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之增产,养活更多的人口,从而对日后人类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农业起源与早期发展
早期人类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逐渐发现一些植物春季生长,秋季结果,
冬季干枯的现象,便按期采集果实食用。当熟悉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摸
索到栽培的方法,便产生了原始农业。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的起源大致有三个中心地,一是西亚,一是东亚,
①
一是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 。
西亚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距今约9000年前的耶利哥遗址
中发现的碳化植物表明,当时人们已种植原型大麦、小麦、燕麦、豌豆和水
果等。稍晚于耶利哥的沙塔尔、休于遗址(距今8700—7700年)中农作物品
种有所增加,大麦和小麦都出现了2—3个品种,蔬菜和果类食物也较多。个
别遗址在距今9000年左右就已种植红小麦和emmer小麦两种,距今约8000
年左右,发现的更多,而且有一粒小麦、二粒小麦、普通大麦、六棱大麦、
②
六棱和双棱有稃大麦、羊面草等品种 。学者们一般认为这些作物后来传向亚
洲其他地区和欧洲等地。
东亚、南亚也是世界上农业起源较早的地区,这里发现了最早的大米和
小米,但大米 (又称水稻)究竟起源于哪一具体地点,还有争议,一种意见
认为起源于中国云南高原,然后传到东南亚和印度。另种意见认为起源于中
国云南和印度的阿萨姆地区。还有意见认为起源于泰国、印度和中国。但考
古遗址中尚未找到属于最原始的人工栽培稻。中国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
了距今约8000年的炭化稻,但它不属于最原始的稻。小米(又称粟)无疑是
最早在中国驯化种植的,其野生型是狗尾草,从磁山,裴里岗遗址出土的炭
化粟可证实,至迟在8000年前我国河北、河南已普遍种植小米,然后传布到
朝鲜、日本等地。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中,
发现了不少窖藏和罐藏的小米,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有一定的剩余可供贮
存。
中美洲是美洲大陆最早产生农业的地区,在墨西哥东北部塔毛利帕斯州
的山间峡谷地带,曾发现距今9000年左右的遗址群,其中出土了大批植物遗
物,经分析得知,植物中已有人工栽培驯化过程中的原始形态的葫芦、玉米、
辣椒、南瓜以及豆类等碳化物。在墨西哥城东的普埃布拉州东端的河谷地带,
①
还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人工培育出的玉米、豆类及棉花等品种 。
(2)原始农业技术的发展
从世界上大多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农具看,主要有:斧、刀、臼、
磨、磨棒、锄、犁等,结合一些民族学资料,研究者认为原始农业一般经历
了“刀耕火种”和“锄耕”两个阶段。
刀耕火种是指用磨制的石斧砍倒树丛,再用火一烧而光,最后撒上种子,
① 参见《世界上古史纲》,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② 参见同上书。
① 参见李连等《世界考古学概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
… Page 26…
任其生长,待作物成熟后,用石刀、陶刀等收割,用石磨或石碾加工去皮。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人们发现经过人力锄耕以后,再播下种子,可使作物
生长的更好,便普遍使用这种方法,于是农业生产进入了锄耕农业阶段,或
称耜耕农业阶段。在中国裴李岗、河姆渡等遗址中发现了不少的石耜、骨耜,
这两类工具的形状和功能都近似现代的铁锹,需捆附木柄和脚踏横木,使用
时,先以手扶柄,脚踏横木、推耜入土,然后下压木柄启出,是当时较为有
效的翻土工具。锄耕农业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并延长了土地使用的年限。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基本上是依靠自然雨水的灌溉,但也有少数灌溉系统
的存在。在距今8000—1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萨玛腊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当
时人们开凿使用的灌渠遗迹,在遗址周围,还发现了断断续续的沟痕。研究
者认为这是以小型的,天然沟洫为基础的,在沟洫之间有意地再开凿几条沟,
①
把它们联系起来,可将水引入田中,是最早的人工灌溉系统 。到新石器时代
晚期可能较普遍地出现了拦河人工灌溉和人工施肥的技术。
(3)原始畜牧业
早期人类在长期狩猎的过程中,为了补充食物,时常有意将一些幼小的
野生动物带回住地中饲养,逐渐发现一些动物是可以驯化成家畜,从而出现
了原始畜牧业。
人们首先驯化的是狗和羊,其次是猪、牛、马、鸡等。世界各地驯化野
生动物为家畜的时间和种类不尽相同,但大致都经历了驯育野生动物、繁殖
