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陈兵:三乘道次第与净土法门(录音 >

第7章

陈兵:三乘道次第与净土法门(录音-第7章

小说: 陈兵:三乘道次第与净土法门(录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品上生是“做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这都是临终遇到善知识,平时没有修大乘法门的。

  所以一般的来讲,这种九品往生,只是大概的,从不同种类的的众生大概分九个等级。实际上往生的品位不只是九个等级。根据个人的修行的修证,往生以后证道的时间是各自不同的。就说一般的人,像我们今天的人,一般要说完全没有做恶,或者前世没有做恶,因为他讲的这个做恶。没有说明是前世做还是现世做。前世的恶业恐怕也要算在里面,做诸恶业。如果你的业障太重的话,虽然念了很多的佛,那也不一定临终的时候就能够往生的。所以净土宗历代的祖师都强调,一个是要深信确愿,这是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如果是在家人,必须要按照《观无量寿经》讲的,要修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就是一定要尽到你做人的责任,做好人,孝养父母,奉敬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等。在这个基础之上,念佛当然越多越好。我的认为,光是一个念佛,恐怕也还不一定能保证你比较顺利的往生,因为净土法门是属于佛教的一个法门。所有的佛教,诸宗诸派,虽然说它的方法不一样,实际上它的实质并没有什么区别,它的根本目的都是要超出三界生死,起码要超出三界生死。所用的智慧都是照见诸法二无我,起码是人无我,共同的这一点。这种智慧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只有深浅的不同,没有实质的不同。这种智慧主要是生活当中,很切实的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通过观察整个的社会人生,慢慢要积累的,要从生活当中要体认到,确实佛法所说的是一个真理。诸行确实是无常,一切现象,不仅功名富贵是无常,没有可以长保的。人的身体也是无常。世间的一切,可以享受到的幸福,确实都是无常。最深刻的无常就是人的这种心,所谓的自我是念念生灭,找不到一个永远保持原样的这么一个东西。这么一个自我是找不到的。所以禅宗的人,它的智慧,如果你连这个智慧都找不到的话。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幸福,古人也是这样讲的,现代人也是这样讲的。或者说我耍得好、玩的好,自在痛快嘛。总而言之是一个幸福。但是幸福要有一个幸福的主体,是使谁幸福呢?如果真正的有一个,从生下来一直保持到死的这么一个真正的自我,你说是谁幸福这可以说的。但这个自我你经过认真的分析以后,没有的,他实际上不存在,所以在禅宗看来,这件事是大事,其他的是小事。其它的事无非就是怎么样幸福而已,就算你得到幸福,谁幸福了没有解决,幸福没有个着落点。而且是无常的,它的时间维持很短暂,所以你先要明白这一点。

  这个在净土宗也是一样的,也是必须要通过日常生活当中,拿小乘的出离心,说得好听一点就叫超越的心。因为出离,好像你要脱离这个社会人生,要从你的家庭脱离出去,要躲到深山里去,要从人间出去。你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也都不承担了,佛教就是因为这一点,一直受到儒家的谴责,现在是受到当代社会思潮,也是这样谴责佛教的。也确实是有很多佛教徒,接受佛法以后他是这样做的。实际上你要看到《阿含经》以后,佛根本就没有这样讲,那都是对佛法的误解。在家人应该怎么修,出家人应该怎么修,佛都讲得很清楚。在家人必须把在家的责任必须要尽到,必须要按照相当于或者接近于儒家的这种,或者当代社会的伦理观念,首先做一个好人。在这个基础之上,拿佛法的智慧在生活当中观察,保持一个比较超越的心。就说一般人碰到这种声色货利,他会生起烦恼,他会陷进去。陷进去以后,当然也可能会发财,也可能会得到什么。但是还会蒙受到更深的痛苦。所以要保持一个比较超越的心态以后,你不会陷得很深。要考虑对众生跟自己,真正有利的事情我才干,没有利的我不追求它,在这一点上跟没有佛法指导的人不一样。我干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首先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我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当代人最缺乏的就是这一点。他是无头苍蝇,他虽然在找钱在奔忙,他往往回到家里想,我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个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是当代,尤其是高层次人的,有知识人的困惑。就说物质财富增加了,意义丧失了。但是学佛就不一样,虽然我没有证到果位,但是我有这种智慧,我做的事情,按照佛法来讲,是对人类有益的、对社会有益、对弘扬佛法有益,我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

