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 >

第3章

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第3章

小说: 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了,我就让你热一点。
    也许,有人会说,罗博士,你把中医说得也太简单了吧,真是这样吗?一点不假,真的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千百年来,中医存在着两大派别:一是温阳派;一是清凉派。温阳派侧重的就是一个“阳”字;清凉派侧重的就是一个“阴”字。温阳派认为“百病寒为先”,寒是疾病的起源,在此基础上,温阳派便想方设法纠正身体寒的状态,使用一些温阳的药物,比如干姜、附子等,来振奋阳气,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2)    

清凉派则认为热是很多疾病的起因,热会灼伤人体的津液,为了保护津液,他们创立了清热解毒的方法,使用一些比如生石膏、大青叶、大黄等凉药,以此来纠正身体热的状态。虽然这些理论最初大多起源于外感病的治疗领域,但是也逐渐影响了内伤疾病的治疗。
    不难看出,中医其实就像一个太极图,温阳派因为一个温字,它便成了太极图中的阳;清凉派因一个凉字,它便成了太极图中的阴。在中医的历史上,这两派不断地争论,也在争论中不断进步,它们分别从两个侧面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共同演绎了灿烂的中医文化。我曾经写过那么多的古代中医大家,最深的感受就是:虽然这些医家从理论上总是属于某一派别的,但一旦遇到患者,他们的出手是灵动的,当遇到寒证的患者,他们一定会开出温热之药;如果遇到热证的患者,他们也一定开出清凉之药,所以他们才成为高明的医生。因为,这一阴一阳,就是我们中医的根本,只有分清阴阳,才能克敌制胜。
    中医非常伟大,它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阴阳;中医非常聪明,它之所以聪明,是因为有寒热。大家都知道,西医看病先要化验,化验是起什么作用的?化验是在找病毒。然而,世界上的病毒千千万,而且还在不断变异,于是西医便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检查设备,满世界地追捕病毒。但中医不这样,在中医看来,不管有多少病毒,只要人生病了,无外乎呈现出两种状态:一是寒;一是热。只要弄清楚病人身体处于何种状态,然后进行调理就可以了。所以,你去看中医,中医没有任何设备,他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其目的就是判断你身体是寒,还是热。下面,我就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有一次,我到中央电视台下属的一个电视公司的Z领导家里做客,刚聊了几句,就听到楼上咳嗽的声音,然后他的儿子一路咳嗽着下楼了。
    这个小伙子正在读高中,瘦高个儿,他一边咳嗽,一边冲我点头问好。
    我很诧异,问:“怎么咳嗽得这么厉害?吃药了吗?”
    Z领导告诉我:“该吃的药都吃了,就是这个咳嗽,总是不好,已经有十多天了。”
    我知道Z领导的夫人是搞西药的(她是专业出身),于是就问她,都吃了什么药。回答是:阿莫西林已经吃了好久了,现在?么都不敢吃了。
    这时,一家人都看着我,我心里想,反正刚好赶上了,就给看看吧,于是要了纸笔,问这个小伙子:“有鼻涕吗?什么颜色的?”
    小伙子回答:“有,是像水一样清的。”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3)   

 我稍微诊断了一下,心里就有数了,这是个寒证,就是说他身体内某个地方属阴的能量多了,处在寒的状态。我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主要是通过鼻涕。鼻涕如果是像水一样清,这就说明身体内有寒,人们常说冷得流清鼻涕就是这个道理。倘若鼻涕是黄色的,而且比较浓稠,这就说明身体内有热。可是这个小伙子的寒在哪里呢?是在胃上、肝上还是在肺上呢?通过他的咳嗽,我判断寒在他的肺上。道理何在呢?《医学三字经》说“肺如钟,撞则鸣”,意思是说,人的肺就像一口悬挂着的钟一样,外邪轻轻一碰,它就会鸣响,这个鸣响的声音就是咳嗽和哮喘。知道了体内有寒,又知道了寒在肺上,调理起来就简单了,此时,只要稍微用一些温热的宣肺药把寒邪宣出就可以了。
    于是我就开了方子,大致是:防风三克、荆芥三克、紫菀六克、款冬花六克、白前六克、百部三克。大家看,这个方子里防风是温性的、荆芥是温性的、紫菀是温性的、款冬花是温性的、白前是温性的、百部是温性的,中医的思路就这么简单——用自然界中温热的东西来驱散身体里的寒。
    然后我还特别告诉他们,熬药的时候放入鲜橘子皮。为什么要用鲜橘子皮呢?因为橘子皮味辛。剥橘子皮的时候,用手一挤,里面的汁会发出一股十分呛鼻子的味道,如果飞进了眼睛,眼睛会非常难受。我这里用橘子皮就是借它的辛味,将寒邪从肺上宣散出去,况且橘子皮也是温性的。
    没想到他们家人性急,说:“我们现在就去买药吧!”
    于是一家人马上开车去药店。回来熬药的时候,他们还特意让我看看橘子的个头,并且当着我的面煮了药。
    调理肺部寒热的药,有个秘诀,那就是量不能大。有的医生开方子时喜欢每味药都开三十克,实际上有老中医传授过我,说肺经药,分量要轻,如果过重,则药过病所。的确有过这样的例子,有的医生开几十克一味的药,治疗肺经的病,毫无效果,结果老中医原方不动,只是每味药都换成了三五克,结果病人服后病立愈。
    另外就是治疗肺经病的药(尤其是宣肺解表的药),通常要泡一下,浸透,再者是熬的时间要短,一般十分钟就可以了,熬时间长了,则味厚入中下焦了。这也是一个诀窍。
    孩子喝下药后,我就走了,自己也忙。等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在和平街北口的一个饺子馆吃饭,当时很晚了,人也很疲惫,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Z领导打来的。他说孩子服药一天后,咳嗽立刻减轻,第二天就基本痊愈了,还说:“看来剩下的药不用吃了,留着下次咳嗽再服用吧。”我忙解释,下次咳嗽一定要开新的药,因为这次是他身体内有寒,下次就不一定是了。我们一定要根据身体的寒热情况来调理,否则就会出麻烦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4)    