家畜新种和人工选择三个阶段。家畜是在人类的干预下,按照人类选择的方
向,不断塑改体型和习惯。
狗的野生祖先是狼,由于它具有易驯养、灵敏、快速等特点,往往是人
类狩猎中的好帮手,所以狗最早被驯化。根据现有的资料,北美依达科的贾
瓜尔洞中发现,年代为10000年以上的家养狗,英国的斯达、卡尔中石器遗
②
址,年代为距今9500年左右也发现了家狗的骨骼 。西亚最早的狗是在卡约
努发现,年代为9000年以前,中国磁山,裴李岗遗址中也有狗的骨骸,年代
在8000年以前。
羊是较温顺的动物,饲料简单,也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已有
的资料表明在西亚、萨威、克米,沙尼达遗址中出土了最早的家羊骨骼,年
①
代在11000年以前,西亚,耶利哥遗址中出土了距今约9000年的山羊遗骸 。
中国8000年前裴李岗遗址,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也出现了许多羊的骨骼。
猪是在约9000年以前被人类驯化的家畜,卡约努遗址中出土了最早家养
②
猪的骨胳,耶莫遗址中出土了8500年以前的家养猪骨骸 ,希腊最早的新石
器遗址中,如阿尔吉萨、尼亚、尼科米底西和克诺萨斯等也发现了家猪的骨
骸。中国磁山,裴李岗遗址(8000年以前)和河姆渡遗址(7000年以前)发
现了大量的家猪骨骸,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陶猪。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是平行发展,后来在一些靠近草原牧场的地方,
人们发现畜牧业比农业更有利,便以畜牧业为主,又由定居生活转向不定的
游牧生活,畜牧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社会上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和以
① 参见杨建华《两河流域史前时代》,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年。
② 参见海格斯等《家畜和农业的起源》,剑桥1972 年版。
① 参见杨建华《两河流域史前时代》,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版。
② 参见同上书。
… Page 27…
畜牧业为主的两大群体,这便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次社会大分
工。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给人类提供了可靠的衣食之源,使人们过上
了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在此基础上,随着农业和畜牧业技术的发展,人们
生产出日益丰富的产品,提供出一定的剩余劳动产品,这就为人类进入文明
社会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 Page 28…
3。原始手工业
(1)陶器制作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对泥土的粘性,可塑性有所认识,知道泥土加
水调和后可以捏塑成各种形状,人类还可能发现粘土泥坯经过日晒与火烧而
变硬,从中受到启发,这些都是陶器发明的先决条件。随着农业的出现,人
们过上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对煮熟和储存食物的用具有强烈的要求,陶器便
应运而生了。新石器时代,世界各地区普遍使用了陶器。
早期制陶主要采用手制和模制的方法,手制就是直接用于捏成形,或用
泥条盘筑法,泥条分段衔法和泥片贴塑等方法对陶坯加工成形。然后再经火
烧。模型是用编织容器或葫芦等作为模具,把粘土涂在容器上,经火烧后而
成器。早期的陶器胎壁厚薄不匀,且粗糙,火候也较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
西亚的穆赖拜特遗址中发现了5件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手制陶器,这些陶
器制作粗糙,未烧透,气孔犹存。我国江西万年仙人洞发现了距约1万年前
的陶片。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陶器制作技术在不断地提高,距今7000—6000
年前,在欧洲流行线纹陶文化,其陶器虽仍为手制,但器型和图案都已固定
化,器型为半球形的圜底钵和葫芦形的长颈瓶,陶器上一般都饰有回旋纹,
曲折纹、平行纹等线形刻纹。中国距今约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流行红陶和
彩陶,如著名的人面鱼纹陶盆、鹿纹陶盆,反映出这时期陶器制作已具备了
相当高的水平。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就是普遍运用
陶轮制陶。陶轮是一个装有直立转轴的圆盘,把和好的陶土或粗坯放在陶轮
的中央,使陶轮转动,同时用手捏陶土或用工具使陶土成形,并使坯面光洁。
用陶轮制成的陶器、胎壁均匀,外型美观,还可大大提高生产率。这时期陶
窑的结构有所改善,烧陶温度提高,可达1000℃。距今约4000年前中国山
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用陶轮制出的单色无彩的新型陶器,以黑色
