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民间偏方大全 >

第119章

民间偏方大全-第119章

小说: 民间偏方大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物:黄瓜5条,蜂蜜100克。
用法:将黄瓜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后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蜂蜜再加热至开锅即成。食用。 佝偻病方一 儿科 神经类 
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
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大黄甘草散治小儿厌食 儿科 消化类 
药物:大黄、甘草按4:1量,蜂蜜适量。
用法:先将大黄、甘草研末。每次0。5克调以蜂蜜服,每天3次,连服2天。 佝偻病方四 儿科 神经类 
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蒸40分钟,趁热用刀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可供患几经常食用。本方常吃对治疗小儿佝偻病有效。 
治消化不良方 儿科 消化类 方法:鸡内金方
配方:鸡内金若干
用法:将鸡内金晒干,捣碎,研末过筛,饭前一小时服3克,每日2次
主治:消化不良,积聚腹胀等症
功效:消极化滞治咳嗽方 呕吐方三 儿科 消化类 
生姜、醋、红糖各适量。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腌24小时,同时取3片姜,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泡片刻,待茶饮。本方适用于小儿呕吐。 厌食方三 儿科 消化类 
锅焦(炒黄)、莲肉各120克。将莲肉去心,蒸熟后,干燥,与锅焦共为细面,每次3—5匙,加白糖,开水调匀温服,日3次。本方常食可增加食欲。 佝偻病方三 
儿科 神经类 
鹿茸100克,附片30克,猪蹄2只。将鹿茸切薄片,猪蹄洗净,3味同入锅,微火煮数沸,调味食用。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 
婴幼儿便秘的治疗偏方1 儿科 泌尿类 通便茶
药物:胖大海3枚
用法:上药放入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当水饮用。
疗效:次方治婴幼儿便秘32例,均收显效。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0 婴幼儿便秘的治疗偏方2 儿科 泌尿类 大黄粉
药物:大黄适量
用法:将大黄烘干研末备用。
用时取10克,加少量酒调成糊状,涂于肚脐部,用纱布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10钟,每天1次。
疗效:次方治婴幼儿便秘30例,痊愈28例,有效2例。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8 呕吐方七 儿科 消化类 竹茹、芦根各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代茶饮。本方适用于胃热呢逆,呕吐诸症。 
小儿腹泻偏方4 儿科 消化类 嫩高粱霉治小儿腹泻
药物:嫩高粱霉4…5个。
用法:在高粱吐穗时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用水洗净吃。 小儿腹泻偏方2 儿科 消化类 山药粉治婴儿腹泻
用料:山药粉15克。
制法:山药粉加开水120毫升,温火煮成100毫升。
用法:每日三次,一日吃完。 呕吐方六 儿科 消化类 
枇杷叶10-15克(鲜者30-60克),粳米100克,鲜芦根60克,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用布包与鲜芦根(洗净切段)同煎汁。去渣,再与糯米煮粥,粥成后人冰糖,煮片刻即可。本方对胃热呕吐有效。 
肥儿饼治小儿厌食 儿科 消化类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60克,山查4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加面粉500克、香油30克、芝麻15克、白糖15克、水适量,调匀,作成小饼,锅内烙熟,当饭吃。 厌食方五 儿科 消化类 
鲜石斛12克,玉竹9克,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山药10克,甘蔗汁250克。前5水煎取汁,合甘蔗汁搅匀,代茶饮。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胃阴不足所致之厌食症。 
小儿腹泻的偏方1 儿科 消化类 青苹果治小儿腹泻
用料:青苹果1个。
制法:将苹果放在火中靠熟。
用法:每日吃1个。 山楂汤治小儿厌食 儿科 消化类 药物:山楂片20克,大枣10枚,鸡内金2个,白糖少许。
用法:山楂大枣烤焦呈黑黄状,加鸡内金、白糖煮水,温服,每天2…3次,连服2天。 厌食方二 儿科 消化类 
大米500克,南瓜大半个(或2-3斤),红糖适量。将大米淘净,加水煮至七、八成熟时,滤起,南瓜去皮,挖去瓤,切成块,用油、盐炒过后,即将过滤之大米倒于南瓜上,慢火蒸熟。若蒸时加入适量红糖,其味更美。本方适用于脾失健运所致之厌食症。 
佝偻病方五 儿科 神经类 
龟板(即乌龟的腹部甲壳)若干。将龟板用清水浸泡3日,但需每天换水。刮去污垢,放入砂锅内,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时,连煮3天,取出晒干,碾为细末。
每次1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佝偻病。 止吐解酒 内科 消化类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功。五味子10~12克水煎饮服可解酒。
肉豆蔻味辛温,有收敛止泻,温中行气、消食之功。取肉豆蔻10~12克煎水饮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饱胀,呕吐等症。
