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民间偏方大全 >

第347章

民间偏方大全-第347章

小说: 民间偏方大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凡见患者舌苔厚腻、舌质淡胖暗、脉滑,必当先予化痰法。舌苔黄腻应清化,可选小陷胸汤合温胆汤加减;舌苔白腻应温化,多选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化裁;舌暗再配用活血之药。一般在舌苔厚腻未退时,激素不宜减量。凡见自汗乏力、易反复外感、舌体胖淡、苔薄白、脉浮无力者,则当用健脾益气固本法,笔者喜用玉屏风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如曾治一37岁男性患者,支气管哮喘已30年,始于童年患肺炎后,对尘螨霉菌过敏,原每逢夏秋哮喘加重,近3年几乎全年发病,近1年病情加重,用激素已8个多月,口服强的松,每减至10mg/天即感胸中不适,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查患者舌苔白腻根厚,舌质胖暗,遂拟二三三汤(即二陈汤、三拗汤、三子养亲汤合方)加地龙、丹参服之,待舌苔退后,开始渐减激素,并配用六君子汤,以后以人参蛤蚧粉(人参30g,蛤蚧1对研粉),每服3g,每日2次,服用约4月余,激素停用而哮喘未加重。
四、理肺法
激素依赖性哮喘治疗中,无论治标治本,理肺方药常需配用。理肺,指运用宣、降、温、清、补、润、敛肺之药,调理肺气,祛除痰浊,补益肺气,滋润肺阴,以使肺之宣发肃降功能维持正常。因为哮喘病位在肺,无论正虚与邪实,均因使肺受累而发病。正如清代李中梓所云“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证。”由于在应用激素治疗过程中,患者表现各异,因此,理肺法的运用,也当酌情用药。大致可分为清宣(药如银花、连翘、桔梗)、温宣(药如麻黄、杏仁、荆芥)、清降(药如黄芩、杷叶、桑皮)、温降(药如旋覆花、苏子、白前)、益肺气(药如黄芪、党参)、滋肺阴(药如沙参、麦冬)、敛肺(药如五味子、乌梅)等。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目的是要摆脱激素,全身调理更为重要,但理肺法亦不能忽视。
总之,解决哮喘激素依赖问题,既要辨病论治,更要辨证论治,不仅要注重宏观辨证,更要加入微观辨证,视患者所表现的证候、体征,结合化验等多项指标而立法、处方、用药。虽有补肾、调肝、健脾、理肺之侧重,但总以助肺宣降,而使激素撤离、哮喘治愈为目的。上述经验之谈,仅供同道参考。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性腹痛 
其他 中医常识 
腹痛为小儿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凡剑突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称为腹痛。有人统计,从幼儿到小学毕业的儿童中,有1/3以上经历过腹痛。腹痛涉及的病变很多,许多内、外科疾病均可出现腹痛症状,其原因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质性的。这里所说的是指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局限于脐周围的、反复发作性的小儿腹痛。发病年龄以3~14岁多见,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0%~20%。中医称本病为“肠气病”、“肠痛”或“盘肠气”,认为其发生多与感染蛔虫、饮食失当、寒冷刺激、脾胃虚弱、气滞血瘀、肝气犯胃等原因有关。根据小儿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辨证治疗。
1.虫积腹痛:多见脐周疼痛,时痛时止,重则出现吐蛔现象,食则痛作,形体消瘦。治以杀虫、导滞、通便为主,方用乌梅丸加减煎服。
