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故事会 2009年第8期 >

第7章

故事会 2009年第8期-第7章

小说: 故事会 2009年第8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有个胖胖的女邻居走过来,问:“你是问,住在这里的老头吗?他上午死了,尸体已经被警察拖走了。”迈克一听,嘴角露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 
  原来,迈克是一家图书公司的策划编辑。半年前,网上盛传白瑞德得了绝症。迈克觉得,这是个绝佳的选题,于是约作者写了一本白瑞德的人生传记。谁知,等了几个月,白瑞德也没死,计划只能搁浅。眼看再出不了书,迈克年底的奖金要泡汤了。就在这时,老天有眼,让他偶遇白瑞德。 
  迈克得知白瑞德真的命不久矣,不禁心花怒放。他趁白瑞德睡着时,将屋里的摆设拍了个遍。之后又意外地得知,白瑞德竟然还有个私生女,迈克真是乐翻了天,这可是新书的最佳卖点。更巧的是,照片得手后,白瑞德竟识趣地死了。 
  此时,迈克正马不停蹄地赶回公司,他要赶在别人前面出版白瑞德的传记。 
   
  猫鼠游戏 
   
  很快,迈克在网上发布了白瑞德逝世的消息,以及白瑞德生前的最后几张照片。短短一天时间,网站掀起了千层浪,点击率突破了百万。 
  第二天,由迈克主编的新书《白瑞德与他的私生女》隆重上市。老板押了宝,第一版就印刷了30万册。想象着读者争相抢购的情景,迈克简直笑弯了腰。 
  第二天,迈克还在办公桌前做着美梦,突然,老板气急败坏地来电话:“迈克,你给我滚过来!” 
  迈克吓坏了,赶紧跑到老板办公室,战战兢兢地问:“老板,出了什么事?” 
  老板气呼呼地扔给他一本新书:“你自己看!”迈克翻了翻,差点瘫倒在地。 
  这本书是另一家图书公司出的白瑞德传记,书名是《白瑞德与他的私生子》。巧的是,两本新书同一天上市。在封二,赫然印着迈克哈哈大笑的照片,旁边还标注着:30年后,白瑞德的私生子终于曝光。这一招,与迈克不谋而合。因为,他也在新书的封二上印着白瑞德私生女的侧面照。 
  老板气得直跺脚,说:“现在,所有的书店都将这两本书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读者一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白瑞德究竟有私生女,还是私生子?结果,谁也不买这两本书。你说,这30万册的新书该怎么办?” 
  迈克欲哭无泪,他不明白,他怎么就成了白瑞德的私生子?自己的照片又怎么会印在对方的新书上? 
  这时,女秘书惊慌失措地跑进来,说:“电视台正直播白瑞德的访谈节目!” 
  迈克一听,吓得脸都变绿了:“他……不是死了吗?” 
  电视屏幕上,白瑞德正和主持人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半点病态。这时,主持人掏出了那两本新书,恭敬地问:“白瑞德先生,这两本刚上市的书居然造谣说,你已经死了。” 
  白瑞德一看,忍不住哈哈大笑:“我知道,许多出版商都盼着我死,这样,他们就能大赚一笔了。可我才80岁,还没活够呢。前几天,在玛丽医院,一家图书公司的男编辑认出了我。他处心积虑,佯装关心我。其实,我早就知道他的底细了。于是,我将计就计,骗他说自己有个私生女。他哪里知道,在西餐厅拍的女子,其实是另一家图书公司的编辑。之前,那女编辑也以同样的方式关心我。结果,他们都中了我的一箭双雕之计!我让男编辑每周一、三、五过来,让女编辑每周二、四、六过来。他们拍完了照片,一定会偷偷藏下底片,然后假装回来交差,我买通了女邻居,趁机诈死。那两个编辑一听,果然欣喜若狂,纷纷回去赶稿。怪只怪他们兴奋过头,没去追着拍下我的遗容……” 
  主持人听罢,钦佩地说:“瞧,这就是伟大的作家白瑞德。他的睿智与幽默,让我们终身受益。白瑞德先生,访谈的最后,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白瑞德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本新书,说:“这是我的新书《猫鼠游戏》,写的就是这两个蠢编辑的故事,他们丑陋、虚伪、唯利是图。书中,我附上了他们最真实的照片。因为我在卧室里装了摄像头,他们的一举一动全在我的掌控之中。最后,我要谢谢我的粉丝。今天,《猫鼠游戏》在网上的预售就突破了50万册。希望,它能成为全年的畅销书冠军……” 
   (题图、插图:佐夫) 



