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养生术-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方法,一为“阴而骂之”(心里咒骂):“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蜡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二为“诵戒”,若是出家僧尼,应诵戒本,若是在家居士,应诵“三皈”“五戒”等,如此则“鬼便却行匍匐而去”。
(三)魔恼
“魔恼”大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藉以恼破修持者的善心,使之引起贪欲、忧愁、嗔恚、睡眠等种种烦恼,所以皆属“魔军”。三种“五尘”如下。
1.可畏五尘
一作违情事,名为“可畏五尘”,使人引起恐怖。《小止观》说:“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狮子罗刹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修持者)。”
2.可爱五尘
二作顺情事,名为“可爱五尘”,使人心有胶着。《小止观》说:“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象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著。”
3.平等五尘
三作非违非顺之事,名为“平等五尘”,使人心起动乱。《小止观》说:“作非违非顺境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
以上“魔恼”,或作种种好恶之声,或作种种香臭之气,或作种种好恶之味,或作种种苦乐之境。归纳起来,贪欲为初魔军,忧愁为第二魔军,饥渴为第三魔军,渴爱为第四魔军,睡眠为第五魔军,怖畏为第六魔军,疑悔为第七魔军,嗔恚为第八魔军,利养虚称为第九魔军,自高慢人为第十魔军,经偈有云:
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
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
睡眠第五军,怖畏为第六,
疑悔第七军,嗔恚为第八,
利养虚称九,自高慢人十。
如是等众军,压没出家人。
我以禅智力,破汝此诸军,
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
其破除“魔恼”的办法,一为“修止”,二为“修观”。智大师指出: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当自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灭谢。
经过“止”、“观”两法,如“魔恼”诸军依然迟迟不去,也大可不必心生恐惧,因这时还可用“正心”之法作再一次的祛除。因为在客观上,从来也没有坐禅者因心起幻觉诸魔而真的被虎狼吃掉,也从来没有坐禅者因心起幻觉诸魔化作男女来做夫妻而真的就变成夫妻了。
以上坐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种种“魔事”,究其起因,多半因为心乱失定,杂念纷起,或心生惊怖,或念归贪着而起,所以《楞严经》说:“(魔事)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为此,著名佛学家陈兵总结:“坐禅者如怀有不健康的目的,心理有病症,或潜意识中压伏有病态因素,在坐禅入定的一定阶段,会不自觉地被释放发泄,或造成幻觉,或引起各种心理失调,心理变态,甚至能使人的行为失去自控,尤其是当出现有如神通、特异功能一类现象时,对人的妨害最大。佛教史料中记述过一些因此类‘魔事’丧心失命的事例。这类现象,也应引起气功修炼者的充分重视。”
修习止观坐禅法的人,若果用心修持,一心精进,则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久久自然消除。关于止观治病之法,大体有这样两种。
(一)用止治病法
(1)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
(2)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
(3)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
(4)但知诸法空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
(二)用观治病法
但观心想,用吹、呼、嘻、呵、嘘、呬六种气诀治病。治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六气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字或者多字,然后鼻引清气,把所择之字放在唇口之中微微吐出,以耳中不闻字音为佳。颂曰:
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
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
这六种气治病之法,采自道家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所载的“六字气诀”,在下编《道教修仙法》中还要细论,这里就从略了。
《中论·观四谛品》偈说: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偈文简明地概括了中观学派因缘、空、假、中道四者的内在关系:四者之中以因缘为出发点,由此表现为空观、假观和中道。为此,《摩诃止观》卷一也说:“当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
在止观坐禅法中,除前文“正修行第六”所提到的对治观、正观外,空观、假观和中观,尤为修习观法的核心内容。
(一)空观
坐禅时心中涌现出来的种种杂念,不管这杂念想的是外界事物还是内在事物,我都把它看成由因缘暂时和合而成,本属空无自性之物。这种观法,就叫“空观”,或者叫做“真谛”、“无谛”。
(二)假观
坐禅止遏杂念,虽把世间一切事物都看成为因缘和合而成,空无自性,然而这种“空”,又毕竟不是没有,亦即仍有假相存在,正如《法华玄义》卷二下所说的那样:“昔者慧眼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今开慧眼即见不空,不空即佛性。”所以这样一想,便就从空入假,名为“假观”,或称“俗谛”、“有谛”。
(三)中观
既看到物象空的一面,又看到假的一面,然而却又非空非假,即是“中空”。为此,对于中观修持,蒋维乔居士说得明白,他说:“从相对方面看来,空观是属于无的一边,假观是属于有的一边,功夫到此地方,还不算完全,应该再为精进。观空时不去执著空,观假时不去执著假,离开空假两边,心中无依无着,洞然光明,这叫作‘中观’。”在佛门中,“中观”又称“中谛”或“中道第一义谛”。
