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普济方·针灸 >

第51章

普济方·针灸-第51章

小说: 普济方·针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阴卵大 疝。灸大敦穴。随年壮。又灸足大拇指内侧。去端一寸赤白肉际。随年壮。 
双 
灸之。又灸横骨两边(夹茎是)。二七壮。又灸足太阳五十壮。三报。又灸足太阴五十壮。 
治阴 。灸足大指下理中十壮。随肿边灸之(肘后方云。灸足大指第二节下横文正中央 
五壮。姚氏云。足大指本节三壮)。 
治阴卵偏大 疝。灸阴陵泉百壮。三报(在横骨边)。 
治阴卒肿者。令并足合两拇指。以一艾丸灸两爪甲端方角处。每爪甲角各半丸。一七壮 
愈。 
治卵偏大上入腹。灸三阴交。随年壮。 
治卵偏大 疝。灸肩井。随年壮。又灸手季指端七壮。病在右灸左。在左灸右。又灸关 
元百 
壮。又灸玉泉百壮。三报之。又灸足太阳五十壮。三报之。又男 。灸手小指端七壮。病在 
左灸左。在右灸右。良效。 
治疝气偏坠(危氏方)。以净草一条。麦杆尤妙。度患人口两角为一则。截断。如此三则 
折 
成三角。如 字样。以一角安脐中心。两角在脐之下两旁尖尽处是穴。若患在左即灸右。在 
右即灸左。两边俱患。即两穴皆灸。艾炷如麦粒大。灸十四壮。或二十一壮即安也。 
治疝气。于左右足下第二指下中节横纹绞中。各灸七壮。至三七壮止。艾炷不须大。如 
麦粒大而紧实为上。若炷大。恐疮难将息旬日半月间。不可多步履。仍不妨自服他药。 
治肾气外肾肿。小肠气痛。腹内虚鸣(危氏方)。灸风市穴五七壮。又灸气海穴七壮。又 
灸脐左右各去一寸半。两穴各灸七壮。立效(名外陵穴)。 
治卒 。以蒲横度口。如广折之一倍。增之布。着小腹横纹中央。上当脐。勿使偏僻。 
头及中央合二处。随年壮。好自养。勿举重。大语言。大怒。大笑。又牵阴头正上。灸茎头 
所极。又牵下向谷道。灸所极。又牵向左右髀直行。灸茎所极。各随年壮。又灸足厥阴。在 
右灸右。在左灸左。三壮。 
治 疝。穴关元 
治 疝。穴天枢 
治疝暴痛。取足太阴 
治 卒疝暴痛。及阴肿痛。穴大敦。男左女右。灸三壮。立已。 
治心疝。灸两足大指甲肉之际。甲肉各半炷。随年壮。良。 
治 心疝。发时心腹痛欲死。灸足心。及足大指甲后横理节上。及大指岐间黑白肉际。 
百壮则止(足心者。在足下偏近大指本节之际。非足心中央也)。 
治诸气心腹痛。小肠气外肾吊痛。疝气。小腹急痛不可忍(危氏方)。灸足大拇指次指下 
中节 
横纹当中央。灸五壮。男左女右极妙。艾炷如黑豆大。灸偏坠。左灸右足。右灸左足。其效 
如神。 
治疝法。于疝边竖纹。左右交互灸七壮。 
治 。但灸其上。或灸茎上。又灸小腹脉上。及灸脚大指正中各一壮。又灸脚小指头。 
随左右。着灸。 
治卒疝。穴交信 
华佗治卒阴卵偏大。取足大指去甲五分内侧白肉际。灸三壮。炷如半枣核大。左取右。 
右取左。 
治四肢淫泺。身闷阴暴起疝。穴照海 
治卒疝暴痛。阴跳上入腹。寒疝。阴挺出。偏大肿脐。腹中悒悒不乐。穴大敦。灸刺立 
已。左取右。右取左。 
治 疝偏枯。穴大巨 
治 疝精不足。穴太冲 中封 地机 
治男卒疝。小腹痛不可忍。刺足厥阴经大敦二穴。刺足阳明经阴市二穴。 

卷十四针灸门
手痹
属性:治手不仁。穴少商 
治手麻不举。穴肩贞 
治四肢厥手足闷。穴内庭 
治四肢厥。喜笑。穴列缺 
治节痹。穴曲池 支沟 会 腕骨 肘 
治臂痿不仁。穴曲池 天井 外关 
疗手足不仁。穴白环俞 
治手不举。又主手不可举重。腕急肘中痛。难屈伸。穴曲池 
治手痛。穴间使 
治臂腕外侧。痛不能举。穴阳溪 
治手掌热。肘中痛。穴中冲 少冲 劳宫 太渊 经渠 列缺 
疗手掌浓疮痹。手皮白屑起。穴劳宫 
治手痹。穴劳宫 
治手臂不仁。穴附分 

