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改变工作哲学和方法: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你应该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总是能一次把事情做到位,而且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你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克劳士比带着赞许的目光。
接着,克劳士比郑重地说:“盖瑞就是我们常说的做正确的事的人,但他仅限于做正确的事,他只是一个价值观正确的人。比尔则是一个正确地做事的人,他不仅做正确的事,还正确地做事,所以在比尔的身上,已经开始体现出方法论。杨则是一个第一次把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人,他不仅讲究价值观和方法论,而且还讲究效能。所以,这个法则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来,杨,也就是慧慧,这一次你真正做到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来告诉我们,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杨有些不好意思。
“我……我只想避免少犯错误。因为,因为上次越野赛虽然赢了,可是我知道那只是侥幸。”杨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
“我想,我为什么不可以把错误减少到最少呢?于是我便琢磨起来。我一琢磨,便又进一步想到:既然可以避免少失误,为什么不可以不失误呢?如果没有失误,那我就可以一次做对啊!”
杨找到并打开了慧慧在进入秘道之前所作下的计划书,内容如下:
第一次准确到达C站计划书
1.首先,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2.对去的过程进行控制
3.对可能产生的错误事先预防
4.对可能出现的错误“不害怕、不放弃、不接受”
5.寻求帮助
6.在变化中总结经验,随时应变
7.到达
克劳士比同时在黑板上写下了如下点评:
确定目标
控制过程
预防错误
建立标准
寻求帮助
要求结果
一次做对
“什么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做正确的事’是战略,‘正确地做事’是执行,‘第一次’则是效率——这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完整真义。
慧慧做事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去做符合要求的事情:我们的目标有A、B、C三个,只有C是符合要求的,完成A、B不一定能完成C,但完成C则可以不必完成A、B,所以聪聪和明明,一开始就选错了目标。
在选定目标之后,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做出优化的选择。只管目标不管过程,这也是聪聪和明明花费那么长时间、耗费那么多骨头和水,而且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才勉强到达的原因。
然而,控制过程并不能保证错误不会发生。
慧慧相信,预防是正确行动的系统,在错误出现之前就消除错误的成因,错误发生前的预防比错误发生后的检查和改正要高效得多!
预防也是一个思考、分析和计划的过程,以准确的预测错误可能在哪里出现,然后采取行动避免其产生。而且,预防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所有的错误进行分类,并找出这些错误发生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消灭这些原因,错误就会在工作的过程中被提前解决掉,而不会影响到工作的结果。所以预防的核心方法是改进工作过程。
进行了过程控制和错误预防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如何工作’,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有的人一生努力工作,比别人多流了一倍的汗水和血水,但所获寥寥无几。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去工作,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像驴子那样一圈一圈、漫无目的地低头拉磨。
‘如何去工作’就是要建立我们工作的标准。这个标准必须是可以衡量的和可以评估的,并且是一个人工作哲学的一部分。明明的工作标准是‘差不多’,所以他的工作哲学是“一边工作一边看着办”;聪聪的工作标准是‘95%的通过率’,所以他的工作哲学是“尽量完美但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慧慧的工作标准是零缺陷,所以他的工作哲学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即使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很难说就可以“一次做对”,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人,一个人凭一己之力不可能事事做对、次次做对,所以我们需要协助。在人生旅途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寻找的帮助包括:亲人、朋友、事业上的领路人、人生导师、工作上的伙伴、上级领导,甚至素昧平生的人等。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从以往的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去寻找帮助。最后,我们还可以求助于整个社会。
所有以上这一切实际上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达到所要求的结果。反之,当你要求达到结果时,你可以运用“目标倒推”法,你会对目标确定、过程控制、错误预防、标准建立等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那么就行动起来,马上去做!
知道为何去做、如何去做,你就能最大限度地做到“第一次就做对”!
