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61-幼科发挥 >

第4章

161-幼科发挥-第4章

小说: 161-幼科发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此其法也。退后顶热。儿顶出颠。亦厥阴肝经之脉也。予制一方两治之。于平疳止搐方 
中加治疳之药。于补脾消疟方中。加止搐之药。调理五日。疟搐俱止。儿亦渐肥。而疳瘦除 
矣。附其方于下。其平疳止搐加减于当归龙荟丸。用归身人参炙甘草柴胡川芎各一钱。青皮 
芦荟木香各七分。胆草酒洗栀仁各五分。半夏大者三个。一本有黄芩陈皮神曲糊丸黍米大。 
每服二十五丸。寅卯时竹叶煎汤下。治疟补脾。加味参苓白术散。人参黄 蜜炙归身九肋鳖 
甲使君子白芍药酒炒各一钱。炙甘草青皮去白各八分。浓桂泽泻木香夜明砂柴胡各五分。陈 
皮七分。一本有干蟾莲肉共碾末。山药糊丸粟米大。每服三十丸。巳戌二时服。炒米汤下。 
乳母服加味四物汤。当归川芎赤芍药生地黄柴胡升麻麦门冬木通黄芩酒炒桔梗各五分。薄荷 
叶七分。灯草水煎服。 

卷之二
急惊风变证
属性:急惊风变成痫者。此心病也。心主惊。惊久成痫。盖由惊风既平之后。父母玩忽。不以 
。使急痰停聚。迷其心窍。或一月一发。或半年一发。或一年一发。发过如常。近年可治。 
久则不可治矣。宜服如神断痫丸治之。 
黄连(五钱) 白茯苓(三钱) 石菖蒲(三钱) 胆星(一钱) 珍珠(一钱) 铁花粉(一钱) 
朱砂(飞三钱) 甘遂(五分) 上为细末。粟米粉煮糊。入 猪心血三枚同杵匀。为丸如弹子大 
。每一丸。取 心一枚。切开两片。入药在内。线扎定。水煮熟。分三服。本汤送下。 
一儿三岁。病惊风后。未服豁痰安神之药。自后成痫。每发之时。面色青黑。两目连札 
如嚼物。涎出于口。昏眩仆地。当欲发之状。即以手探其口中。以吐其涎。如此调理。至七 
岁不作矣。 
一儿四岁。病惊已绝。予用针刺其涌泉一穴而醒。自此惊已不发。予谓其父曰。此惊虽 
。未服豁痰之药。若不早治。恐发痫也。父母不信。未及半年。儿似痰迷。饮食便溺。皆不 
知也。时复昏倒。果然成痫病。其父来诉曰。不信先生之言。诚有今日之病。愿乞医治。不 
敢忘报。予乃问其子。尔病发时。能自知乎。子曰。欲昏则发。乃作钱氏安神丸加胆草服之 
。教其父曰。尔子病将发时。急掐两手合谷穴。如此调治。一月而安。 
急惊风成瘫者。肝主风。风淫末疾。故惊风之后。有手足瘫痪而不能举者。此血虚不能 
养筋故也。宜地黄丸加当归牛膝川独活肉桂为丸服之。 
一女子十四岁。病惊风后。右手大指次指。屈而不能伸。医用羌活防风天麻全蝎僵蚕蝉 
诸风药治之。病益甚。予叹曰。彼庸医也。不知手足不随。血虚也。伸而不能屈者。筋弛长 
也。屈而不能伸者。筋短缩也。皆血虚不能养筋之证也。手大指者。太阴肺经之所主。手次 
指者。阳明大肠之所主。肺与大肠皆属燥金。此血燥之象也。一切风药助风生燥。故血转虚 
而病转盛。口授一方。用黄 人参天麦门冬生熟地黄当归各等分。官桂减半为引经。横行手 
指之端。共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一丸。食后汤化下。 
一小儿惊风后。右手僵硬。五指拳曲。不能举物。兼口角流涎。语言謇涩。予曰。此脾 
有湿痰。脾不足而肝木乘之。不可治也。 

卷之二急惊风类证
天钓似痫
属性:天钓者。壮热惊悸。眼目翻腾。手足指掣。或啼或笑。喜怒不常。甚者爪甲皆青。 
如祟之状。故宜和解风热。x钩藤散x主之。 
钩藤(一两五钱) 白茯苓(一两五钱) 防风(二钱) 朱砂(飞二钱) 大黄(酒湿纸煨二 
钱五 
煎服。此泻青丸变化加减也。 

