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退让这一个明智选择,那么他最初的冒进就是卤莽的。 我们普通人也会运用边缘政策,只不过不会产生那么深远的国际影响罢了。比如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最终变成一场争吵;固执己见而不能达成妥协的夫妻可能离婚;意见不一的合作者如果不能相互协作,合作关系就会破裂。这些案例的双方其实都会用到边缘政策。他们故意创造和操纵着一个有着在双方看来同样糟糕的结局的风险,引诱对方妥协。 边缘政策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微妙策略,假如你想成功地运用这个策略,你必须首先彻底弄明白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启示:〃边缘政策〃一词看来就是为这么一种策略设计的,这种策略将你的对手带到灾难的边缘,迫使他撤退。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中采取的行动,被普遍视为成功运用边缘政策的典范。 悬崖还是斜坡 这里还是以古巴导弹危机作为案例,帮助你把握边缘政策中的微妙之处。 肯尼迪政府发现苏联偷偷在古巴装备导弹,立即详细考虑了一系列可能的行动:什么也不做;向联合国投诉(这一行动的实际效果几乎就等于什么也不做);实施封锁或隔离(这是实际选择的方案);向古巴的导弹基地发动空中打击;要么就是走极端,抢先向苏联发动一场全面的核打击。 而在美国实施海上封锁后,苏联也有很多可能的回应方式。它可以退让,并拆除导弹;停止通过大西洋运输导弹(这是实际选择的方案);挑战美国的封锁线;或者走极端,抢先向美国发动一场全面的核打击。 在这一系列的行动与反行动里,一些可能的行动很显然是安全的(比如美国什么也不做或者苏联撤走导弹),而另外一些行动则带有明显的危险性(比如向古巴发动一场空中打击)。不过,在这么大的范围里,我们怎么知道安全在哪儿终结,而危险又从哪儿开始呢?换言之,古巴导弹危机的边缘在哪里?是不是存在一条边界线,世界在这一边是安全的,一旦落到另一边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答案当然是并不存在这么一个精确的临界点,人们只是看见风险以无法控制的速度逐渐增长。举个例子:假如苏联企图挑战美国的封锁,美国不大可能立即发射自己的战略导弹。但整个事件的紧张程度无疑会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人们的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激动,可以预见,世界遭受灭顶之灾的风险也加大了。要想透彻地理解边缘政策,关键在于,必须意识到这里所说的边缘不是一座陡峭的悬崖,而是一道光滑的斜坡,它是慢慢变得越来越陡峭的。 实际上,边缘政策是一种威胁,只不过属于非常特殊的类型。要想成功运用边缘政策,你首先必须了解其独特之处。 我们通过三个问题分析这些独特之处:第一,为什么不直接用一种表示可怕结果一定会出现的确定性来威胁你的对手,而只是借助一个单纯的风险来暗示可怕的结果可能出现?第二,确定风险是不是已经过去的机制又是什么?第三,这个风险的恰当程度应该如何把握?我们将依次回答这些问题。 启示:边缘政策的本质在于故意创造风险。这个风险应该大到让你的对手难以承受的地步,从而迫使他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以化解这个风险。这么一来,边缘政策变成一个策略行动,目的是通过改变对方的期望来影响他的行动。 为什么选择不确定性 在美国希望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的前提下,肯尼迪为什么不直接威胁说,假如赫鲁晓夫不拆除那些导弹,他就会将莫斯科夷为平地?按照我们前面介绍的术语,这将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威胁;它必须具体说明对方退让的确切条件(将导弹撤回俄罗斯,还是装箱后搬上哈瓦那港的一条船)以及退让的最后期限。 