克劳士比的一番话引起了三个人一片热烈的掌声。
午后煦暖的阳光照在带着金丝花纹的地毯上,偶尔反射出金色的光芒。整个房间在强烈的光线漫射下,显得清澈透亮。正在这时,阳台上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一只硕大的花蝴蝶,它正绕着一盆含苞欲放的雏菊翩翩起舞。它好像已经飞了很长一段距离,于是迫不及待地落在了雏菊的蓓蕾上,肚子一起一伏地喘着,两翼悠闲一张一合着。杨发现在这只花蝴蝶两翼上布满了鹅黄色和黑色的斑纹,每个翼的尾部又细长地伸出来一个近乎完美的小翼,小翼上面分别点着一个墨绿色的大圆点,很像中国古典女性两耳下面垂着的两颗耳坠。
克劳士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人类世界创立以来最古老的这个法则: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付出代价最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需要的时间最少。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取得的效果最好,效率最高。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可以得到做事情之外的回报,如满足感、从容不迫、信任、口碑等。
盖瑞和比尔已经完全从嫉妒、后悔和懵懂中醒悟过来,就像久渴的鱼儿一下子跃入水中,他们终于感受到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喜悦和舒畅。即使是杨也从原来的不自觉中,感受到自觉、自悟、自省所带来的澄明感,
于是,他们三个人一起走到黑板前,写下了自己的誓言: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要在接手每一件事情时,抱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信念,就可以制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管理政策;
如果我们对工作设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政策和要求,就会对从事的工作有充分的预防,把错误消灭在过程开始之前,养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习惯,就可以充分发挥组织的效率和效能以及自己的潜能;
如果我们已经认识到效率、效能的价值体现,又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和充分的信心,相信自己的潜能,并在工作中尽可能地焕发潜能,就可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我们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以上的法则。
克劳士比一边看着三个人把他们自己的誓言亲手写在黑板上,一边又呷了一口咖啡,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欣慰的笑意。稍微平息了一下情绪,他的表情又开始严肃起来,他两眼盯着三个人说道:
“看到你们都能够领悟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个古老的法则,我真的从内心里为你们感到高兴。我现在把这个法则告诉你们,就是希望你们不仅自己要好好地运用这个法则,尽快地成功,而且还要努力把这个法则告诉世界上尽可能多的人,要让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领悟到这个法则,运用这个法则,尽快地成功。”
听了克劳士比先生的话,三个人面面相觑,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肩上沉重了许多,他们都有些感动。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照您所说,把这个法则告诉世界上尽可能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运用这个法则,在工作中获得成功。”三个人坚定地表示。
“不!不!不仅在工作中!你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思维束缚起来呢?”
克劳士比有些着急:“就拿生活中的很普遍的一个情况来说吧,有些人打拼了多年,却依然碌碌无为,看不到一点成功的迹象,不但他们自己,就连别人都觉得,凭他们的能力和努力,也该有一番成就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
因为他们几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将自己的才干用在最有把握的工作上,也就是说没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才干用错了方向。”
杨这时开口了:“‘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说明一个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扬长避短。因为世界上不存在门门通的全才。某个人在一方面是行家里手,而在另一方面则很可能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
“我曾经看过你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那里边有个叫李逵的,他挥起板斧所向披靡,但到了水里却不是‘浪里白条’张顺的对手。所以,李逵只能做步军头领,水里作战就非张顺莫属了。”克劳士比摇摇头,把双手摊开。
“中国数学家潘成洞,曾与王元、陈景润以“哥德巴赫猜想”一起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你能说他头脑不够聪明吗?但据说潘教授不会买菜,一次买芸豆,他围在卖菜的车边团团转,不知道怎么挑。卖芸豆的好心好意地说:‘自己挑,挑好再买。’潘教授却认真地说:‘我不会挑,请你随便给我拿吧。’”
“哈哈……”杨的话音未落,他们三个人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只有克劳士比除外,他突然严肃起来说道:“我们不能仅仅把这当作一个笑话看待;更应该仔细想一下它说明了什么?