卷十四针灸门
足寒热
属性:治风寒从足小指起。麻痹上下(资生经)。穴至阴 
治足寒。穴肾俞 京骨 然谷 
治膝上伏兔中寒。穴阴市 
治足下厥热。穴行间 
治足下热。胫寒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穴中都 
治足下热不能久立。穴三里 条口 承山 承筋 
治足热厥逆满。取其经血立愈。穴委中 
治足下热喘满。乃热厥也。穴涌泉(资生经云。昔有人患此。针之立愈)。 
治足下热。穴至阴 
治足下一寒一热。穴然谷 
治手足逆冷。穴大都 
治足寒。穴隐白 太冲 
治足逆冷。穴中封 
治足冷无血色。穴阳陵泉 
治 寒不能自温。穴复溜 
治足热腿冷疼不能久立。麻痹不仁。穴漏谷 
史记。济北王阿母。足热而惫。太仓公曰。热厥也。刺其足心各三所。按之无出血。病 
旋已。此病得之饮酒大醉。 

卷十四针灸门
足杂病
属性:治足跟痛。不得履地。脚痿转筋(资生经)。穴仆参 
治脚股筋急。髀枢不仁。穴浮 
治髀枢股 痛。穴附阳 
治足指不能屈伸。穴飞扬 
治足心痛。穴经渠 
治足 痛。穴筑宾 
治脚 酸。穴承筋 
疗心中结热。脚底白肉际。不得履地。又治足指尽疼。不得践地。穴涌泉 
治五指尽疼。足不履地。穴涌泉 然谷 
治足痿不能行。穴三阴交 
治脚重不得履地。穴上廉 
治脚重 痛不得履地。穴昆仑 
治足跗肿不得履地。穴然谷 
治胫寒。穴中都 
治风。身重胫寒。穴绝骨。灸百壮。 
治胫寒。穴条口 
治大惊。胫痛冷痹。膝痛不能屈伸。穴梁丘。难经疏云。足胫寒者。肾主骨。肾病。先 
胫冷也。当以此求之。 
治足不能安。胫酸不能久立。穴然谷 
治胫酸。穴涌泉 太冲 
治胫痛。四肢重。少气难言。穴至阳 
治脚胫酸。脚跟痛。脚筋急痛。穴承山 承筋 
治胫痛不可屈伸。穴环跳 内庭 
治胫痹不仁。穴阳关 
治筋酸。穴至阳 
治胫寒拘急。不得屈伸。穴膀胱俞 
治足腕不收。足胫偏细。穴丘墟 
治胫寒。穴复溜 
治髀枢中痛不可举。穴环跳 束骨 交信 阴交 阴市 
治髀中痛不得行。足外皮痛 穴临泣 三阴交 凡髀枢中痛。不可举。以毫针寒而留之 
以月生死为数。立已。 
治髀枢脚痛。穴丘墟 
治髀枢不仁。穴阳辅 
膝以上病。宜灸环跳风市。膝以下病。宜灸犊鼻、膝关、三里、阳陵泉。足踝以上病。 
宜 
灸三阴交、绝骨、昆仑。足踝以下病。宜灸照海、申脉。然须按其穴酸痛处。灸之方效。 
治胫寒不得卧。穴厉兑 条口 三阴交 
治人脚无冬夏裂。灸指头七壮。立愈。 

卷十四针灸门
四肢厥
属性:治四肢厥逆。腹胀数欠(资生经)。穴内庭 
治四肢重痛。穴至阳 
治厥逆。四肢惰。穴章门 
治四肢怠惰。穴鬲俞 
治四肢不收。穴极泉 日月 脾俞 
治四肢不举。穴支沟 少海 附阳 天池 三阴交 
治偏枯四肢不举。穴大巨 
治腰中四肢淫泺。穴肾俞 
治四肢暴肿。臂寒短气。穴尺泽 
治四肢肿满。穴三里 
治手足逆冷四肢肿。穴大都 
疗厥逆胸痛不可忍。腹中如刀刺。大小便难。四肢不收。身体怠惰。腿膝酸痹。屈伸难 
穴丰隆 
主四肢厥。手足闷。穴内庭 
主手足寒至节。穴大溪 
主四肢厥手足闷者。久持之。厥热脑痛。腹胀皮痛者。使人久持之。穴内庭 
主四肢厥喜笑。穴列缺 
主四肢懈惰喜怒。穴章门 
主四肢淫泺。穴照海 
主四肢不举。穴曲泉 附阳 天池 大巨 少海 支沟 绝骨 前谷 
主嗜卧。四肢不欲动摇。穴五里 三阳络 三间 厉兑 天井 
主四肢逆冷。穴行间 
治手足厥冷。穴太溪 
治手足逆冷。穴大都 
王氏云。有人患阴证伤寒。手足冷甚。以火温之。亦不暖。王氏与理中汤服。即得汗 
手足自温而愈。若其他手足厥者。当随证灸之。 
治四逆。穴侠溪 
治四厥脉沉细干呕。四厥起死法。穴间使 乳根。各灸随年壮。 
人病狂痴。手足厥。作狂病治不效。名医录曰。此惊恐忧思所得。大惊伤心。大恐伤肾 
大 
忧思伤神志。神不足则狂痴。志不足则恐怖。恐怖则肾气留。足不收。亦因积惊恐。气伤肾 
也。 
治风逆四肢肿。穴复溜 丰隆 大都 
治四肢寒热。腰疼不得俯仰。身黄。腹满。食呕吐。舌根直。灸第十一椎上。及左右各一寸 
五分三处。各七壮。 
治四肢冷。穴行间 
治脉不出。穴不容 
治厥逆。穴内庭 章门 

