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医学三字经-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葶苈丸、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外台》茯苓饮。
x温药和 博返约x 《金匮》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忽揭出温药和之四字,即金
针之度也。盖痰饮,水病也,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欲水由地中行而归其壑者,非用温药
以化气不可也;欲水不泛溢而筑以堤防者,非用温药以补脾不可也。如苓桂术甘汤、肾气丸
、小半夏汤、五苓散之类,皆温药也。即如十枣汤之十枚大枣,甘遂半夏汤之半升白蜜,木
防己汤之参、桂,葶苈汤之大枣,亦寓温和之意。至于攻下之法,不过一时之权宜,而始终
不可离温药之旨也。
x阴霾除 阳光灼x 饮为阴邪,必使离照当空,而群阴方能退散。余每用参苓术附加生姜
汁之类取效。
x滋润流 时医错x 方中若杂以地黄、麦冬、五味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
莫救矣,即肾气丸亦宜慎用。
x真武汤 水归壑x 方中以茯苓之淡以导之,白术之燥以制之,生姜之辛以行之,白芍之
苦以泄之,得附子本经之药,领之以归其壑。
x白散方 窥秘钥x 《三因》白散之妙,喻嘉言解之甚详。见于《医门法律·中风门》
卷之二
消渴第二十一
属性:x消渴症 津液干x 口渴不止为上消,治以人参白虎汤。食入即饥为中消,治以调胃承气
汤。饮一溲一小便如膏为下消,治以肾气丸。其实皆津液干之病也,赵养葵变其法。
x七味饮 一服安x 赵养葵云∶治消症无分上、中、下,但见大渴、大燥,须六味丸料一
斤、肉桂一两、五味子一两,水煎六七碗,恣意冷冻饮料之,睡熟而渴如失矣。白虎、承气汤皆非所治也。
x金匮法 别三般x 能食而渴者,重在二阳论治。以手太阳主津液,足太阳主血也。饮一
溲一者,重在少阴论治。以肾气虚不能收摄,则水直下趋,肾气虚不能蒸动,则水不能上济
也。不能食而气冲者,重在厥阴论治。以一身中唯肝火最横,燔灼无忌,耗伤津液,而为消
渴也。《金匮》论消渴,开口即揭此旨,以补《内经》之未及,不必疑其错简也。
x二阳病 治多端x 劳伤荣卫,渐郁而为热者,炙甘草汤可用,喻嘉言清燥汤即此汤变甘
温为甘寒之用也。热气蒸胸者,人参白虎汤可用,《金匮》麦门冬汤即此汤变甘寒而为甘平
之用也。消谷大坚者,麻仁丸加甘草、人参、当归可用,妙在滋液之中攻其坚也。盖坚则不
能消水,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消症属火,内郁之火本足以消水,所饮之水本足以
济渴。只缘胃中坚燥,全不受水之浸润,转从火热之势,急走膀胱,故小便愈数而愈坚,愈
坚而愈消矣。此论本喻嘉言,最精。
x少阴病 肾气寒x 饮水多小便少名上消,食谷多而大便坚名食消、亦名中消,上中二消
属热。唯下消症饮一溲一,中无火化,可知肾气之寒也,故用肾气丸。
x厥阴症 乌梅丸x 方中甘、辛、苦、酸并用。甘以缓之,所以遂肝之志也。辛以散之,
所以悦肝之神也。苦以降之,则逆上之火顺而下行矣。酸以收之,以还其曲直作酸之本性,
则率性而行所无事矣。故此丸为厥阴症之总剂。治此症除此丸外,皆不用苦药,恐苦从火化也。
x变通妙 燥热餐x 有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调水道而为消渴者,人但知以清润
治之,而不知脾喜燥而肺恶寒。试观泄泻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输而惟下泄故尔。以燥脾
