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__以法为赠礼-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姜·查尊者著
目录
前言
译者的话
阿姜·查
真正的给予
以法为赠礼
法性
法的语言
与法同住世间
心的训练
汤锅里的汤杓子
教说片断
现在就做!
阿姜·查(公元1918~1992年)在世时,他经常会告诉弟子们:
“……长久以来,你们是那么的平静安详,而这就是最好的方法。我走了之后,单纯地遵照我的教导去修行,就好像我仍然在你们的面前一样!”
前 言
这是由法园编译群翻译的阿姜·查系列二。第一集《我们真正的归宿》大概介绍了阿姜·查的教导风格,而此次的主题将围绕在“法”及其有关方面。所有的文章除了“真正的给予(True Giving)”、“汤锅里的汤杓子(The Ladle in the Soup pot)”、“法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Dhamma)”、“与法同住世间(Living in the World with Dhamma)”之外,全都取自《菩提道》(Bodhinyana)一书。前三篇出自《解脱味》(A Taste of Freedom)一书,最后一篇出自“Wat Pat Nanachat News Letter。”
此处,我们要说明的一点是,因为这几篇文章都是属于即席开示,因此虽形之于文,仍会有口语化的倾向。而对于有些口语上不免重复的话语,在不损原文的原则之下,我们做了些微删除,以助阅读上的顺畅。
读者或许会留意到,文中有时似乎会有忽然冒出的一段,看起来与前段不太连贯,这可能是因为阿姜·查不像人们平常所做那样。他通常既不预先准备他的开示,也不刻意的去营构讲辞,他很单纯地就只是开示,法在那儿,自然而然的都流了出来!
阿姜·查的开示看来大多是针对出家人而说,但却也适用于一般的在家人。我们深愿有缘闻此教说者,都能欢喜信受,得蒙法益。
阿姜·查的一位弟子
译者的话
如果有人发现一颗闪亮的星星,他没有权利放进自己的口袋,独享光辉,而必须公诸于世,使每个人都能分享这份光耀。基于这个理由,我们很高兴有机会参与将阿姜·查的教示译成中文的工作,因为如此一来,其它人也能同样地得到——那从阿姜·查的佛法开示中闪耀出来的智慧之光!
中译阿姜·查的作品,并非易事。如果照句直译,恐怕会显得生涩难懂。假若以比较自由的方式意译,虽然文句会比较流畅,可是恐怕又会失于准确度不够。还有一种可能是,因译者笔调的关系使译文学术意味太浓,不符合阿姜·查的风格。他本人很少阅读,有一回,他被问到有什么佛书可以推荐给人读时,他指着自己的心说:“只有这一本!”
在译书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以不同的方式求得折衷,希望能既不失去阿姜·查简明的开示风格,又能无损他见解的精辟入微。假若由于我们的转译,使阿姜·查的佛法之“星”减损了原有的光芒,我们在此深致歉意。而我们之所以不自量力试译,只是因为我们实在不忍让这颗光辉夺目的星星,只收藏在某人口袋里,却不能普照人间。
任何人的翻译,永远没有所谓最好或最后的翻译,有的只是风格的不同。原书真正的含义能被译出而且让读者分享,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您手中捧着这本书时,那从阿姜·查内心闪耀出来的法之“星”光,只要能让您捕捉到即使一丝的微光,进而为您的人生带来方向和启示,那么我们的工作就算圆满完成了。
阿姜·查
阿姜·查生于泰国东北的一个村庄,少年时即剃发,年二十始受戒成为比丘。年轻时,他研究过基础的佛法、戒律,以及经典。稍后,他在森林苦行的传统下,接受一些当地禅定大师的指导,修习禅定。他依苦行僧的传统方式生活达数年之久,他睡在树林、山洞、墓地,并曾和本世纪最著名、最伟大的禅师阿姜·满度过一段很短,但具开悟性的时光。
行脚多年之后,有人请他到家乡附近的一座浓密森林定居。这座森林当时没人居住,并且以眼镜蛇、老虎、鬼魅闻名,因此,如他所说,是苦行僧理想的修行场所。
后来因为越来越多的僧俗四众来和他一起共住,接受他的指导,因而以阿姜·查为中心,形成了巴蓬寺。现在他的别院已遍及泰国的山林,以及英国、纽西兰、澳州、瑞士等地,而由其弟子教授佛法。
一进到巴蓬寺,你很可能会碰到和尚在井边打水,同时路边有个牌子,写着:“嘿,安静点!我们正在努力学禅坐。”寺里的出家人得做粗活染制自己的僧服,制作自己的必需品,并将寺院的房舍、地面打扫得纤尘不染。和尚的生活极为简朴,按照苦行僧的戒律,每日托钵,日中一食,少欲知足。和尚都单独地住在分布于山中四处的茅蓬,并在里头禅坐,而在树下的小路经行。基本上,他们的禅修精华就是他们生活的方式,学习在一切所作所为当中保持明觉的心灵。
“训练”是修行中重要的一部分,而这儿的训练是非常严格的。使人能在和合节制的团体中过一种简朴、纯洁的生活,使德性、禅定、悟性能有技巧地、不断地开发出来。
阿姜·查简朴,却又含意深奥的教导方式,对西方人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也因而有许多人跟随他学习。一九七五年Wat Pah Nanachat——国际丛林寺院,被建于巴蓬寺附近,用来教导与日俱增,对出家生活有兴趣的西方人。从那以后,阿姜·查的西方弟子们便开始了对西方人士的弘法工作。