问题在于,在实践当中,这么一个威胁不会有人相信,赫鲁晓夫不相信,其他什么人也不会相信。不错,这个威胁中提到的行动将会引发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争,但这个危险本身实在太夸张了,以至于让人难以置信。假如导弹没有在最后期限之前撤离,肯尼迪一定不愿意将整个世界夷为平地,而更加愿意考虑延长留给苏联的最后期限,推后一天,再推后一天,如此下去。 我们讨论过提高威胁的可信度的几个办法。在目前这个案例的具体情况下,动用一个自动装置看来就是最有把握的一个办法。安装一个〃末日毁灭机〃,专门监测对方有没有越界,并由一套稳定的电脑程序确定了一系列具体条件,一旦满足这些条件,这个装置就会自动实施报复行动。 从理论上说,在理想的情况下,一切都会按照计划发生。一台自动装置的存在可以使这个威胁更加可信。结果赫鲁晓夫退让了,这个威胁不必付诸实施,世界就免遭了灭顶之灾。假如某个威胁一定会奏效,那么它永远不必付诸实施,其规模大小并不重要,当真实施起来会让你遭受多大伤害也没关系。不过,在实施中,这个威胁能不能按计划奏效你不可能有绝对把握。 实际上,可能出现两种错误。第一,这个威胁可能失败。假设肯尼迪对赫鲁晓夫的心思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赫鲁晓夫不肯退让,于是那台可怕的〃末日毁灭机〃就会自动启动,毁灭全世界,肯尼迪则会后悔当初居然安装了这么一个东西。第二,这个威胁即便在不应该付诸实施的时候也会实施。假设苏联退让,但这个消息传到〃末日毁灭机〃那里的时候偏偏晚了那么一点点。 由于这样的错误永远可能出现,肯尼迪一定不肯依赖于任何一个实施起来代价惊人的威胁。赫鲁晓夫若是知道这一点,根本不会相信这样的威胁,从而这些威胁也就不能阻吓他或迫使他就范。肯尼迪可以宣称有这么一台自动发射机,这台机器已经得到授权,假如苏联直到星期一还没有将导弹撤出古巴,它就要自行向莫斯科发射导弹;不过,赫鲁晓夫可以肯定,肯尼迪一定还有一个象征更高授权的按钮,这个按钮可以撤销这台机器发出的发射命令。 虽然表明战争必然爆发的确定性的威胁并不能让人信服,但表明战争可能爆发的风险或概率却可以变得可信。假如赫鲁晓夫不肯退让,就会出现一种风险,而不是一种确定性,表明导弹可能发射。这种不确定性降低了这个威胁的程度,从而使美国觉得这个威胁比较容易承受,因此在苏联看来也更加可信。 这跟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另一个提高可信度的办法相似,即小步前进。当时我们认为应该把一个大的承诺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承诺。如果一个内部人员打算卖给报界一条很有价值的重要消息,他可能不愿意仅凭报界的承诺就和盘托出,而是一点一点地透露,相应地,报界也会一笔一笔地付钱。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威胁。在这里,每一步都包含一定程度的风险。美国或苏联方面的每一次不让步都会加大爆发世界大战的风险;而他们的每一个小的让步则都会减少这个风险。假如肯尼迪愿意走得比赫鲁晓夫更远,那么肯尼迪的边缘政策就会取胜。 肯尼迪不能令人信服地威胁说他马上就要发动一场全面的核打击,但他可以通过某些正面交锋令人信服地将这种风险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于是,赫鲁晓夫再也不能认为肯尼迪的威胁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假如肯尼迪使自己面临这样的风险有助于促使苏联撤走导弹,那么这么做其实符合他的利益。假如赫鲁晓夫认为这种水平的风险难以忍受,那么边缘政策就完满地达到了目的:它使肯尼迪可以选择一个大小更恰当的威胁,一个大到足以奏效而又小到足以令人信服的威胁。 我们还要考虑肯尼迪怎样才能以爆发战争的风险而不是爆发战争的确定性威胁对方。这里我们看到了前面提过的那道光滑的斜坡。 