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民间偏方大全 >

第51章

民间偏方大全-第51章

小说: 民间偏方大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名】抗骨增生饮。
【组成】大独活15克,川续断15克,怀牛膝15克,海桐皮30克,西秦艽18克,川杜仲10克,威灵仙10克,全当归10克,广地龙10克,巴戟天12克,金狗脊9克,骨碎补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肋软骨炎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肝郁气滞,络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止痛。
【方名】疏肝解郁活血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玄胡索10克,甘草6克,炙乳香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南扬方 颈椎增生中药方剂 外科 骨症类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经络不畅。
【治法】益肾养血,和络止痛。
【方名】益肾坚骨汤。
【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2克,枸杞子12克,干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孙程祥方 关节炎、肩周炎 外科 骨症类 
(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用食用粗盐一斤,加生姜片3钱、小茴香半两,炒热(不要太烫),用棉布包好,每晚睡前敷患处至盐凉,三日后调换用料,连用9天。忌冷、湿。劳伤腰痛 
外科 骨症类 (腰肌劳损)甲鱼壳共二两,砸碎,炒黄,浸白洒一斤,三日后用酒涂腰部(并可内服),一日二次,用7~10天,可治多年腰痛。腰椎盘突出 外科 骨症类 
用中药草老鼠耳一两,猪蹄一只,劈开切块,加水和油盐调料一起炖熟,一日分二次吃蹄喝汤,连用一周。肾亏腰痛 外科 骨症类 
(包括妇女产后腰痛)韭菜籽3两,炒脆,磨成粉,一次2钱,用淡盐水送服,一日二次,服完即愈,忌房劳。坐骨神经痛 外科 骨症类 
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半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5~10天。(盐可每天反复使用)颈椎痛 外科 骨症类 
羊骨头二两,砸碎,放锅内炒黄,浸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1斤,三日后可用生姜蘸酒擦颈部,一日三次,一般不过15天,可以根治。骨刺 外科 骨症类 
(骨质增生)狗骨头二两,砸碎炒黄,浸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1斤,三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处,一日三次(最好带喝此酒一蛊),需用半月可治愈。四肢酸麻、腿抽筋 
外科 骨症类 老丝瓜筋3钱,生姜2钱,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一星期,有特效。忌扁豆、咸鱼。扭伤、四肢无力 外科 骨症类 
老丝瓜筋3钱,桑树果半两,煎一碗汤服下,一日二次,连服7天。忌扁豆、咸鱼。褥疮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处方(一)
【方名】褥疮方剂一。
【组成】人参(另煎兑服)6克归尾9克枸杞子18克云苓15克赤芍9克菟丝子18克白术12克红花6克鸡血藤18克甘草3克白芷9克桔梗9克生芪24克连翘15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主治】褥疮(席疮)。症见疮口腐黑蔓延不止,肿势继续发展,溃出脓液稀薄臭秽,形成粉浆污水。伴有萎靡不振,不思饮食。
【加减】或配合服用人参养荣丸(每早服2丸),十全大补丸(每丸服2丸)。或汤药与丸药交替服用。上部褥疮加川芎、升麻;下部褥疮加牛膝、桂枝;大便干者加火麻仁、郁李仁、川军;食少者加焦三仙、鸡内金、木香、枳壳。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破伤风的偏方 外科 炎症类 蟾蝎丸治破伤风
药物:蟾酥6克,干全蝎15克,天麻15克。
用法:蟾酥化为糊。干蝎炒,天麻炒,研末,与蟾酥调成绿豆般大小丸。每次1…2丸,粮食酒送服。 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医处方(一)
【辨证】风热毒邪挟痰热凝滞肌肤。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名】痰毒煎。
【组成】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芥9克,夏枯草15克,僵蛹9克。
【用法】上药头汁用水1500毫升煎沸后,文火熬15分钟,取汁,二汁加水500毫升开后,文火熬10分钟,取汁,将头二汁混合加糖30克,浓缩煎至100毫升。儿童1日3次,每次20毫升,成人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出处】夏涵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医处方(一)
【辨证】瘀血阻滞,日久化热。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方名】解毒活血汤。
【组成】银花30克,玄参2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红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制乳香7。5克,制没药7。5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叶汉帜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寒湿入络,气血瘀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
【方名】回阳通脉饮。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黄芪2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熟地20克,炮姜5克,肉桂5克,附子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徐淑芬方。
