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谋串串烧-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想把吕后的儿子—当时的太子—废掉,改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恳求张良帮忙,张良就告诉她,只要太子把商山四皓请来,皇上就不会废太子了。
商山四皓是从秦始皇时就当隐士的四个老头儿,学问好,道德高,名气大。刘邦想请他们出山,他们认为刘邦喜欢开口说粗话,还曾经把书生的博士帽子拿来当便器,不会礼贤下士,因此一直不答应。
吕后教儿子卑辞厚礼把商山四皓请来,待为上宾。刘邦知道后,认为太子党羽已成,改立一事就没有进行。
此三窟成了以后,张良就不仅保全一生富贵安荣,而且英名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我们可能没有张良那样的智慧,冯谖这样的朋友也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却可以从这个故事得到启发,在处世为人时,奉行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纵无善报,也不致于遭受恶报!
这样为自己留下后路,遇到问题时,起码不会有人落井下石。孟尝君有了三窟,尚且勉强能够免除一死,更何况我们往往连一窟都没有做好!
处世智谋第2章 行而不言的智谋(1)
滔滔不绝表现的未必是智慧,沉默寡言的背后自有其玄妙之处。
把握行与言的分寸
有人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也有人说,沉默是金。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但却包涵了一个言与行的分寸问题。
曾经有人问魏明帝时的楚郡太守袁安:“已故的内务大臣杨阜忠言直谏,你为什么从来不称赞他是忠臣呢?”
袁安回答道:“象杨阜这样的大臣只能称‘直士’,算不得忠臣。为什么说他只是一‘直士’呢?因为作为臣子,如果发现人主的行为有不合规矩的地方,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他的错误,使君王的过失传扬天下,反给自己捞了个梗直之士的名声,这不是应有的做法。已故的司空陈群学问、人品样样都好,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但他与其它大臣见面时,从来不议论皇帝过错,只是几十次地上奏章指出哪些事做错了,哪个缺点必须改,有批评,有建议,而同僚们却都不知道,因此后来人都称赞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和真正的忠臣。”
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言而无行不如行而不言。
汉文帝到上林苑的虎圈去看虎,对虎圈管理员的口才很赏识,要提拔他为上林苑负责人。张释之上前说:“陛下认为绛候周勃这人如何?”
文帝说:“是位智者。”
又问:“东阳候张相如如何?”
文帝又说:“也是位智者。”
张释之说:“这两位智者说话,经常张口结舌,结结巴巴,哪象这位一张口就喋喋不休,能说会道呢。秦朝时候的刀笔吏,争相比赛看谁说话办事更敏捷干练,却从来没有从人的角度考虑。这种坏风气一直延续到了秦二世,整个大局也就四分五裂,不可收拾了。如今陛下仅仅因这个管虎圈的小官吏口齿灵利就破格提拔,恐怕天下会从此追随这种风气,争逞口舌之能,而没有实际做事的人了。有道是上行下效,下级受上级的影响,比光传播得还要快,陛下不可不慎重考虑啊!”
于是文帝没有提拔那个小吏。
张释之的话虽然偏颇,但却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狮子如果只知道咆哮,还不如马蜂的毒针厉害,立论高杆而不去实施,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埋头做事。
世上有许多人,读过很多年的书,甚至做到了XX学科的博士、博士后,动辄就发表洋洋洒洒数万言的论文,可一旦要他解决实际问题,他马上傻眼了。因为这种人只会照本宣科,而不学以致用,又怎么能成为大人物,成就大事业呢?
在很多情况下,低论调甚至不置一言反映的不仅是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更是一种包容万物的大气度、大胸怀。宋朝的王旦就是这样一位海纳百川般的大人物。
宋真宗时代,寇准与王旦是枢密院同事。寇准常在真宗面前攻击王旦,但是王旦都一笑置之。
后来寇准罢相,辗转无聊之际,只好回过头来转托别人求王旦,想要一个职位。王旦听说后对来人说:国家官员的职位,哪里可以随便请托要求?我不接受私人的请托。
寇准觉得很没面子,对王旦更不满意,逢人就说他的坏话。
不久之后,寇准又被任命到中枢担任要职,他参见真宗的时候说:“如果不是陛下知臣,我怎么能有今天呢。”
真宗摇头告诉寇准:“你能担任这个职位,都是出于王旦的极力推荐。”寇准非常羞愧。
古人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把握行与言分寸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该多讲时大胆放言,不能少说,否则言犹未尽;该少讲的,不能多说,否则言多必失;该沉默时,奉行沉默是金,三缄其口。
处世智谋第2章 行而不言的智谋(2)
语言是行动之仆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聪颖异常,机智善辩。
一天,有位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说是要向他请教演讲术。他为了表现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
待地讲完,苏格拉底说:“可以考虑收你为学生,但要收你双倍的学费。
年轻人很惊讶,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加倍呢?”
