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亦有立志〃。
曾国藩对人才的广泛搜罗和耐心培养,是他的〃事业〃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早已是人们的共识。李鸿章
作《曾文正公神道碑》,称誉他〃持己所学,陶铸群伦。雍培浸灌,为国得人……知人之鉴,并世无伦。万众一心,贯虹食昴。终奠九土,踣此狂丑〃。曾国藩确有谋国之忠与知人之明。后来,薛福成评述道:〃自昔多事之秋,无不以贤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狭。曾国藩知人之鉴,超轶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平日持议,常谓天下至大,事变至殷,决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维持。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尤屑不遗余力。〃
第48节:第五章 曾国藩的用人之律(3)
曾国藩为国得人,集中体现在他的幕府济济多士。曾国藩因〃遭值世变,一以贤才为夷难定倾之具〃,于咸丰二年初出办团练后,即开始物色人才,罗致幕府。随后随着战事的日益发展,湘军的日益扩大,幕府人物也渐积渐多。幕僚容闳追述湘军安庆大营的情况说:〃当时各处军官,聚于曾文正之大营中者,不下二百人,大半皆怀其目的而来。〃及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总督幕府中,亦有百人左右。幕府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士子,……无不毕集〃。
曾国藩用人,放眼五湖四海,声明〃用人之道,官绅并重,江楚并用〃。故他的最重要的八十九佧幕僚中,就籍贯言,湖南籍二十一人,占最多;江苏籍十七人,占第二位;安徽籍十六人,占第三位;浙江籍十人,占第四位;其余四川、贵州、广东、湖北、江西诸省无不有人人幕。其人员分布,共达九省。就出身言,上至进士、举人,下至诸生、布衣,等级不一,均为座上之客。就人缘言,既有曾国藩的同窗同年,乡亲故旧,也有曾国藩的门生弟子,还有一些则〃识拔于风尘〃。就特长或职业而言,突破了古代幕府中的幕僚多为办理文书、刑名、钱粮人员的〃实务性〃框子,更多出谋画策,从容讽议,招勇领军,指点州牧的政务性人员。此外,〃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而且,〃于军旅、吏治外,别有二派:曰道学,曰名士。道学派为何慎修、程鸿诏、涂宗瀛、倪文蔚、甘绍盘、方某诸人;名士派为莫友芝、张裕钊、李鸿裔诸人〃。〃时文正幕中,有三圣七贤之目,皆一时宋学宿儒。文正震其名,悉罗致之。〃由于曾国藩首倡洋务,一批洋务派官吏最先孕育于曾氏幕府,如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后来接办福州船政局的沈葆桢、致力于近代海军的丁日昌等;一些外交人员,如先后出使英、法、比、意的大使薛福成,出使英国的公使郭嵩焘,出使西班牙、德国的参赞黎庶昌,都曾是曾氏幕府中的重要人物;一些科学技术人员,如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寅,也被延人曾氏幕府。这些,鲜明地体现着曾国藩对幕府制度因时变革的时代意识。
曾氏幕府由于人数众多,范围广泛,加上曾国藩本人知人善任,故〃几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它被誉为清中叶后人才的渊薮,殆不为过。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唱不了一台戏,众人拾柴火焰才会高,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由高智商人才组成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因此要成大事,就必须要团结一批有才干的人才,做到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共赴目标。
选才应注意标准
曾国藩语录: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
译文:识人取人的方法,关键之处在于品德高尚而没有官气,做事条理清晰而不说大话。
曾国藩深知人性的优点与弱点,也深知清政府败腐的原因,在选用人才方面,自有一套标准。这些标准或许大悖于一般所谓〃惟才是举〃的说法,不过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很有益处的。
曾国藩的用人标准除廉明、智略才识之类标准之外,一是选用忠义血性之人。所谓忠义血性,就是要求湘军将领誓死效忠清王朝,自觉维护以三纲五常为根本的封建统治秩序,具有誓死与起义农民顽抗到底的意志,他说:〃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计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则诸勇必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冲锋陷阵,士卒仍可效命,故次之。身体羸弱者,过劳则疾;精神匮之,久用则散,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万不可带勇,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选用具有〃忠义血性〃者为将领,可以为整个军队起到表率作用;这样便可以带动全军效忠封建统治,从而能够使这支新兴的军队一湘军,不但具有镇压农民起义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转移世风〃的政治功能。