阿姜·查的教导方式既奇妙又简明,却也会欺诳人。常常是某件事必须在听过好几次之后,我们的心才会猛然开解,而这教导也才显出它更深一层的含义来。他依时间、地点,听者的理解力、敏锐度,将佛法诠释得恰到好处的巧妙方法,实在令人惊叹。虽说有时形诸文字时,他的话会显得前后不一致,甚至还会互相矛盾哩!觉知到这一点,阿姜·查说明他教导的方法是非常简单的:“这就好比说,虽然我看到人们走下来的路是我所熟悉的,但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不熟悉的。我望过去,看到有人快要跌进路右边的沟里,于是我就对他喊:‘往左!往左!’同样地,如果我看到另一个人快要跌进左边的沟里,我就会喊:‘往右!往右!’这就是我教导的范畴。无论你陷入哪种极端,哪种执着,我都会告诉你:‘连这个也要放下。’舍弃走左边,舍弃走右边,走到中间,那么你就可以找到真正的佛法。”
当你读阿姜·查的开示时,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他的教导永远而且只会发自他内心,发自他自己的禅定体验的深处!
法的礼物,
胜过世间一切的礼物!
你会问
如果我们一无所求,那我们将得到什么?
答案是
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无论我们得到什么
都只是痛苦的一个原因
真正的给予
人们过世俗的生活去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人在这方面的教导,意义上却深远多了——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我们工作不为报酬。佛陀教导我们,工作就只为了工作,别无所求。如果我们做事只是为了求得回报,它将只会引起痛苦,你自己试试:你想要让你的心平静,于是你坐了下来,且试着使它平静,如此这般,你将会痛苦,试看看吧。我们的方式精致多了:我们去做,过后就放下,做了就放下!仅此而已。
一开始,我们以心中的某种欲求修行,我们不断在修行,但我们知道那样并不能满足欲求,于是我们会继续修行,直到我们达到一个境地——修行不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放下!
我们有些人修行是为了想要得证涅槃,然而这种欲求并不能让我们获得它。“希求”平静是自然的事,但却不真的正确,我们必须毫无所求的修行。而,你会问:“如果我们一无所求,那我们将得到什么?”答案是,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无论我们得到什么,都只是痛苦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修行不要去得到什么东西。
那些修行是为了想得到什么的人,就好像来找我洒“圣水”的人一样。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想要得到圣水时,他们说:“因为我希望活得快乐舒适而无病痛!”如此一来,他们将永远无法超越痛苦。
世俗人做事,都是有一个动机的,都要求得到某些回报。然在佛教,我们做事却没有“得到”的念头。世俗人必须了解每件事物都是依照因果的,然而佛陀却教导我们去超越因和果。他的智慧是去超越因,超越果,超越生,超越死,超越快乐和痛苦的。
想到这里,实在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停留。人们住在一个“家”,这“家”是“有”和“执取”。离开家到一个没有家的地方,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因为我们总是与“有”和“执取”同住的。如果我们不能执取,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感到失落。因此,大部份的人都不愿离开家去趣向涅槃。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说,那儿没有什么,什么也没有。
看看这里的屋顶和地板:上端是屋顶,代表“有”,下端是地板,代表另一个“有”。但在地板和屋顶之间的空间,却毫无立足之地。一个人可以站在屋顶或站在地板上,但却不能在“空”的空间上。没有“有”的地方,那就是“空”的所在。直接地说,我们说彼涅槃就是此空。人们听到这,他们会退后不前,他们不想前“往”涅槃,他们害怕,如果他们那样子做了,他们便再也见不到他们的孩子和亲人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祝福在家人的时候,会说:“祝你们长寿、美丽、幸福、建康。”这使得他们非常高兴,他们爱听这些,而若你开始谈到空,他们便不想要听了。他们执著了“有”!但你是否见过,一个老人而具有美丽的外观?你是否见过,一个老人有着充沛的精力或非常幸福的吗?没有!但当我们说“长寿、美丽、幸福和健康”时,他们却真的非常高兴。
放下吧!放下一切所求,那么你们的心将会得到宁静,而痛苦也会立即止息!
