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第23章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第23章

小说: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畈≈小H缧”愣潭呵铱剩谵较惚舛怪屑佣献匀恢灾箍世颉H缟嘤懈苫铺ィ杉由资党磋倨じ魅郑匀セ取6险糁匀恢N薅嫌没磺源稀6献蠲睿廖匏住N鞴弦嗉选;贫挂晃短溃涡《钐旆⑷扔绿匦А
小儿暑病,脉在中部。暑病之脉,最易误为虚脉,误为虚脉而用其它补药,必误大事。须知虚脉之虚,重按无有,暑脉之虚,按至中部,比较定些,稍不留意,即放过去,暑病乃天人的相火不降。暑火不降则伤肺气,气伤则脉虚耳。用扁豆补暑脉之虚,用藿香降胆胃之气也。胆胃均位在中焦,故暑病脉在中取。总而言之,无论大人小儿外感发热,总是伤寒论桂枝汤荣气疏泄,胆经不降,用芍药的原则,外感恶寒身痛,总是伤寒论麻黄汤卫气闭敛,肺经不降,用麻黄的原则,但芍药败火,麻黄散气,小儿均不可用,惟用黄豆黑豆以代芍药,用葱头豆豉以代麻黄,豆类又能顾中,功效既大,流弊全无,此为小儿外感最妥之法也。

