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缘和合时,靠这种记存的载体(业识)投胎便会产生精神体、物质体(名和色),产生现在的因缘,这个过程佛教称作“名色缘识”。记存的载体(业识)当生的影像又会累积在载体里作为下次的因缘——识缘名色。所以不断再变,没有主体但是存在主流,三世就这样轮转不息,从生到死,从死到生。
这种记存的载体(业识),就是我们一般观念中所谓“灵魂”,佛教称做“中阴”或“中阴身”,是指我们生命亘古以来的一个含藏性,也就是我们过去所有生命经验的累积。它形成一个记忆体,这记忆体会自我凝聚,相类似的会有凝聚的功能,所以有集聚的作用。而且会一直相续,并以微细的方式存在,它不必样样都引起现象,只是其中比较强大力量的部分,就现成这辈子的中阴现象。
按照佛陀的观察,引动力量与较微细基本粒子结合,就形成天人的中阴,其中色界天人的色质最微细,所以一般而言色界中阴是呈透明状的,欲界的天人中阴则较粗,人界的中阴则更粗,像五、六岁的小孩一样,但也是透明状的,饿鬼道与地狱道的中阴就很粗重难看了。
这个记忆体在一期生命死亡、下一期生命未显现前会单独出现,但这个中阴身并非纯粹的精神体,它是精神意识招聚微细粒子(微细色)所组成的。纯粹的精神体没有中阴身,因此无色界天人没有中阴。
世出世间上上禅
在有了四禅八定的功夫和实证境界后,真正进入了由定力所产生的出世间智慧的观照境界,就对宇宙和生命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们到此地步会因为如此真实和深刻的观察,而达到内息妄念的境界。同时,又会对社会和人群产生极强烈的厌倦和出离情绪,这样一来就会贪住定境不求上进。拥有一颗出世超然的心当然是后面修行的基础,但是执着于这种心也是无法真正入世办道,成就菩萨行愿的。
《法华经》中,头陀第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曾报告说:佛陀啊,我们内心灭除了妄想,一念不生,就很知足了。以为解脱的大道除了这个,就再没有别的了。我们一听到您说要帮助众人,要净化宇宙,教化大家共同解脱云云,唉,我们马上头痛,一点儿也不高兴。
佛陀听了,当然不高兴,于是他说:唉,我将来涅槃以后,有些弟子就不相信这部《法华经》了,真正菩萨的行为愿力,即不知道也不了解。这些弟子自己为自己做了一些小功德,就以为可以证入涅槃永远解脱了。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按照佛陀的意愿,这个时候就需要将定境打掉,完全退藏于密。我们可以按佛教古代大德的经验,起修世出世间上上禅。
将禅定观察的对象完全从四禅八定的了解宇宙生命等外境收回来,只定于观照心的实相,念念不离对自性的观照。
功夫做得久了,四禅八定的境界自然会消失。
慢慢地,我们可以达到一心安住随意自在,只有“心的自性”这样一个实相,本体即觉受,觉受即本体,烦恼即菩提,菩萨即烦恼。这时候,可以心住一念,如如不动;或者起观,了了分明。还可以大止大观,定慧平等。
明明了了观照心的自性。而后离一切妄想,身心寂定,内不贪恋禅境,外能舍一切对立的相。
达到这一步,我们就可以心身空寂,一想到“我”就会发生思考困难——但不是一般所谓的“人最不了解的人是自己”——对“我”很明了很清楚,但也明白已经不是语言文字能够得着的了。看到所谓的“别人”只不过是另一个自己而已。
看到外境,会真切地感受到一切万有无不从“我”的心识中流出,主客观的对立对待完全消失。想到生命,心里很清楚是无始无终的,当下只不过是“这个过程里的突出之处”罢了。
这时候想起《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会恍然大悟。
当然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平凡了,一点儿神奇相也没有,法眼尚未清净的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他的那个境界。看出他一天24个小时“定即是慧、慧即是定”,是需要识真货的人才行的。
起修四无量心
佛陀教导我们发起菩提心,发起广大不可思议的愿力,真正入世办道,完成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万行功德,对治自度自了的心理倾向,而我们需要起修四无量心。在古传的修行法门中,四无量心通过观照来训练,四无量心观又称“四等”,是和四禅四定合称为小乘佛教的“十二门称”。
事实上,大部分人是稍有一点禅定的经验,就需要起修。
因为我们如此地容易厌恶他人、傲慢自负;又因为贪住定境,很容易贪图享受禅乐而什么都不想干,逃避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
那么如何起修四无量心呢?
