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文化教育史-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灭亡后,这所大学也就关闭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阿拉伯国家里,图书馆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方面
曾起了巨大的作用。在阿拉伯国家的大都市,如巴格达、开罗等,都设有规
模宏大的图书馆。事实上,在阿拉伯的教育体系中,图书馆与大学的界线并
不十分清楚。馆长一般多由学者担任。图书馆设有抄录、装订、修饰图书的
房间,担负着出版书籍的任务。对外域的书籍,图书馆则组织学者们从事注
释和译述的工作;学生到图书馆看书,还可得到馆长及其它学者的指导;图
书馆俨然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大学。
(3)西班牙的伊斯兰文化与教育
公元771 年,阿拉伯人和摩尔人入侵西班牙,灭掉了西歌特王国,建立
了隶属于阿拉伯哈里发的总督区。750 年,阿拉伯改朝换代,倭马亚王朝覆
灭,阿拔斯王朝取而代之。倭马亚王朝王子阿布德·拉赫曼(公元731—788
年)幸免于难,逃往西班牙。756 年独立,929 年宣布为哈里发国家,建都科
尔多瓦。
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统治稳固后,继续奉行保护学术的政策。他们在所
有的主要城市都建立了图书馆。据说这些图书馆不下70 座。每个清真寺都附
有一所公学,穷人的孩子在这里学习读书、写字,接受古兰经的信条。家境
较好的还可以进入学院。通常每个学院设有25 到30 间公寓,每间住4 人。
由清真寺教长管理学院。科尔多丽、格兰纳塔等地还设有大学,讲授算术、
几何、三角、天文学、解剖学、化学、逻辑学、文学、哲学、法律等等。此
外还设有一些专科学校,如医科学校、音乐学校等。
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对异教采取极为宽容的政策。他们甚至把学校交给基
督教徒去管理。伊斯兰人的信条是,人的真才实学比他具有的特定的宗教信
仰更具有普遍的重要性。伊斯兰人的坦荡与欧洲的偏狭形成鲜明的对比。这
种坦荡给他们带来了文化教育的繁荣。历届哈里发都大力提倡学术。有的哈
里发自身就是学者。有一位哈里发写了一部50 卷的文学作品,另一位哈里发
写过一篇代数论文。许多学者也热心于学术活动。比如,西班牙的学者们编
纂了许多字典,其中一部竟有60 卷,而每一词义都以公众所公认的,阿拉伯
作家的引语来解释和说明。他们还编写了希腊语、拉丁语、希伯莱语词典。
伊本·阿布塔拉甚至编写了《科学史词典》这样的百科全书。
公元12 世纪末以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教育都为神学所垄断,一度
繁荣的学术也逐渐走向衰落。但是,伊斯兰文化和学术的发展,尤其是西班
牙伊斯兰文化和学术的发展,却对西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
通过引进原已失传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和一些新的数学知识实现的。亚里士
多德支配了中世纪后期的思想。但是,他的著作的被发现,很多都得自于西
班牙的穆斯林。他们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由希腊文译成阿拉伯文,然后又译
成拉丁文和纯粹的西班牙文。这些译本流传到欧洲,对文艺复兴的兴起有明
显的影响。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认识希腊学术的,因此,没有阿拉伯文化,
也无近代欧洲文化。
(4)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教育的特点
伊斯兰教教育与基督教教育一样,也是以宗教教义为主导的,在教权之
下实施的教育。但是,伊斯兰教育在为神服务的同时,更注意世间的需要和
满足人生的要求,具有强烈的世俗性。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伊斯兰教育以《古兰经》为王冠,正和基督教教
育以《圣经》为王冠如出一辙。但是,《圣经》的权威压倒了科学成就,而
《古兰经》的权威并未剥夺科学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
迈蒙就曾否定神学和科学之间的冲突,认为两者没有必然的枘凿。这种认识
与基督教彻底排斥异教学术比较起来要开明得多。反映到课程设置上,就是
科学知识成为伊斯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级学校里,虽然也传
授《古兰经》和“圣训”,但同时更教授诗学、音韵学、语法、历史、逻辑
学、修辞学之类的人文科目作为辅助理解《古兰经》之用,而且科学知识同
样受到尊重。在公元11 世纪以前,各大食国的高等教育普遍传授自然科目。
公元11 世纪以后,在塞尔柱帝国的思想统治下,东方的迈德赖赛以神学和法
学为骨干,自然科学的传授遭到抑制,但在西班牙,对于数学、医学、天文
学、哲学的传授,始终未改常态。反观同一时期西欧的基督教育,科学知识
的传授就显得贫乏和肤浅得多。
其次,在办学方式上,伊斯兰国家的教育不像基督教教育那样,教育的
主权完全由教会控制,而是私人也可参与教育事业。在伊斯兰国家中,最初
的学校多半不是由政府举办的,而是由富贵之家捐款办理的,他们把大量的
土地、金钱、商店、果园充当教育基金。学生不仅免收学费,而且供应膳食、
宿舍、衣物、文具,对贫苦学生实行补助。一些学者设馆教学,虽收学费,
但对贫苦青年也帮助解决经济困难。公元11 世纪塞尔柱帝国的迈德赖赛,即
实施免费教育。学生待遇更有改进。一般学生较基督教国家更易于取得深造
的机会。
再次,在教师的聘任上,伊斯兰教教育不像基督教教育那样,以僧侣为