苏格拉底说:“我在教你怎样演讲之前,必须给你加一门课,那就是怎样闭嘴。”
苏格拉底不喜欢滔滔不绝的人,他对人说,“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显然是希望我们多听少说”。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雄辩的作用,有很多纠葛与问题,再雄辩的语言解决不了,但是用行动可以轻易解决。如果用雄辩解决了,最后却无法与事实相符,比不解决的影响更坏。但是一个行动本身可能带有多重的含义,如果当事者不说明,是没有人能够从旁边揭穿的。
有师徒俩住在一座寺院里。师父非常有学问,弟子只有一只眼睛,因此读书很少。一天晚上,一个高僧来到庙里,要和师父辩论佛学问题,师父对他提出的题目感到非常困惑,吩咐他的弟子去辩论。
过了一小会儿,那个高僧来见师父,并且说:“你弟子真是个厉害的家伙,他非常机智地赢了这场辩论,所以我要走了,晚安。”
师父说:“在你走之前,告诉我经过吧。”
高僧说:“好,我先伸出一个手指代表佛陀,接着,你的弟子伸出两个手指,表示佛陀和他的教导;为此我伸出三个手指,代表佛陀、他的教导和他的门徒,接着,你聪明的弟子在我面前挥动着他紧握的拳头,表示那三个都是来自一个整体的领悟。”随后,高僧走了。
过了一会儿,弟子气冲冲地跑进来:“那个高僧是个非常粗鲁无礼的人。”
师父说:“噢?告诉我怎么回事。”
弟子说:“他一看见我时,马上伸出一个手指头侮辱我只有一只眼睛,但因为他是一个新来的人,我想还是礼貌些,所以我伸出两个手指,祝贺他有两只眼睛。这时,这个无礼的坏蛋伸出了三个手指,表示在我们中间只有三只眼睛,所以我气疯了,威胁要用拳头打他,他才算罢休。”
这并不是一则笑话,而是一个有深刻禅机的故事。我们也许对其中的深刻含义各有各的理解,但从最浅显的意义上来说,有一点则是肯定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南唐广陵人徐铉以学识渊博和通达古今闻名于北宋朝廷。
有一次,江南派徐铉来纳贡,照例要由宋廷派官员去作陪伴使。宰相赵普不知究竟选谁为好,就去向宋太祖请示。
太祖想了想,令殿前司写出十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太祖御笔一挥,就随便圈了其中一个名字说:“这个人就可以。”
这使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大吃一惊。赵普也不敢再去请示,就催促那侍者马上动身。那位侍者得不到任何明确指示,只好莫名其妙地前去执行命令。
处世智谋第2章 行而不言的智谋(3)
一见面,徐铉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所有人都叹服他的能言善辩。那位侍者大字不识,当然无言以对,只好频频点头称是。徐铉不知他深浅,更加搜索枯肠喋喋不休地想和他辨论,但是在一起住了好几天,那个侍者无一言相对。徐铉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只好闭嘴不说了。
实际上,当时宋廷上有陶毅和窦仪等博览群书的大儒,说起论辩之才,未必就输给徐铉。但宋太祖作为大国之君,接待小国使臣,没有派他们去争口舌之长短。因为两强相争,谁也不会服谁,反而有失大国体面。
宋太祖不屑于言谈争论,最终却统一了江南;徐铉有如此高妙犀利的谈锋,却不能治国兴邦,最终不免于国破家亡。
两相对比,正如奥修所言:所有的辩论都是没有用的和愚蠢的。辩论原本是很傻的,因为没有人能够通过讨论、通过辩论达到真理。
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听说当地有个淳厚宽让的智者,武王就去拜访他,向他寻问商朝之所以会灭亡的原因。
这个智者回答说:“大王想知道这个,那么就让我在中午的时候来告诉你吧。”到了中午,那位智者却没有来,武王很恼火。
周公说:“大王不要生气,我已经知道了,这个智者真是位君子呀!虽然自己的国君灭亡了,他却不想诽谤他,因此故意不来赴约。他这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王,许诺而不守信,就是商灭亡的原因呀。”
这位智者既避免了诽谤以前国君的恶名,又委婉地劝诫了后来的当权者,这样细密的用心,已经把行而不言的智谋演化成了人生的艺术。
东汉的宠仲达在为汉阳太守时,听说本郡人任棠气节高尚,是一位奇人,现隐居在乡间以教书为生,到任后就先去拜访他。
然而,任棠见了庞太守,一声没响,只是在门口的屏风前放置了一大棵白菜和一盆水,抱着自己的孩子趴在门前。
太守的随从都认为任棠倨傲无礼,庞太守却沉思着说:“他这并非无礼,而是在晓喻本太守呀。一盆清水,是要我为官清正;拔出一大棵菜,是要我严惩横行乡里的强势宗室;抱孩子挡住门户,是要我体恤孤弱呀!”庞太守感叹不已地返身回府,在施政过程中抑强扶弱,公正清廉,果然得到了民众的拥戴。
行而不言的智谋需要看对象,一份再巧妙的用心摆到蠢人面前,也只是对牛弹琴。试想一下,商都智者和任棠的心意,只有像周公和庞太守这样的智者才能理解,才能流传下来。这样看来,世上因不被理解而被埋没的人难道会少吗?
