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浴血-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从天而降的炸弹落在坦克群头上,燃起熊熊大火,大部分坦克很快趴在地上不动了,美军的火炮和反坦克兵器也向匆匆撤退的其他坦克开了火。正巧路过的日军105师一部为了挽救第2坦克师的噩运,派出两个营前往救援,也没有改变战场形势,更没能遏制美军向马尼拉挺进的势头。但是经此一战,“尚武集团”以碧瑶为中心的抵抗根据地算是初步形成了。
在击退了日军的反击之后,克鲁格的部队逼近克拉克基地,在基地外围遇到了日军“建武集团”的顽强阻击。“建武集团”是在美军登陆前不久匆匆拚凑起来的,人数约3万余人,原先归60多个单位管理,其中包括平时吊儿郎当的海军基地人员、空军地勤人员以及运输船被击沉后好不容易才爬上岸来的步兵。该部队的军官也是被临时抽调来担任指挥的,根本不认识手下的士兵,作战指挥能力普遍不高。1月8日,负责指挥“建武集团”的原日军航空兵第1挺进集团长田理喜智中将抵达克拉克基地,向聚集在基地附近的几万名官兵下达任务:尽可能持久地保住基地各机场,控制和阻挠美军使用机场。
如果接受任务的是个齐装满员、受过正规训练的陆军师,依托克拉克基地及周围地形,坚守一段时间还是可能的。但眼下“建武集团”所属部队究竟有多大的战斗力,田心里一点数都没有。他从手下官兵中挑选出一些看起来能打仗的人,编成3个支队,依托斯特清巴格南侧高地、班班西侧高地组成第一道防线,在它后面的山梁上,则是由15000人据守的第二道防线。田企图依托有利的山岳地形进行顽强抗击,阻止美军前进。
1月25日,美军以一个师的兵力发动了对“建武集团”第一道防线的进攻。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美军步兵和坦克兵协同作战,一点点突破了日军的左翼。防守右翼的日军也受到攻击。当美军逼近阵地时,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嚎叫着冲出战壕,企图以死相拼,结果在美军密集的扫射中一个个倒了下去。
到了1月31日,美军全面突破了日军的第一线阵地。为了挽回败局,田打出了最后的“王牌”,把他手里掌握的第2坦克师的一个团派出来,冲下山去袭击正沿着公路向克拉克基地挺进的美军。
第2坦克师是菲律宾日军惟一的一支机械化部队,计有九七式中型坦克200辆,75毫米口径火炮33门,汽车约1000辆,人员8000名。但和大批登陆的美军M-4型重型坦克一比,就差多了。M-4的装甲为75毫米,坦克炮为75毫米加农炮。日本坦克装甲仅为25毫米,火炮为47毫米炮。如果两国坦克对射,日本坦克打不穿美国坦克,而美国坦克却可以轻易击穿日本坦克。所以,田手中的最后“王牌”很快在美军坦克和飞机的围歼下全军覆没。此后,日军便把剩下的坦克部队拆散,把坦克埋在土坑中当固定式炮台使用。不想又被菲律宾游击队发现并将其位置通报给美军,经过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剩下的坦克通通报销了。对于那些利用战壕顽强死守的日军,美国人使用了燃烧弹,遮蔽战壕工事的树木、草丛化为一片火海。美军还出动推土机在山腰修建汽车路,将火炮、坦克推到最前沿去,强行打开了通往克拉克基地的大门。
克拉克空军基地由6个大小不同的机场组成,负责守卫它的兵力很少,美军夺取它并没有费太多的力气。但基地周围高耸起伏的群山仍掌握在日军手里,躲藏在山洞和沟壕里的敌人用炮火轻易就可以封锁所有跑道。美军为此派出了一支支小部队,逐一把凭借山洞负隅顽抗的日军“抠出来”消灭掉。在安全得到有效保证之后,陆基航空兵指挥官肯尼把自己的司令部迁了过来。他手下的参谋还在机场附近的树林中发现600多架日本飞机,其中50架完整无损,另外50架只有轻微损坏,剩下的500架就是破铜烂铁了。