在与理性的对手较量时,没人愿意越过核战争的边缘,却有可能由于一个错误而滑下那道光滑的斜坡。 最常见的是采取超出你的控制的行动。这不是〃假如你不服从我,就会出现我会这么做的风险〃的问题。相反,这是〃假如你不服从我,就会出现不管到时候你我会不会感到后悔不迭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风险〃的问题。 古巴导弹危机本身就提供了这么一个例子:比如,即便是总统也可能发现,一旦实施海上封锁,要想牢牢控制这一行动并不容易。 按照常规,封锁是一种战争行为,不过,肯尼迪的目的是用某种方式劝说赫鲁晓夫撤走,而不是刺激他采取报复行动。 海上封锁的标准操作程序可能会施加超出肯尼迪计划范围的风险。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认识到这种风险并非一个二人博弈,而苏联或美国也不能被看做是其中的一个个体参与者。肯尼迪的决策必须由自有一套程序的各方负责实施,这一事实使肯尼迪可以令人信服地表明确实会有一些事情超出他的控制。官僚机构自有一套行事方式,行动一旦发生就难以停止,以及组织内部存在相互冲突的目标,这些事实都是对肯尼迪有利的,他可以借此威胁说他要启动一个程序,而这个程序他自己也不能保证可以停止。 启示1:肯尼迪上台后,在对苏关系上灵活地使用了他的〃两手策略〃。在1961年8月的第三次柏林危机中,他采取了强硬立场,向西柏林增派武装部队,迫使苏联让步。在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中,他采取了果断而慎重的对策,终于迫使赫鲁晓夫再次屈服。1963年8月,美苏之间达成协议,在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之间建立热线电话,避免由于误会而爆发核战争。 启示2:士兵和军事专家常常谈到〃战争迷雾〃,说的是双方在沟通中断、带有恐惧或勇敢的心理以及存在很大程度的普遍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因而没办法一直将每一件事都牢牢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这对创造风险有一定帮助。 说还是不说 《哈姆雷特》有一句经典台词:活还是不活?同样,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也几乎从小都曾经历过灵魂的拷问:说还是不说?它来自那个时代的老电影在那些电影里,常有坏蛋把好人抓起来严刑逼供的情节。在那个时代,每个小孩都知道很多折磨人的玩意:辣椒水、竹签子、老虎凳什么的,也都思考过〃说还是不说〃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种思考未免过于沉重了)。从小我们就懂得了什么叫〃生不如死〃:在我们看来,与其挨揍,还不如马上被枪毙好些。 尽管非常遗憾,但是在这里必须承认严刑拷打比枪毙更有效:假如你想从某人嘴里套出一些重要情报,你若威胁说他要是不招供你就会杀了他,你的威胁一定没人相信。他知道,一旦杀了他,你想要的秘密会跟他一起埋葬,从而你就会失去兑现威胁的动机。 有一个海盗船长,想要他的俘虏说出财宝藏在哪里,于是他拿出一把刀搁在这个俘虏的喉咙上,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他招供。可俘虏还是默不作声,船长的同伙反而笑起来,说:〃假如你割断他的喉咙,他就没法向你招供。他知道这一点,他也知道你知道这一点。〃 假如这个海盗船长看过〃硬汉派〃侦探小说《马耳他之鹰》,他本来也许可以扔掉那把刀子,转而尝试边缘政策。在这本书里有这样的情节:侦探藏起了那只价值连城的鸟,而歹徒则绞尽脑汁要找出鸟藏在哪里。 侦探说:〃你想要那只鸟吧,它在我的手里。。。。。。假如你现在杀了我,你又怎能找到那只鸟?假如我知道你在得到那只鸟之前杀不了我,你又怎能指望吓唬我交出来?〃 歹徒的回应是解释他打算怎样使自己的威胁变得令人信服。 〃我明白你的意思。