寻找救命药
作者:草 帽
故事会 年8期 字数:2577 字体: 【大 中 小 】 

  韩雪薇是个女强人,在青城市经营着一家很大的房地产公司,身价过亿。她工作虽忙,但经常抽时间去看望母亲,对母亲极为孝顺。 
  这天,是母亲的八十大寿。韩雪薇在饭店摆下八桌寿宴,为母亲祝寿。谁知,寿宴还没散场,老寿星就蹲在洗手间起不来了。韩雪薇赶紧把母亲送进了医院。 
   
  院长亲自诊断后开了药,但母亲在用药后仍然腹泻不止,并且流了很多血。韩雪薇着急地问院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院长尴尬地说:“我也不清楚,我们已经做过详细检查了,病人只是很普通的肠胃道出血,可现在连最昂贵的进口药都试过了,依然毫不奏效。” 
  韩雪薇一听,更加心急如焚,她当即打电话,邀请北京的肠胃道专家前来会诊,谁知,他们得出的结果一模一样,还说如果几天内,再找不到合适的药,恐怕病人就危在旦夕了。这下,韩雪薇彻底傻眼了。 
  当晚,韩雪薇伏在母亲的病床前,不停地抹眼泪。这时,母亲突然抓住她的手,虚弱地说:“孩子,我想起来了,以前你姥姥也曾因为肠胃道出血住院。当时,医生给她用了一种药就好了。”韩雪薇喜出望外,急急地问:“妈,你怎么不早说,究竟是什么药?”母亲想了半天说:“叫什么……安神止血栓剂?” 
  韩雪薇立刻问院长,医院有没有这种药,院长在药房的电脑上查了半天,也没找到。没办法,韩雪薇打电话,发动所有的朋友同事一起找安神止血栓剂,可还是一无所获。 
  不过,一个医生朋友告诉韩雪薇一条线索,这种叫安神止血栓剂的药十分便宜,每支才卖一块五毛。许多医院见没有利润空间,纷纷将它拒之门外。一年前,那家药厂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只好关门大吉。 
  听到这儿,韩雪薇突然灵光一闪:既然这种药十分便宜,城里没有,那么农村会不会有呢?如今时间紧迫,只能就近寻找了。韩雪薇立刻在网上发了求药帖。 
  网上的热心人还真多,两天后,就有个网友给韩雪薇发来了好消息:在青城市郊的柳树村唐九婆家,有一盒安神止血栓剂。韩雪薇闻讯立刻驾车,沿着崎岖不平的山道朝柳树村赶去。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颠簸后,韩雪薇终于到达了偏僻的柳树村,找到了唐九婆的家。韩雪薇敲了敲门,轻轻走进了屋子。昏暗的屋子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正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床边,一个长辫子的姑娘正在给她喂粥。 
  