卷十五针灸门
香港脚
属性:(附论) 
凡香港脚。发有阴阳表里。当随状疗之。不可妄根据古方。患阴疗阳。病表救里。皆为重虚 
实。 
危殆之甚也。若病从阴发起。两大指内侧上循胫内。及膝里。顽痹不仁。或肿先发于此者。 
皆须随病灸复溜。中都。阴陵泉等诸穴。灸者。先从上始向下引其气。便各灸二十壮。向后 
隔七日。灸七壮。取瘥止。余穴皆根据此。若病从阳起。两小指外侧。向上循胫外从骨至风市 
顽痹不仁。或肿起。于此者。须灸阳绝骨。阳陵泉。风市等诸穴。灸数及上向下。皆根据前 
法。若气毒兼行表里者。乃可量其轻重随灸膏以磨之上下遍发表里。各灸一二处。以此通泄 
之。其用药内攻。各量病投药也。逐偏若处。常使灸疮不瘥为佳。风气都除。乃随疮瘥。瘥 
后。瘢色赤者。风。卜毒已尽。青黑者。犹有毒瓦斯。仍灸勿止。待身体轻利。然后可休矣。 
又一本云。常须灸三里。绝骨。勿令疮瘥。佳。 
香港脚初发转筋者。灸承山承筋二穴。哕逆者。灸涌泉。若头连臂痛。寒热如疟。及腰痛 
者。 
灸委中。头项背痛。随身痛。即灸不在正穴也。又云。若香港脚盛发时。自腰以上。并不得针 
灸。当引风气上则杀人。气歇以后。有余病者。灸无妨。准冬月得灸。春夏不可灸。自风市 
以下。固宜灸耳。又云。若气上击心不退。急灸手心三七壮。气即便退。若未退。即兼闷者 
豉酒热饮。逐以即瘥。不去。即取乌卜卜 牛尿一大升。暖服。以利为止。缘至三服五服 
弥佳。又若已灸脚。而胸中气尤不下满闷者。宜灸间使五十炷。两手掌横纹后三寸两筋间是 
也。又若胸中气散。而心下有脉。洪大跳其数向下分入两脾股内。令人心急。忪悸者。宜以 
手按摄小腹下两傍。接脾大斜文。有脉跳动。盒饭文上灸。跳三七壮即定。灸毕。皆须用灸 
三里二十炷。以引其气下也。又若心腹气既定。而两髀外连 服闷者。宜灸 服七炷。在 
头骨下。相接处。在筋之外陷中是。若后更发。复灸五炷。又凡人虽不患香港脚。但若髀 疼闷。 
灸此无不应手即愈。极为要穴。然不可不灸。亦不可多针。唯只灸七炷以下。又若脚十指酸 
疼闷渐入跗上者。宜灸指头正中。甲肉际三炷即愈。又若大指或小指傍侧疼闷。觉内有脉如 
流水。上入髀腹者。随指傍处灸三炷即愈。 
患香港脚。皆春发夏甚。秋轻冬歇。大法。春秋宜灸。冬差可行。夏都不可灸。既疮败。 
又不 
得覆。风冷因入。反更增 。冬时血凝。又逆天理。争不得已。无药处可灸一二要穴。不可 
遍身多灸。香港脚病大论。毒从下上。亦有从上向下者。或云灸上毒瓦斯便上。缪矣。此见毒瓦斯 
攻处。疼痛如刺。随病即灸。火彻便瘳。不拘上下。凡毒瓦斯所冲。如贼欲出。得穴即出。岂在 
门也。风毒所攻。亦复如是。此皆经试。万不失一。必不为误耳(苏同)。若手指本节间。疼 
稍入臂者。宜灸指间疼处七炷即定。又若心胸气满。已灸身胫诸血。及服汤药而气犹不可烦 
急欲死者。宜灸两足心下当中陷处。各七炷。气即下。此穴尤为极要。而不数灸。但急极 
乃灸之七炷耳以前诸灸法并经用所试皆验。灸毕应时即愈。故具录记之。凡灸不废汤药。药 
攻其内。灸泄其外。譬如开门驱贼。贼则易出。若闭门逐之。贼无出路。当反害人耳。世有 
勤工力学之士。一心注意于事。久坐行立于湿地。不时动转。冷风来击入于经络。不觉成病 
故风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因汗毛孔开。腠理疏通。风如击箭。或先中足心。或先中 
足趺。或先中膝以下 胫表里者。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觉即灸所觉处三二十壮。因此即愈 