这需要双方拿出最明智的判断,因为你也知道,先生,男人若是急了,很快就会忘掉自己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那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 歹徒承认他不能以处死的办法威胁侦探。不过,他可以让侦探面对一种风险,即局势可能在僵持到极点的时候超出控制,结果会是什么就说不准了。也就是说,〃我不是存心要杀你,可是你要找死我就没办法了。〃歹徒不能承诺假如侦探不肯招供,他就一定大开杀戒。但他可以威胁说要让侦探处于一种境地,在这种境地下歹徒自己也不能保证是不是可以防止侦探遇害。这种让某人了解自己遭受惩罚的概率的本事应该足以使这个威胁奏效,假如惩罚足够吓人的话。 这么一来,侦探丧命的风险越大,这个威胁就越管用。不过,与此同时,这个风险也会让歹徒感到越来越难以承受,从而变得越来越难以置信。歹徒的边缘政策在并且只在一个条件下奏效:存在一个中等程度的风险概率,它使这个风险大到足以迫使侦探说出那只鸟的藏身之处,却又小到让歹徒觉得可以接受。这么一个范围只在侦探重视自己的生命胜过于歹徒重视那只鸟的时候存在。 边缘政策不仅在于创造风险,还在于小心控制这个风险的程度。 启示:边缘政策通常会是一个很管用的办法,却同样可能变成某种冒险经历。对于这个两难问题,我们没有任何完美的或普遍有效的答案。 毫无用处的核武器 许多人认为核武器存在一种悖论,因为核武器象征的威胁太大(同归于尽),以至于完全用不上。假如核武器的使用不是合理的,那么所谓〃核威慑〃也不可能是合理的。这就跟放大了的歹徒与侦探的交易差不多。一旦失去了威胁的价值,核武器对阻吓小型冲突也就毫无用处。 这就是欧洲人担心北约的核保护伞可能抵挡不住苏联常规军队的原因。即便美国决心保卫欧洲,人们还是会继续争辩说,核武器根本就不可信。苏联可以运用每次切一小片的〃意大利香肠〃战术,钻核武器威胁的这个空子。 上世纪80年代,英国有一个很受欢迎的电视剧《是,大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喜欢看这个拿政界人物开玩笑的节目,连当时的首相撒切尔夫人也乐于在其中客串角色。这个戏的主要内容是政客和官僚机构如何在扯皮中作出糟糕的决策。下面一段出自它的续集《是,首相》,正是一个〃最后界限〃为何失去作用的说明。 这一情节的背景是:首相正在犹豫是否要花费巨资装备英国的核武库,为此他找来了首席科学顾问,征求他的意见。以下是这位首相的叙述。 他第一句话便问我是否相信有核威慑这回事。 是。我说。 〃为什么?〃他问道。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的意思是,人人都相信核威慑。我请他把问题再说一遍。 〃为什么?〃他又问。 〃因为。。。。。。它发生威慑作用。〃我软弱无力地回答道。 〃威慑谁?〃 在我看来,这似乎很明显。〃俄国人。不能让他们进攻我们。〃 〃为什么?〃他又来了,再次使用那个恼人的小小的词〃为什么〃。 为什么威慑力量能威慑俄国人,不让他们进攻我们这是他的问题所在,他问的是这个问题。我坚定地回答道。〃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发动进攻,我会按钮。〃 〃您会吗?〃他听来有些惊奇。 〃哎。。。。。。〃我犹豫了一下,〃我会不会?〃 〃唔。。。。。。您会吗?〃 〃作为最后一招,我会。肯定会。〃我又想了一下说,〃至少我认为我肯定会。〃 他继续无情地问下去。我不得不谨慎地想一想。 〃那么最后一招是什么呢?〃 〃如果俄国人侵犯西欧。〃这一点至少看来也是很明显的。 罗森布拉姆教授微微一笑〃可是您只有12个小时来作出决定,所以最后一招也是首先的反应,您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 我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看来疯了。 那位首席科学顾问以挑剔的眼光盯着我看。〃好吧,您不用担忧。俄国人为什么要吞并整个欧洲?他们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