卷之二急惊风类证
病似天钓
属性:病项背强直。腰身反张。摇头掣 。噤口不语。发热腹痛。镇日不醒。其状可畏 
受病与天钓不同。中风自汗。不可再汗。汗多则发 。中湿宜微汗。不可大汗。大汗过则发 
。有刚柔二 。无汗曰刚 。宜麻黄葛根汤。有汗曰柔 。宜桂枝葛根汤。二 并宜人参 
败毒散加防风主之。 
x麻黄葛根汤x 
麻黄(去节一两五钱) 赤芍药(一两五钱) 葛根(一两半) 葱白(二茎) 豉(半合) 上 
锉散。每服二字煎服。 
x桂枝葛根汤x 
桂枝 白芍药 甘草(各二钱七分半) 葛根(一两半) 生姜(一两) 大枣(四枚) 上锉 
散。每服三字。煎服。 

卷之二急惊风类证
内钓似痫
属性:内钓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伛偻反张。眼内有红筋斑血者是也。此寒气壅结。只宜 
没药 木香 沉香 舶上茴香(炒) 钩藤(各等分) 乳香 全蝎(减半) 上为末。取大 
蒜研烂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丸。钩藤汤化下。 

卷之二急惊风类证
盘肠似内钓
属性:盘肠气痛干啼。额上有汗。是小肠为冷气所搏也。宜金铃子散主之。 
金铃子(二钱) 舶上茴香(盐拌炒) 木香(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五分至一钱。调酒服 
x当归散x 治寒邪入肾经。小腹急痛。面青手足冷者。 
归身 木香 肉桂 人参 炙甘草 加破故纸(炒) 小茴香(炒) 上各等分为末。姜枣 
汤调服。枣为丸亦可。 
或问。天钓内钓。病 盘肠。属何脏。何以辨之。曰。经云身半以上。天气主之。身半以下 
。地气主之。故天钓在上。生于风热。宜发之。内钓在下。生于寒。宜温之。二钓者。皆足 
厥阴肝病也。足厥阴之脉。外则与督脉同行。循脊而上。入于颠之顶。所以病则目上翻。背 
后仰。如角弓之反张也。内则循阴器。而入于小腹。所以病则小腹切痛。为囊肿也。诸风掉 
眩。皆属肝木。故二钓皆有搐掣似惊。但天钓或哭或笑。内钓则多啼为异耳。 病属足太阳 
膀胱经。上起两目。上头循项而下。行于背。循腰而下。于是与厥阴之脉下行者同。所以角 
弓反张之证。亦相似也。但天钓有搐掣。而 病无搐掣也。盘肠痛属手太阳小肠经。内行于 
小腹。与厥阴之脉内行者不同。所以小腹忽痛也。但内钓有螈 。而盘肠痛无螈 。可辨也 

卷之二急惊风类证
客忤似痫
属性:客忤者。口中吐青黄白沫。水谷鲜杂。面色变异。喘息腹痛。反侧螈 。状似惊痫 
。但眼不上窜耳。治法宜辟邪正气。散惊安神。苏合丸至圣保命丹主之。 
客忤者。谓客气忤犯主气之病也。如五气之邪。自鼻而入。则忤其心肝。五味之邪。自 
入。则忤其脾胃。有所惊恐。则忤其神。有所拂逆。则忤其意。当博求之。故曰。心诚求之 
。虽不中不远矣。详见育婴家秘。 
一儿半岁。忽日惨然不乐。昏睡不乳。予曰。形色无病。将谓外感风寒。则无外感之证。将 
谓内伤乳食。则无内伤乳食之证。此儿莫非有所思。思则伤脾。乃昏睡不乳也。其父母悟云 
。有一小 相伴者。吾使他往。今三日矣。乳母亦云。自小 去后。便不欣喜。不吃乳。父 
急命呼之归。儿见其童嘻笑。父曰。非翁之妙术。不能知也。 
一儿一岁。啼哭不止。予审察之。非病也。其父母曰。无病何以啼哭异常。予问其乳母 
。此儿平日戏玩者何物。乳母曰。马鞭子。即以取至。儿见大笑。击人而哭止。 
一儿九月。吐乳便黄。身有微热。予曰。此伤热乳也。吐作腥气。今已成积。母曰。未 
物。予密语其父曰。必伤交奶得之。父问何谓交奶。予曰。父母交感之后。以乳哺儿。此淫 
火之邪。忤脾胃正气也。不治之必成癖矣。何以致。曰。淫火者。肝火也。病则发搐。癖者 
脾病也。积不消则为癖。父问何以治之。曰泻肝补脾。乃以泻火胃苓丸服之。 