第60节:菲律宾浴血(60)
克拉克机场破坏最大的是跑道,上面弹坑累累,根本无法起降飞机。好在十多天以后,美军工兵陆续把弹坑填平,身躯庞大的C…47型运输机和重型轰炸机都可以在机场起降了。
占领克拉克机场的美军距马尼拉近在咫尺,但克鲁格却不愿意前进半步。他确信埋伏在吕宋中央平原以北和以东山区的日军会突袭3号公路,切断他的后路,所以在后援部队——第1骑兵师和第32步兵师从莱特岛调到林加延之前,拒绝采取任何新的进攻行动。
麦克阿瑟冲着克鲁格大喊大叫:不用怕,如果山下奉文敢把部队派到平原来,就会被我们的坦克、飞机和大炮通通消灭光。他要求克鲁格于2月5日前派部队攻占马尼拉。因为不久前麦克阿瑟曾向参谋长联席会议许诺过,在林加延湾登陆4周之内要占领这座城市,而现在时间正飞快地从手指缝中溜走。
克鲁格不为所动。
麦克阿瑟决定把艾克尔伯格的第8集团军从莱特岛调来参战,让两支部队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获得夺取马尼拉的荣誉。
艾克尔伯格手中的王牌是第11空降师。它是太平洋战区的惟一空降师,全师只有8000人,但个个训练有素,作风顽强。眼看着同为空降部队的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降师在欧洲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立下了功勋,大家都在盼望着一显身手的机会。按照事先拟制好的作战计划,这支部队应该在马尼拉西南70多公里的纳苏格布湾发动两栖登陆,只装备有轻武器的伞兵要想在如此远的距离上粉碎日军的节节抵抗,攻入马尼拉又谈何容易?况且此前麦克阿瑟指挥的几次空降行动,都是把部队直接空投到目标所在位置,而不是在距离目标几十公里的地方。这次麦克阿瑟也想让艾克尔伯格这样干。他甚至暗示,艾克尔伯格如果能大胆地率领第11空降师攻占距马尼拉市中心不到5公里的尼科尔斯机场,并率先进入菲律宾的首都,他就可能在衣领缀上第4颗银星,成为美军上将。陆基航空兵司令肯尼也保证向第11空降师提供一切所需要的空中支援。但风度翩翩的艾克尔伯格不愿冒这个险。他宁愿先在纳苏格布的海岸上站住脚,然后才带着手持卡宾枪和机枪的空降兵们一步步向马尼拉挺进。
1月31日,第11空降师的两个滑翔机空降团乘坐登陆艇在纳苏格布湾上岸,上午9时45分夺取了纳苏格布小城和简易机场,占据了正面4公里、纵深5公里的地盘。在菲律宾人的欢呼声中,他们利用一条运糖的专用小铁路把给养和部队运往内地,虚张声势地摆出一副大兵团登陆的架势。在距滩头阵地16公里的塔盖泰高地,艾克尔伯格受到日军阻击,于是他派伞兵团在高地上空降,在呼啸的子弹声中把日军从阵地上赶走。此时,站在山脊上的士兵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马尼拉在阳光中“闪闪发着白光”。
2月4日,第11空降师前进的步伐在距尼科尔斯机场仅5公里的伊穆斯然而止。一队依托原西班牙兵营旧工事顽抗的日军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这不是艾克尔伯格常打交道的日本陆军,而是日本海军陆战队。第11空降师被他们死死地缠住,由于缺少大口径火炮等重武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不能攻入机场,更无法向马尼拉挪动半步。