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余每用理中丸汤倍白术加栝蒌根,神效。
卷之二
伤寒瘟疫第二十二
属性:x伤寒病 极变迁x 太阳主一身之表,司寒水之经。凡病自外来者,皆谓伤寒,非寒热之
变也。变迁者,或三阳、或三阴、或寒化、或热化,及转属、合并之异。
x六经法 有真传x 太阳寒水,其经主表,编中备发汗诸法。阳明燥金,其经主里,编中
备攻里诸法。少阳相火,其经居表里之界,所谓阳枢也,编中备和解诸法。太阴湿土,纯阴
而主寒,编中备温补诸法。少阴君火,标本寒热不同,所谓阴枢也,编中寒热二法并立。厥
阴风木,木中有火而主热,编中备清火诸法。虽太阳亦有里症,阳明亦有表症,太阴亦有热
症,厥阴亦有寒症,而提纲却不在此也。
x头项病 太阳编x 三阳俱主表,而太阳为表中之表也。论以头痛、项强、发热、恶寒为
提纲,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
x胃家实 阳明编x 阳明为表中之里,主里实症,宜三承气汤。论以胃家实为提纲。又鼻
干、目痛、不眠为经病。若恶寒、头痛,为未离太阳。审其有汗、无汗,用桂枝、麻黄法。
无头痛、恶寒,但见壮热、自汗、口渴,为已离太阳,宜白虎汤。仲景提纲不以此者,凡解
表诸法求之太阳,攻里诸法求之阳明,立法之严也。
x眩苦呕 少阳编x 少阳居太阳阳明之界,谓之阳枢,寒热相杂。若寒热往来于外,为胸
胁满烦,宜大小柴胡汤。若寒热互搏于中,呕吐腹痛,宜黄连汤。痞满呕逆,宜半夏泻心汤
。拒格食不入,宜干姜黄连人参汤。若邪全入于胆府,下攻于脾为自利,宜黄芩汤。上逆于
胃,利又兼呕,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论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
x吐利痛 太阴编x 太阴湿土,为纯阴之脏,从寒化者多,从热化者少,此经主寒症而言
,宜理中汤、四逆汤为主,第原本为王叔和所乱耳。论以腹中满、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
温、腹时痛为提纲。
x但欲寐 少阴编x 少阴居太阴厥阴之界,谓之阴枢,有寒有热。论以脉微细、但欲寐为
提纲。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及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热用猪苓汤、黄连鸡
子黄汤及大承气汤诸法。
x吐蛔渴 厥阴编x 厥阴,阴之尽也。阴尽阳生,且属风木,木中有火,主热症而言。论
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提纲,乌梅丸主之。自
利下重饮水者,白头翁汤主之。凡一切宜发表法,备之太阳。一切宜攻里法,备之阳明。一
切宜和解法,备之少阳。一切宜温补法,备之太阴。一切宜寒凉法,备之厥阴。一切寒热兼
用法,备之少阴。此仲景《伤寒论》之六经与《内经·热病论》之六经不同也。
x长沙论 叹高坚x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x存津液 是真诠x (存津液是全书宗旨,善读书者,读于无字处)如桂枝汤甘温以解肌养
液也;即麻黄汤直入皮毛,不加姜之辛热,枣之甘壅,从外治外,不伤营气,亦养液也;承
气汤急下之,不使邪火灼阴,亦养液也;即麻黄附子细辛汤用附子以固少阴之根,令津液内
守,不随汗涣,亦养液也;麻黄附子甘草汤以甘草易细辛,缓麻黄于中焦,取水谷之津而为
汗,毫不伤阴,更养液也。推之理中汤、五苓散,必啜粥饮。小柴胡汤、吴茱萸汤皆用人参
,何一而非养液之法乎?