卷之二急惊风类证
中恶似痫
属性:中恶小儿之危恶也。其病有二。如中恶毒之气者。病自外至。其证眩仆。四肢厥冷。两 
手握拳。不能喘息。先用x霹雳散。x 
踯躅花(一分半) 雄黄(三分) 麝香(少许) 上为末。用灯心三寸长。蘸药少许。插入 
鼻孔。得嚏即醒。苏合丸灌之。或摄生饮。 
南星(煨一钱半) 半夏(洗一钱半) 木香(一钱半) 生苍术(一钱) 生甘草(一钱) 石 
菖蒲(一钱) 上锉入生姜。用水煎服。尽一剂以平为期。 
如内生中恶毒之物。病自内生。其证心腹刺痛。腹皮青黑。闷乱欲死。宜急攻之。雄黄 
解毒丸主之。 

卷之二急惊风类证
白虎证似痫
属性:白虎证乃流年白虎岁前九位之神。儿触犯之。则不精爽。而目视不转。手如数物。 
宜服至圣保命丹。取太阳真土。伏龙肝杵碎。煎汤送下。取龙虎相制之义。 
或问。客忤中恶白虎三证。何气使然。曰。皆客气也。客气不正之气也。儿之所禀。谓 
气。为之忤者。谓之客气。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儿之主气强者。虽有客气。不能 
忤也。主气弱者。稍有所忤。则成病矣。客忤者病之总名也。中恶则客忤之重者。白虎则客 
忤之轻者。治法皆以辟邪养正。安神和胃为主。苏合香丸治三病之圣药也。 

卷之二急惊风类证
虫病似痫
属性:虫病乃蛔虫攻其心痛也。发则目直视。口噤不言。或大叫哭。口中流沫涎水。面色 
或青或白。手足强直。宜急攻之。雄黄解毒丸。苦楝根皮煎汤下。 

卷之二急惊风类证
马脾风似痫
属性:马脾风者。肺胀也。上气喘急。两胁扇动。鼻张闷乱。喘喝声嗄。痰涎壅塞。其证 
危恶。宜急攻之。牛黄散主之。 
黑白牵牛头末(一两) 大黄(二两) 槟榔(五钱) 木香(三钱) 轻粉(少许) 上为末和 
匀。每服用冷水。或浆水调服。 
或问何以谓之马脾风。曰。午属马。为少阴君火。心主热。脾主虚。心火乘肺。脾之痰 
升。故肺胀而喘。谓之马脾风也。 
一儿四岁。忽作喘。气逆痰壅。鼻孔开张。予曰。此马脾风也。如胸高肩耸。汗出发润 
不可治。须急治之。以葶苈丸。去防己。加大黄。除肺之热。合小陷胸汤。除肺之痰。碾为 
细末。竹沥调服而愈。 

