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行法的最初方便你要具足,如果不具足就很难。最初方便是什么?《无量寿经》上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八个字,你只要依照这八个字,一生一切时一切处都不离开,你决定成就。这四个字,“发菩提心”可重要了。菩提心是什么?不为自己,广利群生,利是利益;换句话说,只为众生,不为自己,这是菩提心。有一点点自私自利就是障碍,你就难了,所以真的要万缘放下。要不要帮助别人、成就别人?要,不是代众生受苦吗?在现前这个时代,随分随力建小道场,印光大师教导我们,在一块真正修行人不超过二十人,超过二十人,另外一个地方再建个小道场。实在讲,我早年读觉明妙行菩萨的《西方确指》,我很喜欢、很羡慕。他们在一起修行,只有十二个人,在一起共修,十二个人个个成就,这叫什么?这叫大圆满,都往生。所以人数愈少愈好。道场必须建立在三皈、五戒、十善、六和敬的基础上,这样的道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每一天定课,真正发心,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句佛号就行了。如果还有怀疑、还有夹杂、还会间断,功夫不得力。在现在这个社会,这样的人占多数,所以我才劝大家每天听经四个小时,念佛八个小时。为什么要听经?帮助你明白道理,了解事实真相,这是诸法实相,帮你断疑生信,帮助你一心专注,功夫不间断。我们天天要接受佛菩萨在经典里面的教诲,经典里面的劝导,这是有必要的。如果确实没有怀疑,真放下了,世法、佛法都放下,一心专念。
念佛的方法很多,印光大师《文钞》里,记载着一篇灵岩山寺云水堂墙壁上,不知道是什么人写的,很简单念佛的方法。印光大师的弟子德森和尚,他用这个方法,他说他用得很得力,所以附在《文钞》里面流通。这个方法就是四句,按照《阿弥陀经》上讲的“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每念一句佛就想到莲花。口里念的是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想到什么?青色青光,莲花出来了;再念第二句,阿弥陀佛,黄色黄光。这个好,能摄心,你心里不打妄想,口里念阿弥陀佛,心里面想到的是莲花,有香、有光、有色,想这个。念第三句,阿弥陀佛,赤色赤光;第四句,阿弥陀佛,白色白光。再念下去,阿弥陀佛,青色青光,就用这个轮流。这个方法也很妙,不要记数,不要去观想其他的,就想莲花,你看四句一轮,用这个方法。德森和尚讲他用这个方法之后很得受用,这在念佛堂可以推行,大家可以试试看。哪一种方法能摄心就用那一种,最重要是能摄心。特别是我们平常妄念太多的人,要有高度的警觉,妄念太多很不容易摄心,念佛虽然念得多,散乱心念佛,效果不彰。经上教导我们是“一向专念”,我们的方向太多了,心散乱,是散的,功夫不得力原因在此地。
我们自己修好了,就能够帮助别人。修行是要受一点规矩、受一点约束,也许自己跟别人看起来这在受苦,这个受苦代众生受的,自己有成就,代众生受。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做种种示现,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这个世间,出现在世间,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讲他一生的经历分为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兜率天下降,补处菩萨都是住在兜率天,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兜率天的寿命到了,下降到人间,示现成佛。兜率是梵语,意思是什么?知足,这个意思重要!知足的人才能作佛,不知足的人是凡夫。知足,一无所求了,才能够接受众生的感应,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不可思议。舍弃兜率到人间来,到人间来之后投胎,找到他的父母,父母一定是有德行,没有德行怎么能生佛菩萨?怎么能够生圣贤?