人们常说中医很厉害,其实,厉害就厉害在辨证上,那辨证到底是在辨什么呢?辨的是阴阳,辨的是寒热。一句话,辨的是身体处于何种状态。只要弄清了身体的状态,调理起来就容易了。同样是咳嗽,但身体的状态可能完全不同。寒的状态,人会咳嗽,热的状态,人也会咳嗽;所以,中医强调一人一方,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时候,也要用不同的方子。上面这个小伙子,他咳嗽是因为肺部处于寒的状态,所以我给他用了温热的药;如果肺部处于热的状态,我们又该如何调理呢?
    有一位老患者,是我一位同学的母亲。因这位同学在外地,所以老太太都是找我调理身体的,效果不错,因此她对我很是信赖。这一天,我跟她通电话,听到她说话有气无力的,而且咳声阵阵,忙问怎么了。她说这几天一直在咳嗽,吃了很多的药都没有控制住。我就立刻问她,咳嗽是否有痰,她说有;我又问痰的颜色,她说是黄色的块状痰。
    这样我就明白了。但我给老人调理身体一直很谨慎,有的年轻人我通过电话就给开方子了,对老人则从来不敢,因此还特意跑到了她家里,给诊了脉,查了舌象,才敢开方子。
    我断定她是外感导致的肺热不清,此时要清热利肺,就开了方子:双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枇杷叶、浙贝、杏仁、前胡。这个方子里面基本都是凉的药,完全是针对热证的。结果第三天我接到电话,她说咳嗽很快就被控制住了。
    从这两个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出,一个小伙子,一位老太太,他们同样咳嗽,但身体却完全处于不同的状态:小伙子是肺部有寒,老太太是肺部有热。试想一下,如果将他们两位的药互换一下,结果会怎样呢?
    我写过那么多的古代医家,要问我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好的医生能够准确地判断阴阳和寒热,每次作为配角出现的庸医,都是在阴阳和寒热这样的大方向上搞错了,所以才沦为庸医,现在这样的情况也有。
    我不敢说自己每次诊断都正确,但是我能够看到这里面的关键,在考博士之前,我就有这样的感受,只要是好的医生,一律都是辨证准确;患者躲着走的医生,一定是辨证乱七八糟。所以,我在报考博士的时候选择了中医诊断学,立志要好好研究这门学问。
    第二节
    健康不健康,寒热来主张
    不健康的身体存在两种状态:一为寒;一为热。但值得注意的是,寒的状态和热的状态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时刻都在变化,寒热变化最突出的莫过于感冒。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5)    