疹病
时令病的小儿病,惟疹子最多。疹子原因与温病同,皆木气疏泄,冲开肺金,相火逆腾,中下大虚之病。大人温病以汗解,小儿温病以疹解。汗乃血所化,疹乃血所成。木气疏泄,故疹为红色。木气疏泄,分疏泄正常与疏泄不及两证。正常宜养,不及宜补。正常为顺,不及为逆。正常之脉,右较左盛,不及之脉,右较左虚,或右左均微,咳者,金气被木气冲开也,眼含泪者,木气疏泄也,耳冷者,胆经相火外泄也。发热者,木气疏泄相火不降也,昏睡者,木动火逆中气虚也。
疏泄正常证状,为发热甚盛,面色充足,小便清利,大便不泻,疹出成粒,色红粒饱,膝下都有。病人所在地,冬令寒冷,冬不闻雷,大气中木气根深,来春小儿疹病发生,必皆疏泄正常之证。惟身体阳弱之小儿,则偶有不及之证。疏泄正常者,方用四豆饮煎服。只要发热,不论疹点已出未出,始终只用此方。养中和木,调升降收相火,自然热平身安,不生他变而愈。右脉重按充足者,饭豆易淡豆豉以调木宣滞。饭豆除湿补土,脉充足者不宜也。
疏泄不及证状,为发热不盛,面色痿弱,昏迷不醒,疹出不红,或不成粒,或疹出成片,或一出即回,或疹闷难出,小便短少,若加吐泻脉迟肢冷,即易死亡。病人所在地,冬令鸣雷,或冬令天暖,或冬至起雾。水中封藏的阳气疏泄于土面,木气失根,来春必多疏泄不及的疹病发生。如不到交春而发现于冬至后者,则微阳大泄,易成死候。
疏泄不及,以小便短少为要证。右脉微于左脉,或左右两平而虚微不旺,或右尺无脉,方用巴戟四豆饮。于四豆饮中加巴戟天五分以至一钱,以温补肝肾,和养木气,小便一长即为好转。
疹出即回,与疹闷难出,为肝肾阳虚,疏泄无力。疹出成片,为肝肾阳虚,阳散不收。故巴戟四豆饮即愈也。有用四逆汤附片干姜炙草或用理中丸为治者,不甚平稳。因木气疏泄,不喜刚燥。虽属阳虚,乃阴中之阳虚,亦宜避去白朮干姜炙草之刚燥伤阴。巴戟天温润不燥,温补肾气,与豆同用,又能调木气之疏泄。诚痲疹虚证之要药,桂附地黄丸亦可酌用。盖右脉微小者,为火土之败,左右脉皆微小者,亦脾肾阳虚,故桂附地黄丸相宜。如疹出已退,已不发热,而面色仍是灰黯。神衰食少,此肝脾之阳,泄而不复,亦须服巴戟四豆饮。不然仍易死亡。如久不复元,可用加减保元汤补之。保元汤,详下文,疹已退热已平,已无木气的关系,故可补其气血也。
葡萄干,能温补肝肾,性极和平。出疹时每日服一钱,最保平安,七日全愈。本草纲目载,葡萄北方以之补肾,南方以之稀痘,可以悟矣。疹病乃木气疏泄之病,肾气乃木气之根耳。预防亦宜服之。
痲疹愈后,咳嗽困难,单服白菜心一个,黄豆五六十粒特效。此为一切方药所不能及,食品中养金养木平热息风兼养中气,恰合机宜之方,多服可也。
痲疹病重必吐虫,可见其为木气之病。伤寒论,厥阴风木病,用乌梅丸,厥阴病必吐虫也。痲疹病多在春令,厥阴风木之时也。惟痲疹病乃宇宙与人身整个气化根本动摇之病,再经治坏,根本消灭,有能挽回者,有不能挽回者耳。惟呼吸平定,中气尚存者,都能挽回。木气之病,防害他经,极难用药。故惟豆类和平适当。此乃经过多少困难,然后选得此方,经验多人,无不见效。然亦根据儿病本气病的原理之功耳。如以胎毒热毒为原理为根据,不能选得此方也。
疹病必发热,木气疏泄相火不降也。必神倦,相火离根,中气大虚也。必眼中含泪,木气疏泄肝液蒸动也。必咳嗽干呛,木气疏泄伤肺,金气虚散也。疹子忌发表,因木气疏泄之病,不可发表再助疏泄故也。疹子忌凉药,因系相火离根之病故也。所以疏泄正常,只须顾中宫,和木气。疏泄不及,则当补其根本,使之遂其疏泄之气。疏泄之病,误投发表药寒凉药,正如根空之木,再拔之则死矣。又如将熄之火,再寒之则灭矣。
医家误认疹子是胃热胎毒,所以要将他发散出来,并且要用凉药清毒。一用凉药,相火消灭,即至不救。疹出之后,医家病家都用扫毒药,疹出之后,木火之气疏泄已伤,宜静待其自己回复,不可更用凉药,以败脾胃,更不可食白木耳鱼肝油等动阳食品,以动木热而伤肺阴,致热气入肺而成肺痈,或热气入目而成目疾等患。痲疹初起即须忌食动阳食物。牛奶鸡蛋更不可入口。疹后如欲服扫毒药者,可服黄豆白菜心清肝肺之热,妙在平淡二字,最适合木火病气也。惟小便利者,忌用饭豆、动阳食品。详古方下篇肾气丸后。
小儿之疹子,即大人温病之汗。荣卫足则出汗,荣卫虚则出疹。木气中的火力多,则疹子成颗粒而色红。木气中的火力少,则疹子不成颗粒色红不足而成麻点,隐隐不明。麻者荣卫之败也。来复之机,随时皆有,凡疹病只要不发生内伤吐泻恶证,不必食药,静养七日,自然即愈。
西藏地方,小儿不病痲疹猩红热。因西藏地方雪大冰厚,大气中阳气封藏于土下水中,特别充足,木气根本深固,不妄动而疏泄之故。
凡用四豆饮,脉细者,津液不足者,小便长者,出汗者,去饭豆。服四豆饮后,脉转旺而病未愈者,去饭豆再服。服四豆饮后,发烦者,或大便干燥,或不大便者,去饭豆再服。因饭豆养中养木利水,兼补土伤津之故。黄豆黑豆养中养木,兼降胆经补津液。绿豆养中养木,兼清肺热。
巴戟四豆饮。如脉法不精辩证不明,误用巴戟,致将木火补起,变成满腹热邪,充塞肺家,为害不小。须脉微神败色黯,右尺更微,乃可用之。痲疹最怕热药也。
冬令不寒而又闻雷之地,春木根气伤损,小儿疹病发生之时,巴戟之证乃多。此点切不可忽。春寒日久之地,或身体虚弱之儿,亦有巴戟证也。如痲疹烧热昏迷口渴,脉沉有力,舌上必有干黄胎,此为胃间原有积热。用四豆饮去饭豆加生枳实生栀子仁各三五分,以养木气清胃热为治。此证如误服巴戟必死。山药亦不可用。社会习尚有服鸡冠血者,多烧热而死。亦与温病误服桂枝,下咽即死之理相同。
小儿病猩红热与疹子皆兼咳嗽,皆不可用桑叶竹叶橘皮杏仁等等降肺疏肺之药,以治咳嗽。用之病必加重。因皆木气疏泄偏胜,金气收敛衰退之病。金气收敛衰退,再遇降肺疏肺之药,肺气更衰,疏泄更加,咳必更甚,中气更坏之故。只须养木气平疏泄,木气一和,即不疏泄上冲肺气自降,咳自能止,不可忽也。如欲用药治咳,白菜心最佳,养肺降冲平和之品。
凡痲疹烧热日加,唇焦舌干,凉药忌服。黄豆五十粒,煎浓汤下咽即效。因烧热至于唇焦舌干,此上部津液干枯之故。黄豆极能滋润上焦各部津液,又能养中养木,故其效无比。此乃经过多少困难,始选得之方,最当重视。
凡小儿痲疹发热,乃木气疏泄之病,最忌升散之药。世人用芫荽冬笋香菌煮服,以为比升麻葛根汤好,不知芫荽等物,散力不小,服下之后,更加津液干枯,涕泪俱无,热加聋哑,躁烦不宁,睡则惊惕,食则吐出,脉转细濇,遂成木气拔根,热倂肺家之险症。悉宜黄豆五十粒巴戟天五分,浓煎温服,以救之,下咽即得睡汗出,津液复生,热退进食,登频率和而愈。此巴戟天将木气的根气回复之功,与黄豆润肺养中和木之功,相助为理之效也。
小儿出疹,多先咳嗽,干咳无痰,此木气上冲,金气失敛的现象。用黄豆五十粒白菜心一个煎服,其咳即止,疹病亦随之不起,有疹者出亦顺利。白菜心润降肺气,黄豆滋养木气也。见咳即用此方,省事多矣。此方疹病初起,以至痊愈,日日服之,平安之至。疹病盛行之时,日服一剂,亦可预防。凡疹后遗下目疾咳嗽等病,常服此方,皆可就愈。皆木火之气冲入金气,不得出来故也。简括言之,疹病初起,咳而发热,白菜心黄豆饮自始至终,多服自愈。服过发散药寒凉药,成坏病者,巴戟黄豆饮,以救之。服过温补药成坏病者,白菜心黄豆饮,以救之。愈后自汗大虚,元气难复者,加减保元汤,以补之。党参一钱黄芪白朮炙草当归干姜巴戟天各五分,红枣两枚煎服,痲疹的整个治法备矣。无须四豆饮亦可。