所以在古代,有些人误会,认为中国在古代重男轻女,男女不平等。这种话不能随便说,为什么?你对于古代这种风俗习惯要不是透彻了解,最好不批评。真知道清楚了可以说,没知道清楚,最好不要说。我们看看中国古代的家教,你要看了你会感到很惊讶,教女重于教子,他的儿子、女儿都要教,教女儿比教儿子还重要。这个是轻视妇女吗?轻视妇女可以不必教她,这不是轻视,是重视她。为什么?五伦里面讲的夫妇有别。男女结婚成为夫妇,这是家庭里面正式在家庭组织里一个成员,他要对家庭负责任。夫妇有别,别是什么?任务不相同。男子主外,对外,他主要的任务是什么?负责家庭经济收入,他要赚钱养家。在古时候社会,你工作赚的钱都要交给家里面的管家,大家庭,不能够私藏的。你个人每个月需要用的钱,就跟工资一样,家庭管家发给你,他的财物是归公的,不是归私的。所以他是为这个家族,个人生活家族养,它有制度。妇女呢?妇女负另外一个责任,教养下一代,这个责任重要。你家里有没有人才,完全靠母亲,家里能不能出圣人、能不能出贤人,全在妇女。所以妇女她的使命是相夫教子,帮助丈夫,最重要是教育子女。古时候提倡的胎教,怀孕,母亲的心情就要正,没有邪思、没有邪念,像古人所说的,怀孕的时候“目不见恶色”,眼睛不看不好的东西,“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这正是佛家讲的身口意,护善三业。《无量寿经》上佛教导我们的,“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母亲要做到。儿子,怀孕还没有出世就受这么好的教育。小孩一出生,母亲是他最好的榜样。婴儿不离开母亲,母亲不离开婴儿,母亲的言行举止婴儿都在看、都在听、都在感受,他已经在学习。你要以为他无知,那你就错了,他已经开始在学习。学到三岁,也学了一千天,这一千天叫扎根教育,根深蒂固。这一千天要是学得好,三岁虽然很小,他就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他就有能力。所以中国古代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三岁扎的这个根扎得好,八十岁都不变样子。大圣大贤,谁教的?母亲教的。
母亲,中国人称之为“太太”,这个历史很久了,太太的名词从哪来的?周朝时候来的,三千多年了。周朝开国,诸位知道周文王、武王、周公,大圣,圣人!孔子心目当中最敬仰的、最尊重的,你看开口就讲文武周公,大圣!母亲教的。周文王的祖母太姜,母亲太任,他自己的妻子太姒,都有个太字,太太就从这来的。太太称呼妇女,要学周家开国的三太,三位圣人,你看她们教养出来的,文王是圣人,武王、周公都是大圣人,这对女子是多么尊重,这种称呼,赞叹里带着期望,至高无上!中国人把国家民族的前途都寄望在妇女的身上,希望她们养育下一代都是大圣大贤,跟外国人不一样,这是对的,是正确的。这种文化我们得要把它发扬光大,不但救民族、救国家,能救全世界,“修诸行法,不为自身”。你看周家的三太,为自己家族、为国家民族、为天下苍生,所以她自己在婴儿面前,言行举止都要合乎礼法,一点不能违背,为什么?婴儿在学习。你自己要是不端正,婴儿就学坏了,特别在这三年,规矩丝毫不能违背。这个规矩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弟子规》,《弟子规》不是教孩子读的,不是叫他背的,是母亲在孩子眼目当中做出来给他看,身教,小孩的印象深刻。现在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母亲?母亲如果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她要真正发心,她能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生活要辛苦一点,为什么?不能两个人都出去赚钱,两个人都出去赚钱,钱赚多一点,生活过得舒适一点,下一代没有了。想想我们要不要下一代?要下一代,你就得代众生受苦,在物质生活尽量节俭,得过且过。要看得长远,要想得长远,为家族、为宗族,真的是荣宗耀祖,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家族,做出真正的好事。
存心,‘但欲广利群生’,这个就是人生的价值观,不是名利。“广”是没有边际,无边的利益给谁?给一切众生,这是大圣大贤,这是佛菩萨,这不是普通人。所以菩萨给我们示现,从兜率天下降,入胎、住胎、出胎。我们在《菩萨处胎经》里面看到的,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确实跟凡夫不一样,凡夫是业力。业力,如果遇到真正好的母亲,他会成圣成贤,这是缘分。佛菩萨当然不一样,他来应化,他的父母也是佛菩萨来应化的,都不是凡夫。所以他在处胎的时候没有休息,一切时、一切处都还在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你看这“普代众生受苦德”从来没有间断过。宇宙太大了,世界太广,没有边际,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佛菩萨就到哪里去应化,像古大德对观世音菩萨的赞叹,千处祈求千处应,同时祈求同时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下面这四句,显示出真实的德行,第一个‘冤亲平等’,我们要学。平等心是真心,平等心是佛心。世尊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十法界的因缘,我们在十法界,为什么他在佛法界?为什么他在菩萨法界?为什么他在天法界?为什么我们在人法界?还有,为什么他在地狱法界、在饿鬼法界、在畜生法界?为什么?大乘教里面佛常给我们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他心想什么,跟哪个法界相应,他就去了,自自然然的去,没有主宰,这是真的,这叫感应道交。就像我们现前社会,都市有很多俱乐部,怎么去的?嗜好相同的人去了,喜欢打球的人、打高尔夫的人,他都到那个俱乐部去;喜欢音乐的人,音乐厅去了。随自己的兴趣,喜欢什么他自自然然到那边去。所以世尊告诉我们,十法界里哪些人到佛法界去?冤亲平等的人到那里去。平等心是佛法界第一个因,我们要想作佛,不修平等心怎么行?跟一切人还有等差、有差别,这就不行,佛法界没分。对人、对事、对一切万物没有二念,没有二心,这人是佛。