  人的根器是不同的,有的人本事大一点,有的人本事小一点,你不能强迫本事小的人,根器钝的人,一下子修行几十年,一下子就变得跟本事大的人一样,那不可能的。因为任何本事修行都是修行得来的。都是他本事大,人家前生修行来的。但是只要有这种佛法的智慧作为指导,你做小的事情,从小的事情也可以看到大的意义,这样现前的生活,首先现前的人生获得的利益是非常大的,跟一般的人没有信仰的人是不能得到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念佛,修净土法门的话,我想应该说往生净土,从年轻的时候那不是很难,老年人是更不难,因为老年活到像我这个岁数,已经过时了,更青年人相比,那比不上。你想挣钱,与年轻人相比,也比不上。想当官也当不上,想搞什么研究,你的知识结构,社会发展快得很,你根本不可能赶上的,现在从事自然科学的人,到40多岁以后都很难赶上了。外国人七天之内要中国,来七天不接触他国内的信息,他回去,别人讲的东西他就不懂了。你就过时了,所以你赶不上,你把人家的什么都知道,都享善受完的时候。那每一个人到人间来也都是一种旅游,那不是一个永远安身之处,那是一个旅游观光的地方,唯有一种诗意的、善意的态度去对待它,把我这个过程当中,我应该干什么?尽我得能力我能够干好。我从这个意义里面得到意义和价值,然后我又深信有一个能够往生净土的这种保证,这种人生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念佛证到三昧,那当然更好。证不到三昧,无非你往生的品位稍微低一些罢了。低跟高的,只是说证道解脱的时间不一样,但是解脱从佛法的观点来看的话,时间的长跟时间的短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

  圆教讲“念觉圆融”,你觉得人生很长,几十年很长。但在佛菩萨看来大概就跟打一个盹儿时间那么短暂。你死了以后,回忆这一生,觉得做了一个不太长的梦。经里面讲西方极乐世界十二大劫,那好象很长,有些居士法师,还把它解释为说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时间,因为其它的经里面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日一夜相当于这个地方的多少劫。这样算下来的话,在西方要修到见道,那时间长的不可思议了,那还是不往生西方好。在这个地方好。我的解释,我认为,这个经他是给人说的,所以它的地方观念,时间观念都是根据地球人的观念。你认为那十二大劫很长,但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看起来,十二大劫,也可能就是你打坐当中的打一个盹儿。所以那也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当然争取尽快的能够,往生的品位高一些,在此生能够证得智慧,能够见道的智慧,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见所未见,这叫做见道。见别人都没有见到过的,人生的真理,见道过了以后,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知道了所有宇宙人生的意义、价值,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当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那也不是没有可能。按照大德们的说法,如果说要达到这一点的话,也还是净土法门来得最稳妥,最快。所以印光大师讲,如果当世的人,末法时代,你想即生证到圣果,是不依念佛法门的话,那是极为狂妄。他说这是狂妄。实际上这句话说的不过分。

  因为大乘的证道,一般的就是先修般舟三昧,然后从般舟三昧修实相。实际上念佛就是从持名念佛,念到能够看见佛,这个是有相三昧。从有相三昧上,按照你的圆解修观,直接进入实相念佛的时候,同样可以见道。这个修起来要比禅宗的参禅,要比密法的三密相应,都要好修多了。一般来讲,如果你具有圆解的话,不需要上师的指引也可以成就,在密法里就不行,所以是一个最稳妥的法门。当然也不是说很容易证道的,但是有可能,起码是有可能。我愿以这个目标跟诸位共勉。我的讲解就讲到这个地方。下面可以提出问题,尽我的力量尽量的解。

  问答

  请问陈老师,有些人认为佛教是迷信,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认为佛教是迷信的,大部分都是因为对佛教不了解。包括宋明理学家,大部分也都是不了解。要真论他阅读了多少佛教的书,他也没有阅读。大概了解以后,诽谤佛教的有王夫之。王夫之为什么骂佛教呢?因为他是一个哲学家,他有他非常复杂的哲学体系,这种哲学体系的智慧很高。有一个经里面讲,什么人最容易断善根呢?就是最聪明的人,最容易断善根。就是自作聪明,他确实很聪明,他有他自己的思想,王夫之就属于这样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这种人是不会轻易服别人的。这种人我慢很重,他不一定就认为你释迦牟尼佛就比我强。你能发明一个思想,我也能发明一个。这种人很难说服他。佛教的人一般不能说服这种人。但是这种人现代很少,现代人一般对佛教不理解,诽谤,我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因为不了解。一般他了解以后,都不会诽谤的。现在知识界,凡是搞文科的,看过一些比较多的佛教的书,都认为佛教确实是精深博大,没有人不承认这一点的。不能说不承认佛教里面确实有很多的智慧。讲得很多东西,讲无常无我,那人生是苦,谁能不承认呢。只要他看多了,他还是认同的。佛教主要过去被儒家所攻击,现在被马列主义攻击。大概主要就在于出家这件事情上。因为儒家跟马列主义者,他的社会责任心是很强的,他认为一个人,首先必须要尽到家庭的责任,儒家是这样,马克思主义不太强调。马克思主义认为首先要尽到社会的责任,要改造社会,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态度非常积极的。所以它认为佛教出家,只管自己解脱,即使你能解脱,他认为他不佩服你,你做人的责任没有尽到,怎么解脱。我碰到很多知识分子对这一点他是这样认为的。我说那也不见得,佛教有解脱道,有在家修行道,它也没有要求你一定要出家的。你不喜欢出家,有的人喜欢出家。个人有个人喜好的,你有什么权利不让别人出家呢?尤其现代社会,各有各的人生价值观,你有什么价值观不让人家出家呢?