痘病

四豆饮古人以之稀痘,名曰稀痘汤,无黄豆,并不以之治疹。其实痘疹,皆木气偏于疏泄之病。痘则木气疏泄,金气大败。疹则木气疏泄,金气虽败未大败耳。痘病用四豆饮和木气。痘不旺者加山药二钱以补肺。如痒者,此为肾虚,再加巴戟天一钱以补肾。痘出成片不成粒,顶塌根散浆稀,种种败证。皆用巴戟四豆饮,或加炒黄芪当归皆能挽回。前人所用黄芪党参补益卫气诸方,皆应采用,惟所用凉药,与药杂之方,则不可用。痘病初起所用发散之方,亦不可用。初起以四豆饮去绿豆为佳。疹病始终木气之事。痘病初则木气之事,继则卫气之事。卫气大败,收敛不能回复,故痘病后期多用黄芪以补卫气。自来用升麻葛根汤治痘疹,疏泄之病加升散,无不服后病加。误认痘疹是胎毒,所以用升葛以升提之。原理认错,尚复何说。王梦英于稀痘汤中重加金银花生甘草以解毒。木气失和,便是毒,豆和木气,便能解毒。二花甘草不可加也。痲疹忌黄芪,黄芪性升,只宜卫败之病,不宜荣热之病。
福幼篇论痘各节,完全可靠,最宜购阅。将毒字改为病字便好。天地之大德曰生,生者天地中和的结晶,认胎为毒,真是笑话。福幼篇论痲疹宜发表不妥,不知原则之过也。痘粒小而圆者佳。

