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

第12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及该所第四任所长,号称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导人的哈贝马斯组成了 

该学派的理论核心,并发表了大量著作,在西方,特别是欧洲和北美,产生 

了巨大反响。六十年代西欧各国大规模学生运动便是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 

影响下爆发的。七十年代初以来,随着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和弗 

洛姆相继去世,法兰克福学派作为一个实体虽不复存在,但其理论在国际上 

的影响并未削弱。尤其是哈贝马斯,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活跃在世界理论舞 

台上,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哲学和社会学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也称“批判理论”,因为在它看来,马克思主义的 

本质是批判的,只有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马克思主义才能产生和成 

立。这种批判精神在马克思的著作 (特别是早期著作)中得到明确体现。但 

是,在恩格斯所领导的第二国际以及此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那里,批判的 

本质渐渐削弱甚至完全泯灭了。而要重振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恢复它的批判 

精神,对现代社会作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彻底的批判。1937年,霍克海默 

正式提出,要用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来和传统的理论相抗衡, 

并认为,批判理论的出发点首先在于它对自身的倾向性有清醒的认识,一种 

理论不可能是中立的、纯客观的,它的倾向性必然包含在它的目的之中。在 

否定人与人之间的压迫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社会,将人作为具有自我意识并在 

社会现实中自觉行动的主体,恢复其在社会进化中的核心地位,是批判理论 

的主要目的。传统理论包括社会主义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用以自身再 

生产的“专业化劳动”过程中,从固定的既成事实出发,得出同现存社会相 

适应的“顺从主义”结论,从而蜕变为一种“虚假意识”。而批判理论与此 

相反,它把自身置于社会的自我再生产机制和现行劳动分工的限制之外,使 

人意识到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弊病。因此,它是一种否定现有社会再生产 

过程的全新的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和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人本主义倾向。它所关注的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解放问题, 