首先从心底里看到所有人在无明的牵动下,轮回不息苦海无边。而后:
慈无量心:冤亲平等,不论远近,快乐着所有人的快乐,痛苦着所有人的痛苦,愿意让所有的人快乐安宁。常有喜悦、快慰、幸福和爱心出现在定境中。接着产生对所有人的真实关注和真正爱护,达到了无量无边的一种挚爱境界。再用这挚爱的情怀追索生命历程中曾经的有过,转回来延续这样的无悔人生的源流。
慈无量心,就是达到用精诚激扬个体生命的情感——温热自己,也温热所有的人。
悲无量心:苦难中的感知,总是远比欢乐中的体味更刻骨铭心。生命经历了挣扎、奋进、搏斗以后,又回归了“本色”:自它诞生之日起,便有万般忧愁,活着总是苦多乐少。无论如何显赫和辉煌,都无法逃离生命的原苦。顺利与礼遇,仍不能冲淡活着的困苦与失落。一念到此,痛切地悯念和爱护所有的人。
悲无量心,就是达到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真实境界。
喜无量心:任何时候,每一个个体生灵,既生活着,就都会渴求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而圆满人生的重要构成,就是内心的自由和喜悦。当所有的人在喜悦中,身心才会相对平衡,那么自性智慧的开发和培养、生命的无限丰富、心灵的无限自由才会成为可能。
喜无量心,就是能够以禅悦的喜乐为工具,传递和导引所有的人。
舍无量心:所有的人都是因有“我”而为“得到”活着,不得便会引起极大痛苦。应当以不取不着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所有”。以难舍能舍、不贪不得行持,便能尽可能地满足所有的人。
舍无量心,就是认真做事业、持苦行、负责任,所得所获能够回向众人、回馈法界,从不认为自己会从中真的“得到”什么。
世出世间上上禅和四无量心逐步融合,就达到了如来清净禅的要求,下一步必须入世办道了。
佛教《四十二章经》中说:贫穷布施难。修行人住在禅定中,贪着禅味越修越穷,无疑不是师长的错,对于他本人的生命也没有什么真实利益。所以尤其要精进勇猛地入世办事,将事业搞得红红火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真实有效地做好菩萨本份,将六度万行当作本份干起来。
也有人很着急地表示:坚决不从明心见性——禅定入手,就直接“六度”好了。这么说的人真是有意思,不可思议。
这样子的直接“六度”法大约只是“六欲”,跟菩萨行持的六度波罗蜜一点都不相干。何况,六度波罗蜜中本身就有禅定、般若两项。
六度波罗蜜的一些要点
弃圣绝智或者如达摩祖师所说:廓然无圣——我们完全投入世间,做菩萨的本份道业,要让“无我”彻底变成生命的本能和习惯。
这个要求听起来高了些,但必须如此。当禅定的力量被退藏于密,我们会完全地和光同尘,被所有的人的心念所扰动。这时候,我们自己会如此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又成了一个“凡夫”——自己的心念常常变化无常,再也没有定境中那种恒定的感觉,看起来和别人一个样——然而这才是菩萨的“无我”。
把无我理解成什么也“没了”,毫无感觉无动于衷,无疑是一个奇怪而错误的看法。
但真正的境界还是不一样的。一般人的心念的变化无常里面,包含着很僵硬的特质。有人认为僵硬的想法就是不变的想法,其实僵硬和不变是不一样的。不变的应该是一个大的生命方向,譬如说对众人的悲心永远不变。如果是做事情的方法永远不变,那叫做我执。吃东西一定要从这样子吃起,不这样吃不行就痛苦,这是我执。
所以,到六度波罗蜜的时候,其他的都可以变,不变的是在悲心当中,在智慧当中,在精进当中,在六波罗蜜当中,这是有意义的。否则所说不变只是无明而已。
这样认清楚之后,我们对照佛陀的教导,在每一个刹那中,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如来的清净禅当中?是不是随时随地在精进,在行六度波罗蜜?