不得发也。 
x法x 
治香港脚灸法。凡香港脚初得。脚弱宜灸之速。并服竹沥汤。灸讫。可服八风散。无不瘥者 
惟 
速治之。若人但灸而不能服散。服散而不灸。如此半瘥半死。虽瘥者。或至一二年得复 
更发动。觉便根据此法速灸之。及服散者。治十一愈。此病轻者发时。虽不即愈。恶治之。当 
根源不除。久久杀人。不可不以为意(资生经)。 
初灸风市。次灸伏兔。次灸犊鼻。次灸两卜膝眼(一云忌灸)。次灸三里。次灸上廉。次 
灸下廉。次灸绝骨。 
凡灸八处。第一风市穴。可令病患起。正身平立。垂两臂直下。舒十指掩着两髀。便点 
当手 
中央指头髀大筋上是。灸之百壮。多亦佳。轻者不可减百壮。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 
令顿灸。三报之佳。第二伏兔穴。令病患累股端坐。以病患手掩横膝上股下傍与曲膝头齐上 
傍侧。股际当中央是。灸百壮。亦可五十壮。第三犊鼻穴。在膝头盖骨上际外骨边平处。以 
手按之。得节解则是。一云在膝头下。近外三骨箕中踵动脚。以手按之得窟解是。灸之五十 
壮。可至百壮。第四膝眼穴。在膝骨头下两傍陷者宛宛中是。第五三里穴。在膝头骨节下一 
夫附胫骨外是。一云。在膝头骨节下三寸。人长短大小。当以病患手夫度取。灸之百壮。第六上 
廉穴。在三里下一夫附胫骨外是。灸之百壮。第七下廉穴。在廉下一夫。一云附胫骨外是。 
灸之百壮。第八绝骨穴。在骨外踝上一夫。一云四寸是。凡此诸穴灸。不必一顿灸尽壮数。 
可日日报灸之。三日之中。灸令尽壮数为佳。凡病一脚。则灸一脚。两脚则灸两脚。病两脚 
弱亦皆灸两脚。又一方云。如觉脚恶。便灸三里及绝骨各一处。两脚恶。则合四处灸之。多少 
随病轻重。大要随证。不可减百壮。不瘥。速以次灸之。多益佳。一说灸绝骨最要。人有患 
此脚弱不即治。及入腹。肿大上气。于是乃定大法。灸随诸 。及诸腕关节腹背。尽灸之。 
并服八风散。往往得瘥。觉病入腹。若病患不堪痛。不能尽作大灸。但灸胸心腹诸穴。及两 
脚穴。亦有得好瘥者。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夫 
有两种。有三指为一夫者。此脚弱。灸四指为一夫也。亦根据支法存旧法。梁邱。犊鼻。三里 
上廉。下廉。解溪。太冲。阳陵泉。绝骨。昆仑。阴陵泉。三阴交。足太阴复溜。然谷。 
涌泉。承山。束骨等。凡一十八穴。旧法多灸百会。风府。五脏六腑俞、募。顷来灸者。悉 
觉引气向下。所以不取其法。气不止者。可用之。其要病已成。恐不救者。悉须灸之。其足 
指去指奇一分。两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冲。极下气有效。足十指端名曰气端。日灸三壮 
并大神要其八冲。可日灸七壮。气下即止。凡八冲。艾炷须小作之。病者非深相委。勿为 
灸。 
治香港脚。穴阳陵泉 绝骨 风市 昆仑 阳辅 上廉 条口 下廉 太冲 犊鼻 膝眼 
曲 
泉阴陵泉 中都 三阴交 复溜 阳维 三阴交 委中 承筋 承山 涌泉 太阴 上件 
穴并要。不可总能灸其穴。最要者。有三里。绝骨。承筋。太冲。昆仑。涌泉。有患者可灸 
又谨按明堂。正当以立为正。取穴必须直立。膝膑骨坐立便即移动不定。故立取之。其寸 
取病患中指上节为一寸。若取尺寸有长短。取穴必不着。又按奉承祖、华佗等取穴并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