组成的,第一部分是pt,第二部分是kt。pt相当梵文的Buddha,可以说是Buddha的变形。因为吐火罗文里面浊音的b很少,所以开头的b就变成了p。第二部分的kt是〃神〃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