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大全-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商大惑不解,请教于他人,都认为“第三扁鹊”显含贬义,可能是“第二扁鹊”笔误。富商婉求太炎改写,章氏大发脾气,说:“所书无误,医之誉,无过于此者。彼果为名医,必知其义。”且补署落款“章炳麟”(太炎之名),以坚其信。富商不得已,将书法制匾奉送。医者收到后,喜出望外,高悬于厅堂。原来《史记》中的扁鹊,姓秦名越人,《史记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已经是“第二扁鹊”了,故誉某医为“第三扁鹊”并没有错。章太炎满腹经纶,焉能不知此等学问。此是一段趣话,借此谈谈有关名医与匾额的故事。
匾,或称匾额,是为题有颂扬或命名内容文字的横额,…般挂在厅堂或门亭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形式。说起来,扁额与名医常常有着不解之缘。医生治好了病,尤其是大病重病,患者为表谢意,最隆重者莫过于送一块金字牌匾了,古来如此。“妙手回春”、“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等等匾额,着实可令厅堂蓬壁生辉。如果牌匾出自名家或权贵之手,其份量自然非同一般,常常寓含着一段历史,彰扬着医者的美名……
龚廷贤(1522~1619年),江西金溪县人,曾任太医院吏目。明万历21年,鲁敬王朱寿曾之妃张氏;患腹胀如鼓;左胁积块刺痛;坐卧不宁;昼夜不寝;痰嗽喘促;饮食不进;诸医罔效。召廷贤诊治;服药百剂,苦楚全消。鲁王大喜,称之为国手,钦赐匾额一方,题曰“医林状元”。是医学史上获得“状元”荣誉称号的第一位医生。廷贤墓地在今抚州市金溪县,墓碑上刻着“明太医院御医医林状元龚廷贤墓”字样。
1916年,孙中山赴绍兴视察时,陪同前往的胡汉民先生患病,经绍兴名医裘吉生诊治,服药治疗,一剂即愈,孙中山手书“救民疾苦”四字相赠。绍兴文人刘大白也拟了一联相赠:“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横额“集腋成”,合在一起即隐含“裘吉生”三字。1929年,全国中医界奋起反对汪精卫“取缔中医案”,当时会场里和报纸上都悬挂和刊登了孙中山先生的这幅题辞,影响之大,自不待言。
孙中山先生还曾为沪上名医丁甘仁题匾。丁甘仁热心公益事业,济世扶贫,作出许多善举,时人颇有口碑。他在沪南、沪北创办了两所广益中医院,主要为了嘉惠贫困病人。丁氏每诊仅收1角(当时丁氏诊金一般为1、2元),即可免费得药一帖。由于丁氏善举影响,又有多医慷慨解囊,创设了仁济善堂、联义善会等多家施医所,广济大众,流泽无穷。孙中山感其诚德,亲书“博施济众”匾额嘉勉之,其匾即悬于丁氏诊室大厅正中,足以令蓬壁生辉。
张简斋(1880~1950年),民国时南京“首席名医”,中医界有“南张北施”之说,即南方的张简斋,北方的施今墨,俱为国手。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题“当世医宗”一匾赠与张简斋,也算实至名归。
1937年七七事变后,云南58、60军北上抗日,云南白药发明者曲焕章满怀爱国热情捐献了3万瓶百宝丹(白药)给抗日将士。李宗仁率40万官兵与日军血战台儿庄,云南白药以其神奇的“止血愈伤”功效救治了无数的抗战儿女,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蒋介石闻知很高兴,挥毫题写了“功效十全”匾额,专门派员到昆明赠给曲焕章。一时间,百宝丹的名声与抗日热潮一起传遍神州大地。云南省督军唐继尧也曾赐匾“药冠南滇”。
1929年,汪精卫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取缔中医案”,激起全国中医界的愤怒。名医施今墨等组织华北中医请愿团,联合各省中医到南京请愿。老天有眼,适值汪精卫的岳母患痢疾,遍请西医,未见少效,行将不起。有人建议请施今墨诊治,汪精卫无奈,同意试试。施今墨凭脉言症,每言必中,汪精卫的岳母心服口服,频频点头称是。处方时施今墨说:“安心服药,一诊可愈,不必复诊”。病危至此,一诊可愈?众人皆疑。孰料仅服数剂,果如施氏所言病愈。老太太要送匾额,施今墨说:“不必送匾了,您只要看看中医能否治好病。”汪精卫这才不得不有所转变,题字送匾“美意延年”(荀子语)给施今墨。美意,乐意也,“美意延年”意为无忧患则益寿延年,是常用祝颂语。
给医生送匾当然意味着褒扬感激之意,但是也有例外。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一语,是对为医者的嘉勉,“功同良相”也常作为金匾上赞誉之语。但是如果把良医比作“良将”,那就绝无褒义了。解放前,上海某医可能把某人家眷之病看坏了,或者其他原因,某人送他一块牌匾,上书“功同良将”,这就绝非赞扬了。因为唐·曹松有诗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意谓大将建功立业是以千万士兵的生命作为代价的。所以,谓某医生“功同良将”实乃莫大嘲讽。业医者当时时警戒自己万勿作“良将”之医。