2.伤食腹痛:指小儿饮食不节,过食油腻、香脆之品,损伤脾胃所致的腹痛。表现为胸脘痞闷、胃纳减退、嗳腐吞酸、脘腹胀痛、口臭苔厚等,婴幼儿可吐出不化奶块或未消化食物,或有哭闹烦躁现象。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加减,亦可用焦三仙治疗。
3.寒凝腹痛:小儿平素体质较弱,当气温变冷,寒邪易侵袭腹部,寒凝气滞,导致腹痛。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面色发青,吞酸,形寒肢冷,得热痛减。治宜温中散寒,方用小建中汤,或用吴茱萸汤加减。
4.饮冷腹痛:为小儿过食生冷、瓜果等损伤脾胃所致,夏季饮冷过后最易诱发。表现为阵发性腹痛,以脐周疼痛多见,恶心呕吐,吐物带有酸味和食物残渣,肠鸣腹泻,大便检查无异常。治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可用四逆汤加减。呕吐兼腹泻时,服用藿香正气水,效果亦佳。
5.脾虚腹痛:指小儿平素脾胃虚弱导致的慢性腹痛。表现为体质虚弱,四肢无力,少气懒言,完谷不化,或吐或泻,腹部隐痛等。宜健脾补气,和胃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6.肝气犯胃腹痛:症见胃脘胀闷,脐周痛甚,时痛时止,善太息。矢气后腹痛减轻,反复发作,每于情志变化而腹痛发作。治宜舒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柴胡舒肝散加减。
7.气滞血瘀腹痛:症见脐周胀闷不舒,痛而拒按,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脐周围),或触之有块,推之不移,按之痛甚,面无光泽,舌质暗红,或舌有瘀点,脉细弱或细涩。治宜理气化瘀,散结止痛,常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若气滞症状明显,可加川楝子、乌药理气止痛;若腹有包块,可酌加少量三棱、莪术、川山甲,以散瘀化结止痛。
总之,小儿腹痛的病因很多,应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仔细审辨。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也可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另外,平时注意预防和调养,饮食有规律,不暴饮暴食,不恣食生冷、煎炸、油腻之品;注意饮食卫生,蔬菜要洗净煮熟,瓜果要洗净去皮,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腹部保暖。仲景通窍祛邪法探究 
其他 中医常识 
窍,孔也,洞也。中医所指的窍,泛指体内通达外界的门户。邪气袭人,多从窍入,《灵枢·口问》早有邪走空窍之说。如风寒之邪多从毛窍而入,温邪病毒多从口鼻而入,馨飪之邪必从口入,淋病等性病之邪毒常从前阴而入。邪从窍入,亦可从窍出,仲景常借诸窍而作为祛邪外出之途迳,称通窍祛邪法。《温疫论·标本》谓:“诸窍乃人生之互秿也,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临床实践证明,无论邪从窍入或邪自内生,均可据情通窍逐之,如水饮、痰浊、瘀血均可以通窍法祛之体外。可见通窍祛邪法在治疗学上的地位。
1。开窍达邪治病一绝
在生理情况下,鼻窍、汗孔、前后二阴等孔窍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得以排出的重要途迳。在病理过程中,由于邪气阻滞或脏腑功能失调,常致这些排浊通道闭塞不通或通而不畅。塞则邪聚为患,通则邪有外出之机。此时非开通邪路则邪不得出。如风寒袭人,因寒性收引,致毛窍闭塞,卫阳郁闭而无汗。汗窍不通,由此而入之寒邪无由排出,故须用麻桂等辛温发散之品开通汗窍,达邪外出;里实积滯肠道而便闭,用走而不守之大黄等开通后窍逐邪外出;瘀血内结致经脉不同而经闭,用抵挡汤开通邪路则瘀血自去;水湿停蓄,多致小便不利,后世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利水诸方多有通溺之功。《灵枢·刺节真邪》云:“为开通,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开通门户,就是开辟邪路,施以汗吐下利诸法,使不通者通之,使通而不利者畅之,以利邪外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认为:“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自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数去之可也。”而欲邪之速去,唯通窍最佳。故张氏最善用汗吐下三法,使邪出窍而病自解。