教师。在伊斯兰学校的教师队伍中,虽然也以穆斯林为主体,但也允许犹太
教徒和基督教徒充任教师。在伊斯兰教里,没有僧侣阶级存在,自然无从和
基督教笼罩下的欧洲一样以僧为师。如前所述,在伊斯兰国家初创时期,由
于阿拉伯人绝少识字者,曾用被俘的奴隶任教,以此作为“释放”的条件。
史料中关于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担任教师的记载也很多,只是规定异教徒不
得传授《古兰经》。
最后,在学术风气上,伊斯兰教教育不像基督教教育那样带有神秘主义
色彩,教条主义也不像基督教学校那样浓重。在伊斯兰学校中,教师常常鼓
励学生自由辩论,师生之间也时常展开学术问题的争议。在天文学和医学方
面,更注重直观和实际操作。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等城市的观象台是传
授天文知识的场所,各地的医院就是学习医学、药学的场所。西班牙的高等
学校经常举行学术讨论会,校外学者也可参加自由辩论。因此,在伊斯兰学
校中,自由的学术论战的气氛胜过了神秘主义的气氛,绝不象基督教学校那
样以信仰来扼杀理性的探索。
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它以古希腊、罗马和
东方文化为资借,竟以快速的步伐,超过了历史悠久的东西文化古国,为世
界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基督教正在摧残科学、哲学的时候,
伊斯兰的大食帝国却再次促成了东西文化的融汇;当欧洲的学校久已不闻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名和忘却希腊学术财富的时候,穆斯林学者从东罗马的
手中承受了这份遗产。这一切都为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了准备。
九、中世纪世界文化教育的交流与特点
1。中世纪世界文化教育的交流
所谓文化交流,就是文化互相渗透的过程。这边的东西到那边去,那边
的东西到这边来,互相融合,互为促进。如前所述,中世纪时,世界存在多
种文化形态:西方有欧洲基督教文化、拜占庭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东方有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等。各种文化一般都是独立的发生,
不相闻问。但在中世 纪,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已经普遍存在。
中世纪文化交流的途径主要有四。一是外交。官方派遣使节、学生、乐
舞团体,赠送各种礼品及书籍等。是文化交流的一条通常的渠道。比如,日
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就极大地促进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二是贸易。商
业往来直接把不同背景的文化带给对方。比如印度文化中许多东西都是通过
贸易活动传到中国的。不过,在中世纪,世界性的商贸活动仍不普遍。因此,
贸易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三是宗教。宗教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但同时也成了文化传播的一种工具,宗教的传播者成了文化的使者。比如,
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富于思辨性的哲学、逻辑学、文学、音乐、绘
画、雕塑、舞蹈也随之传入中国。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教,同时也把西方先进
的算学、天文、地理等门学问和工艺技术传给东方。最后还有战争。战争与
掠夺也会造成文化交流的机会。比如,公元11—13 世纪十字军东征促进了欧
洲与阿拉伯世界文化交流,公元13 世纪,蒙古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
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公元751 年,唐朝与大食交战的■逻私战役使中国的造
纸术传入阿拉伯世界并进而远播西方等等。以上四条途径都对中世纪世界文
化教育的交流起了作用。下面将其中影响较大、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及其对
世界文化交流的影响分别作一介绍。
(1)十字军东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公元9 世纪时,欧洲处在教会的黑暗统治之下,而埃及、美索不达米亚
一带在阿拉伯人的统治之下,社会安定,文化繁荣。公元10 世纪,阿拉伯人
势力渐衰,土耳其人取而代之。1055 年,塞尔柱土耳其人征服了阿拉伯帝国,
随后又将矛头对准拜占庭帝国。1071 年,土耳其人在亚美尼亚的曼西克特大
败拜占庭军队,占领了拜占庭在小亚的大部分领土。1077 年,又占领耶路撒
冷,并预备进袭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无力应付这种局面,不得不向罗马教皇
乌尔班二世求援。罗马教廷早就觊觎东方的土地和财富,于是趁机挑起侵略
战争。1095 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表声明,号召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子民们从
异教徒手中“收回圣地耶路撒冷”。他把东方描绘为“乳蜜成河”的土地,
激起了许多天主教封建主和商人的宗教狂热,也唤起了一些农民对富裕东方
的向往。1096 年8 月,第一支十字军出发,此后直到1270 年,近200 年间。
西方世界共组织了8 次十字军东征。由于这次战争是打着“十字架反对弯月”
(即基督徒反对伊斯兰教徒)的旗号进行的,每个出征者胸前均佩戴十字徽