第49节:第五章 曾国藩的用人之律(4)
二是注意选用那些〃简默朴实〃之人。
曾国藩对于绿营兵官气深重,投机取巧,迎合钻营的腐败风气有着很深的认识,他说:〃国家养绿营兵五十余万,二百年来所费何可胜计!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一战之用,实以官气太重,以窍太多,漓朴散淳,其意蔼然。〃为了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曾国藩规定,不用入营已久的绿营兵和守备以上军官,选将必须注重〃纯朴之人〃,即脚踏实地、无官气、不浮夸伪饰之人。这种将纯朴之人委以重任的做法,对提高湘军的战斗力极为重要。
三是选用能 〃坚忍耐劳〃之人。
〃坚忍〃亦就是打仗时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曾国藩虽为一介儒生,对于治军最初没有多少军事经验,但他清楚,行军作战倍加艰辛,只有〃立坚忍不拔之志,卒能练成劲旅……数年坎坷艰辛,当成败绝断之处,持孤注以争命。当危震撼之际,每百折而回。〃他提倡在艰苦环境中矢志不移的勇气。
曾国藩在其一整套的选将标准中,一反中国古代兵家论将、选将的方法,而将〃忠义血性〃,意即对封建政权的忠心放在了第一位。为此,他不拘一格,不限出身,大量地提拔书生为将。在湘军将领中,书生出身的人占百分之五十八。
在曾国藩看来,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出身卑微,迫切希望改变所处的社会地位。按惯例是应通过读书做官的方式来达到其目的。然而,清朝末年的状况却使他们无望改变
社会地位。据统计,清末全国绅土人数约有145万,政府官职及头衔仅能容纳15万,闲居乡里的绅士至少有130余万,两者之间差距悬殊。当社会统治秩序受到农民起义的冲击,
他们将本能地站出来,以封建的卫道精神同农民军进行对抗,捍卫封建的统治秩序,加之无官可做只好投笔从戎,一显身子。
按照这些标准选将练兵,处理将士关系,虽未必能达到他的〃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人心〃的目的,但确实使曾国藩得到了一支非比寻常的军队,从而使他博得了皇
帝对他的重用和将士僚属对他的拥护。
除这些明文规定的标准之外,曾国藩还有一套只实行、不公开的选将方法,其内容如下:
一是表现欲过强的人,不可久用。
大家在一起交往,如果一个人老是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中心,处处争强逞能,不给别人以表现和施展的机会,那么别人很快就会对他产生反感,将来起合作共事的结果就可
想而知了。
二是慎用有大才而性格偏激之人。、
前后出入曾国藩幕府的人不下三四百,走出曾国藩幕府而任高官者也不下百余人。曾国藩与这些人的关系大体是很融洽的。但只有少数几个人很不买曾国藩的账。左宗棠就是其中之…。对于左的天才可用,他多次向清廷密保、密荐,但对左在自己手下工作,曾国藩却十分慎重。
左宗棠于咸丰九年十二月结束了在湖南巡抚手下的幕客生涯,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还是采纳了王柏心的建议,沿江东下投奔曾国藩去了。当樊燮京控案结案后,即涉及到了左宗棠的出路问题。此时左宗棠已有意随同曾国藩攻打太平天国,咸丰十年四月二十日,清政府命兵部郎中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但曾国藩却在是否任用左宗棠襄办军务的问题上,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他承认,长期以来左宗棠在湘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府,大力支持他筹建湘军,湘军〃出征〃后,为湘军募勇、集饷,厥功甚大。咸丰四年三月,曾国藩兵败靖港,投水自尽,湖南布政使徐有壬、按察使陶恩培准备参劫曾国藩,〃罢遣湘军〃。就在他兵败自尽的当天,左宗棠却从长沙赶往铜官渚,安慰、
鼓励他整军再战,雪中送炭,盛情可感。但他又认为自己与左宗棠的思想基础不同。左宗棠言大志高,个性刚强,难以驾驭,虽说谋略甚深,但缺乏实战经验。
再者,他与王闽运发生矛盾时,左宗棠是王而非曾。所以,清政府虽然于四月二十日命左宗棠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国藩却迟迟没有上奏表态。六月三日,胡林翼致书曾国藩说:〃左季高,谋人忠,用情挚而专一,其性情偏激处,如朝有争臣,室有烈妇,平时当小拂意,临危难,乃知其可
靠,且依仗季公,其功或成。〃对此,曾国藩不能不慎重考虑胡林翼的推荐。
第50节:第五章 曾国藩的用人之律(5)
就他与胡林翼的关系,与左宗棠的交情,以及他统率的湘军的处境而论,权衡利害得失,他不能接受从胡林翼的请托。如果他把左宗棠拒之千里之外,不仅开罪胡林翼,并将受到湖南官绅舆论的指责。经过反复〃格物穷理〃后,咸丰十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藩上奏请留左宗棠襄办军务,这时左宗棠已经在湖南筹建新军了。
三是有三种人不可举荐升官。
