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佐餐艺术-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葡萄酒佐餐艺术》
******************
自序
2006年,当元宵节的爆竹声响起时,我终于完成了《葡萄酒佐餐艺术》的最后一篇书稿,而此书的完成,也算满足了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以书籍的方式普及葡萄酒的基础知识与文化。《葡萄酒配菜》这本书基本涵盖了葡萄酒与菜肴结合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从酒与食的味觉原理以及葡萄酒的核心——酒体这一角度解释了葡萄酒与菜的搭配原则。主要目的依然是希望读者能真正了解葡萄酒的特性,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饮酒和配菜,而不是完全跟随我的喜好。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尊重任何人的喜好,之所以写这本书,也只是从专业的角度给大家一杆秤。我不是学厨艺出身,写这本书主要是为了葡萄酒,因为大多数人饮酒是搭配菜一起享用的。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归纳的八大菜系已经够复杂的了,而今天随着交通的便利,厨师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这些菜系已经变化多端,变化出了不是川菜的川菜、不是粤菜的粤菜,我们也听到了诸如新派菜、创意菜等名字,这些名字甚至连各派别的名厨师都说不清楚。中餐配酒一直是东南亚一带酒评家和酒作者最大的难题,因为中餐不像西餐,西方菜讲究原料,而中菜是讲究配料。西方菜基本上是七分原材料、三分制作,如果知道原料,配菜配酒就不是什么难事。而中餐是十来道菜一起上,要使每款酒与每道菜都配得恰到好处,是很难做到的。中餐的原料,比西餐的原料要丰富得多,然而中国的农产品品质不稳定,也就无法以品质来给它们归类。由于添加了有损人健康的物质,一些享有百年盛誉的产品声誉扫地。我们国家的蔬菜品种比国外多,比如说上海青的油菜、莴笋、茼蒿、水芹菜等,都是非常美味的蔬菜,然而由于农药超标以及农户太散没有机构来管制,也导致品质不一。我非常希望我们的蔬菜以及其他为调味料原料的农产品(比如说大豆)能够在每一个产区成立农产品协会,国家制定农产品质量合格标准,这样的话,我们的中餐就有本可循了,而我们美味而独特的农产品也就有可能更多地出口到国外了。总的来讲,白葡萄酒适合配大部分中国菜,对于红葡萄酒而言,成熟的红葡萄酒、单宁不生的红葡萄酒是适合配中国菜的。在配中国菜这方面,我只是收集了八大名菜的特点和主要的名菜,搭配上适合它们的葡萄酒,绝大部分应该是搭配恰当的。对于西餐,我只是重点介绍了意大利、法国以及西班牙的主要食材和就餐配酒的程序,希望不了解西餐的人对西餐配酒有基本的概念。中国人饮食历来注重养生,每个季节所吃的食品都非常讲究,我也就顺势根据月份和温度的不同,介绍了每个季节适合饮用的葡萄酒。中国人历来是众口难调,这本书不可能讲全,只能总结出大体的酒配菜的原理,细微的地方要靠读者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了。这本书不仅对消费者享用葡萄酒具有指导作用,也适用于葡萄酒行业的销售人员和餐饮业的人士。
为什么葡萄酒是佐餐酒