中医处方(三)
【辨证】寒邪外邪,络脉不通,气血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温经活血汤。
【组成】泡附子15克,干姜6克,当归15克,赤芍30克,地龙12克,鸡血藤30克,牛膝15克,丹参30克,炙甘草6克,蜈蚣1条(研末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兰少敏方。
中医处方(四)
【辨证】气虚凝滞,热毒炽盛。
【治法】益气活血,清热解毒。
【方名】芪忍归草汤。
【组成】黄芪(盐水炙)50克,忍冬藤50克,忍冬叶50克,当归12克,甘草节8克。
【用法】先将药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再煎煮,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王秋侠方。
中医处方(五)
【辨证】风寒湿邪侵袭,郁久化热,热郁成毒,热毒结聚于经络。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名】活络通脉清解汤。
【组成】元参90克,银花藤90克,当归60克,丹参60克,川芎40克,灵仙20克,路路通20克,皂角刺20克,蒲公英90克,土茯苓90克,甘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此药还可用于外洗。
【出处】僧焰如方。
中医处方(六)
【辨证】寒湿入络,气血瘀否,阻寒血脉。
【治法】活血化瘀,温通经络。
【方名】和营通络汤。
【组成】当归30克,血通15克,细辛6克,虻虫3克,虫3克,水蛭3克,灵仙24克,秦艽15克,桂枝15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牛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
中医处方(七)
【辨证】寒凝瘀阻,瘀久化热。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通脉。
【方名】清营拓脉饮。
【组成】当归50克,泽兰50克,双花50克,元参25克,生地25克,钩藤25克,生黄芪50克,米壳20克,薏米30克,鸡血藤25克,水蛭15克,生地20克,蟾酥0。0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
中医处方(八)
【辨证】瘀血凝滞,脉道不通,郁久化热。
【治法】清热解毒,疏通血脉,凉血化瘀。
【方名】四妙勇安汤加味。
【组成】当归60克,乳香10克,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郑静嫦方。
中医处方(九)
【辨证】火毒湿热内盛,复因外感风邪,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名】鸡香汤。
【组成】鸡血藤30克,元参60克,双花60克,甘草30克,乳香10克,土茯苓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郭俊男方。
中医处方(十)
【辨证】气血两虚,邪毒深重,毒延全身。
【治法】生肌,败毒。
【方名】驱淫保脱汤。
【组成】苡米30克,茯苓60克,桂心3克,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候士林方 下肢静脉曲张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处方(一)
【方名】下肢静脉曲张1方剂一。
【组成】白藓皮30克马齿苋30克苦参30克苍术15克黄柏15克。
【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后,过滤去渣,乘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1小时。如有创口,熏洗后再常规换药。
【治法】清热燥湿。
【主治】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湿疹样皮炎等。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指甲剥离症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方剂(一)
【辨证】肝经血燥,爪失所养。
【治法】滋养肝血。
【方名】加减逍遥丸。
【组成】当归30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丹皮4。5克,炒栀子45克,甘草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9克,日服2次,开水送服。
【出处】朱仁康方 肛窦炎方二消炎栓 外科 炎症类 方名:消炎栓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消肿,利湿解毒。主治肛窦炎、溃疡性直肠炎以及痔术后消炎。
【处方组成】
川连15克、黄柏30克、明矾6克、儿茶30克、血竭9克、没药9克、仙鹤草30克、冰片12克、猪胆2枚。以上各药(除猪胆)研为细末,过120目筛,混合拌匀,溶开合成脂肪酸36型基质,基质与药粉的比例为3。75:1。加入猪胆汁,搅匀,注入栓剂模具,制成4厘米长棒状栓剂,待凝固后包装备用。用时,取1枚纳入肛内。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肛窦炎61例,均于10…15日治愈,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治愈率达70%以上。用于524例内痔注射术后,未出现1例注射处感染及溃疡现象。
【处方来源】
山西省怀仁县中医院段隽。
【按语】本药栓有川连、黄柏、儿茶、猪胆等清热消肿,利湿解毒;更有仙鹤草止血,明矾收敛。即可治疗肛窦炎、肛管直肠感染,还可治疗痔疮出血。由于直接用药于肛管直肠粘膜,故疗效显著。 
喷气式治肩周炎 外科 炎症类 
“喷气式”:直立举起双臂,脊柱(颈、背、腰)脊骨一节一节依次弯曲。腰弯到极限时,后振双臂,整个过程中两腿不屈。如此几天以后,肩关节一点就不疼了,肩周炎就好了。 
睾丸鞘膜积液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虚水停。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消肿。
【方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组成】茯苓24克,桂枝18克,白术12克,炙甘草12克。