  请问陈老师,如何修习般舟三昧?

  就是根据《般舟三昧经》,但这个《般舟三昧经》讲的比较笼统,修这个法门大体上有哪一些原则,它在具体的方法上,有些地方它没有讲,不是很多。现代修般舟三昧的,在解放以前,闭关修的出家人很多。我曾经请教过一个法师,他说以前老般舟最多,这种人大家就叫他老般舟,修这个最多。但是真正能修下来三个月的很少,一般都是修到两个多月就修不下来了。修成就的人偶尔有之,也还是有的。这些大德,在修行过程当中,自己又创造了一些方法。比如:一般创造方法是,因为要求三个月这样长走,不断的旋绕,这样走的话,大概年轻人走到三天也还是可以,起码到第四天,天开亮的时候,人走的时候也可以睡着的。睡着怎么办呢?很可能跌倒,他就在房顶上吊一些绳子。然后实在支持不住,就抓住这个绳子念佛。这就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在解放以前的大愚法师,最后就是实在走不动了,他就在地上打滚,滚着这样念佛。最后他是梦见,还是看见,普贤菩萨教给他说,大正藏里面第几卷有一个什么经,就是“心中心”法门。按照那个修,就满你的愿,因为他发愿,他要修成神通来弘扬佛法。然后他就找,果然有这个经。然后就按照这个方法修,果然证得神通。

  请问在此生此世如何修净土法门?染缘太多,难以上进。可以说走一退二。

  如何上进,这个在经里面已经说了,就是在尽到世俗责任的基础上,首先把世俗生活安排好,安排不好的话,修净土法门就有可能受到干扰。首先生活上要有保障,经济上也要有保障。钱不是太多,起码还是要有点钱。退休起码有一个生存的保障,如果没有这个保障的话,那年轻人还是得从事能够正当的赚钱的职业,符合佛教利益的职业,首先还是得有一个经济上的保障。有了经济上的保障以后,抽出时间念佛,抽不出时间的也有念佛。比如说古人王打铁。打一下铁念一声阿弥陀佛。尤其是农民更可以了,干什么活都是可以称念佛号。这都是可以修的。怎么上进呢?净土宗的上进无非是拿我死无常来鞭策自己的。就说人要活着,随时要观察,要想到死亡这件事。因为死,你不修到很大的天眼通,谁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天会死。有的算命先生可以算,但是给别人算命的算命先生,往往算不到自己什么时候死。真正佛教修行人里面,能知道自己大体什么时候能够死的,也还是很少的,就是这件事情还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佛经里面到处讲人命无常,就在呼吸之间。虽然不一定在呼吸之间,你要随时想到这件事,死亡是在我们前面不远的一个结局。要想到怎么去对待它。当代海德格尔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也是这样讲的。人必须首先要正视死亡。叫做“先行到死”,我先走到死亡那儿去,这完全是明智的,你要想到自己的结局,不能逃避的。我怎么把死亡的结局安排得很好呢?只有通过这个方法来鞭策自己了。自己就能够上进。

  佛教与心理学的关系?

  因为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在西方心理学家看的话,他认为是一样的。好多人认为是一样的,他把佛教不看作一个宗教。他看作是一种有一定宗教基础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很多西方一流的思想家都是这样讲的。然后他解释,四圣谛完全就是一个心理学的体系。他说苦圣谛跟开药方子一样,苦圣谛就是症状,医生治病,先要问清楚你是什么症状。人生有什么苦苦,这是症状。然后集圣谛,痛苦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病因。然后医生找病因,通过把脉知道,肝不好、肾不好,这是病因。然后灭圣谛,最终达到涅槃,这是治疗的结果。就是要治愈,把有病的人治疗成一个健康的人,这是结果。然后八正道,道圣谛,这是药方。照着这个做,疾病就治愈了。以前台湾专门有这样的书,就这样论述,讲得很好的。为什么就是一个心理学的体系,他讲得很好。我们心理学认为就是解除人们的痛苦。你很难说哪些是痛苦。痛苦你可以列举所有的,甚至无常是苦。也可以包括在里边,说无我是苦,西方心理学家也承认。无我的这种态度,西方心理学有的派别也用,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观法。那几乎佛教修行的方法,没有不被他们使用的。用在心理治疗的方法,那都有效果。效果多好,大概在心理学界也不说比其它的所有的方法里面最好的,但是有一些效果方面是要比其它好。比如说,在抑制抑郁症的复发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