以前,中医教材把感冒分成风寒、风热两种,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其实,风寒和风热不是感冒的不同类别,而是感冒的不同阶段。感冒都是由温度变化引起人体机能障碍导致的,每个人的每次感冒,都会经历风寒和风热两个阶段。
    首先,感冒第一时间是给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抑制状态,最明显的表现是体表发冷,要裹紧衣服,有的时候还流清鼻涕、打喷嚏,有人管这叫风寒感冒,其实,这只是感冒的最初阶段。为什么说这是身体的一种抑制状态呢?因为这时人体处于一种“不足”的状态中,气血不能供应体表,无法组织有效的低抗,因此这是一种“属阴”的状态。也就是说属阴的能量开始控制身体了,而属阴的能量具有抑制收缩的特性。我们在中学物理课上就学过:物体的特性之一是热胀冷缩。人体也一样,热了,身体就会向外舒张流汗;冷了,浑身起鸡皮疙瘩,身体就会向内收缩,这时人就会打喷嚏、流清鼻涕。
    实际上,感冒的初级阶段,有的时候特别短,几个小时或半天就过去了,由于它太短了,所以很多人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大家注意;这个体表?冷的阶段太重要了,此时寒邪还没有深入,身体的抵抗机能还有能力迅速将它清除出去,因此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啊!怎么办呢?抢时间解除抑制状态!方法其实很简单,任何热性的食物、饮料都可以,有的时候,甚至一杯热水都管用。因为身体本来是由阴和阳这两种能量来控制的,但现在阴寒的能量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它想要独自控制身体。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温热的东西来增加身体内阳的能量,使阴阳重归平衡。通常,用大葱的根部也就是葱白,切一下,加几片生姜,在水里稍微熬一下,一开锅就好,不要久熬,因为要的就是它那种刺激的成分,用吴鞠通的话?是“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这里要说明一下,葱白和生姜都是温热的食物,它们进入身体之后,会增加体内阳的能量,阳的能量充足之后,身体就会发热出汗,从而使身体内阴阳的能量重新达到平衡。为什么葱白和生姜又不宜久熬呢?因为此时寒气只停留在体表,属于肺经,肺经有寒应该宣。宣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常说宣传宣传,意思就是说要向外扩散。什么东西容易扩散呢?轻的东西最容易扩散,比如空气。所以葱白和生姜轻轻一煮,气味轻清,进入身体之后,就像一阵热风狂吹,肺上的寒邪很快就无影无踪了。
    我还经常让人用苏叶泡水,来驱散体表的寒邪。苏叶,也叫紫苏叶,药店有干的苏叶卖,各位可以在办公室里准备一小包,觉得自己快感冒了,身上突然发冷,立刻用开水泡一把,六七分钟后就可以喝了。
    古代的时候是用麻黄、桂枝等药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不大用了。但如果真是冷得浑身发抖,一点汗都没有,那还是要用《伤寒论》中的麻黄汤。通常用苏叶、葱白等就可以了,等到身上发热,不再觉得冷,就可以了。最好是能微微出点汗,但是不要出大汗,更不要马上就去风口站着。
    还有个方法就是把热水袋放在被窝里,放在后背的肺腧穴附近,也就是靠近肺部的脊柱两旁。热水袋要不远不近,以免烫到皮肤,这样睡觉可以帮助阳气生发,使体内的抑制状态得到改变。
    这个阶段,就是中医说的外寒阶段。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6)   

 这个时候如果咳嗽,可以选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这个方子里面基本都是温药,可以帮助身体组织抵抗,切记不可以用寒凉的药物。
    如果在外寒的阶段处理及时,根据我的经验,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感冒解除掉。如果您没有注意,那么,寒邪继续深入,很快就会到内热阶段。
    什么叫内热阶段呢?原来,随着外邪深入,体内的抵抗力量开始和外邪展开激烈的斗争,身体的很多地方都成了战场,此时的表现是一派热证:咽红、咽痛、发烧、骨节酸痛、咳嗽,等等;诊断指征是:痰黄、鼻涕黄、咽喉疼痛、体温上升。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指征,我也经常通过痰和鼻涕来分析病情。
    这个阶段怎么办呢?扁桃体发炎了,开始咳嗽了,这些都让人无比难受啊!
    此时要用清凉派清内热的方法。
    一个简单的药物组合是:双黄连口服液,内容是双花(金银花的别称)、黄芩、连翘,简称双黄连。
    如果严重,我倒是建议各位自己去药店买草药来熬,下面这个药茶方子是我经常用的,是我外祖父王恩阁先生的方子。此方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我给加上了一味苏叶,用来调理感冒初起,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基本方是:双花十克、连翘十五克、防风六克、前胡三克、白僵蚕十克(捣)、公英十克、地丁十克、射干六克、苏叶六克(苏叶要熬好药闭火时后下,泡十分钟就可以)。
    如果咳嗽而且痰黄还可以加上浙贝母、枇杷叶各十克。
    这个方子里面的白僵蚕对缓解咽喉疼痛效果非常好。熬好药以后,要像喝茶一样喝,随热随喝,不能一天喝两次就算了,这样才能使药力持续,所以,我管这个方子叫药茶方,要把它当做茶来服用。
    此方是解外寒同时清内热的思路,是由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的思路变化来的,比较有效。如果能让当地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有所加减就更好了,孕妇忌服。
    既然是热证,为什么要加上解表的苏叶呢?这是我的经验,感冒基本上没有纯粹的热证,在内热的同时,一定有各种程度的外寒,因此要配合解表,否则效果不好。如果真的全部都是内热证了,那这个病一定极其严重了。
    一般情况下,喝几副这样的中药,内热就可以解除了。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7)    

如果在内热的阶段处理及时,依我的经验,基本可以在两天内解决掉感冒(有些人症状的减轻过程会持续几天),而且绝对不会再发展。然而,现在一些人受西方的影响很深,认为感冒没有什么特效药,过七天自然就好了。不久前,我看中央电视台请了北京某大医院的三位大专家谈论感冒,其中的两位说:“感冒就是回家多喝水,然后休息七天,自己就好了。人家美国也是这样做的。”我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论科学技术,美国肯定比我们发达;但论养生,美国就不如我们了,因为,我们有几千年的养生智慧。
    第三节
    如何清除身体的寒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