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明十七帝疑案 (二)毛佩琦-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都包上铁皮。朱元璋是小船,仰着头都看不到敌人。但是大船行走不便,小船灵活。后来东北风一刮,朱元璋放火烧船,把谁烧死了?把陈友谅的弟弟烧死了,这个弟弟号称“五王”。他弟弟一死,陈友谅泄了气,这个仗就不好往下打了。在乱军之中,一个箭射中陈友谅,穿过脑颅,把他射死了。这个朱元璋坐的船是白帆,他挂着帆呢,白帆,陈友谅就指示,说见到白帆就打,后来朱元璋发现了自己的目标太大,就让所有的船都挂上白帆,就迷惑了陈友谅。就是小船灵活,大船无法行动,朱元璋用火攻,用火攻打败了陈友谅。这一仗成为朱元璋夺取帝位最关键的一仗。因为陈友谅是最有势力的群雄之一,当时刘基也跟他说,说陈友谅势最强,张士诚是最富。张士诚最富,他就是为了保自己的地盘,他不管别的。陈友谅,说你可要小心,他是日夜都是惦记咱们,咱们先把他拿掉,天下就是咱们的了,这个是刘基给他说的话。所以他打败了陈友谅,最后通往帝座的道路就扫平了。随着朱元璋势力的壮大,他的羽翼渐渐丰满。元至正二十六年,就是公元1366年,他派廖永忠,把小明王接到南京来,这个廖永忠在走到瓜州渡口的时候把船给凿翻了。不管小明王怎么样,他是皇上啊,他是当时他们的皇上啊,就把小明王给淹死了。淹死了朱元璋没有追究,为什么呢?实际上是受了朱元璋的命,他把皇上淹死了,不予追究,那是谁的命令?肯定是朱元璋要求他这么做的。这时候他自己已经羽翼丰满,这一年他就不再用小明王的年号了。小名王的年号是“龙凤”年号,他自己的年号就改成“吴元年”了。大家说“吴元年”很特别,这个年号都是两个字,它怎么是一个字?我们下一回再说,我们先搁在这儿一个问题。他叫了“吴元年”,第二年就是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钟山下设上祭坛,祭告天地自己登皇帝位,大明皇朝诞生。朱元璋命将北伐,他在和诸将讨论进军计划的时候说,这个仗怎么打?常遇春说,咱们现在直捣元都,直接打到大都,一灭了它不就完了吗?朱元璋说不。朱元璋对天下形势有一套分析,他说,“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殊非吾利。我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移兵河南,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独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元朝建国将近百年了,他的大都把守一定是非常坚固的,我们要直趋到元都的城下的时候,悬军深入,粮饷跟不上,那不是我们的利,没有利的形势,这是不行的。我想怎么打?先打山东,撤其屏蔽,移兵河南,再往西,断其羽翼,给他翅膀砍了。再往西打,攻下山西,扼其户槛,把他门儿给关上。这时候,元大都就成为我们包围之中的一个孤城了,这时我们再直捣元都的话,元都必克。拿下元都我们再往西走,那关、陇可以席卷。这一套战略非常完整,最后徐达作为大将军带兵北伐,就是按照朱元璋的部署一步一步取得胜利。所以朱元璋的胜利除了有各种因素以外,他自己个人的才能、聪明才智也是非常关键的,就是运筹帷幄,料敌千里,朱元璋有这个本领。
那么,朱元璋的成功,归根结底是什么呢?我说,有这几方面,第一朱元璋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表达了当时广大民众的意愿。人民想要做什么?要推翻元朝过好日子。所以,天下大乱,都要反对元朝,他顺应了这个潮流。他不杀,他行仁义,顺应这个潮流。第二,他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就是我们讲一套正确策略,包括“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包括每个战术,他采取了正确的策略,战略和策略。第三,他有知人之明。他能够把天下贤才吸引到他的身边为他所用,你看,不论家乡的同伴,汤和还是徐达,还是常遇春,这些人,能征善战;也不论是刘基,朱升这些饱学之士,都为他服务。他有什么本事啊?但是,他有了这些人,就可以克敌制胜。还有一点,就是朱元璋本身也有卓越的才能,他本身要是一个很糊涂的人,大概他军队带不了,他也不能够成就帝位。他也是聪明过人,他能够组织千军万马克敌致胜。有了这几个原因,我想朱元璋的成功就有了基本的条件。所以,我们说,朱元璋创造了历史,历史造就了朱元璋。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当了明朝的皇帝,一个生气勃勃的大明皇朝从此诞生,徐达按照朱元璋的部署,拿下山东、河北,进攻大都。元顺帝,带着臣属开健德门逃走了,健德门在那儿?现在北京德胜门北土城,德胜门北的土城,健德门。明朝建立了以后,城墙往南移了,移到现在的德胜门。北边的土城这个门正对的是健德门,元顺帝又回到蒙古老家。这就是元顺帝结束了在中原90多年的元朝统治。明朝诞生以后,他的国号叫做“大明”,为什么叫“大明”呢?我们下一节再说。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编辑:兰华来源: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