卷之二
慢惊有三因
属性:因病后或吐泻。脾胃虚损。遍身冷。口鼻亦冷。手足时螈 。昏睡露睛。此无阳也。宜 
未发而治之。调元汤合小建中汤主之。如见上证。虽有神丹。不可治也。或问。吐泻何以生 
风。而不可治者何也。曰。五行之理。气有余则乘其所胜。不足则所胜乘之。吐泻损脾。脾 
者土也。风者肝木所生也。脾土不足。则肝木乘之。木胜土也。其病不可治。人身之中。以 
谷为本。吐多则水谷不入。泻多则水谷不藏。吐则伤气。泄则伤血。水谷已绝。血气又败。 
如之何不死也。 
或问风从风治。何以所立之方。不用风药。何也。曰。内经云。肝苦急。以甘缓之。以 
之。以辛散之。又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调元汤。参 甘草之甘。甘可以缓肝之急。 
为治风之圣药也。而又可以补脾。芍药桂枝。苦辛为从。可以建中。二方合而用之治慢惊风 
者。此东垣老人之秘传也。 
因得惊风。医用利惊之药太多。致伤脾胃。元气益虚。变为慢惊者。此外风未退。中虚 
又生。风虚相搏。正去邪存。大命随倾。此慢惊风证。尤慎于始也。 
一儿五岁。病痢。医用药治之。痢转甚。其脾胃中气下陷也。予用参苓白术散调之。十 
止。予辞归。有惑者谓其父曰。无积不成痢。富家之子。多有肉积。吾有阿魏。尝用治痢有 
效。父惑而听之。乃以阿魏作丸。如小豆大。连服三丸。其子昏睡。适予又至。以服阿魏丸 
告。予惊曰。阿魏虽去肉积。大损元气。令郎脾胃已弱。岂可服之。父曰。病安而喜睡未醒 
也。予谓乳母叫之。则目露睛。气已绝矣。 
有儿脾胃素弱。一日病泻。以理中丸服之。泻未止。口内生疮。谓儿前药性热助火。复 
药投之。身微热。睡则扬睛。予见之曰。此儿发慢惊风。脾胃本虚。泻则益虚。口中生疮者 
。脾虚热也。误服冷药。则中气益损。昏睡不乳。虚损之极也。当急作调元汤。加倍人参服 
之。调理半月而愈。 
一女子五个月内发搐。予以泻青丸投之。三四服。搐不止转甚。予思痰壅气郁。乃发搐 
丸散颇粗。与痰粘滞于咽喉之间。致气不通。而搐愈甚也。用竹叶煎作汤。取绵纸滤去其渣 
滓。澄清服之。搐止。其父叹曰。医之贵于变通也如是夫。 
一小儿得真搐。予曰不治。彼家请一推拿法者掐之。其儿护痛。目瞪口动。一家尽喜。 
儿斜视。彼曰看娘。儿口开张。彼曰寻娘乳吃。予叹曰。误矣。睹子转睛。谓之看娘。急口 
开张。谓之寻乳。皆死证也。其夜儿果死。 
肝主风。急惊风。搐搦振掉。肝之本经气动所生也。当急治之。得心热则发。宜泻青丸 
导赤散煎汤送下而愈。初发搐昏睡不醒。或掐人中。或掐大陵。或灸中冲。待其醒而药之。 
或用白僵蚕猪牙皂角细辛川芎藜芦等分为末。吹鼻中。嚏者可治。不嚏者不可治。 
如顽涎壅塞者。用僵蚕末吐之。或礞石滚痰丸吐之。家传三黄五色丸下之。 
小儿发搐。如法治之。搐止者吉也。如时发时止。昏睡不醒。不乳者死。 
儿一岁发搐不止。口鼻气出温者。此真搐也。不可治。搐后易醒。口鼻气出热者。此假 
。可治。钱氏云。气温则内生。谓肝之真脏病见者。故曰真。气热者。病自外生者也。故曰 
先翁治一儿。盈月后发搐。以至圣保命丹治之。安。 
祖训治急惊风。只用泻青丸导赤散。 
旧县张月山长子。病急惊风。十七日不醒。待请予到。舌色黑矣。予尝见父念玉函经。 
舌黑洗不红。药洗分明见吉凶。全问曰。用何药洗之。父曰。薄荷汤。乃根据法急取薄荷汤洗 
之。舌变红色。予曰。可治也。用泻青丸二钱。煎汤服之。一饮而尽。口燥渴已止矣。其夜 
搐止热退而安。此子不遇予几死。 
汪元津幼子。七月间因伤食病疟。七日发搐。予见之。肝风虽甚。脾未至困。当泻其肝 
补其脾可也。乃以泻肝散。三服而搐止。后用调元汤。以补其脾。琥珀抱龙丸。以平其肝。 
喜睡。二目不能开。予思喜睡者。非脾困也。乃神昏欠惺惺也。目属肝。而胞属脾。合目不 
开者。非亡魂也。乃神倦也。今儿目欲开欲合可知也。只用前方。又二日。令其家中平日相 
与嬉戏者。取其小鼓小钹之物。在房中床前。唱舞以娱之。未半日。目开而平复也。凡十日 
而安。 
胡凤崖有子痘疮后伤食疳。饥瘦发穗。有医童一册见之曰。不是疳证。乃血虚也。其家 
。始效。则生一病。如痫非痫。昼则安静。夜则梦寐。抱其乳母叫云。我怕我怕。如人捕之 
状。询其病原。此儿性不食药。一册来喂药。必将针火以恐吓之。而得斯疾也。盖胃为戊土 
。肾为癸水。合而化为火。肾主恐。恐则伤肾。此因脾胃虚弱。不能生肺。肾无化原。亦从 
而虚也。肾藏志。肾虚则神志不宁。而生惊恐也。寤则神栖于心。寐则神栖于肾。脾志往来 
出入之门户也。必以补脾为主。安神次之。补脾肥儿丸。安神钱氏安神丸。调理半年而安。 
天钓内钓。足厥阴肝经之脉起足大指。而上环阴器。左交右。右交左。上入小腹。下会 
。循脊膂过而上至于颠。如风伤肝则发天钓。其状眼上翻。头顶向后。仰身反折。浑如角弓 
之状。钱氏云。肝有风甚。则角弓反张者是也。天钓属木宜发散。泻青丸中去大黄加天麻全 
蝎僵蚕钩藤。 
内钓者。肝受寒。则小腹痛。大叫哭。目直视。但不搐耳。宜急温其内。当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