到菩萨那里去呢?菩萨喜欢六波罗蜜,喜欢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喜欢这些他就入菩萨法界。喜欢十二因缘,他就入缘觉。喜欢四谛,苦集灭道四谛,他就到声闻。喜欢十善,上品十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他生天。喜欢五戒、中品十善,人道。喜欢十善业道,也认真修行,但是他傲慢、好胜、嫉妒,他就到阿修罗去了。阿修罗也修上品十善,这些习气没除,傲慢、好胜、嫉妒,阿修罗。贪心重的人,贪而无厌,鬼道去了。愚痴,是非善恶颠倒,搞不清楚,畜生道。瞋恨,嫉妒心重的,地狱道去。你看哪一类哪一类他自自然然就去了,没人在安排。起心动念,你跟哪一道相应。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他跟极乐世界相应,跟别的地方都不相应。你要想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你专修,自己要有信心。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把握?有把握、有信心,这个人决定得生。如果说我没有把握,我没有信心,你往生就打问号,为什么?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得好,“念佛人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你有没有信心,你有没有这个愿望,决定你能不能往生;品位高下,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三辈九品,“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的深浅”。所以一生没念过佛,临命终时人家劝他念佛,十声、一声都能往生。为什么?他虽然他没念过佛,没这个功夫,他有信有愿,一听人劝告,他真信真愿,这个人就往生了。有证据的,蕅益大师的话不是假话。
所以我们想想世尊,八相成道来到这个世间,示现出家、成道、讲经教学,最后给我们示现入般涅槃。大乘里面没有降魔,小乘有降魔,大乘没有,为什么?魔跟佛是一不二,觉悟了,魔就成佛。谁觉悟?自己觉悟,不是他觉悟,自己觉悟。自己觉悟之后,佛是从正面教导我,给我做增上缘;魔是找我的麻烦,逆增上缘。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王是佛还是魔?忍辱仙人心目当中,歌利王是佛,帮助他、成就他圆满忍辱波罗蜜,他要不经过这个实验,怎么能证明他忍辱波罗蜜圆满?就像老师,你毕业的时候给你考试,这一关通过就成佛,不通过还得继续修,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普令断恶’,修行首先是断恶,然后才能修善,恶要没有断,我们所修一切善法,善恶混杂,也就是说功夫不得力,这我们不能不知道。善恶,经教里面标准很清楚、很明白,《十善业道经》。蕅益大师很慈悲,他有个节本非常好,就是把十善的标准提出来,十种不善的标准也提出来,不善要断,十善才能够圆满。我们这些年来提倡的《感应篇》、《弟子规》、《十善业道》,儒释道的三个根。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劝导初学,无论是在家出家,必须从深信因果下手。具体的指导,就是教我们从《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下手,把这摆在第一。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普令断恶”。真正相信因果报应,不但我们恶的事情不敢做,恶的念头都不敢起,为什么?起心动念有报应!报应这个道理跟事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古大德常给我们讲,“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一生造作恶业的人,他没有受到恶报,不是没有因果,我们凡夫只看到一世,如果你看到他过去世,看到他未来世,那你就没话说了。过去生中他修的是大善大福,这一生造作许多的恶业,他这一生享受的是过去生中的福报。造作恶业对他过去生中的福报有没有打折扣?有,亏损了很多,但是还有余福。譬如我们用钱财做比喻,大家比较容易理解。他前生所修的有千亿的财富,这一生广造一切恶业,他还有百亿的财富,千亿到百亿已经亏损十分之九,他还有一分,他还没享完。有报,不是没报,过去修得太多、太大了,这么回事情。他这一生享完了,福报享完,来生苦报就现前,这一生所造的恶业来生受报。我们不知道他过去生,以为造作恶他没有受报,这是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到三世因果,所产生的误会。
还有看到修福的,人真是好人,心善、念头善、行为善,可是他一生潦倒,受尽苦难折磨,这什么原因?跟前面例子恰相反,这个人前世造作很重的罪业,这一生当中修福,有没有替他消灾?有,他本来受的苦比这个要超过很多倍,现在已经是重罪轻报,这是事实真相。他的罪报报完,福报就现前。因果通三世,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心就平了,知道这个事情决定不是假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从哪里修?从起心动念。《感应篇》是标准,《文昌帝君阴骘文》是标准,周安士先生编的这本书很好,《安士全书》,每一句引用古今(那个“今”是清朝时候,是那个时代,我们现在都说古人)因果报应的例子,每一条都举很多例子。《感应篇汇编》亦复如是,过去的例子。现代的例子更多,也有人在搜集,台湾黄柏霖警官他对这个事情就很留意。他搜集了两百多个例证,最近六十几年在台湾发生的,真人真事,报章杂志、新闻媒体都曾经报导过。
《感应篇汇编》,《文昌帝君阴骘文》也是汇编,我希望真正有有心人重新再编这两本书,要把现代的例子要放进去,帮助读者启发信心。这些东西,因果教育,要常常讲、天天讲。我也曾经劝告华藏电视,他还有个世界电视,陈总跟谢总,我劝导他们一定要在这个频道上设立专栏,因果教育的栏位,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