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心理学 >

第29章

心理学-第29章

小说: 心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能力的类型差异

  知觉方面:(1)综合型。知觉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是分析方面较弱。(2)分析型。知觉具有较强的分析,对细节感知很清晰,但对整体的感知较差。(3)分析综合型。知觉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

  记忆方面:根据人们记忆材料的方法可分为:(1)视觉型。视觉识记的效果较好。(2)听觉型。听觉识记的效果较好。(3)运动型。有运动觉参加时渊己的效果好。(4)混合型,运用多种表象时识记的效果较好,人类最普遍的是几种记忆类型相结合的混合记忆类型。记忆的类型方面还可以从识记不同材料的效果和方法来分:(1)直观形象的记忆类型,这种人识记物体、图画、颜色、声音较好,(2)同的抽象记忆类型。这种人识记词的材料、概念和数字等较好。(3)中间记忆类型。

  言语和思维方面:(1)生动的思维言语型。这些人的思维和言语中有丰富的形象和情绪因素。(2)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这些人的思维和言语是概括的、逻辑的联系占优势。(3)中间型。

  能力的类型差异,还表现为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可由不同的能力结合来保证。例如,对三个学习音乐成绩优异的学前儿童进行观察表明,一个儿童具有强烈的曲调感和很高的听觉表象能力,但节奏感弱;另一个儿童具有很好的听觉表象能力和强烈的节奏感,但曲调感较弱;第三个儿童具有强烈的曲调感

第十三章 心理卫生

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

  何谓心理健康,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的人,乃是一般人所关心的问题。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各自的论述,这里只介绍如下几种观点,井略加评述。

  (一)健康的心态即没有症状的心态

  这是大部分的临床精神医生所乐意采用的定义。在他们看来,不健康的反义词是健康,所以最简单、最直接的心理健康的定义是非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或没有症状的心理状态。

  根据有无心理症状来判断心理是否健康,我们认为至少有两点不妥。其一,它只从狭隘的、消极的观点来理解心理卫生工作。其实,心理卫生工作和生理卫生工作一样,包括着消极的和积极的两个方面,心理疾病以及不良适应行为的发现和治疗,固然是心理卫生工作中的一部分,但这只是心理卫生的消极一面,心理卫生工作更重要的,乃是以一般的健康人为对象,如何防止心理异常和不良适应行为的产生,使他们的正常心理更加健康。其二,一个人并无心理症状,不能说明他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比如,某学生的智力并不差,但他的成绩只是中等。他的品行一般,老老实实,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如果按有无症状来判断此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临床精神医生肯定认为他的心理是健康的,相反,持有积极观点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则认为该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

  (二)健康的心态即平均状态

  有些心理学家采用统计学上常态分布的概念,取其某心质的平均值作为区分“健康”与“不健康”的标准。他们认为,具有某心质的平均值为健康者,偏离其平均值为不健康者,偏离平均值愈远者,心理愈不健康。

  按此观点给心理健康下定义,可使健康状态客观、具体、可量化,便于比较和分类,这是它的长处。但健康与不健康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并无明确的数量界限,世间既无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也无完全不健康者。若按统计的观点来给心理健康下定义,就必然把健康与不健康看成是有确定界限的两个东西,并加以绝对化。应用统计的方法来划定健康的范围,这对身高、体重等单一特质而言,尚无不妥,但用它说明勇敢、爱国、高尚等特质就不适当了。同时,如以智力等某些特质为依据,智力愈高显示心态愈健康,仅在其量过少时方为不健康。

  (三)健康的心态即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社会工作者贝姆(W·W· Boe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许多心理卫生工作者认为,此种观点虽符合一般常识,但不能作为普遍应用的原则。这是因为各个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彼此不同,因而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也就随之有异。就是在同一社会文化类型下,不同宗教、地区、社会阶层的人,衡量行为也有不同的标准。特别是同人的观点体系和意识倾向有密切联系的情感、性格等一些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往往受社会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的制约,如果离开了这些,就很难说它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按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来划分健康与不健康,还会引起另一严重的问题,即将犯罪行为和心理异常等同起来,要么把所有犯罪行为一概视为心理异常;要么将所有心理不健康的人都当作罪犯看待。