但是有些人听到这些就马上开始胃痛开始紧张:“好可怕!我现在还不清净,烦恼多多,怎么办?”因为境界没有达到,希望自己立即要“达到”而产生了很大的痛苦,这是违反清净义的。
一个精进的人,绝对不会因为没有做到某些事情而产生痛苦,因为产生痛苦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很努力、很认真地去做某些事情,真正要惭愧的是没有努力去做。如果我们不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努力,这就是愚痴。
没有做到的地方,很清楚很明了地知道自己没有做到,但绝不是“马上”就要怎么怎么样,还必须以缘起法则去观察,去做,也就是不跟自己叫劲勉强,绝对不能因为因缘不到而痛苦。因为这种痛苦是伤害自己,它会让行六度的人更没有力量去做事情。
但是,为了不要去痛苦,却反而自我武装、自我防卫、自我欺骗,到处跟别人炫耀,一点也不能明心,护持自性,这也是错误。一旦落入这个错误,就要立即观照警惕。否则,要么不精进,懒散不想负责任,到处说空话变成一个浅薄的“佛油子”;要么精进,但是靠的是物质欲望的驱动力。
所以,如果不能看清楚自己的心事,看不清楚自己有没有精进,那是违反修证义。但是如果看到了而产生痛苦,则是违反清净义。
不管那种情况,都是“我”的无明又跑了出来。现在,我们了解到了必须让“无我”成为本能、成为习惯的意义了。
我们要努力尽心去修行,一感觉到自己没有精进、圆满,就要不断的努力再努力,除了佛陀之外,谁又是真正的精进者呢?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精进很自满,就更错误了。
生命是无始无终的过程,在如来清净禅里,我们不断的精进,不断的努力,现在已经精进了,但是我们不会满足的,我们要再精进,而且不会疲累。我们不会因为精进而产生自满——自满是很累人的,会傲慢会自负,会造成自我和人我的分裂和对立;我们也不会因为不精进而产生痛苦,痛苦也很累人——不会,我们只会不断的相续努力。
什么叫精进?没有休息叫精进吗?不是的,精进是指能使得上力,方向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白,越来越能真实行持六度波罗蜜,越来越自在,越来越有力。我们会越来越明白与诸佛体性清净不二,在这世间中行菩萨行。
所以,我们真实的精进原则是:有愿无望。
帮助每一颗佛心成长
佛性,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成佛的可能性”,这不是说不需要其他条件就一定能成佛。佛性、佛心代表成佛的可能,佛陀认为,只要能好好地帮助每一个人的佛心成长,人人都能圆满成佛。
佛陀了知每一颗佛心在各种不同因缘条件下成长的机会,观察每一颗佛心已经事先转动的痕迹。
佛陀明白,只有以每一个生命体为中心,以每一个人、每一颗佛心,以自己的特性为中心来帮助他们成长,而非用意识、情绪、喜恶来主导,这才是佛法教育。
教育原本是要帮助每一个人完成自己,现在,佛陀不只帮每一个人完成他自己,更帮助每一个人完成其成佛的轨迹。
所以,佛陀强调在这里弟子们必须把自我拿开,有愿无望,观察缘起,形成一条清净的道路,帮助众生成就。成佛就是自利利他,觉行圆满的过程。自利是帮助自己的佛性,利他是帮助他人的佛性,而使众人觉行圆满。这落实到生活上,就是一个佛菩萨的生活、菩提的生活,是拥有菩提心的生活。
我们如果活在其中,就是生活中的菩萨,不是只活在经典中的菩萨,我们过的就是菩萨生活。
人人是菩萨
佛陀的教化说明,菩萨绝对不只是让人供养在殿堂上而已,也不是供在寺院里,我们必须让菩萨走进我们的生活,活在我们心中。我们的手必须变成观世音菩萨的手,那么实然、那么贴切,帮助每一个众生,也帮助我们自己。
佛陀的教法在《华严经》中,对此作了具体的说明。整部《华严经》可以说是在每一个时代不断地重新上演,在每一个生命中不断地上演。《华严经》就像在记录一切生命在宇宙中奋斗成长的血泪轨迹。
它一开始是《世主妙严品》,显示释迦牟尼佛,各种世主、天神,不断地赞叹释迦牟尼佛,就像平剧中在主角要出场之前,先遣各种跑龙套的,出来宣说主角如何如何厉宝,吊足大家的胃口。忽然问释迦牟尼佛现起,整个莲华藏世界海也就拉开序幕。标出圆满究竟的佛果、佛土,接着再告诉我们要怎么达到,怎么开始修行。
“信为道源功德母”,从信开始,十信、十住、十回向,到十地、十定、十通、十忍,等妙二觉,如此圆满了这些过程就成了。这是离世间,《离世间品》之后是《入法界品》,刹那间回落到世间,入于法界。
释迦牟尼佛在经中示现时说道:“稽首普贤恩”,毗卢遮那佛成就时说:“稽首普贤恩”,为什么呢?原来一切的菩萨行在《华严经》中都统摄为普贤行,普贤行是成就佛果之道,毗卢遮那佛之因即是普贤因,毗卢遮那佛之行即是普贤行,毗卢遮那佛果即是普贤果,这就是为什么要稽首普贤恩泽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毗卢遮那因,也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每个人都具足普贤因。如果我们修菩萨行,那么就是行普贤行,成佛之后就是毗卢遮那佛。如此转动,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很清楚了。我们发起菩提心,就是善财童子了,我们修菩萨行时,就是普贤菩萨,一直到成佛,就是毗卢遮那佛。
我们看《华严经》,要把它看成自己的知活,把自己的生活转成《华严经》的生活,这样才是尊重奉行佛陀在《华严经》中的教导。
一生解脱显佛性
我们本具佛性,本来是佛。但为何没有成佛呢?其实是我们自认为没成佛,这是下劣想;可也不是下劣想,是我们自认为下劣想。
这里,就有一个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