胙腮
疹子之外,又有胙腮一病。此病初起,恶寒发热,或不恶寒发热。耳后或腮下肿而硬。方用巴戟天甜苁蓉各一钱,麦冬龟板鳖甲地丁昆布海藻各五分,厚朴半夏沙参橘皮各三分,红枣二枚。温服即愈。恶寒发热,舌有腻胎,加薄荷桑叶各五分即愈。
此亦春令木气疏泄之病也。木气不足,疏泄一动,向上升去,不能向下降来。耳后腮下为胆经木气下降之路。故结聚于此而不能散。巴戟甜苁蓉补肝肾上升之阳,龟板鳖甲补肺胆下降之阴,地丁昆布海藻厚朴半夏橘皮降胆肺胃之气,沙参麦冬以益肺阴而助降令,红枣补中气,薄荷桑叶疏肺气之滞也。
此病春令为多,只经络部位的关系,故病甚轻。然不知补益木气以助其升降,从事寒凉发散,败其中气。中气更虚,升降更滞,以至结聚日甚,弄到开刀才能了事。亦医家不慎之于始之过。初起只服一味黑豆汤亦效,黑豆调养木气善降胆经也。
巴戟苁蓉方,并治瘰疬初起与耳流脓。耳流脓原理,瘰疬原理,与胙腮同。肾肝不足于左,肺胆不足于右。右降无力,由于左升无力。治法欲润降右方,必兼温升左方,又必兼补中气。古方篇酸枣仁汤,欲凉药降胆经,先温升肝经。亦圆运动之意义也。
此病如发于秋季,阳气收敛,其脉必重按不虚,不似春令之脉重按虚微。可不用补肝肾之药,只用花粉天冬橘皮杏仁炙草苡仁各一钱,便能消散,因只金气燥结,收敛不能下达的关系,故润燥开结而降肺气,兼补中气可也。如疹子发现于秋季,亦用此方。花粉天冬能清降金气,秋季金气当令,舒金气以达木气可也。病在金不在木故也。去天冬加黄豆亦妥。黄豆亦滋润之品。较天冬不伤中气。天冬则润肺燥,开燥结要药。

内热与内虚
小儿咬牙夜烦,夜啼,夜咳,尿多,大便屎烂,便后下白物如熟藕粉,皆属内热。若服凉药,必生他弊。方用白糖绿豆沙热食,养胃益阴,其热自平。此经验最良之方也。内热者,睡着后饭后两腮不发红色。若睡着后饭后两腮发红,左右不匀,是为内虚,须服十全大补丸三五分诸证乃愈。睡着与饭后两腮发红者,睡着则生相火,饭后则胃中生阳。相火与阳生而不能藏,则浮而出现于面。荣卫的气血不足,中气又虚,不能运化,不能使左右的荣卫升降调和,故左右的红色偏多偏少也。平日面红亦是中虚。

阴虚
小儿阴虚,此先天秉赋使然。其脉沉而不起,濇而不滑,面无浮红,鼻梁山根常现一线青色,大便不能每日一次,常于半夜哭叫,半夜哭叫,阴虚木燥也。此病如不预防早治,稍长易成虚劳。宜每天食蒸鸭蛋糕一个以补阴,久之血活阴生,身体必可转和。并宜常服归芍地黄丸数小粒,此丸善治一切阴虚诸病,必六味地黄丸活动,因归芍能滋养木气,升降肝胆二经之故。此丸并统治大人阴虚诸病。

实证

小儿亦有实证。实在一部分,不在全体。如咽痛而兼渴喘,发热,热有根底,重按仍热,只有昏睡,并无烦躁,或兼泻黄沫,小便或长或短,是为麻杏石甘汤证。用生膏杏仁泥炙甘草麻黄绒各五分,一服病愈即止。此证面色必不红,脉必沉实,舌根舌中必有干黄胎为据。诊断小儿病,总以得看舌胎为要。万不可不看明舌胎,随便下药。小儿哭泣不肯开口,务必用力拗开,以求得到诊断的澈底。痲疹误服升散之药,伤损津液,津伤热起,亦有病成此证者。麻杏石甘汤即愈。麻黄杏仁以降肺气,生石膏以清疏肺间积热,炙草以补中气也。
大便结燥,舌无黄胎,别无热证,是为阴结。阴结者,阳气不足,不能化生津液也。附桂地黄丸每服五分,补阴中之阳,阴阳合化自然津生而粪润也。此病亦有独参汤冷服而愈者,气能生津也。大人亦如此。
其有痲疹初病。误服温补,以至舌胎燥黄有底,口臭目闭,渴而能饮,二便全无,腹满脉沉,此为实证。虽实而病原却虚。细心审查腹部,如按之病人拒按,是有可下之物,宜大黄枳实玄明粉厚朴各五分或一钱,黄豆三钱微下之。如按腹部并不拒按,而脉实。亦可轻用少许,以消积滞。
如非咽痛,而发热喘咳,渴能饮水。此热必有底,舌胎必有白粉,或舌有黄胎。其渴而能饮,胃家必有可清的燥热,可用生枳实小栀仁各数分,清去燥热,发热与咳嗽与渴皆愈。如脉不甚实者,须兼用山药扁豆各一钱,以扶土气,方不别生流弊。因小儿胃家燥热,非小儿阳明燥金能病阳燥。乃汗出生津,或误服燥药,伤津所致,其土气仍是不足故也。如脉象沉实,或沉细有力,或右脉实于左脉,舌胎干黄。山药扁豆便不可用。
小儿三四日不解大便,却无他病。此肠中津液不充之故,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