名医能够得到患者赠匾,当然是很荣耀的事。但是凡事都有个限度,如果弄得满墙到处挂匾,如同书画展览,那就有点炫耀之嫌了。很多名医对此颇为不屑,对赠匾看得很轻,显示了一种超然淡泊的气节。比如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1884――1949年),一生淡泊名利,名其书斋曰“泊庐”,取淡泊明志不求闻达之意。尝曰:“医家之技术如何,病家自有公论,何用自我吹嘘?”“医者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唯有恪遵仲景之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充实自身,始能济世活人。联匾等踵事增华之物,不过一宣传品耳,于学问何补哉。”凡有患者赠送匾额者,皆婉言谢绝,不容推却者,亦从不悬挂。另一名医肖龙友(1870~1960年),也与汪先生一样,不尚虚荣。先生德高望重,却从没有所谓名医派头儿。家门口只用一块尺许长、3寸多宽的小木牌,刻着“萧龙友医寓”5个小字,仅供求医者辨认住址而已。许多被治愈的社会名流赠送匾额,虽然书法、装饰优雅,但一块都不挂墙上。积多了还叫人刨平,用为制作家具的木料,其高风亮节足令世人景仰。自撰佳联抒心怀-名医楹联赏析
其他 中医常识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也是篇幅最短的文学体裁。它长短自如,意蕴丰富,无论文人学士还是市井百姓均喜闻乐见,可谓雅俗共赏。历史上许多名医诊余常自撰楹联抒发胸臆,内容或论医道奥妙,或抒人生感悟,或铭医德箴言,或题警世哲语……。许多联语寓意深刻,脍炙人口,至今犹能启迪后世,给吾辈以教益,是名医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现圈点一些佳联,共同赏析。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浙江名医范文甫所撰。范氏名噪一时,为人慷慨仗义,不吝钱财。对贫者常施诊赠药,凭其盖章处方,可径向药铺取药。每于端午、中秋、岁末之际,由范向药铺结算赊欠之药资,倾其所有亦不为意,自书此联抒怀。行医数十年,如此名医竟家无余资。“只望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湖南湘乡一位中医之联与范氏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为医的胸襟。
“不谏往者追来者,尽其当然听自然”。此为民国时南京“首席名医”张简斋亲撰。张氏医名颇盛,军政官商大员求诊者门庭若市,曾为宋美龄等人治病,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亲题“当世医宗”一匾赠与张简斋,时人称之“御医”。张简斋以一布医之身周旋于军政要员之间,洁身自好,谨言慎行,常告诫弟子:“君子不为天下先。”自撰此联以表心迹,请陈立夫先生亲书于客室,铭之座右,表达了洁身自好、淡然处世的风骨。1948年,国民政府曾授以“立法委员”、“国大代表”等职,竟坚辞不受。
“一技半生,精诚所结,神鬼可通,果然奇悟别开,尽助前贤,补苴罅漏;
孤灯廿载,意气徒豪,心肝呕尽,从此虚灵未泯,惟冀后起,完续残篇。”
张山雷(1872…1934年),平日好学不倦,博览群书,用毕生精力从事医著撰写,晚年积劳成疾。1934年3月,先生久病不起,乃撰此联自挽。张氏“心肝呕尽”,犹拳拳冀望后人能“完续残篇”——未完成之手稿,足见其对著书之事何等重视。与张氏相比,徐灵胎自挽联:“魂返九原,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则坦露了著书“万年利济”的豪情。
“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此为名医章次公所撰,制印送给门人朱良春,表达了对弟子的期望之情,也含自勉之意。“儿女性情”与“菩萨心肠”是言待患需有诚德品格;“神仙手眼”与“英雄肝胆”则说治病要精通医道,胆识兼备,合而观之,乃“大医精诚”的诠释。
“十年读书,十年临证;存心济人,存心济世。”辽宁名医马二琴所撰,题于其药房门前两柱上。上联总结了为医之道,下联抒发了济世豪情。
“医非学养深者不足以鸣世,书非抉择严者不足以为法。”出自秦伯未先生之手。上联言名医博学之志,下联谈读书治学之法。
“徐灵胎目尽五千卷,叶天士学经十七师”,程门雪先生所拟,流传颇广,概括了医家成器的两大因素——饱读与多师,徐、叶二人堪称千古楷模。
“士先器识而后文章,医先品德而后学问。”此为名医冉雪峰所撰,指明了医家与学者成才有相通之处,强调先修身养德而后方是学问文章,品格比学问重要。
“人之有恒成良医,人之无恒便成庸。”出自江西名医许寿仁(1904…1970年)。1947年创办江西中医学校,制定校训“勤读精研”。经常告诫学生“医乃活人术,莫作谋生计。”“志于道,勿志于谷,不以术渔利也;请业宿彦,问道江湖,不固多自封也:临证处方,审慎周详,不精率误人也。”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胸中有太和。”此为无锡名医朱兴宝(1873…1950年)所撰,他经常教导门人说:“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胸中有太和。凡读书要有恒心,方能有成,否则一曝十寒,终归泡影。尔等当勤学勿懈。”
“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医药为题,一眼可知出自医家之手。此为福建名医盛国荣所撰,上联道出用药须灵活变化,下联写为医待患须有“贫富一般心”,一视同仁;一说技艺,一说医德,佳联巧思,浑然天成。
“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此为岳美中所拟一副铭联,一直挂在他的诊室里,从中可以映示出岳氏心迹。“治心”者,是说提高精神修养,达到“忘我”境地;“操术随时可误人”,则诫示自己操术行医时时谨慎,切不可误人性命。今日我辈读来,犹可从中获得警示。
“道不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名不苟得,以疗者之口为依据。”国学大师章太炎兼通医学,颇有独到见解,此联指出医道当以病人为师,强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医名则当以病人口碑为贵,立意新颖独特。中药店为什么多称“堂”