跟随曾国藩从军打仗的人很多,尤其是出谋划策的幕僚和下属,都希望得到曾国藩这位〃盟主〃的举荐而飞黄腾达。曾国藩对下属和幕僚确也不吝举荐,但他举荐人是有条
件的,有三种人曾国藩不愿保奏,一是才高德薄名声不佳之人,一是才德平平迁升太快的人,一是个人不愿出仕者。
第一种人如周腾虎、金安清等,往往一经保举,即遭弹劾,心欲爱之,实却害之。例如,周腾虎刚受到奏保,即遭连弹劾,遂致抑郁而死,使曾国藩大为伤感。曾国藩从此接受教训,其后屡遭弹劾、名声极坏的金安清在幕中为他出力效命之时,力排众议,坚持只用其策,不用其人。
第二种人如恽世临、郭嵩焘等,皆经曾国藩直接间接地奏保,于二年之内连升三级,由道员超攉巡抚,复因名声不佳,升迁太快而被劫降调。曾国藩亦从此接受教训,待1865年10月清政府欲令李宗羲漕运总督、丁日昌署理江苏巡抚而征询曾国藩的意见时,曾国藩即直抒己见,并提出自己的理由,认为他们资格太浅,物望未浮。洋人变诈多端,非勋名素著大臣,不足以戢其诡谋而慑苦难骄气。该员实难胜此重任。总之是不同意这种安排,以杜升迁太骤之弊。结果,清政府接受了曾国藩的意见,随即撤消此议。
至于第三种人,本人不愿出仕或不愿受人恩德,受保之后本人不以为因;反成仇隙,说来颇令曾国藩伤心。虽未知其姓名,却可断定确有其事。他在给曾国荃的信中谈到奏保
之难时说:〃近世保人亦有多少为难之处。有保之而旁人不以为然反累斯人者有保之而本人不以为德反成仇隙者。余阅世已深,即荐贤亦多顾忌,非昔厚而今薄也。〃这可以说是曾国藩的阅历之得,经验之谈。
培育人才要用仁用礼
曾国藩语录: 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
译文:天底下没有从来没有现成的人才,也不存在生来就具有的卓越见识,这两者大概都是通过艰苦的磨炼而成的。
曾国藩不仅重视选拔人才,而且重视培养人才。他对部属进行教育、培养、熏陶的原则是〃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所谓〃用仁〃,就是视部属如子弟,教育其努力上进。帮助其成才、发迹;所谓〃用礼〃,则是指对部属恪守礼法。持之以敬,临之以庄,保持尊严和得体,避免言行举止的失态。形成了独特的一套人才造就之法。
曾国藩把各种人才招来以后,先要对人才有个或长或短的〃访察〃即考察过程。以辨其贤否、真伪,然后〃权其材智长短器使之。各尽其用,人无弃材〃。所以,除了一些直接破格提升以重任者外,曾国藩一般是将所罗致的人才先安置到自己的幕府即大本营内。让他们办理文稿、充当参谋等,使他们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增长才干,取得办事经验,同时对伯们进行经常性的品德教育与熏陶。这种熏陶、教育、培养,既有他以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的无言表率来潜移默化,也有他对部属们进行经常性的训话、交谈和约束加以陶铸通过一段时间这样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把他们造就成才,并伺机荐任合适之职。
曾国藩曾在《原才论》中,论述过育才之法,提出〃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强调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他最恨官气,因此就摒弃官府排场,力禁部下迎送虚文;他最恨懒惰,自己就首先做到放醒炮即起,而对部下僚属,小到个人治心治身,大到治军治饷,无不以自己的信条、经验严格要求,耐心训导。在他给部下的批牍和书札里,训导劝勉之语甚多,曹国藩赋予他的幕府两种职能,一是治事,一是育人,使幕府不仅是抬事之所,也是培养人才的学校。曾国藩本人既是军政官长,也是业师,幕僚则既是工作人员,又是生童,曾国藩在给朋友的信中描述他的幕府说;此〃间尚无军中积习,略似塾师约束,期共纳于轨范耳。〃他在给丁日昌的信中则谈得更为具体:〃局中各员譬犹弟子,阁下及藩司譬犹塾师,勖之以学,教之以身,诫之以盲,试之以文,考之以事,诱掖如父兄,监督如严师,数者缺一不可,乃不虚设此局。〃这既是对江南制造局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幕府的要求。可以说是他设立幕府的一项宗旨。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此意,自觉去做,还把它写成对联,贴在总督衙门的府县官厅上:
第51节:第五章 曾国藩的用人之律(6)
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
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寮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
曾国藩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每个幕僚。曾国蕾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将当时切于实用的知识学问概括为四项内容,令每个幕僚自选一项进行习练,并将此列入条令,人人都必须遵守,他在《劝诫委员四条》之三《勤学问以广才》中说:〃今世万事纷纭,要之不外四端,曰军事,曰吏事,曰饷事,曰文事而已。凡来此者,于此四端之中各宜精习一事。习军事则讲究战攻、防守、地势、贼情等件,习吏事则讲究抚字、催科、听讼、劝农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