在酒的世界里,最适合佐餐的并不是别的酒种,恰恰是葡萄酒,葡萄酒的另一个名字就叫餐酒。葡萄酒口味丰富、品种繁多,基本上每款菜都能找到适合于搭配的葡萄酒。如果搭配得好,完全可以提升菜的美味。烈酒配餐,高度的酒精会麻痹味觉,酒至半酣,已经无法识得菜的滋味了,相信喝烈酒的人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是喝国内白酒,喝着喝着都不大吃菜了,结果一桌子菜大部分浪费掉了,这是我们在中餐馆里不难看到的现象。这种喝烈酒配菜法一般会导致胃口全无,影响人们对这家餐厅菜的美味感受,而且还伤胃。国际上一致认可烈酒应该是餐后酒,是人们吃饱饭后饮用的,因为这种饮法才是科学的,才是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的。而啤酒,俗称啤水,是人们最容易饮用的,但是就餐喝啤酒不仅胀肚,而且啤酒里的苦味会影响不少菜的鲜味,特别是精美、带着独特鲜味的菜,比如说清蒸鱼。葡萄酒不仅酒精度适中,都在8~14度之间,而且酒里有酸,特别是白葡萄酒,酒里的酸能开胃又能分解蛋白,使人越吃菜越有滋味。由于葡萄酒能提升菜的美好味道,饮用恰到好处的葡萄酒,能使菜更加好吃,让你真正享受到好吃好喝的乐趣。2葡萄酒佐餐艺术葡萄酒不单美味,还能帮助我们吸收食物的营养,比如白葡萄酒中就有人体每天都需要的八种氨基酸。实际上,在酒的世界里,葡萄酒更像食物一般,是我们人体所必需的饮品。
葡萄酒的饮用顺序
通常来讲,不管是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一般都是清淡的、新鲜的酒先喝,而浓郁的、酒精度高的酒后饮。品质高的美酒以及经过橡木桶储存的葡萄酒,通常要在有新鲜果味的和没有经过橡木桶储存的葡萄酒之后饮用。最后喝的红葡萄酒通常是很不错的,一般是在瓶内成熟的。也有的酒是酒体重的,需要醒一个小时以上再来喝。甜酒基本上是放在最后饮用的。因为喝了甜酒之后,再喝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感觉不出滋味了,也就是说走不了回头路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法国西南部,人们通常是吃鹅肝的时候上甜酒。
葡萄酒与食物搭配之基本规律
大家知道我们的味蕾有酸、甜、苦、咸的味觉,而辣其实是触觉,以下的内容能给大家基本的参照。甜味的葡萄酒配带甜味的食物,相互协调,越甜的食物配比食物更甜的酒。酒中的酸会令食物甜而不腻。甜味葡萄酒能减低食物中的苦、咸、酸、辣味。酸味的葡萄酒使带甜味的食物更甜。苦味的葡萄酒能中和食物的酸味。咸味葡萄酒会加强食物的苦味。含单宁的葡萄酒会加强食物的辣味。含单宁的葡萄酒会令腥味重的鱼和海鲜更腥。
葡萄酒配菜的基本要素
葡萄酒配菜的忌讳
葡萄酒配菜的忌讳
忌讳一:颜色发紫、喝起来生涩(酒中有年轻的单宁)的红葡萄酒,首先忌讳配带甜味的菜,单宁和甜味一结合就发苦。忌讳二:新红酒配辣菜,如四川菜和咖喱菜,和酒里的单宁一结合会越喝越辣。忌讳三:红酒配鲜嫩海鲜,比如说清蒸鱼,酒中的单宁会使鲜嫩的肉变得粗糙不堪,非常难吃,单宁也会使八爪鱼和鱿鱼变得很腥,特别是新涩的红酒,单宁与新鲜的海鲜和鱼在一起甚至会有金属味。一般来讲欧洲和中国的红葡萄酒,年轻的时候单宁比较生。以葡萄品种来看赤霞珠的单宁重,而且年轻的时候通常单宁很涩。忌讳四:葡萄酒忌讳和日本蘸吃生鱼片的WASABI、中国的腐乳和姜醋汁搭配,这会使任何葡萄酒都味寡如水。另外,西红柿的酸会令酒变得粗糙,吃芦笋会令酒变得有金属味。
品味葡萄酒与美食时感官需要具备的条件
你的味觉必须能感觉到酸、甜、苦这三种滋味。当然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问题。你嘴里的触觉能体会到冷、热、辣、柔顺、粗糙、奶油般的、水似的触感。你嘴里的通往鼻子通道要好,如果不通的话,那酒与食入口后就体会不到香气了。
香气对称配法
香气对称配法
有的人配酒会反其道来配的,通常的道理是新的红酒不能配辣菜,红酒不配甜食,而有的人就喜欢用带有青椒味的赤霞珠新酒来配青椒,用带巧克力香气的红酒来配巧克力,竟然也是别有一番滋味。从葡萄酿造成葡萄酒,再由新酿的葡萄酒陈年后进入人的胃里,葡萄酒的香气都是不同的。跟菜也有类似之处,菜从生到熟,再从热到冷,香气都是不同的,甚至从厨房到餐桌的距离不同也会导致菜的风味不同。葡萄酒香气的来源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葡萄品种原有的酒香;第二类是葡萄在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香气;第三类是陈年过程中产生的香气。