  (四)键康的心态即适应良好

  在给心理健康下定义的许多观点中,最普通的一种观点是以个人能否适应环境来划分健康与不健康。若一个人对环境适应良好,则此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则不健康。

  适应良好和心理健康这两个词,从表面上来看,意思似乎相同,但二者在含意方面仍有一些不同。适应通常指的是个人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关联的一种互动时的行为,它是和具体环境相联系的,是属于动态性的、并受到与环境间关系的限制。而心理健康的含意,则不仅仅指一个人与环境互动时的行为,而且还包含着一个人被人赞许的一些人格特质。这些个性特质是相对稳定的,不受到与环境间关系的限制。此外,适应与不适应之间并无客观的划分标准,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行为的适应与否就未必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例如,以学生的退缩、孤独、怀疑、抑郁等行为而言,心理卫生工作者认为这些是不良适应行为,而教师则不一定这样认为。

  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医学上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标准,至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从理论上来讲,也应该是有标准的。但由于人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其标准就比较难于确定。对此,至今尚无肯定的答案。但有些心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心理卫生则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上述状态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笔者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以为下列几项指标是比较重要的。

  1.心理健康的人常能和他人建立积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自己的友伴,乐于和别人交往。他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关心、帮助、谅解等)常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等)。

  2.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情绪生活。愉快积极的情绪状态(如高兴、喜悦、欢欣等)常多于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愤怒、恐惧、焦虑等)。

  3.心理健康的人乐于学习和工作;并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地和建设性地发挥其智慧和能力,尽最大的努力获取最大的成就。

  4.心理健康的人有正确的自我观。他既能客观地评价别人,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对于自己的潜能和长处竭力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能努力改正和克服;在客观地作出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还能为自己制定一些可能达到的目标,并全心全意地献身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

  5.心理健康的人有正常的行为和协调的个性。他的行为具有自觉的目的性,受意识支配。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点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会在行为活动中得到反映。因此,行为是否正常也就成为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指标。行为正常具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另一是指行为反应适当,即行为反应的强度和刺激的强度相一致。该激动时激动,该冷静时冷静,恰如其分。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和谐统一之中的人,被称之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6.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现实、把握现实。对于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总是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妥善地解决,即或遭遇重大的挫折,也能采用成熟的,健全的适应方式,绝不企图逃避。

  7。 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人的心理和行为总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呈现年龄阶段性,处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的心理具有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年龄特征。例如,天真活泼,爱蹦爱跳,好吵好闹,喜怒易变,这是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反之,成年人也象小孩子那样,他(她)的心理就可能不健康了。

二、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这就是说,人的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人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那么,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怎样呢?现代科学研究已经揭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

  身体健康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有了健全的身体,才能谈得上有健全的精神,“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身体状况对于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大脑的急性和慢性病症,会引起某些心理疾病。近几十年的一些研究证实,某些心理疾病的主因确属于大脑疾病。例如,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的主因是酒精中毒引起的脑疾;麻痹性精神病的主因是梅毒引起的脑疾;老年精神病的主因是血管硬化所造成的脑疾。临床上还发现,当人脑由于外伤或疾病而遭受破坏时,他的心理活动就会全部或部分地失调的事实已在第二章论述过,这里不加赘述。

  除了神经系统之外,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激素量虽然极微,但它对心理功能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甲状腺是大家极熟悉的一种激素,它主要功能是控制个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当甲状腺分泌过多时,代谢作用将加速,并伴随着个体肢体颤抖、情绪激动、焦虑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紧张反应,甚至有妄想及幻觉出现,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也受到影响。反之,当甲状腺分泌不足时,代谢作用就会降低,整个心智活动都趋向迟钝、反应缓慢、记忆减退、思维迟滞,且常有抑郁的倾向。经治疗,甲状腺分泌正常,以上症状就随之而消失。