直到2月12日,对艾克尔伯格完全失望的麦克阿瑟派克鲁格接替指挥权,第11空降师才在重炮的支援下消灭了纠缠多日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马尼拉是公元1570年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发展起来的城市。它的历史长期与战争相伴。1646年荷兰人通过战争取代西班牙人成为它的统治者,1762年英国人攻占过马尼拉,几十年后它又落入美国人的手中。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之前,曾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山下奉文在前往碧遥之前,再次宣布从这里撤防。
但是,美军却在马尼拉碰到了最扎手的敌人——海军陆战队。
日本的陆、海军是天皇的左右手,两军种自成系统。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两军种部队都是分别通过海军军令部和陆军参谋本部实行垂直领导和指挥的。所以,陆军第14方面军司令山下奉文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后只能带走陆军系统的人员,海军系统根本不买他的账。
第61节:菲律宾浴血(61)
驻马尼拉的日本海军最高指挥官是第31海军特别根据地部队的岩渊三次海军少将。与所有海军官兵一样,这位失去战舰的海军将领既没有受过正规的山地丛林战训练,也不打算到深山密林里去苦熬,而要这在这里进行最后的顽抗,尽可能长时间地阻止美国人入城,哪怕把这座“东方的珍珠橄榄”在战火完全中毁掉也在所不惜。
他手里的部队主要是两个大队的海军陆战队员,还有一些舰艇沉没的海军水兵,驻马尼拉的陆军部队4000余人也主动归到他的麾下,在美国人逼近马尼拉时,全城的日本守军大约有2万人。
为了与美军决一死战,岩渊下令毁掉马尼拉城的建筑,派工兵和炮兵把雄伟的圣奥古斯塔教堂、马尼拉大教堂、邮电大楼、繁华的圣克鲁兹商店街、穷困的托恩多贫民区、邮电大楼等,统统夷为平地,把巴石河上的所有桥梁,包括中国式的木桥、西班牙式的石桥、美国式的水泥桥和钢桥,全部炸毁。他把部队部署在城内各处的永备工事和地下室里,在每一个主要路口都设置了障碍,街道上埋满了地雷,数以千计的建筑物里安设了饵雷,船上的大炮也被拖到岸上的工事里。一场残酷的血腥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麦克阿瑟一度以为艾克尔伯格能出奇制胜,迅速夺取马尼拉,现在他彻底失望了。克鲁格的第6集团军重新进入他的视线。第6集团军这次派出了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师:第1骑兵师和第37师。8000多辆卡车和吉普车分别从林加延湾和克拉克机场附近出发,沿着5号公路和3号公路向马尼拉开进,行军速度远比仅靠双条腿的第11空降师快多了。麦克阿瑟还专门找到第1骑兵师师长马奇,告诉他:“开进马尼拉。我不管你怎么开进去,只要开进去就行,而且要快。要避免人员伤亡。你可以绕过日本鬼子,超越日本鬼子,但一定要开进马尼拉,救出圣托马斯集中营的战俘,占领马拉卡南宫和议会大厦。”
精明强悍的马奇组织了一支800人的“飞虎队”。他们乘坐吉普车、卡车和轻型坦克不分白天黑夜地朝马尼拉进军,速度之快令敌人来不及引爆事先埋好炸药的桥梁,在短短的6个小时之内前进了120公里,于2月4日黄昏前冲进了马尼拉市区。第37师也沿着3号公路紧赶慢赶,于第二天凌晨进入马尼拉。
2月6日,麦克阿瑟听到第1骑兵师和第37师大举进入马尼拉的消息时兴奋异常,他从距前线几十公里的司令部发出胜利公报,宣称美军正在迅速清扫马尼拉的敌人!