… Page 47…

  尖锐地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人的种种异化现象,认为这个社会是 

  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人的本质遭到严重的摧残和压抑。霍克海默指出,资 

  本主义对人的统治是同对自然的奴役联系在一起的,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 

  代化大工业便是这两种统治形式最巧妙的结合。在他看来,“个性的摧毁并 

  非科学技术或人的自我保存的动机所造成的,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物质生 

  产,而应从这种生产的形式,即在工业主义的特殊构架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① 

  中去寻找根源。”马尔库塞在《单维人》中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 

  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对自然和人的统治也日益科学化、合理化。科技的发 

  展和生产的社会化使人完全听命于技术和工具的奴役。这种奴役比阶级统治 

  更加野蛮、沉重。它使人丧失了自由和主体性,使劳动、生活和业余时间单 

  一化、标准化、规范化,剥夺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虽 

  然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但却将人抛入无休止的消费追逐中,从而扭曲着人 

  的本能:“这个社会在总体上是不合理的,它的生产力摧毁着人的需要和天 

  赋的自由发展,它的和平安定是通过不断的战争威胁来维持的,它的强大是 

                                                                            ① 

  与压迫人的现实可能,平息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 “反对自 

  由的斗争最有效、最坚韧的形式是灌输给人以物质的贪欲,这种贪欲能使人 

                                                       ② 

  的精神斗志颓丧,从而使压迫和奴役永久化。”马尔库塞认为,物质满足作 

  为一种外在的虚假需求使人丧失自我意识,消除了人对社会统治的不满和抗 

  议。人在精神上失去自由,政治上失去选择的可能,思想上则失去批判和否 

  定的能力,从而不得不盲目地依附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的 

  统治,成为资本主义“一体化的牺牲品”。其次,科学技术把现代社会变成 

  了一架机器,一切人和物都沦为被管理的对象,成为新的奴隶。在《启蒙的 

  辩论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断言,曾经把理性从神话的束缚下解放出 

  来的资产阶级启蒙精神虽然使人获得了对自然的统治,但这反过来又变成了 

  一种新的神话,广义地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命令。资产阶级曾用理性清 

  除了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思想迷信,但是,它又创造了包裹在新的科学专制 

  主义下的新迷信。启蒙的理性增强了人与自然对抗的力量,但同时又提高了 

  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统治的力量,导致了新的野蛮,堕落为操纵大众意识,扼 

  杀个性自由的工具。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启蒙的自我摧毁”。启蒙带来了一 

  种破坏性的“盲目的进步”,它系统地消灭了批判精神,消灭了否定,作为 

  一种“技术思维”的统治使人的主体性彻底丧失。商业拜物教渗透于一切生 

  活领域,而思想则被摧毁。这带来了大多数人对一种建筑在科学管理基础之 

  上的社会秩序的盲目服从,人被全面物化,而科学技术仅仅是实行这种暴政 

  的手段而已。哈贝马斯亦强烈指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活世界的“殖 

  民化”倾向,在他看来,当今的西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经济化,竞争机制的 

  普遍化,建立在“技术原则”之上的官僚化的管理方式以及日益沉重的“效 

  率压力”带来了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物化,人已陷入了“物的统治。” 

       很明显,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人的物化的批 

  判来自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的论述。马克思在早期著作, 

  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异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社 



