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文化教育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代沿袭了隋代的官制,在中央政府设尚药局和太医署。尚药局由殿中
省管辖,设奉御2 人,为正五品下,又设直长、书吏、侍御各4 人,主药12
人,药童30 人,司医疗4 人,医佐8 人,按摩师4 人,咒禁师4 人,主要职
责是负责皇帝的医疗保健。太医署级别稍低,但编制较大,其中设太医令2
人,从七品下;太医丞2 人,医监4 人,均为从八品下;医正8 人,从九品
下;医师2O 人,医工100 人,医生40 人,典学2 人;另有医学博士、针博
士、按摩博士、咒禁博士各1 人,每名博士配备助教1—2 人,以及针师10
人,针工20 人,针生20 人,按摩师4 人,按摩工16 人,按摩生15—30 人,
咒禁师2 人,咒禁工8 人。
在上述人员中,太医令、丞以下各员要经正式考试录用;医师、医正、
医工替人治病,要按治愈病人多少如实记录在案,以便考核;医生从博士学
习医学基础理论,定期考核,成绩优异者替补为医官,在学9 年无成者,就
要取消资格,各科博士中,医博士为正八品上,负教授诸医生,按《本草甲
乙脉经》为五科,即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针博士为从八品上,
负责教授诸针生以经脉孔穴及针炙法;按摩博士为从九品下,负责教授学生
用导引之法正病及为损伤跌折者正骨;咒禁博士为从九品下,负责教授学生
以咒禁祓除为厉者。很显然,这时的管理方法已比较严密、合理,使有才能
的医学人才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从分工上看,这时已比隋代又进了一步,五
官、小儿等科已初步分离出来。
宋代对医疗体制作了较大调整,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医疗卫生事业的专门
机构翰林医官院,设医官使及副使各2 人,“掌供奉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之
事”(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考》)。又在太常寺之下设太医局,局内
设太医丞、教授、医生等职位。医(学)生定额为300 人,分9 科学习,其
中,大方脉120 人,风科80 人,小方脉20 人,眼科20 人,疮肿兼疡折20
人,妇产科10 人,口齿兼咽喉科10 人,针炙科10 人,金镞兼书禁科10 人。
此时的太医局已经演变为纯粹的医学教育机构。有宋一代对太医局的名称和
隶属关系曾作过数次变动,但作为医学教育机构这一点却始终未变。
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 年),南宋政府对医疗卫生体制做了较大改
革,重点转向基层:设医助教,京府及上中州职医助教各1 名,京府节镇10
人,余37 人,万户县3 人,每万户增1 人,至5 人为限,其余不足万户的县
每县2 人;各州职医缺额,则以助教充之,助教缺额,由本州县医学生中补
充,医学生中无适当人选,则公开比试,从民间择优补充;医生有缺额,则
许地方官员及职医、助教从民间粗通医术又无犯罪记录的人员中保举;医生
艺业不精,治疗多失误者,主管官吏负责查实,另行选人代替之;各地医药
方书分别由州职医和县医生掌管,允许民间医生借阅传抄;遇有疾疫流行,
药品不够,州职医、助教、县医生等可申请政府额外拨款以应急。经过“乾
道”改革,南宋的基层医疗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既提高了基层普通官吏和
民众的医疗保健水平,也为后代医疗卫生体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至元代,医疗卫生受到高度重视。元政府在中央设太医院,总领天下医
政,分口设官,形成十分严密的医官制度。与前代相比,元代太医院有很大
不同,表现为:品秩极高。经几次提升,至大德五年(1302 年)已高至正二
品,比六部尚书高出一品,如此高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在中世纪世界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无所统属。至元二十五年(1289 年),
元政府令太医院从其原来的上级单位宣徽院中分离出来,成为“无所于统”
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独立机构。
元代的太医院大致可分为4 个系统:御药院系统、医学系统、官医系统、
惠民药局系统。御药院秩为从五品,“掌受各路乡贡,诸藩进献珍贵药品,
修造汤煎”,以供奉皇帝本人。医学系统是官办医学教育机构,设提举司,
官秩为从五品,其职掌为“考较诸路医生课义,试验太医教官,校勘名医选
述文学,辨验药材,训诲太医子弟”(《元史·百官志》)。这时,医学研
究已经分为13 科: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
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炙科,祝由科,禁科。各科每三年一试,考
试时间为八月,中选者于第二年二月赴大都(北京)参加省试。考试内容有
医经、辨验药味。经书主要考《素问》、《难经》、《圣济总录》、《本草》、
《千金方》等书。官医系统设提举司,官秩为从六品,主要“掌医户差役词
讼”,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五省各设一司,其余省份设太医散官,
负责各地医政。惠民药局系统有大都惠民局、上都惠民区、广济提举司等机
构,主要职责是“掌收官钱,经营出息,市药修剂,以惠贫民”,是官办的