好了,这就够了。啊?想必已经晚了,我看你们有些人已经想困了。佛陀说过,去教导“沉睡”中的人们佛法,但不要让人们睡着了。
如果我们将绿色颜料滴到清澄的雨水里
它就会变绿
如果是黄色的颜料,那么它就会变黄……
心在自然的状况下是清澄、洁净而不混乱的
它会变得混乱
只因它追逐法尘
它迷失在它的情绪当中了!
以法为赠礼
(这是西元一九七七年十月十日在国际丛林寺院,对聚集的西方僧侣、沙弥和在家弟子所作的开示。这篇开示供养给正好从法国来访的,当中一位比丘的父母。)
很高兴你们有机会来参访巴蓬寺,并且探望在这儿的出家儿子。可是我很抱歉,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们。在法国,物质上的东西已经很多,不过,有关“法”的却非常少。我曾去那里看过,那儿的确没有能为人们带来安祥与宁静的法,有的只是一些不断使人心迷乱和困扰的事物。
法国物产丰饶,有那么多的事物,从色、声、香、味、触上,带给人们感官的诱惑,又由于对“法”的无知,人们便只有被迷惑了。因此,今天我想要供养一些“法”给各位带回法国,当作是巴蓬寺和国际丛林寺院送给你们的礼物。
“法”是什么?法能够斩断人类的问题和困难,使之逐渐减少至无!那所谓法的,应该遍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学习——那是为了一旦有“法尘”(注一)升起时,我们能够去处理和超越它。
无论是住在泰国这儿或是其它国家,我们都有同类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懂如何去解决,我们将会不断地被困在痛苦和烦恼当中。解决问题必须靠智慧,而要拥有智慧便得开展和训练我们的心!
谈到修行,其实一点儿也不远,就在我们身心的当下!西方人和泰国人一样,都有身和心。有混乱的身、心,表示是一个混乱的人。有祥和的身、心,就是一个祥和的人。
事实上,这心就像雨水,在自然的状态下它原是纯洁的:如果我们将绿色颜料滴到清澄的雨水里,它就会变绿。如果是黄色的颜料,那么它就会变黄。
心的反应也是如此。当舒适的法尘“滴”进了心,这心就会舒适。而当法尘是不舒适时,心也会不舒适,这心会变得“混浊不清”,就像染了色的水一般。
当澄净的水接触到黄色时,它会变黄。当它接触到绿色时,它会变绿。每一次,它都会改变颜色。而实际上,那些绿色或黄色中的水原本是清澄而洁净的。心在自然的状况下也是一样,是清澄、洁净而不混乱的。它会变得混乱,只因它追逐法尘。它迷失在它的情绪当中了!
让我解释得更清楚些,现在我们正坐在平静的森林里,这儿,如果没有风,树叶会保持原状静止不动,而假若有风吹时,树叶便会拍打舞动起来。心,就像那树叶一般,当它一接触到法尘,它便会依着法尘的性“拍打舞动”起来。我们对佛法的了解越少,心就会不断地去追逐法尘。感觉到快乐时,心会屈服于快乐。感觉到痛苦时,心会屈服于痛苦,它总是在混乱之中。
最后,人会变得神经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道理!他们只是随着情绪起伏而不知如何去照顾自己的心,就像一个小孩没有父母去照料他一般。孤儿是无所依靠的,而无依无靠的孩子是非常不安全的。
同样的,如果这颗心没有受到照顾,如果没有用正见来训练或培育品格,它会变得非常麻烦而难以处理。
今天我要提供各位一种训练心的方法,那就是“业处(Kamma-tthja(-)na)”(注二)。业(Kamma)是指“行为”,处(tthana)是指“基础”。在佛教,这是使心祥和及宁静的方法——你们可以用它来训练心,并以这受过训练的“心”来审视“身”。
我们的“存在”是由两个部份组成的:一是身体,一是心,就这两部份而已。所谓的“身”,能被我们肉眼所见,而“心”,相反地,是非物质的部份,只能被“内在的眼”或“心眼”“见”到。身和心这两者,都经常处在混乱的状态中。
“心”是什么?心并不真的是什么“东西”,依照传统上的说法,心就是那个能够去感觉或意识的。那感觉、接受,以及经验一切法尘的就称作“心”。当下这个时刻就有心——当我正在对你们说话时,心自认到我正在说什么。声音透过耳朵,你们知道我在说什么。那个经验到这些的,就叫做“心”。
心,并没有任何的自我或实体,也无任何的相状,它只是在“经验心理活动”,如此而已!如果我们能教导这颗心拥有正见,它就不会有任何的麻烦出现,它将能平静自在。
心是心,法尘是法尘,法尘并不是心,心也不是法尘。为了能让我们清楚了解我们的心和在我们心中的法尘,我们说,能接受法尘突然“啵”地闯进来的,就是心。
当心和它的对象两者互相接触时,会升起感觉。这其中,有些是好的感觉,有些是坏的感觉。有些是冷的感觉,有些是热的感觉。各式各样都有。而如果不用智慧去处理这些感觉的话,心就会被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