乌梅性味酸、涩、平,有敛肺、涩肠、生津之功效。取乌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补血、润肠作用。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饮用。
白豆蔻性味辛温,具有化湿健胃,温中止呕,行气宽满的功效。取白豆蔻10~12克水煎饮服,可除醉酒引起的呕吐。
白茅根性味甘寒,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 佝偻病方八 儿科 神经类 
猪脊骨或腿骨150克,红萝卜200克。将二者洗净共煲汤服食。本方适用于因肾脾虚弱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呕吐方五 儿科 消化类 
小米100克,鲜嫩黄瓜300克,生姜10克,精盐2克。将黄瓜去皮去瓤,洗净切薄片,大米洗净,姜洗净拍破,砂锅加清水1000毫升,下大米,大火烧开,小火慢煮至米烂时下瓜片。再煮至汤稠,表面浮有粥油时人盐调味,作餐食。本方适用于暑热吐泻。 
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中药方剂 儿科 消化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阴伤,肝木横逆。
【治法】以甘理胃,以酸制肝。
【方名】加味脾胃健运汤。
【组成】西洋参2。1克(药液煎服),麦冬9克,北五味肉3克,干葛5克,川莲3克,白芍3克,乌梅3克,茯苓12克,南豆12克,木瓜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谢其彦方 厌食方四 儿科 消化类 
北沙参、玉竹、百合、山药各15克,猪瘦肉500-1000克。将猪肉洗净,切块,与诸药加水炖熟,饮汤食肉与药。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食欲不振。 
小儿营养不良中药方剂 儿科 消化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消积杀虫,理气升清。
【方名】消积汤。
【组成】槟榔炭10克,鸡内金15克,水红子15克,党参25克,白术10克,山药20克,木香7。5克,贯众10克,芜荑7。5克,荷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孙允中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疳积脾虚,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治法】补肝消积,佐以杀虫。
【方名】猪肝散。
【组成】煅牡蛎3克,大白3克,文蛤3克,夜明砂3克,去壳使君子3克,炒莱菔子3克,鲜猪肝125克(切碎)。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和匀后,再将猪肝切碎与之混合蒸熟,酌情适量,日食3次。
【出处】李少林方 呕吐方四 儿科 消化类 
橘皮3-5克,粳米50克。将橘皮晒干,碾炒细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锅内,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复温热服食,5天为1疗程。 
小儿厌食症中药方剂 儿科 消化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饮食失调,喂养不当,影响受纳运化。
【治法】消食导滞。
【方名】消积散。
【组成】焦神曲4。5克,焦山楂4。5克,焦麦芽4。5克,鸡内金1。5克,枳壳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包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3次服。病情严重者,用量可加倍。
【出处】舒鸿年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胃不和。
【治法】清热化滞,理脾助运。
【方名】理脾化滞汤。
【组成】茯苓10克,藿香10克,木香3克,川朴3克,川连3克,砂仁3克,焦曲10克,鸡内金3克,栀子6克,焦谷10克,稻芽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梁宗翰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脾胃阴虚。
【治法】滋补胃阴,增进食欲。
【方名】凉润增食汤。
【组成】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山楂7。5克,麦芽7。5克,鸡内金7。5克,百合15克,每日1剂,日服2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有恒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脾失不运,饮食积滞。
【治法】导滞运脾。
【方名】导滞运脾方。
【组成】北条参10克,炒白术6克,炒扁豆8克,炒苡仁8克,炒枳壳6克,砂仁3克,槟榔8克,胡黄连3克,莲米8克,乌梅6克,焦三仙18克。
【用法】上方药量系3…5岁1日煎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
【出处】孟继民方 小儿佝偻病的秘方 儿科 神经类 
简称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小儿常见病。其原因是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大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生长发育迅速、早产、双胎和人工喂养的小儿。表现为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驰、易惊、多汗等。本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未病先防