  长辫子姑娘见有人进来,问道:“你找谁?”韩雪薇走到床前,恳切地说:“大妹子,我是从青城来的,想找唐九婆……”话音未落,唐九婆就沉下脸说:“你走吧,这里不欢迎城里人!” 
  韩雪薇吃了一惊,赶紧说明了来意,央求道:“大娘,我没什么恶意!刚才,我已经问过村医生了,最后一盒安神止血栓剂开给您了,这个药厂也停产了。请您说个价吧,多少钱才肯让给我?” 
  唐九婆“哼”了一声,说:“这倒奇怪了?凭什么要我把药让给你?难道,你们城里人的命比我们乡下人值钱吗?” 
  韩雪薇慌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母亲用其他药都不行。要不,我用最昂贵的进口药跟您换?”说着,就从包里拿出一盒包装精美的进口药。 
  唐九婆冷笑一声:“你有这么好的药,自己干吗不用?这是最便宜的药,专救我们穷人的命,你还是去别的地方找药吧。”说罢,扭头对长辫子姑娘说,“杏花,让她出去。” 
  韩雪薇本想再求求杏花,但见杏花也摇了摇头,只好尴尬地说:“大娘、大妹子,那我回去了!”临出门,她把手里的药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可走到门口时,唐九婆突然叫住了她:“闺女,回来!” 
  韩雪薇不解地回过头,这时,杏花走过来拉着她进屋坐下,然后叹了口气,说:“大姐,真不好意思,刚才我娘不是故意的。前些天,我到城里给娘买补品,有个药店老板极力推荐一对三千块的野山参。谁知,那是一对烂参,我娘吃后肠胃病更重了。后来,我找药店老板评理,他却死活不认账,还叫人把我轰了出去。回家后,我哭了一天一夜。那三千块,是我三年种麦子的收入啊!”那一刻,韩雪薇终于明白,为什么唐九婆母女这样怨恨城里人了。 
  这时,唐九婆也叹了口气,说:“闺女,这药……我给你了!” 
  韩雪薇呆住了,难以置信地问道:“大娘,这是……真的吗?”唐九婆点了点头:“因为,你让我看到了城里人的善良,城里人的孝心!并不是所有的城里人都坏心眼的!” 
  韩雪薇感激地说:“可是,如果我拿走了药,您怎么办呢?”唐九婆笑着说:“没关系,我一个乡下老太婆,身体没那么金贵。再说你不是把那进口药留给我了吗?救人要紧,你赶紧回去吧。”韩雪薇恭敬地朝唐九婆行了个礼,这才拿着药匆匆走了。 
  回到青城医院,医生试着给韩雪薇的母亲用了药,果然,病情很快稳定了。专家解释说,这很可能是遗传病,而安神止血栓剂刚好是克星。见母亲转危为安,韩雪薇终于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韩雪薇带着一位肠胃道的专家,回到了柳树村。在专家的治疗下,唐九婆的病很快痊愈了。 
  半个月后,韩雪薇再次来到了唐九婆的家里。她从包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感激地说:“大娘,这是给您的酬劳,请您一定要收下。”唐九婆瞪了她一眼:“闺女,你这是干啥?那天,我看你有孝心,这才把药给了你,难道钱能买到孝心吗?” 
  韩雪薇的脸红了:“那行,赶明儿我还您药。”唐九婆愣住了:“那药厂不是已经停产了吗?” 
  韩雪薇笑着说:“我刚刚成了他们的新股东,药厂很快就能恢复生产了!放心吧,安神止血栓剂还是只卖一块五毛。而且,将来我会开发更多的廉价药,为老百姓造福……” 
   (题图、插图:安玉民梁丽) 
   


月光神影
作者:尤培坚
故事会 年8期 字数:3413 字体: 【大 中 小 】 

  大宋年间,东河县出了个不孝子,名叫詹小三。他性格暴躁,常常无故打骂母亲。 
  这天,詹小三在家门口又对母亲拳脚相加,正巧有个卖货郎路过,他摇摇头说:“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你这样做,当心遭天谴啊!” 
  詹小三一听,怒喝道:“哪儿来的家伙?敢管我的闲事,看我不教训教训你!”说着,冲上来就想动手。 
   