x汗吐下 温清悬x 在表宜汗,在胸膈宜吐,在里宜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
x补贵当 方而圆x 虚则补之。合上为六法。曰方而圆者,言一部《伤寒论》全是活法。
x规矩废 甚于今x 自王叔和而后,注家多误。然亦是非参半,今则不知《伤寒论》为何
物,规矩尽废矣。
x二陈尚 九味寻x 人皆曰二陈汤为发汗平稳之剂,而不知茯苓之渗,半夏之涩,皆能留
邪生热,变成谵语、不便等症。人皆曰九味羌活汤视麻桂二汤较妥,而不知太阳病重,须防
侵入少阴。此方中有芩、地之苦寒,服之不汗,恐苦寒陷入少阴,变成脉沉细但欲寐之症;
服之得汗,恐苦寒戕伐肾阳,阳虚不能内固,变成遂漏不止之症。时医喜用此方,其亦知此
方之流弊,害人匪浅也。
x香苏外 平胃临x 香苏饮力量太薄,不能驱邪尽出,恐余邪之传变多端。平胃散为燥湿
消导之剂,仲景从无燥药发汗之法。且外邪未去,更无先攻其内法。
x汗源涸 耗真阴x 阴者,阳之家也。桂枝汤之芍药及啜粥,俱是滋阴以救汗源。麻黄汤
之用甘草与不啜粥,亦是保阴以救汗源。景岳误认其旨,每用归、地,贻害不少。
x邪传变 病日深x 治之得法,无不即愈。若逆症、坏症、过经不愈之症,皆误治所致也。
x目击者 实痛心x 人之死于病者少,死于药者多。今行道人先学利口,以此药杀人,即
以此药得名,是可慨也。
x医医法 脑后针x 闻前辈云,医人先当医医。以一医而治千万人,不过千万人计耳。救
一医便救千万人,救千万医便救天下后世无量恒河沙数人耳。余所以于医者脑后,痛下一针。
x若瘟疫 治相侔x 四时不正之气,及方土异气,病患秽气,感而成病,则为瘟疫。虽有
从经络入、从口鼻入之分,而见证亦以六经为据,与伤寒同。
x通圣散 两解求x 仲师于太阳条,独挈出发热不恶寒而渴为温病,是遵《内经》人伤于
寒,则为热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之三说也。初时用
麻杏甘石汤,在经用白虎加人参汤,入里用承气汤及阳明之茵陈蒿汤,少阴之黄连阿胶汤、
猪苓汤,厥阴之白头翁汤等,皆其要药,究与瘟疫之病不同也。瘟疫之病,皆新感乖戾之气
而发,初起若兼恶寒者,邪从经络入,用人参败毒散为匡正托邪法。初起若兼胸满口吐黄涎
者,邪从口鼻入,用藿香正气散为辛香解秽法。唯防风通圣散面面周到,即初起未必内实,
而方中之硝黄,别有妙用,从无陷邪之害。若读仲师书死于句下者,闻之无不咋舌,而不知其有利无弊也。
x六法备 汗为尤x 汗、吐、下、温、清、补,为治伤寒之六法。六法中唯取汗为要,以
瘟疫得汗则生,不得汗则死。汗期以七日为准,如七日无汗,再俟七日以汗之。又参论中圣
法,以吐之、下之、温之、清之、补之,皆所以求其汗也。详于《时方妙用》中。
x达原饮 昧其由x 吴又可谓病在膜原,以达原饮为方,创异说以欺人,实昧其病由也。
x司命者 勿逐流x 医为人之司命,熟读仲圣书而兼临症之多者,自有定识,切不可随波逐流。
卷之二
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
属性:x妇人病 四物良x 与男子同,唯经前产后异耳。《济阴纲目》以四物汤加香附、炙草为
主,凡经前产后,俱以此出入加减。
x月信准 体自康x 经水一月一至,不愆其期,故名月信。经调则体自康。
x渐早至 药宜凉x 血海有热也,宜加味四物汤,加续断、地榆、黄芩、黄连之类。
x渐迟至 重桂姜x 血海有寒也,宜加味四物汤,加干姜、肉桂之类;甚,加附子。
x错杂至 气血伤x 经来或早或迟不一者,气血虚而经乱也,宜前汤加人参、白术、黄 之类。
x归脾法 主二阳x 《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宜归脾汤。
x兼郁结 逍遥长x 郁气伤肝,思虑伤脾,宜加味逍遥散。
x种子者 即此详x 种子必调经,以归脾汤治其源,以逍遥散治其流,并以上诸法皆妙,
不必他求。唯妇人体肥浓者,恐子宫脂满,另用二陈汤,加川芎、香附为丸。
x经闭塞 禁地黄x 闭寒脉实,小腹胀痛,与二阳病为女子不月者不同。虽四物汤为妇科
所不禁,而经闭及积瘀实症,宜去地黄之濡滞,恐其护蓄,血不行也。加醋炒大黄二钱、桂
一钱、桃仁二钱,服五六剂。