  上面所举事例说的是身体状况对于心理方面的影响,当然我们也可以举出许多事实来说明心理状态对于身体情况的影响。古今中外研究得最多、日常生活中也最易见到的就是情绪对身体情况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生理学家坎农(Canon)于本世纪初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一个实验是用狗和小孩作对比研究。他先把食物放在饥饿的狗面前,然后拿走,经检查发现狗分泌了大量的胃液,说明食物诱发了狗的食欲,促进了胃液的分泌。可是对饥饿的小孩进行同样的试验,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小孩不能立即得到食物,因而急得啼哭起来,经检查胃中无任何胃液分泌,这证明小孩的情绪抑制了胃的分泌功能。约瑟夫、布雷迪用电击猴子的方法来作实验。在一个笼子里关两只猴子,一只四肢被捆住,一只可以自由活动,每隔20秒钟给笼子通电一次,使两只猴子接受一次电击。笼子里有一根压杆,只要猴子在到20秒钟时压它一次,就可以免遭电击。为了避免电击,那只自由活动的猴子老是提心吊胆地惦记着在20秒钟快到时去压一下杆,因情绪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后来得了“胃溃疡病”,而另一只猴子因四肢被捆住,动弹不得,只好躺在那里听天由命,没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实验虽然不能用人来做,但现代科学已证明,人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受情绪所制约。人在生气、恐惧或焦虑时,食欲常会减退,但胃的蠕动、胃壁充血、胃液分泌量和酸度增高。这一反应如连续出现,会使胃壁部分受胃酸的侵蚀,而形成溃疡。又如人在愤怒的情绪下,血压升高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倘能使愤怒发作出来,那么紧张的情绪就得以松弛,升高的血压也就下降到正常的水平。如此种愤怒长期受到抑制,不能发作出来,紧张的情绪长期不能平息下来,那么就有可能引起血压调节机制的障碍,而形成功能性的高血压症。这一类病症的共同点是:因长期的不良情绪的作用,而导致器官功能的失常或组织的损伤,现代医学上把这种疾病称之为“心身疾病”。这类疾病除了上面列举的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外,其他还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性厌食症、支气管哮喘、偏头痛、神经性皮炎、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月经失调等。根据心理生物学研究发现,个性特征、情绪体验等心理因素也与癌症有关。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或紊乱,会促使实验性癌症发病率的提高。临床上也不断发现,癌症病人发病前往往有长期的心理矛盾、不安全感、压制愤怒、不满等情绪体验,特别是有严重的精神创伤,过度忧郁的历史。因此有人认为一个人情绪过分紧张或精神受到严重刺激,都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能力抑制,同时引起激素分泌紊乱,致使机体抵制或回避致癌物作用的能力下降,形成癌症发生的有利条件。

  我国古代医学早就提出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病的理论,这是心身统一的观点,与近代西方所谓“心身医学”很有符合之处。

三、心理卫生运动的由来和发展

  心理卫生真正得到重视,并为人们作为社会问题来考虑,那是本世纪初的事。有一个美国人叫比尔斯(Clifford Beers,1876—1943),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即1900年,因得了精神病,曾在精神病院度过了三年非人的生活,对虐待精神病人的做法感到深恶痛绝。出院后便立志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精神病患者,就写了一本举世闻名的书——《一颗自我发现的心》,于1908年3月出版。在这本书中,他一方面以自己住在精神病院三年的亲身经验,揭露了精神病院对病人的种种不合理待遇和病人所受的痛苦;另一方面提倡了心理卫生的必要性。他提出:对待精神病者也要象对待正常人一样;改善精神病院的设施和设备;防止人们患上精神病。这本书公开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纷纷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不人道的状况。他在此书中所提倡的心理卫生的倡议,也得到了当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詹姆士(William james),美国精神病学权威、纽约州立精神病院院长阿道夫·梅耶(Adolf Meyer,1866—195O)的积极支持和赞助。詹姆士为此书写了序言,梅耶建议他使用心理卫生这一名称作为他所发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