  卖货郎见状却并不躲闪,反而指了指旁边马厩里的马说:“这样吧,你如果能够骑着马赶上我,我就把这一大批的新布匹送给你,怎么样?” 
  詹小三看着卖货郎瘦弱的身子,狂笑起来:“哈哈哈,你这个狂妄之徒,好,你马上给我跑,看我能不能追上你!”那卖货郎一听,挑着货物,拔腿就跑,詹小三骑马就追。可奇怪的是,卖货郎跑得还真快,两条腿像生了风一般,任凭詹小三骑着马,却怎么也追不上。 
  就这样,他们一个跑,一个追,渐渐地,天都黑了。詹小三这才发现,他来到了一个陌生而奇怪的村庄。这个村子在一个斜斜的山坡下面,村子里的每间房子,都只有一扇木门和一个天窗。村子里的人,看起来倒十分和蔼可亲。 
  詹小三在村子里转了好久,也没看到那个卖货郎,只好向村里的一个老人请求暂住一晚。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还神秘兮兮地告诉詹小三,如果第二天詹小三离开村子时,能够得到村民的赞美,那么他将得到村民赠送的百两黄金。 
  詹小三一听,乐坏了: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吗? 
  老人把詹小三带到了一间幽暗的房子里,那房子也只有一扇小小的木门和一个大大的天窗。皎洁的月色透过天窗照进屋子,屋子里亮如白昼。詹小三感到十分奇怪,但因为白天追赶卖货郎太累了,他一躺上木床,就打起呼噜来。 
  半夜时分,詹小三突然看到自己的母亲,慢慢地从天窗上飘下来,颤巍巍地来到他床前,伸出惨白的手,哀求道:“孩子,我已经三天没吃过饭了,给我一些钱吧。”詹小三狠狠地推了母亲一下,母亲惨叫一声,冲着木门的方向飘去了。詹小三吓得惊醒了,骂了一句,又倒下去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詹小三起床后想去找昨晚的那个老人。可没等他开门,老人就一把推开了木门,冷冷地说:“你可以走了!” 
  詹小三忐忑不安地走出房子,来到了马棚,想牵走自己的马,可他发现,马棚旁边站着好几个人高马大的汉子。这些汉子一改昨天和蔼可亲的样子,个个满脸凶相:“你这个不孝子,今天,不把你的衣服脱下来,你就不能离开这里!”詹小三一听,吓了一跳,连连狡辩:“各位大哥,我可是一个孝顺母亲的大好人啊,你们别误会了……” 
  没等他说完,那几个汉子已经围上来,一把拧住詹小三,把他的上衣扒了个精光。詹小三只好光着身子,牵着马,打着冷战往村口走。这时,突然又一窝蜂地冲上来一群妇女,她们一边骂,一边把又烂又臭的野菜往詹小三身上扔,扔得他跪地求饶,这才愤愤地离开了。 
  詹小三浑身脏臭,又惊又怕,他赶紧骑上马,往村口奔去。刚到村口,他就看到昨天的那个卖货郎,正悠闲地坐在一棵大树底下闭目养神呢。 
   
  詹小三一下就来气了,他冲上前,一把抓住卖货郎,大声骂道:“你这个该死的卖货郎,把我引到这个鬼地方。你看看,我现在成什么样子了?” 
  卖货郎推开詹小三的手,似笑非笑地说:“这事可不怪我,本来你是可以得到百两黄金的。可你不孝顺自己的母亲,被这里的人知道了。” 
  詹小三怒道:“你胡说!我做的事,这里的人怎么会知道?” 
  卖货郎叹了口气,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唉,你做的事,天都知道啊。” 
  詹小三不想再跟卖货郎纠缠,他抓起卖货郎担子里的一匹布,围在身上,然后骑上马想立刻离开这里。谁知他骑着马跑了半天,也跑不出这个奇怪的村子。没办法,他只好又回来央求卖货郎带他出村。 
  卖货郎笑着说:“要我带你出村不难,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詹小三连连点头。 
  卖货郎指了指自己的货担,说:“第一,你回家后,必须孝顺你的母亲;第二,你出村后,三天之内,必须把我货担里的布料卖光。否则,你必遭报应。” 
  詹小三看了一眼货担里的几匹布料,乐了,他心想:就这几匹布,我还卖不完?于是跟在卖货郎后面,出了这个神秘的村子。 
  在回家的路上,詹小三一心想着把布匹卖掉,赚些酒钱。可没想到,他每次刚卖掉一些布匹,货担里的布匹就会自动变满,好像永远都卖不光。而且,他的一只手也突然肿了起来,卖掉的布越多,肿得越厉害。詹小三吓得浑身哆嗦,不知所措。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走过来,问詹小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