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的100本书-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亦为朱熹所推重。所以,《大学》和
《中庸》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就占有很高的地位,它们的地位可“至比六经”,或在
六经之上。这一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书集注》也反映了朱熹的治学风格。在文字训诂方面,他字斟句酌,反复修改,
力求通达和洗练。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也难免会有错误,后经清代学者加以指出改
正。朱熹注释《四书集注》,不局限于烦琐的考据,更多的是从整体上探求与把握原书
的思想体系,因而,他对古代儒学思想的理解往往比较深入。《四书集注》很重视义理
的阐发,是以义理解经的代表作。书中的注解对我们理解原书的意思有一定的帮助。但
朱熹并不是只作诠释文字和解释阐发原文义理的工作,他还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贯穿其
中,有时甚至不惜增加原书内容或改变原书的顺序。当然,在作改动的地方,他都加了
说明,由此可见他的治学态度是比较严肃的。
《四书集注》发挥了儒家学说,论述了道、理、性、命、心、诚、格物、致知、仁
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并加以阐释发挥,提出了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书中还特别
重视认识方法、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等。
如对“天命之谓性”的解释为:“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
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
五常之德,所谓性也。”(《中庸章句》)这是说,一切事物的属性都是最高的天理所
赋予的。同样,对《中庸》所提出的“诚”这一概念,朱熹也将其解释为天理的属性,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达到诚,则为“人事之当然”(同上)。
这就把“诚”纳入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解释《孟子》“万物皆备于我”这一命题时,《孟子集注》解释为:“此言理之
本然也,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其当然之理,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这一
解释,轻而易举地把原先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阐发为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了。
关于“格物致知”,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挥挥洒洒写了143字的“传文”,以补
原书之“缺”,集中、明确地提出了他的认识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
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理精粗无不到,而吾心
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在注解中,他又对“格物致知”作
了解释:“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尽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
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在这里,朱熹把认识的过程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格物穷理”,或“格物明理”;第二阶段就是“致知”,推极
心中固有的知识,从而达到无所不知。就认识论来看,朱熹所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由
于他要穷知的并非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而是“天理”,这就把认识论纳入了客观唯
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了。
《四书集注》还着重阐发了“仁政”思想。如对“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解释为:
“民富,则君不致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
也。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朱熹所论民与君之关系。
完全继承孔孟之仁政思想,与他做官时的为政之道也是相符的。反对横征暴敛、竭
泽而渔,正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可见,朱熹是地主阶级中较有远见的一分子。
《四书集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它的刊行,《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始被称为“四书”,与“五经”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
作。
朱熹一生著述丰厚,流传于世者也颇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四书集注》,故《四书
集注》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注释儒家之书者不下成百上千家,独《四书集注》能长期流
传,历久不衰。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
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四书集注》还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把《论
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学官,作为法定的教科书。理宗于宝庆三年(1227年)下
诏盛赞《四书集注》“有补治道”。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学官
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占据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而
《四书集注》作为理学的重要著作,也被统治者捧到了一句一字皆为真理的高度,对中
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16 《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
行合一之教”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
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
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
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
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
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
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
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
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
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
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
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
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
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
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
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
论中的基础意义。
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
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
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
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
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
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
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
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
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
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
道德的自觉性。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
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
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人心能够
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
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
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
的表现。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
朱熹处都有论述。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
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
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
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这也是他不
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
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
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
在道德修养方面。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
《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
恶是格物。”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
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
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
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
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阳明本人也说过:“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
其功。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与黄诚甫》)四句教对人心本
体的界说和心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
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
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四句教显然是针对才质高
的人说的,一般的学生是摸不着头脑的。
《传习录》的版本情况大体如下:
王阳明的学生徐爱自正德七年(1512年)开始,陆续记录下王阳明论学的谈话,取
名《传习录》。正德十三年(1518年),另一学生薛侃将徐爱所录残稿及陆澄与他新录
的部分一起出版,仍名为《传习录》。嘉靖三年(1524年),南大吉增收王阳明论学书
信若干篇,以原名出版。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将陈九川等人
所录的《遗言录》加以删削,与他和王畿所录编成《传习续录》出版。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钱德洪又增收黄直所录。隆庆六年(1572年),谢廷杰在浙江出版《王文
成公全书》,以薛侃所编《传习录》为上卷,以钱德洪增删南大吉所编书信部分的8篇
为中卷,以《传习续录》为下卷,附入王阳明所编《朱子晚年定论》。这就是《王文成
公全书》本的《传习录》。上海商务印书馆曾影印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书》作为四部
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出版了叶绍钧的校注本。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本世纪的许多思想家和学
者一直致力于对它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传习录》是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著
作,对它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未有重大突破。近年来,国内的老一辈学者邓艾民教授等
人,青年学者陈来、方尔加、杨国荣等人在史料考证、诠解和评价方面作出了一些有意
义的尝试,可供阅读《传习录》时参考。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17 《焚书》、《续焚书》
“善与恶对,犹阴与阳对,刚与柔对,男与女对,
盖有两则有对”
明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艰难生长的资
本主义萌芽遭受腐败政治与封建经济的摧残,发展极其缓慢。在历史的发展面临重大抉
择的关头,地主阶级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政治上、思想上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因循守旧反对改革的传统思想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等遭到了猛烈的冲击。被封建卫道士
们视为“狂人”的“异端”思想家李贽,就是抨击时局,揭露假道学和封建礼教的勇敢
斗士。
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
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
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
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李贽最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他指斥
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
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
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实际上都是“读书而求高第,居官而求尊
显”,全是为自己打算,“无一厘为人谋者”(《焚书·答耿司寇》)。如此口是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