年轻的白葡萄酒通常有着花香和清新的果香,如柠檬、青苹果、橙等。我们不妨用有这些香气的葡萄酒来配,或者说用这类的酒来泡这些水果吃,既补充维生素又能防止水果氧化。一些有品质的白葡萄酒和酒体相对重的酒,经过一段时间陈年会出现熟透的水果、果酱、果脯、糖渍水果的香气。我们也可以拿来这些水果就着吃,这会更加相得益彰。最后白葡萄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干果的香气,有潜质的葡萄酒则会出现肉桂、香料以及干菇类香气。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完全成熟的酒搭配用这些材料烹调的菜来吃。红葡萄酒的香气在年轻的时候一般是发青的气味,如青草、青椒、橄榄等,之后会有浆果气息,大家可以用清淡一点的红酒来配一些蔬菜,比如说青椒、豆角、扁豆。如果是木桶陈酿的话,到了青壮年的红酒会有橡木气味,之后为烟熏、香料、咖啡、巧克力气味,可以配带烟熏味的烤肉,也可以配又甜又苦的巧克力。而壮年到老年的红酒会出现干果、菇类、干树叶、红茶香气,我们不单可以配菇类的菜,也可以就着坚果来吃,比如说腰果、花生、开心果等。说不一定哪天你自己发明出一种配法呢!当然要多饮不同的酒来配菜才能摸索出经验来。
餐桌上的战争
1480年,英国公爵克拉伦斯因叛国罪被皇家判处死刑,皇家让他自己选择被处死的方法,他最终选择了淹死在马姆齐葡萄酒(一种酒精度在17度的甜葡萄酒)的酒桶里。而在今天的中国,与其说是死于酒中,还不如说是死于人际关系,以餐桌为战场,以干杯为手段。自从酒发明以后,人类的文明也开始了,中外皆如此,此时的人已经有人际交往的需求,而饮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为什么是饮食呢?这是因为人们在共同享用同样的饮品和食物的时候,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拉近,心情也真正地放松下来。就饮酒方式而言,东西方最大的不同是,西方人注重自我,为自己喝;而中国人注重群体,古时的人是请别人喝,演化到今天是逼别人喝。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餐桌关系演变为权力互动关系,看似乐融融的宴席,其实无形中已是剑拔弩张,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由此可以看出,饮食已经不单单是饮食本身,而是一种符号和象征,人们总是为了某种目的和意图聚在一起,而饮食则是表面温情的手段,不过是为其目的营造气氛的。说起餐桌,不得不提的是干杯。西方的干杯其实是碰杯,早在古希腊时期,有人觉得人的五官中惟独耳朵对葡萄酒没有享受,所以要碰出声音来。而中国的干杯,据说是因为皇帝赐酒,所以要一干见底,以示敬意。至于“先干为敬”,实在是因为怕客人以为酒中有毒,自己先干了以示坦诚,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饮酒习俗到了今天,西方人越来越注重酒的质地和装酒的器具,比如说如果请客的人请您喝一瓶1989年的LA ROMANEE… CONTI,那可是对您最大的重视,如果宴请的是总统,那可是总统都要尊敬的酒,而且大家一定是花上两到三个小时慢慢享用的;如果一家餐厅采用勃艮地特级酒园的RIEDEL杯子来伺候RICHEBOURG的红酒,那一定是高档餐厅,而请您去的人对您也是相当重视的。而在中国,如果请客突出对客人的重视,基本上在乎的是形式,以这顿饭的价格为标准,哪怕最后剩下多半。至于酒,白酒以最贵的茅台和五粮液为尊,就算是国内能买到的CHATEAU