1.做好孕妇乳母保健工作,怀孕期间就应注意生活起居的调养,多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进食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如骨头场、动物肝脏。分娩前3个月应口服维生素D及钙剂。
2.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维生素D虽不多,但钙磷比例恰当,容易吸收。本病母乳喂养者发病率较人工喂养者为低。注意适时添加辅食,3个月后要加鸡蛋黄,5个月要加动物肝肉末。
3.凡气候适宜,应常抱婴儿到户外,多晒太阳。婴儿满月后即可开始到户外,时间从每天15分钟,逐渐增加到2小时以上。
4.注意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使用药物时防止用药过量。对攻伐峻烈药品更应慎用。
(二)药物预防
1.中药:龙牡壮骨冲剂,2岁以下每服7克,每日三次,开水冲服。
2.西药:出生后2周,开始给维生素D,每日400~800国际单位,用l~2年。或喂浓缩鱼肝油,每天喂2滴逐渐增加到5滴。对未成熟儿和早产儿,及人工喂养者,每日用药量含维生素D,2;000�;3;000国际单位,并配合钙剂。可用多维钙片,每次1片,每日3次。或者用维生素D330万单位,每月1次,肌注,连用2~3次。
既病防变
1)饮食疗法:①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一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一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入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一剂可分二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②鲜鸡枞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250克,酱油20克;将鲜鸡枞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入猪油,待汨温上升到50℃时,鸡枞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枞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匀,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本方能防治儿童佝偻病。③鹿茸100克,附片30克,猪蹄二只;将鹿茸切薄生,猪蹄洗净,与上三味同入锅,微火煮数沸,调味食用;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
2)单方验方:①鸡蛋皮若干,将蛋皮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岁,每次1克,每日2次;②虎胫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芎、牛膝各等分;将药制成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吞下或木瓜汤下;本方出自明的《普济方》。③鸡蛋壳炒黄研末,每服2克,每日3次。④牛骨或猪骨,共研细面,饭后每服10克,每日3次。⑤乌贼骨研面,加白糖等量,每服2。5克。⑥蛋壳猪肝散:鸡蛋壳125克、骨碎补90克、猪肝125克,焙干研末,每服2克,每日3次。
3)针灸推拿①针灸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大椎、关元、气海,直刺进针0。2~0。6寸,不留针。②推拿脾土、三关,两侧各推20次。下肢变形加足三里,两侧各揉20次;前胸变形,推膻中20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③捏脊方法:自尾骶部起,沿脊柱两旁向上推捏至大椎穴,反复3~5次,提至第三次时,每捏3把,将皮肤提一下,提完后,以拇指按摩两侧肾俞数次,每日1次,6次为1疗程。用2~3个疗程。
4)预防调养:首先孕妇应作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平时注意饮食要新鲜,富有营养,要定期服用扶脾益气的中药,如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其次是小儿出生后要坚持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母乳不足的应补充牛乳、羊乳、豆浆等代乳品;还有可采取捏脊和推拿疗法,适用于佝偻病的任何阶段,有温经通络和血之功效。 
小儿积滞中药方剂 儿科 消化类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积滞方剂一。
【组成】厚朴200克茯苓100克建曲100克谷芽100克麦芽100克槟榔100克广木香50克内金60克。
【用法】上药按质分炒(广木香后下)共研细末,瓶装备用。每日3次。1岁以内,每次2克;1~3岁,每次3克;1~7岁,每次5克;7岁以上,每次6~10克。
【主治】积滞。症见纳呆,口渴喜饮,口臭,嗳腐吞酸,腹部胀满,大便或干或溏,头顶法多,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舌苔厚腻等。
【加减】临床若兼风寒加苏叶、姜夏;兼风热者加银花、连翘,兼暑湿加藿香、佩兰;兼发热者加地骨皮;口臭加生石膏。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积滞方剂二。
【组成】建曲6克谷芽6克麦芽6克焦鸡内金6克焦山楂9克莱菔子6克香附3克广陈皮3克炒积壳3克厚朴6克甘草1。5克。
【用法】每日1付,研粗末,水煎,分3~4次温服。3岁小儿用量。
【治法】消积和胃,理气止疼。
【主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症见胃脘胀满,按之作痛,纳食不佳,大便有不消化食物。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萝卜葱白汁治小儿厌食 儿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