莫卖弄口舌之利
当今有不少人为了沽名钓誉,不惜以口舌之利败坏别人的名声,他们不知道,待人做事,如果一味多嘴多舌,可能就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触犯忌讳,触上霉头。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
明成祖时期,广东布政使徐奇进京觐见皇上,带了一批岭南的藤席,准备馈赠京城的官员,不料刚进京城就被巡城官扣下了。巡城官把送礼的名单交给皇上。皇上一看,礼单上“群贤毕集”,唯独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很欣赏他的廉洁,就单独把他召来询问。
处世智谋第2章 行而不言的智谋(4)
杨士奇说:“当初,徐奇从给事中受命赴任广东时,众官员都作了赠别的诗为他送行,所以他才用藤席来回赠。当时臣有病没有做诗文,不然的话,我也在馈赠之列。今天虽然众官员的名字都在礼单上,他们是否都接受礼物,还不知道,再说东西很小,恐怕也没有其它目的。”
杨士奇一解释,皇上的疑惑打消了,就将名单交给宦官烧掉了,从此再未过问此事。
杨士奇不不愧是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的大人物。这名单一烧,皇帝对大臣们不再有疑心,许多官员也免于一场无妄之灾。杨士奇不借机卖弄口舌,为自己出名而用心,这种大智谋,又岂止是一句厚道或者忠君为国所能涵盖的呢?
宋代赵普历任两朝丞相。他曾放置了一口大缸在座椅的屏风后面。凡是有人上书涉及宫中的敏感事宜,他都挑出来放在缸中,等到缸装满了,就派人弄到郊外去烧掉。
这种清静无为的处世智谋饱含着黄老思想,也曾经为宋代另一位丞相李沆所认同,他曾经说:“当今国家的设施制度已经非常细致完备,我虽然高居相位,实际于实际政事没有太大的作用。如果说有,那么只是把宫廷内外牵涉到利害关系的条陈、奏折一律不予上报,姑且用这个办法辅理国事罢了。假如轻率地将宫廷内外所提的建议一一实行,损失就太大了。提建议的人可能只是图一时的进取,哪里是替老百姓考虑呢?”
在当时,很多官员充斥在政府机关里,不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却为了表明自己的才干,通过各种途径上奏折,轻率地出谋划策,比如新建一些机构,改革一些制度。这些人只用了一张纸,却可能让黎民百姓蒙受许多损失。
到了清议之风盛行的时候,这种弊端就更显露无遗。清议派这些费正清所称的“躺在安乐椅上的战略家”,可以视为卖弄口舌之利的代表人群。以清朝洋务运动时期为例,清议弹劾之风也盛极一时。
李鸿章创建工业、倡导商务、修铁路、办电报等都曾被弹劾。1881年,李鸿章为了开平煤矿运输,修了第一条唐胥铁路。这条铁路是修成之后才奏报的,而且还故意把铁路说成是“马路”。
但是反对派想到了他们所能想到的任何理由:比如说机车行驶会震动东陵,黑烟会伤害庄稼,使小民失业等等,几经周折,这条铁路才被允许运行,最初还只准用马来拉!铁路风波一直持续到1889年,闹到李鸿章已经动工的津通铁路被迫停工。
李鸿章对此痛恨至极,认为言官制度是最容易坏事的,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是少年新进,不通世故,也不考虑事实得失、国家利害,随便找个题目,信口开河地畅发议论以崭露头角,可是国家大事却受到阻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沉默是金也未始不是一种保持自我清醒的最后方式。
罗大佑的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彩色的电视将世界变得越来越花哨,分辨黑白的人越来越少。”这句歌词道出了现代人所能切身体悟到的迷惘和失落。在这个“话语经济”时代的“喧哗和躁动”中,真正耐得住沉默的寂寞的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孤立和孤独。
处世智谋第2章 行而不言的智谋(5)
然而越是如此,“沉默是金”也就越成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一句箴言。与卖弄口舌之利相比,沉默不仅是清醒的自我意识的体现,而且,正当行使“沉默权”的人会避免无端有伤害和获得别人的尊敬。
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会逐渐增长自己的阅历;而一个喋喋不休的人,象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搭客都赶快逃离它。同时,言多必夫,多言多败,只有沉默才永远不会出卖你。
务实而不羡虚名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乌鸦和狐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