为主,胎极薄,有的仅达0。5毫米,素有“蛋壳陶”之称,相当精美,代表
了这时期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人类一项伟大的创举,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改
变天然性质的开端。陶轮的发明更是人类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
类早期使用的一种原始的加工机械,也是迄今一切旋转切削机具的始祖。
制作陶器需要一定的技术,特别是当陶轮出现以后,不是任何人都可以
掌握这门技术的。于是渐渐出现了掌握制陶技术的专门人员,而后形成了一
门制陶手工业,手工业的出现常被称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
工。
(2)纺织
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可能先学会用葛、麻等具有韧性纤维的植物,像
编筐篮那样织成布,后来有了纺轮,可纺出细软的纱线,人们便设法把一根
根纱线依次系在一根木棍上,另一端也以同样的方法系在另一根木棍上,并
把这两根木棍固定了的纱线绷紧,这样就可像编席子一样有条不紊地编结
了,通常人们把一根根的纵向纱称为“经纱”,依次横向织入的纱称“纬纱”,
当经纱组成的经面被纬纱交织完毕,织物就编成了,这是较原始的织布方法,
效率较低。距今约9000—8000年前位于土耳其西南部的哈吉拉尔遗址中发现
了世界上较早的纺轮,与此同期的恰塔尔休于遗址中还发现了纺织品,估计
… Page 29…
这时期的纺织品是采取上述较原始的织布方法织成。
后来人们在原始织布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原始织布机,其原理是用木棍
把经纱的单、复分开,只要提起一根木棍,所有的经线单数或复数都抬起来,
纬线可一下子穿过,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为了使经、纬交织紧密,再用
一把扁平的木刀把纬线打紧。我国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木棍和
扁刀,有学者根据民族学资料推论它们很可能就是这种原始织机的组件。
中国的纺织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
6300—6000年前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中出土了以野生葛为原料织成的葛
布。距今5300—4300年前,浙江、吴兴、钱三漾遗址中出土了麻布,据研究
这两类麻布均是运用原始织机织成的。钱山漾遗址中还出土了土丝带、丝线
等,经鉴定为家蚕丝织物,织物密度约为每厘米47根。从中不难窥视到当时
纺织技术之一斑。
(3)冶金
人类在长期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多次接触到自然界存在的纯铜块,即天
然的次生红铜,并逐渐认识到它可熔,可锻的性质,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烧
制陶器,则为治金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最初人们利用的多为自然铜,西亚距今9500年前的穆赖拜特遗址中发现
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铜器,有钻孔珠、铜锥和别针等,这些铜器都是用
铜矿石直接打制而成的,后来人们还学会了以木炭为燃料从孔雀石等铜矿石
中炼取红铜,这是最早的冶金技术。在西亚地区发现了距今约5800—5600
年前,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冶铜遗迹。在南斯拉夫还发现了温查文化时期
(距今约6500—5000年)已被开发的鲁德纳格拉瓦铜矿穴。距今5100—4900
年前,西亚的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一些遗址中出土了熔炉,说明冶铜在这
一时期的很多地区已经很普遍。红铜的特点是展延性好,可锻又可熔,但是
它的坚硬程度不如石器,很少用做工具,只有当红铜和适量的锡或铅熔铸在
一起时,才可能变得坚硬,于是又出现了铜、锡等合金也称青铜器,距今约
4000年前中国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小件铜器及炼铜的坩锅残片、铜
渣等,其中有的铜器含铅量达5%。
冶金的发明无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特别是当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普
遍出现以后,人类便迈入了文明的门槛——青铜时代。
… Page 30…
4。原始建筑
远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或许已能搭窝棚居住,但更多的证据表明他
们是居住在洞穴里。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筑的住所出现了。在距今2。7
万年前的捷克多尼维托尼斯遗址中,发现许多排列成椭圆形的大兽骨,学者
们推测这些兽骨是当时人类的建筑材料,人们可能选用一些不大的树木枝干
①
塔成架子,用若干块兽皮盖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