① 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法兰克福1967 年,第三者15 页。 

① 马尔库塞《单维人》,法兰克福1963 年,第11 页。 

② 马尔库塞《单维人》,第24 页。 


… Page 48…

  会过程,首先是作为劳动者在资本剥削下的现实苦难来分析,认为克服这种 

  异化的唯一途径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消灭剥削,使劳动不再成为 

  个人生存的手段。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物质极大地丰富,人人不 

  必再为生存而担忧,劳动成为人的自觉需要时,异化才能最终得到克服。 

       然而,这一观点却遭到法兰克福学派的驳斥。他们认为,马克思仅在“劳 

  动”,即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层面上分析异化现象,把革命的目的局限在劳动 

  者贫困状况的改变,似乎只要变革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消灭了剥削,物质上 

  富裕了,人的异化便会得到彻底克服。马尔库塞指责说,这种理论是极其片 

  面的,人的解放并不仅仅是物质——技术层面上的解放,而是整个生存层面 

  上的解放,物质生活的富裕并不等于人的自由和幸福,这在今天的资本主义 

  社会已经得到证明。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尽管已大 

  大提高,但在精神上却陷入了更加沉重的统治,人的物化现象更加严重。哈 

  贝马斯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只注重物质的生产与分配,从而把人类种 

  群的自我保存和发展仅仅归结为“劳动”,这一理论将人完全视为客体化对 

  象,将其思维和行为等同于一种仅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相关的理性行为,从 

  而完全忽略了人在精神和文化上的需要。 

       二、绝对的否定性。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在哲学上反对黑格尔的辩 

  证法,认为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否定最终导致肯定,导致同一性,因而是不彻 

  底的。批判理论主张彻底的否定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肯定和同一性。霍克 

  海默宣告,批判理论遵循的是一种“否定的辩证法”,目的在于“揭露一切 

                                                              ① 

  阉割、扭曲、压制人性,阻碍人的自由发展的现象。”马尔库塞认为,哲学 

  在本质上是否定现实、批判现实的,因为只有否定现存的一切,才能打破旧 

  的现实,开创一种新的、超越一切旧事物的现实。阿多尔诺在这方面更加激 

  进,他把“否定的辩证法”视为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认为辩证法的灵魂就 

  在于它的否定性,它是一种摧毁的逻辑,是“对彻底的非同一性的意识”。 

  而否定之否定导致肯定的黑格尔辩证法“最终趋向了同一性原则,趋向妥协, 

  趋向矛盾的调和”,因而是“向现存的统治制度投降”的不彻底的哲学立场。 

  ②阿多尔诺指出:“将否定之否定与肯定等同起来构成黑格尔同一性哲学的精 

  髓,它把形式原则提升到纯形式的高度……假如总体是不真实的,那么部分 

                                                                ① 

  的否定绝不能导致总体的肯定,而只能是总体的摧毁。”以他之见,辩证的 

  矛盾运动不可能上升为更高一级的综合和肯定的整体,不论这种整体是返回 

  自身的世界精神或所谓必然实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无产 

  阶级社会。总体总是不真实的,因此,对现有的一切作彻底的、具体的否定 

  应当是唯一的可能。否定的辩证法首先反对同一性原则,因为这种原则用普 

  遍性概念压制了一切个性和特殊的事物,创造了一种普遍的虚假联系,“意 

  味着统治和压迫”,它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的市场交换原则,而理性由于容忍 

  这一原则已将自己出卖给同一性。否定的辩证法坚持矛盾的绝对性和非同一 

  性,在它看来,事物永远不可能与自身同一,辩证法除了否定之外不可能是 

  别的东西,因为批判本身就是否定。所谓否定,是一种“连续的、开放的、 

  彻底超越现存的一切的否定”,它决不包含任何肯定。此外,阿多尔诺还声 



① 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法兰克福1967 年,第174 页。 

② 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法兰克福1966 年,第15 贞。 

① 阿吉尔诺《否定的辩证法》,第28 页。 


… Page 49…

  称,否定的辩证法是反体系的,因为体系本身便是一种肯定意识,它阻止自 

  我反思,使人陷入不能真实地看待现实的虚假概念之中,而否定的辩证法不 

  是一种普遍的理论,不是一种世界观,仅仅是一种批判,一种意识形态批判 

  和社会批判。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尖锐的批 

  评。他们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在总体上是一个“不真实的”(阿多尔诺语)、 

   “病态的”(马尔库塞语)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虽然在物质生活上有了 

  很大改善,但却陷入更加严密的统治。这种统治建筑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 

  上,并以“科学的管理”出现,因而是一种“新极权主义的统治形式”。它 

  从思想上消灭了反抗,使人彻底丧失了判断事物的能力。资本主义已完全耗 

  尽了它的“乌托邦潜能”,再也没有改善的可能,不可能再给予人以任何希 

  望。马尔库塞号召人们开展一场“大拒绝”运动,与这个社会全面对抗。 

       在这一点上,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哈贝马斯与老一代批判理论家如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和马尔库塞有明显的不同。哈贝马斯虽然看到了资本主 

  义社会制度固有的弊病,指出它业已陷入日益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但并 

  不否认西方社会制度的历史成就,认为这一制度仍存在着自我改善的可能。 

  它的“乌托邦潜能”并未像阿多尔诺所说的那样已经耗尽。在他看来,克服 

  当今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消除人的异化,改善社会状况的唯一途径在于“重 

  建交往理性”:不仅理论研究的重心应当由“认识——工具理性”转移到交 

  往理性上来,而且在生活领域必须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化”、人际交往结构的破坏、日常生活的贫乏化提出强烈抗议,反对以利润 

  为目的的职业劳动的工具化,抵制竞争机制的普遍化,以及日益沉重的“效 

  率压力”,反对服务性行业、人际关系和时间的金钱化,批判无休止的“消 

  费追逐”。他提出,生活世界应当从官僚管理机构的控制下挣脱出来,在人 

  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同情、相互支援的基础上按照自助和互助的形式重新组 

  织起来。然而,最重要的是在公共生活 (包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实现 

  符合“交往理性”要求的“话语意志”的民主和自由。这意味着,话语的一 

  致性必须在反对使用权力和暴力、人人都有权参与的前提下按照交往理性的 

  原则来实现。 

       三、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尖锐地批判近代社会 

  理性的片面化倾向。在他们看来,理性在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如巴门 

  尼德)那里本来是统一的,存在与”思维、真理与理性具有不言而喻的同一 

  性。从柏拉图开始,理性显露出分裂的最初迹像。柏拉图在理念论中,试图 

  把认识论问题同本体论 (存在论)问题、伦理问题同审美问题区分开来,从 

  而第一个将理性划分为不同的表现形式。真正使理性发生分裂的应当是亚里 

  士多德。他把智慧视为人的最高品质,认为“道德使人制订出正确的目标, 

                                                   ① 

  而智慧则使人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手段”。在他看来,智慧是实践理性 

  与理论理性相结合的产物。这样,他便明确地把理性划分为两种:体现在实 

  践中的实践理性以及体现在在道德中的理论理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性的 

  分裂日益明显。由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独立的知识领域,理 

  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的裂痕愈来愈深。虽然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家和一些 

  唯心主义哲学家试图恢复理性的统一性,如奥古斯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