医疗卫生慈善机构。
综观这一时期的历史,不难看出,隋唐宋元时期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
管理已逐渐摆脱了以往那种主要为皇室服务的局面,从而实现了医学走出皇
宫、走向社会、服务于普通官吏和民众的大转变。在这一转变中产生的国家
医学教育机构广泛招纳英才,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为医疗卫生事
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对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发生了极大影响。这
些国家不仅大力吸纳唐《本草》等医学经典,而且还从体制上仿效中国的做
法,建立起了自己的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如日本在奈良时代(公元701—794
年)仿照唐朝的做法,在中央设立了典药寮,下设医博士、针博士、按摩博
士、咒禁博士各1 人,分别招收学生40 人、20 人、10 人、6 人不等,教授
《针炙甲乙经》、《脉经》、《素问》等课程,修业期限为2—7 年不等;又
设立了药园师2 人,招收学生讲授《本草》,另有女医学生30 人,专门学习
“产婆学”。这些都为各该国迅速提高自己的医疗卫生水平、促进文化和社
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六、东方中世纪教育
东方各国在文化上深受中国的影响,在教育上,也极力模仿中国,儒学
教育是各国教育的主体。
1。中国中世纪教育
(公元581—1368 年)
从公元581 年隋王朝的建立到1368 年元王朝的灭亡,儒学教育始终占据
了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兼顾了佛教和道教的教育。这一时期,历代的统治者
都实行以儒为主干,佛道为两翼的文教政策。隋唐时期更是出现“三教合一”
的思潮。例如,公元624 年,唐高祖召集儒生、僧徒和道士同堂辩论,他认
为“三教虽异,善归一揆”(《册府元龟》卷50),后来的历代统治者大都
遵循了这一做法。由于统治者大都兼重儒、佛、道,不独尊一家,这使这一
时期的文化教育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
(1)学校制度
中国封建时期的学校,主要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级。但在学校的
具体设置上,历朝都有因革损益。
从公元581 年隋王朝的建立到公元618 年隋王朝灭亡,前后不过37 年的
时间。但它创设的学校制度却对后世的影响极 大。公元581 年,隋文
帝即位,即下诏“劝学行礼”,“自是天下州县皆置博士习礼焉”(《隋书》
卷47)。为了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隋文帝特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
不隶属于太常。内设 祭酒1 人,总管教育事业,下有属官主簿、录事各1
人。公元593 年,国子寺改称为国子学,公元607 年再改名为国子监。以后
历 代均沿此制。这是中国教育行政专门化的开始,它标志着中国封 建教
育已经发展到能独立于其它部门的时代。
隋朝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在地方设
置州学、郡学、县学。并且规定“中央官学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
先师,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州郡县亦每年于学一
行乡饮酒礼。学生皆乙日试书,景日给假焉”。(《隋书》卷9)在隋文帝
的扶持下,教育事业日渐兴盛起来了。但到仁寿元年(公元601 年),隋文
帝有感于学校“多而未精”,学生“徒有名录,空度岁时。未有德为代范,
才任国用”(《隋书》卷2)。竟然废除国子学四门学及州县学,唯设太学
博士2 人,学生72 人。殿内将军刘炫上表切陈学校不宜废,亦不听。隋炀帝
即位后,复开庠序,学校再次得到发展,而且中央和地方的官学的规模都超
过了隋文帝时期。不过不久,隋王朝就灭亡了。
唐朝的教育是在隋朝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隋朝的学校制
度并有所创新。其学校种类之齐全、管理之严密、生徒之众多,较诸中世纪
时期的任何一代都强。唐朝的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制度的典
型。
唐代总管学校的机关叫国子监,下设祭酒1 人、司业2 人、丞1 人,录
事1 人。国子监下辖六学一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
学和律学。一馆是指公元750 年设立的广文馆。六学一馆是唐朝中央官学的
主体部分。政府对六学一馆的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招收学生的标准以及教学
内容,都做了具体规定。
国子学设博士2 人、助教2 人,招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孙,从二品以
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公京官四品、常三品勋封的儿子,学生人数300 人。主
要学习儒家经典。分《周礼》、《仪礼》、《礼记》、《毛诗》和《春秋左
氏传》五个专业,兼习《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
传》。《孝经》和《论语》皆须兼通,暇习隶书,读《国语》、《说文》、