其他 中医常识 我国各地的中药店,大多称为“堂”,什么“同仁堂”、“庆余堂”等等。这是出自汉末医圣张仲景“坐堂行医”的典故。
张仲景从史书上看到扁鹊为人治病的故事,心里很受感动,就拜他的同乡、名医张伯祖为师,从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后来,他当了长沙太守,当时伤寒等疾病流行,为了拯救黎民百姓,他一边作官,一边孜孜不倦地钻研祖国医学,为民治病。他还公然打破官府清规戒律,坐在太守办公的大堂上行医,为病人诊脉开方。后来,他还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坐堂医生”四个字。以后为了纪念张仲景,一些中药店的门匾上就效仿张仲景写上了“堂”字,并延用至今。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端午话艾叶
其他 中医常识
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人们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因此古时也有人称端午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正如《荆楚岁时记》所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青气”。
端午,天气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而到了;专题;与卫生有关节日;端午节,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认为它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药草,插在门上用为祛除各种毒害,可以使人身体健康。从端午节的许多种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是拿艾叶来防病、治病、消炎的。
据专家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彦语。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最早的用途是灸,并与“针”齐名,医籍《灵枢经》、《五十二病方》就有艾条灸或艾熏的记录。而且还有“医家用灸百病”之说。作为内服药,艾叶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用。《金匮要略》“胶艾汤”治妊娠产后下血,“艾服丸”治心腹、少腹诸痛,尤显奇效。《清宫医案》中“治疗胎前产后危急诸症百发百中”的胎产金丹要术用蕲艾而不用祁艾;《妇女玉尺》阿胶蕲艾是以两种地道药材命名的成药。这些卓越的发现,同样表明中医科学体系的博大精深,非其他简单应用艾叶的医学体系可比。
明代医学家李言闻(李时珍之父)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称艾叶“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弃也”,故蕲艾因此而闻名全国。
那么,艾叶很早就被用灸法中,除了艾叶的辛散芳香气味与医疗作用有关系外,艾叶还可燃性好,燃烧彻底,是理想的引燃物。此外,有研究表明艾叶燃烧产生的烟对人体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艾叶在古代的应用不仅仅是通过口服和;医疗中心;疗法荟萃;针灸与推拿针灸来治疗疾病,也有不少文献记载应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东晋时期的葛洪《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等早期的医药著作中就有艾叶烟熏治疗的记载。而一些文学史记类书籍中也有类似记载,如春秋时期的《庄子》中就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可见在当时民间已有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古代民间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艾烟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因为艾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今天,在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流行之际有医学专家提出运用艾条燃烧的烟进行空气消毒预防,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艾叶在民间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如成年人一旦受风寒咳嗽,用一簇艾煎汤洗脚。用时把艾叶切成九片,葱三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再如用艾叶烘干制成绒与棉花混合制成药枕防治妊娠及产后外感风寒头痛。老人丹田气弱,儿童受寒而致腹痛泄泻,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小腹坠痛等用熟艾制成围兜,兜其脐腹,效果显著。而且端午节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