2.就近通窍祛邪一要
邪之袭人,可停留于不同部位,或在表,或在里,或在经络,或在脏腑。治疗时,当辨病之所在选择与之最为相近的邪路逐之外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又有“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论述,其实就是指治病当依据病所,就近祛邪。中医就近通窍祛邪之法可谓多也,如风寒、风湿、水饮等邪气在表者,均开发毛窍,使邪就近从汗而出;热实、寒实、燥屎、瘀血等实邪之在肠者,均攻逐泻下,使邪就近随大便而出;宿食或风痰等邪在胸膈或胃脘者,则就近从口窍用吐祛邪;下焦湿热则通前阴以渗利祛邪。有时病象在此而病位在彼,则须明辨之。如《金匮要略》“哕而腹满”之症,其象虽表现在上,实系“病在下而气溢于上”之故,病邪在下,前后二阴必有不利之部,故张仲景谓当“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前后窍通,浊气下泻则满消而哕止。此实就近通窍祛邪之例。就近祛邪,药物易达病所,病邪易被逐出,可谓取其捷径,不走弯道。故吴鞠通《温病条辨》谓:“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若忽视此一要则,常可能引邪深入,或致病邪弥散,或徒伤正气,诸多不良,不可不察。
3.多途开窍分道祛邪
邪气袭人而致病,或一邪独居,或数邪搏结,中医常据证采用通利多窍,分道祛邪之法。此法能离散瓦解病邪,有利于病邪就近从多途或习惯通道排出。如水饮内聚致一身面目悉肿,此水湿之邪既不得外泄而为汗,亦不得下行而为溺,治用越婢加术汤。以越婢汤发汗行水,令在表之水湿从汗窍而出,加术则使在里在下之水湿顺流从尿道而出,此分一邪从上下两途而出之法。若数邪搏结而致病,更宜分化瓦解之,使之分途而出。如水饮与糟粕搏结于肠,致“腹满,口舌干燥”等症,治用己椒苈黄丸。方中防己、椒目辛宣苦泄,导水从前阴而出,葶苈、大黄攻坚决壅,逐水饮、糟粕从后阴而出;若热结甚而“渴者”,则加芒硝以加重通后阴之力,使水邪、燥结前后分消而出。其他如大黄甘遂汤以大黄攻蓄血于后阴,甘遂逐蓄血于前窍使互结于产妇血室之水、血邪气得以分流排出;大陷胸汤、丸以硝黄配甘遂、葶苈,令因于水热互结之结胸证邪出于前后二阴;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治虚实错杂之支饮重证,以防己、桂枝行水饮、散结气走皮肤毛窍,茯苓、芒硝化坚结通利前后阴窍,则水邪结实未有不去者。又如湿热搏结,伤及血分,泛溢肌肤所致之黄疸,张仲景投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或大黄硝石汤,分别以茵陈、栀子配大黄,栀子、豆豉配大黄、枳实,栀子、黄柏配硝黄,諸方功用虽有异,但逐湿热之邪从二便而出之旨则一。分流祛邪,犹于禹之治水,挫河开渠,分流泄壅,有利于使病邪从多途迳排出体外。
4.因势开窍 促邪外消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时机体本身有抗邪外出之势,中医常针对机体反映出的有利于机体祛邪愈病的生理或病理反应,而采用“助其一臂之力”的方法,顺其势以通窍利导之。
欲吐则开其上窍催吐。呕吐一证,以常法而论,当降逆止呕。但若病人不但“食入即吐”而且“心中温温欲吐”(《伤寒论》324条),欲吐者,是病邪在上,正气有祛邪上出之势,仲景主张顺其病势,开上窍以催吐,使胸中实邪从吐而出。又如痈脓致吐,是机体生理性祛邪反应,故虽属吐家,亦吐而出之,不可见吐止吐,令脓从吐出,吐则脓尽,脓去吐止。他如疟疾趋表,或宿食在上,或酒疸心中热而又泛恶欲吐的,亦为正气祛邪外出之象,当利用机体抗邪外出之势,助吐使邪从吐出。