《字林》、《三苍》、《尔雅》,间习时务策。
太学设博士3 人、助教3 人,招收文武五品以上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
属,三品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的儿子。学生人数500 人。学习内容与国
子学同。
四门学也设博士3 人、助教3 人、学生1300 人,其中500 人为勋官三品
无封、四品以上有封、及文武七品以上的儿子。学习内容与太学同。
书学设博士2 人、学生30 人。除研究书法外,兼及文字学。凡学《石经》,
限3 年;《说文》2 年;《字林》,1 年。每日习书一幅、间习时务策,兼读
《国语》、《三苍》、《尔雅》等书。算学设博士2 人,学生30 人。凡习《孙
子》、《五曹》、《周髀》、《五经算》者,共限1 年;习《九章》及《海
岛》者,共限3 年;习《张丘建》或《夏侯阳》者,各限1 年;习《缀术》
者,限4 年;习《缉古》者,限3 年。又各兼习《记遗三算数》。律学设博
士1 人,助教1 人,学生50 人。以律令为专业,兼习格式法例。以上三学,
因为是技术专科学校,贵胄子弟、皆不屑就,因此入学资格较宽松,八品以
下子弟及庶民通其学者,皆可入学。
广文馆设博士4 人,助教4 人,招收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专门研
习进士科所试内容,学生人数无定额。
唐朝的中央官学除了六学一馆外,还有各中央专职行政机构中附设的学
校。如在太医署下设医学,门下省设弘文馆、东官 下设崇文馆,尚书省
的祠部设崇玄学,秘书外省下设小学。医学分为4 科,即医科、针科、按摩、
咒禁。医科又分为五科,即体疗 科、疮肿科、少小科、耳目口齿科及角法
科。体疗科学习期限为7 年,疮肿科与少小科限5 年,耳目口齿科与角法科
限2 年。各科 均以《本草》及《甲乙脉经》为必修科目。弘文馆、崇
文馆是贵胄学校,学科与国子学相同。但这些学生居优养尊,程度较低。崇
玄学则教授《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等。小学也是贵族学
校,但属小学性质。实为弘文馆、崇文馆的预备学校。
唐朝地方政府直接办理的学校则有府学、州学、县学。各府州还分别设
置医学、崇玄学等。地方官学所习课程限于五经,又兼习吉凶礼。学生毕业
后,一部分可升入四门学,一部分可直接参加“乡贡”。
唐朝不仅学校设置比较齐全,教学管理也形成了一套制度。中央官学规
定,学生从14 岁至19 岁(律学为18 岁至25 岁)开始入学。入学之始,学
生要拜谒师长,行束脩之礼,以示尊师重道之意。学生在校期间均享受公费
待遇,不仅不交纳学杂费,而且在校膳宿等生活费用也均由政府支付。学校
按例要举行三种类型的考试:一是旬考、即每十天考一次、考十天内所学的
内容。分背诵和讲解两种,背诵1000 字,讲解2000 字。每背诵1000 字内考
查一帖,帖去三字,令学生填上。每讲解2000 字内问大义三条,答对两条为
及格、不及格者有罚。旬考因相隔时间太近,后改为月考。二是岁考,即学
年考试,考一年内所学的内容,问大义10 条,通8 为上,通6 为中,通3
为下。三是毕业考试,即各校学生修业完毕,即将离校前的通考。考试及格
者,或愿继续学习的学生,四门学生可补为太学生,太学生可补为国子学生,
或参加科举考试,或直接受任各种职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遵守校规。若学
生悖慢师长,艺业不勤、强暴斗打、不守法度,则开除学籍。对教师也有一
些规定,并订立了考课制度,以决定升迁、奖惩。
唐代的教育除了官学的发达外,还有两方面值得一提,这就是私学的重
兴与留学教育的实施。
私人讲学之风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东汉,到了魏晋时期逐渐衰落。
唐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私学再度兴起。据史料记载,王恭、卢照邻、尹
知章、韩愈、柳宗元、孙思邈等都曾办过私学。
留学教育是唐代学校教育中光荣的一页。据《新唐书·选举志》载,唐
时“四夷若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相继遣子弟入学”。当时以日本
留学生最多。日本元正天皇时代(公元715—748 年)共派遣550 余人赴唐留
学。唐代对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也形成了一套规章。唐政府规定,国子监直
属的学校方可接纳留学生。外籍学生与中国生徒一视同仁。入学同样需携带
束脩,同样享受官费和公膳,同样享受津贴与补助。醉心于科举者,在履行
手续后可以入试,及第后不因国籍影响而授官。此外,留学生可与中国学生、
亲戚、朋友自由交往;可以收购中国文化典籍、书画、乐器、工艺品及瓷器
等,并可携带归国;可以娶唐女为妻,并携带归国等。唐代的留学教育,对
于唐代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唐朝末年,学校制度开始出现废弛的现象。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
—960 年),群雄割据,民生涂炭,学校制度极端衰败。宋代欧阳修即认为
五代时期毫无教育可言,他所著的《新五代史》甚至没有学校及选举志。其
衰败情形,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960 年,赵匡胤(公元927—976 年),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到1276 年,元灭南宋,宋王朝共存316 年。这300 多年的时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