麦克阿瑟总是喜欢在公众面前抢风头,这个过早发表的胜利公报也是他作秀心理的产物。即使那些对麦克阿瑟一惯夸大其辞的毛病心知肚明的人,也不能不承认这次表演确实有些过分,麦克阿瑟的胜利公报与接下来美军在市区的残酷战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最初,美军轻型坦克冲入马尼拉城时并没有遇到多少抵抗,成群的菲律宾人涌上街头,流着热泪,诉说着日军的暴行:几天前,凶残的日军围捕了几万名市民,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全部屠杀。
但是,当美军冲到巴石河岸时,数不清的日军就像幽灵似的从地缝里钻了出来,从残存的建筑物内,从瓦砾堆后面向美国人开火。依托12米厚、8米高的马尼拉老城城墙和哥特式塔楼顽抗的日军也给美国人带来不小的杀伤。
肯尼怒不可遏,要求派轰炸机朝那些地方丢汽油燃烧弹,用强烈的气浪和熊熊烈焰熏死、烧死那些躲在坚固城墙和塔楼里的日本人。麦克阿瑟不同意。他觉得轰炸机轰炸太不精确,特别是凝固汽油弹会把市内几百年的古建筑付之一炬。不过他同意使用重炮。于是美军运用155毫米、105毫米口径榴炮营以及配属给陆军团队的75毫米炮,对马尼拉市内各个顽抗到底的日军据点进行毁灭性炮击。
155毫米榴弹炮是当时美国陆军最具威力的火炮,在欧洲战场已经威名远扬,为诺曼底登陆战、安特卫普进攻战屡立战功。它进行直瞄射击时,一发炮弹就可以把一栋混凝土大楼齐根切断。155毫米火炮的参战,加速了日军灭亡的进程,同时也使马尼拉的巷战变得更加残酷。马尼拉的大部市区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绝大多数公共建筑被彻底摧毁。一位乘坐飞机从几千米高空观察战场的美国将军后来描述说:“火焰有1000英尺高,而它喷冒出来的大片大片的黑色浓烟则高达2000英尺。”
第62节:菲律宾浴血(62)
2月12日,日军残部收缩到南滨海区码头一带,隐蔽在医院、政府大厦、陆海军俱乐部、拉萨尔大学、马尼拉饭店及圣地亚哥堡要塞之中,企图依靠事先储备好的大量武器、弹药、食物和水,进行最后的顽抗。
21日,美军夺取马尼拉饭店的战斗打响了。这个饭店是麦克阿瑟几年前在菲律宾的住处,由于当时走的匆忙,他的许多东西,例如茶具、烛灯架、银器和图书,都没来得及带走,麦克阿瑟也急于回去看看,家里到底怎么样了?可是当他第二天在冲锋枪手的簇拥下来到饭店时,发现饭店的西墙已完全坍塌,他居住过的顶楼住宅除了灰烬外,一切都荡然无存。
26日,眼看突围无望,日军指挥官岩渊三次海军少将自杀。
27日,马尼拉的3周激烈战斗宣告结束。1。7万名日军被击毙,美军伤亡6575人,其中死亡1010人。但损失最大的还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死亡人数多达10万人,整座城市只有4栋公共建筑侥幸保存下来,不过已被浓烟熏得发黑了。
在马尼拉的枪炮声尚未停息下来的时候,麦克阿瑟已经把注意力转向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岛。巴丹半岛上修筑有坚固的防御阵地,美军估计那里大约有6000~8000人防守。科雷希多岛控制着马尼拉海湾,不夺取它就无法使用马尼拉湾锚地及甲米地和马尼拉的港口。况且,这两个地方也是几年前美军在菲律宾最后坚守的阵地,直到美国国旗插上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岛上之前,吕宋岛的战斗就远远谈不上结束,麦克阿瑟心中的死结就永远打不开。
1月29日,收复巴丹半岛的战斗打响了。艾克尔伯格麾下的第38师配属第34团战斗群在吕宋岛西海岸登陆。这支部队从巴丹半岛的根部切断了它与吕宋本岛的联系,另一个团级战斗群,则在巴丹半岛西南海岸登陆,合击位于半岛中心的日军。
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军的情报官对巴丹半岛守敌的实力估计过高了,那里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
相反,美军指挥官们以为科雷希多岛上只有900多人,因此尝试用空降部队和两栖部队联合作战,一举占领这个战略要点。等到战斗打起来以后,才发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自从1942年日军夺取科雷希多以来,这个封锁着马尼拉湾入口的要塞长时间没有启用。1944年9月,随着菲律宾防务形势的日益紧张,日本海军匆忙编成了以板垣昂海军上校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