欲利者开下窍泄邪。如留饮病见“欲之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之证,究其病机,“此为留饮欲去故也”,而去者虽去,续者自续,故虽利而心下坚满如故,仲景据其有欲去之势,用通达水道之甘遂半夏汤乘其势而利导之。此外,大便下血因于瘀血者(《伤寒论》239条),仲景据其瘀血有下趋之势,不见血止血,反以活血攻下之抵当汤治之;新产之妇,恶露内阻而见腹痛下血,用枳实芍药散而不愈者,用下瘀血汤治疗,令“新(瘀)血下如豚肝”,经水不利之症亦可以此法攻之,乃据其病证而“通幽开积之治也”。
宿食、燥屎停积下焦,且有下利趋势者,方治亦助其从下窍排出。如下利见脉或“三部皆平”,或“迟而滑”,或滑,见证或心腹坚硬而满,或谵语,究其病机,下利为标,实热、宿食、湿热为本,而内聚之实邪有下趋之势,仲景以通因通用之法治之,实因势开窍导邪之法也。
5.借窍立法 假道逐邪
假道逐邪乃通窍祛邪之变法。指病邪在此,却借用彼处之窍逐邪外出。常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因近借窍 
根据病邪所在部位,当别无邪道或他道不便逐邪时,可就近借导逐之。如桔梗汤或桔梗白散治肺痈,服后均“吐脓血”,是将肺中热毒、脓血借口窍排出之法。因消化道或呼吸道均通过咽部,用桔梗、巴豆等宣肺逐邪之品使肺中脓毒上升,当经过气管并刺激咽部时,则引起呕吐,从而达肺中病邪借口窍排出的目的。如果令脓血从鼻中排出,不仅加重病人痛苦,且易增加病人的恐惧心理,故《千金》苇茎汤之治肺痈脓成,全方以活血排脓为用,其中并无一味催吐药物,但仲景有意识加重药量,(再服)以引起呕吐,使肺中脓毒借口窍排出。
而临床最常见者,莫过于前后二阴互借。如湿阻气滞,蕴郁肠道所致之下利气,仲景主张“当利其小便”。利尿可分离肠中湿邪,湿去气利则泻利可止,此喻嘉言所谓“急开之河”之法。后世水走肠间而泄泻不止,常用利小便法分消治之,实源于此。正如《温病条辨》所说:“通前阴所以守后阴也。太阳不开则阳明不合,开太阳正所以守阳明也”。至于肛肠病变而致小便滞涩,通利大便可使癃闭缓解;小便不利而尿毒内积者,常通过肠道给药而行“透析”,无不属就近借道逐邪之法。
顺势借窍 
根据病证所反映的机体抗邪之势,借用适当的窍道亦可逐邪外出。如感受疫毒所致的阴阳毒,是一种急性传染性斑疹类疾病,仲景用清热散瘀之升麻鳖甲汤治疗,但恐邪无出路,便据其邪毒在肌肤,且出斑本身即有透毒之势,顺其势而透其邪,以“再服,取汗”的方法,令邪毒借汗窍排出体外。亦可逆势借道,如“食已即吐”之证,乃“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之理。胃热上行,病势向上,似当以吐治之,但“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王肯堂语)。仲景用大黄甘草汤治疗,意在借通利后窍以引胃热外出。下窍一通,热势被折,其吐自止。此正所谓“欲引南熏,先开北铺”之意。李东垣受示于此而创通幽汤,实逆势借道逐邪之例也。
表里借窍 
根据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将脏邪逐之由所合之腑排出,亦为常用之法。如水渍于肺而致的“咳家”或“支饮家”,因肺合大肠,肺中之邪常可通利大肠而治,故用十枣汤攻下逐水,“平旦温服之”,须“得快下”病邪方去,此上病下取,借道逐邪。正如王孟英《温热经纬》所说:“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去之路”。唐容川《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亦云:“《内经》曰五脏各有所合——病在脏者,当随其所合之腑而攻治耳”。心合小肠,心火旺盛之侯,常假通利小便之法,使火热随溺而出;肾合膀胱,下焦湿热,用通利膀胱之药,则湿热可除。
总之,通窍祛邪法,是利用药物等手段开通机体与外界的通道,以逐邪从窍而出的方法。该法合乎生理,顺乎病势,易中病所,祛邪有道,是临床切实可行的常用之法。进一步研究该法,将对用仲景学说指导临床,提高疗效大有裨益。月经不调的中医证治法 
其他 中医常识 月经周期不准,超前,落后,无定期,经量过多、过少,色泽紫黑或淡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