【用法】加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出处】《伤寒论》 血栓脉管炎的秘方 外科 炎症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剧的全身中小动静脉阻塞性病1变,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大多数是男性。以四肢末端发冷、麻木继而疼痛,坏死溃疡,严重时趾(指)节脱落为主要特征。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残疾,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及生命。患者需要戒烟,避免受寒,尤其在寒冷潮湿环境中行走或工作后,必须将患肢揩干,穿着保暖性能好的裤袜,尽量避免外伤.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局部血循环。饮食宜易于消化,富于热量。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脱疽”、“十指零落”等范畴。其病的内因主要是脾气虚弱,肝肾不足;外因主要是寒湿侵袭,长期吸烟也是促成本病的发生因素。本病多因脾肾阳虚,寒湿外侵,寒湿凝聚经脉;或因情志内伤,脏腑蕴热,邪热淫于脉络等,致脉络痹塞,气血不周而成。
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①脉络血瘀型:证见患肢皮色紫黯,下肢更甚,趾端出现瘀斑,五趾痛剧,夜间尤甚,彻夜不眠,皮肤苍白,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消失,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涩。
②脉络毒热型:证见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色黄,思肢皮肤暗红而肿,甚至紫黑色,出现坏死溃烂,创面流脓或秽奥血水,筋骨暴露,疼痛剧烈,舌质红,苔黄厚,脉细数。
③阳虚寒凝型:证见形寒肢冷,患肢疼痛,间歇殴行,得暖则减,患处皮肤苍白、发凉、拓燥,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迟。
④气血两虚型:证见面容憔悴,身倦无力,动则汗出,患肢微痛或不痛,肌肉皮削,溃疡久不收口皮肤不温,舌质淡,苔藏白,脉沉细无力。
一、可选用的西药
1.血管扩张剂:
(1)妥拉苏林:每次25…50mg,一日口服3次。
(2)姻酸:每次50mg,一日口服3次。
(3)罂粟碱:每次30mg。一日3次,口服或皮下注射。
(4)2.5%硫酸镁:新鲜配制100ml,静脉滴注,一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周。
2.右旋糖酐40注射液:每次500ml,静脉滴注,一日1—2次,10…14日为一疗程。
3.抗生意:用于足趾溃疡坏疽继发感染者。
4.其他:(1)补液:病情严重者可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2)补充维生素。(3)疼痛剧烈者可用2%的普鲁卡因20ml作股动脉封闭;或用普鲁卡因1g加入5%葡萄糟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一日1次。止痛还可选用其他止痛剂。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l。脉络血瘀型:
(1)抗栓保荣胶囊:成人每次10粒,一日1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
(2)毛冬青胶囊:每次3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毛冬青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ml,一日1…2次。
(4)血府逐瘀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复春片:每次4—8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脉络毒热型:
(1)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成人量每次10…20ml,加人5%…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每日滴注1次,10…14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需要,本品可使用3—4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可间隔5—7天,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连续使用两个疗程。
(2)通塞脉片:每次10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内消丸:每次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阳虚塞凝型:
(1)阳和丸:每次2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右归丸:每次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4.气血两虚型:
(1)八珍丸(补汁、冲剂):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2次6或浓缩丸每次8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煎膏剂每次口服15—20g,一日2次。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2)人参养荣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膀胱发炎秘方 外科 炎症类 
药方:梅干5粒,柠檬半个切片、杨桃2粒切片,下锅放下2碗半水煎至1碗左右,掺些白糖。
时间:下午五点服下,连续服用5天,此方无副作用,其功效神奇。 化脓性乳腺炎中药方剂 妇科 乳腺癌 中药方剂(一)
【辨证】热毒内盛。
【治法】化痰开郁,散瘀解毒。
【方名】栝蒌散。
【组成】栝蒌实60克,败酱草15克,细辛15克,炮干姜15克,姜炙厚朴15克,炒桔梗15克,人参15克,防风15克。
【用法】上为散,水煎服,不拘时候。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血栓性脉管炎中药方剂 外科 炎症类 中医处方(一)
【辨证】湿壅经络,瘀毒内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