杨认真地想了想,说道:“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从一开始就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克劳士比点点头:“其实,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很笨的人,也许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有杰出的才能。柯南道尔作为医生并不出名,写小说却名扬天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就是自己特定的天赋与素质,如果你的选择符合自己特长的努力目标,就能够成功;否则,就多少会埋没自己。”
“对了!对了!”盖瑞打断了克劳士比的话,他几乎要跳起来了,“大家都知道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吧!”
“就是那个提出了‘相对论’的犹太科学家吗?”
“正是,大家都知道他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被推举出任以色列总统,但是他断然拒绝了。”
“新鲜,我还没有听说过有人放着总统宝座不坐的,这究竟是为什么?”比尔觉得不可思议。
“这还得从1952年11月9日说起,大家都知道,这一天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了。就在此前一天,就有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向爱因斯坦转达了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当日晚,一位记者给爱因斯坦的住所打来电话,询问爱因斯坦:‘听说要请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您会接受吗?’
‘不会。我当不了总统。’爱因斯坦断然说道。‘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位置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您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您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
‘不,我干不了。’他再次说道。
爱因斯坦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驻华盛顿的以色列大使打来的。大使说:‘教授先生,我是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本·古里安的指示,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您当总统候选人,您愿意接受吗?’
‘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您向报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大使进一步劝说:‘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也是教授呢。您能胜任的。’
‘魏茨曼和我不是一样的。他能胜任,我不能。’
‘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您呢!’
同胞们的好意令爱因斯坦十分感动,但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当总统。
过了不久,爱因斯坦就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出任以色列总统。在爱因斯坦看来,‘当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他还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但是,”克劳士比接着又道:“一个人认识自己往往很难,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由此,我们不难想象每天有多少天才带着从未上演的乐章走进了坟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而有些人在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跋涉,才终于发现了真正的自己。比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本来是学医的,后来他发现了自己有写诗的才能,就当机立断,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投入到写诗当中。他虽然只活了二十几岁,但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歌德一度没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树立了当画家的错误志向,害得他浪费了10多年的光阴。马克思年轻时曾想做个诗人,也曾经努力写过一些诗,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不在这里,便毅然放弃做诗人的梦想,转到社会研究上面去了。如果他们两个人都不认识自己,那么英国至多不过增加了一位庸医,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肯定要失去一颗耀眼的明星。”
“中国的鲁迅,一开始就是去日本学医的,后来才弃医从文,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巨匠。著名的作家余华一开始也是作牙科医生的,后来才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写作特长。”
这时,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比尔开口了:
“我的一个朋友赛勒毕业已经5年了,他的一些同学都已经取得了相当的业绩,可他却还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他总想从事最热门的工作。IT业未热时,他做电脑设计,一不景气又去做新兴的网络,当发现网络是个泡沫时,又去做保险,到现在一直没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同学相聚时,自然抬不起头来。
一位好友冷不丁问他:‘赛勒,你大学里是学什么的?’
赛勒以为好友健忘,回答说:‘跟你一样,学计算机的。’
好友又问道:‘那你觉得自己最擅长干什么?’
赛勒想了想,说:‘还是计算机专业。’
好友冷笑道:‘那你不做自己的专业,瞎跟着起哄干什么!’
赛勒这才恍然大悟,重新应聘到了一家计算机公司。
一年后,同学再相聚时,赛勒神采奕奕,他已经找到了自己最擅长做的事,并且做出了相当不错的业绩,受到上司的赞赏和同事的尊敬,也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
“一个人能够尽早发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并且将兴趣培养成为专长,才能在人生事业上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是一种挥洒自如的人生智慧,这将给你带来淋漓尽致的人生幸福!”克劳士比兴奋地说道,他那双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他们三个人。
“刚才,我们只是讨论了在人生事业的选择过程中如何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眼光更广更深远地投向整个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