x孕三月 六君尝x 得孕三月之内,多有呕吐、不食,名恶阻,宜六君子汤。俗疑半夏碍
胎,而不知仲师惯用之妙品也。高鼓峰云∶半夏合参术为安胎、止呕、进食之上药。
x安胎法 寒热商x 四物汤去川芎为主。热加黄芩、白术、续断,寒加艾叶、阿胶、杜仲
、白术。大抵胎气不安,虚寒者多。庸医以胎火二字惑人,误人无算。
x难产者 保生方x 横生倒产、浆水太早、交骨不开等症,宜保生无忧散。
x开交骨 归芎乡x 交骨不开,阴虚故也,宜加味芎归汤。
x血大下 补血汤x 胎,犹舟也。血,犹水也。水满则舟浮。血下太早,则干涸而胎阻矣
,宜当归补血汤加附子三钱。欲气旺则血可速生,且欲气旺而推送有力,加附子者取其性急
,加酒所以速 、归之用也。保生无忧散治浆水未行,此方治浆水过多,加味归芎汤治交骨
不开。三方鼎峙,不可不知。
x脚小指 艾火炀x 张文仲治妇人横产手先出,诸般符药不效,以艾火如小麦大,灸产妇
右脚小指头尖,下火立产。
x胎衣阻 失笑匡x 胎衣不下,宜以醋汤送失笑散三钱,即下。
x产后病 生化将x 时医相传云,生化汤加减,治产后百病。若非由于停瘀而误用之,则
外邪反入于血室,中气反因以受伤,危症蜂起矣。慎之,慎之!
x合诸说 俱平常x 以上相沿之套法,轻病可愈,治重病则不效。
x资顾问 亦勿忘x 商治时不与众医谈到此法,反为其所笑。
x精而密 长沙室x 《金匮要略》第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二卷,义精而法密。
x妊娠篇 丸散七x 《妊娠篇》凡十方∶丸散居七,汤居三。盖以汤者,荡也。妊娠以安
胎为主,攻补俱不宜骤,故缓以图之,即此是法。
x桂枝汤 列第一x 此汤表症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症得之为化气调阴阳,今人只知为伤
寒首方。此于《妊娠篇》列为第一方以喝醒千百庸医之梦,亦即是法。师云∶妇人得平脉
,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注∶阴搏阳别为有子,今反云
阴脉弱小,是孕只两月,蚀下焦之气,不能作盛势也,过此则不然。妊娠初得,上下本无病
,因子室有凝,气溢上下,故但以芍药一味固其阴气,使不得上溢。以桂、姜、甘、枣扶上焦
之阳,而和其胃气,但令上焦之阳气充,能御相侵之阴气足矣。未尝治病,正所以治病也。
x附半姜 功超轶x 时医以半夏、附子坠胎不用,干姜亦疑其热而罕用之,而不知附子补
命门之火以保胎,半夏和胃气以安胎,干姜暖土脏使胎易长。俗子不知。
x内十方 皆法律x桂枝汤治妊娠,附子汤治腹痛少腹如扇,茯苓桂枝丸治三月余漏下、
动在脐上为 瘕,当归芍药散治怀妊腹中 痛,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妊娠小便难,当归散妊娠常服,白术散妊娠养胎,方方超妙,用之如神。
惟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恶寒、起即头眩,用葵子茯苓散不能无疑。
x产后篇 有神术x 共九方。
x小柴胡 首特笔x 妊娠以桂枝汤为第一方,产后以小柴胡汤为第一方,即此是法。新产
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产妇郁冒、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
坚、但头汗出者,以小柴胡汤主之。
x竹叶汤 风痉疾x 《金匮》云∶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钱
院使注云∶中风之下,当有病痉者三字。按∶庸医于此症,以生化汤加姜、桂、荆芥、益母
草之类,杀人无算。
x阳旦汤 功与匹x 即桂枝汤增桂加附子,《活人》以桂枝汤加黄芩者误也。风乘火势,火
借风威,灼筋而成痉,宜竹叶汤。若数日之久,恶寒症尚在,则为寒风,宜此汤。二汤为一
热一寒之对子。师云∶产后风续续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
汗出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