LAFLEUR(拉菲庄,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照样也是一干而尽。游戏在敬与回之间,而且重视敬与回的分量,哪怕是一个包厢干掉一箱拉菲(几万人民币),而用的杯子却是最低廉的国内某某酒厂的促销杯。酒最大的符号意义在于促进位于餐桌间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西方人通常是自己点自己的,吃自己的菜,喝自己喜欢的酒,讲究的是菜色与酒的实际搭配,这一点本身就是谈资。中国人请客基本上是主人点菜和酒,这是因为中菜有多样菜色的选择,作为客人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菜。中国人对于酒搭配菜历来没有研究的习惯,而沉闷的餐桌是可怕的,总是需要有东西来激活气氛,敬酒自然成了中国人在餐桌上最主要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其实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敬酒,并不可怕,大家只是敬,而不会逼迫对方一饮而尽,可怕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酒作为符号介入生意场所以及种种繁杂的人际关系,餐桌变成战场了,干杯成了面子、生意、够义气、诚实、识时务、感情深等的代名词,
“舍命陪君子”、“杯酒释前嫌”是饮者悲壮的口号,用肝胃病换得了领导的一句话:“某某某为我们公司作贡献了!”中国人的应酬让老外格外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花钱请人吃饭喝酒倒成了让受邀人受罪!酒本来是好东西,只是不得当的饮用方法使它成了祸害的源泉。葡萄酒的饮用法,同样能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但是却健康优雅。
葡萄酒的酒体类型以及产区分布(1)
葡萄酒的酒体(酒身)轻重不等,有的清淡,有的中等,而有的则浓郁。红、白、玫瑰红葡萄酒都有这三大类的区分。大家在点菜的时候,基本上对大部分菜的口味轻重都已经有所了解,然而点酒时对每款酒的口味却很少知道,除非自己以前喝过,但不能总是点同一款酒,这如同我们吃饭总点一道菜也会觉得没意思。尽管在同一产区内,各家的酒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每个产区总是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因而如果大家了解点各个产区酒体的特点,那在您点酒或者作为餐厅选酒师和酒商选酒的时候,脑子里基本上就有概念了。
白葡萄酒
清淡型白葡萄酒
所谓清淡型的白葡萄酒指的是口感清淡、有一定的酸度、果香清新淡雅而又单纯不复杂的白葡萄酒,这类酒的酒体一般9会用“轻巧”来形容。如果以茶来类比的话,这类酒更像白茶。国内白葡萄酒大部分属于此类型。法国阿尔萨斯用白比诺、雷司令酿造的白葡萄酒。法国的勃艮地普通的夏布利(CHABLIS)酒和MACON区的白葡萄酒。法国卢瓦尔河谷的麝香玫瑰酒(MUSCADET)。波尔多只用长相思品种酿造的白葡萄酒。葡萄牙的绿酒(VINHOS
VERDES)。多数西班牙白葡萄酒。德国KABINETT级别的酒以及普通级别的酒,如莫塞(MOSEL)产区的酒。美国加州的长相思。意大利的SOAVE
ORVIETO地区,一般用白比诺和PINOT
GRIGIO酿造的意大利白葡萄酒也多倾向于此类型。
中等柔滑、芬芳型的白葡萄酒
这类酒是最普遍的白葡萄酒,这类白葡萄酒的酒体为中等厚度,突出丰富的果香,如花香和一些水果的香气,酸度适中,口感圆润柔滑,有的酒会短时间地在木桶里待过,所以有些这类酒会带来轻微的香草和烤面包的甘甜香气和甘味。这类酒类似于我们的龙井茶和碧螺春,用适温的水泡出来喝更是香气扑鼻、口感圆滑。山西的怡园和山东华东酒厂的桶陈白葡萄酒或者说好年份的不经过桶陈的白葡萄酒,都是这类葡萄酒。此类酒在新世界是相当普及的,最典型的是新西兰的白葡萄酒,如他们的长相思和霞多丽,以及澳大利亚、美国(木味少的白葡萄酒)、智利等国家的白葡萄酒。西班牙著名的白葡萄酒产区加里西亚(GALICIA)的酒。法国波尔多格拉夫和贝杰哈克(BERGERAC)的白葡萄酒。法国一级葡萄园的夏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