章,以便与异教军士区别,故名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在军事上、政治上可以说完全失败了,但在文化上却得到了
意外的成功。十字军自与东方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及鞑靼人接触后,发现世
界上除了基督教文明外,还有其它更高级的文明。这样,历次十字军东征,
就成了一种变相的留学。他们学会了异教徒的习惯,生活上起了很大的变化,
如武士们脱去了笨重的盔甲,换上了轻飘飘的绸子或棉布大衣。他们还从东
方带回许多新的食品,如西瓜,波菜、甜桃及香料等进行培植。这一切都是
十字军东征的结果。但是,更重要的是,十字军东征,使拜占庭文化迅速传
遍整个欧洲。拜占庭文化中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十字军东征把
原本在欧洲已经失传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又重新引回欧洲,给欧洲
的文化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一点在前面已有阐述。
另一方面,阿拉伯的科学技术也经十字军东征后大量传入欧洲。欧洲人
从阿拉伯那里学会了种植水稻、甘蔗和棉花,还利用阿拉伯的技术改革了纺
织、制陶、冶铁、炼钢的工艺。甚至还从阿拉伯引进了中国发明的火药和指
南针。这一切都与十字军东征有关。
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术紧密相关。三国时郑思远所著《真元妙道要略》一
书记载,“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由此推断,火药的发明是由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控制火候引起的。火药发明
后,即被用于军事。唐哀宗天祐初年(公元904 年),史料中即有飞火、飞
箭、火炮、火箭等记载,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 年),曾公亮、丁度等奉
旨编撰的《武经总要》中正式出现“火药”一词。火药用于战争的正式记载,
则在靖康元年(1126 年),金人攻打汴梁,北宋曾以火炮抵御。此后此类记
载散见史籍。大约在公元13 世纪蒙古西征的时候,火药的秘密被阿拉伯人掌
握,尤其是1258 年巴格达陷落后,各种火器也由元帝国传入阿拉伯国家。而
欧洲有关火药的初步知识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的,使用火器也是从阿拉伯
传入的。史载1290 年的阿卡之役,马木鲁克人使用抛石机攻击阿卡城,抛石
机不但抛投巨石,也发射火球、火瓶和火罐,终于使法兰克人不得不从这座
亚洲大陆的最后堡垒撤走,宣告了十字军的彻底失败。这给欧洲人以极大的
教训。1326 年,火器的秘密被意大利人掌握了,之后迅速传遍西欧。文献记
载欧洲各国使用火药的年代,法国为1338 年,荷兰为1339 年,英国为1340
年,德国为1346 年。
指南针也由中国发明,而后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中国在公元11
世纪即有指南车、指南鱼用于军事的记载。北宋科学家沈括(1032—1096 年)
在《梦溪笔谈》中更有磁针指南但常偏东的论述。大约在公元11 世纪末、公
元12 世纪初,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据宣和年间(1119—1125 年)的《萍
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
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指南针一经使用,便被阿拉伯航海家
广泛采用。1281 年,贝拉·基布吉奇在《商人宝鉴》中,记述了当时自亚历
山大港至印度洋的水手,都以木片浮于水上,木片上旋转磁针以指南。这些
办法首先为意大利商船采用,然后传到其它国家。
火药,指南针以及后来的印刷术传入西方对世界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
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
段。”(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2)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
公元12 世纪的时候,中国北方的蒙古部落迅速崛起。1206 年,索儿只
斤氏族的铁木真(1162—1227 年)统一家古,被推为蒙古大汗,尊称成吉思
汗。成吉思汗在完成了内地和邻近地区的征服以后,即着手准备进攻中亚。
1218 年至1223 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进行了第一次西征。灭花剌子模
国(里海东,锡尔河南),并进而讨伐钦察和俄罗斯。成吉思汗死后,术赤
的次子钦察汗拔都和速不台率领25 万大军,于1235 年至1244 年间进行了第
二次西征。克钦察、平俄罗斯,破波兰,讨匈牙利,征服了欧洲的大片土地。
之后,1253 年至1260 年间,派拖雷第6 子旭烈兀率领大军进行了第三次西
征,占领了里海和美索不达米亚,完成了破木刺夷、灭巴格达、夺叙利亚的
军事目标。从此,蒙古统治了东起太平洋,西至多瑙河、波罗的海、地中海、
南至印度洋,北迄北冰洋的广大地区。蒙古的西征,打通了东西之间的陆上
通道,国际关系空前活跃,各民族之间的迁徙和交往增多,有力地推动了东
西文化的吸收与交融。
蒙古西征使大量的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在这种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