以上止观坐禅法归纳起来,核心在于调身、调息、调心,以及入禅时的系缘守境止、制心止、体真止“三止”,然后再加上空观、假观、中观的“一心三观”之法,而其中尤以“一心三观”为不二法门。为此,《摩诃止观》卷一下说,此三谛(三观)“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
对于修习止观坐禅来说,如果一旦忽而悟彻了“一心三观”的个中三昧,也就达到了“三谛圆融”的理想境界了。
止观法门既名“止观”,所以对于“止”、“观”两者,尤其不容忽视。“止”为念念归一,“观”为了了分明。修习之时,两者多互相依存,交替使用,若果截然划分,便就堕入拘泥文字的魔道了。
“六妙门”又称“六妙法门”、“不定止观”。在佛教天台宗性功中,“六妙门”是一种万行开发、降魔成道的禅定方法,其法因天台宗创始人智竭力提倡,并撰成《六妙法门》一书,而大行于世。
所谓“六妙法门”,智在《六妙法门》的一开头就说:“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径,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又说:“妙者,其意乃多,若论正意,即是灭谛涅槃,故灭四行中,言灭止妙离,涅槃非断常有,有而难契,无而易得,故言妙也。六法能通,故名为门。门虽有六,会妙不殊。故《经》言:泥洹真法宝,众生从种种门入。此则通释六妙门之大意也。六妙门大意有十。”
按照智的说法,六妙门的十种大意为:
第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
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门
第三随便宜六妙门
第四随对治六妙门
第五相摄六妙门
第六通别六妙门
第七旋转六妙门
第八观心六妙门
第九圆观六妙门
十证相六妙门
现把十种六妙法门大意,分别详略,加以阐述。
一、第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
这一六妙法门的大意,基本为阐释数、随、止、观、还、净“六妙法门”在修习中的作用而设。撇开其宗教成分,就修性养生角度而言,其对“六妙法门”作用的解释分别如下。
(一)数
为什么“数”为妙门呢?这是因为整个数息的过程,就是忘却烦恼、断除杂念的过程。由于在这过程中,修持者的思想从纷纷扰扰的杂念和烦恼中解脱了出来,所以数就成了“妙门”。
(二)随
随为“妙门”的原因,在于修持者在思想上一心随着呼吸的自然出入而出入,所谓“心息相依”,并由之而生出“十六特胜”来。其“十六特胜”为:
一知息入
二知息出
三知息长短
四知息遍身
五除诸身行
六心受喜
七心受乐
八受诸心行
九心作喜
十心作摄
十一心作解脱
十二观无常
十三观出散
十四观离欲
十五观灭
十六观弃舍
“十六特胜”中,重点似乎落在“观弃舍”一条上。这是因为“观弃舍”能“观破非想处惑”,从而达到思想上“两舍”的入禅境界。关于“观弃舍”的具体情况,智大师有云:“凡夫修非想时,观有常处如痈如疮,观无想处如痴也。第一妙定,名曰非想。作是念已,即弃舍有想、无想,名非有想、非无想,故知非想即是两舍之义。”这种“非想”,既不是思想上有想,也不是思想上无想,而是把“有想”和“无想”两者统统都“弃舍”掉,从而进入真正明心见性、趋向真如的高级境界。因为在修习禅定时,有想固然不妙,但一心泥着“无想”,就其实质来说,也是一种想,所以不如“两舍”为妙。
(三)止
在佛门中,“止”是通过次第发五轮禅,从而达到涅槃的妙境。五轮禅的情况为:
一者地轮三昧,即未到地。
二者水轮三昧,即是种种诸禅定善根发也。
三者虚空轮三昧,即五方便人,觉因缘无性如虚空。
四者金沙轮三昧,即是见思解脱,无著正慧,如金沙也。
五者金刚轮三昧,即是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永尽无余,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
就修性功法来说,“止”的要点在于止心,使心如死水,静寂而不起波澜。
(四)观
何以“观”为妙门?智的解释是:“四者观为妙门者,行者因修观故,即能出生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师(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炼禅、十四变化心、三明、六通及八解脱,得灭受想,即入涅槃。”一句话,就是在高度安静状态下,修持者的智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五)还
对于“还”为妙门,智大师也自有他的解释:“五者还为妙门者,行者若用慧行,善巧破折,反本还源,是时即便出生空无想无作、三十七品、四谛、十二因果、中道正观,因此得入涅槃。”“还”里面因有返本还源、明心见性的含义,所以也被列为修习的一个“妙门”。
(六)净
“净”是本性清净。由于本性清净,所以能够获得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的“自性禅”。
二、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门
“六妙法门”原由《安般守意经》中的“六结意”,即“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而来。这里,隋释智把“六妙法门”中数、息、止、观、还、净六种妙法的修习,全都集中在了这一段里,所以就成了十种六妙法门的重点所在。
“六妙门坐禅法”的具体修习方法,大致如下。
(一)数
“数”是默数呼吸出入的次数,又有“修数”和“证数”的不同。智大师指出:“修数者,行者调和气息(一呼一吸为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
1.修数
调和呼吸,使呼吸自然往来,绵绵若存,然后把心系在默数呼吸上,从一到十反反复复地数。数时以一呼一吸各为一次,也可以把一呼一吸并在一起作为一次来计。有时为了加强系心呼吸、祛除杂念的效果,还可从十到一地反过来倒数。
2.证数
修数历时渐久,趋向纯熟,这时从一到十,呼吸轻微,自然不乱,因为至此用不到系心默数,也能进入息心静虑的境界,所以下一步就可以进入到“随”的修习了。
(二)随
“随”是心意随息不乱的呼吸修炼之法,由于进入这境界,心随于息,息随于心,所以名之为“随”。智大师说:“随亦有二:一者修随,二者证随。修随者,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出入,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是名修随。证随者,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随为粗,心厌欲舍,如入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其修随、证随之法如下。
1.修随
进入修随阶段,因为数息纯熟,杂念已能自然不生,心不分散,所以此时坐禅不必再用数法,任其心息相依,一心随着呼吸出入就可以了。
2.证随
修随之后,心既安静,静则入于细微,此时似乎感到呼吸长短,有从遍身毛孔出入之妙,而意境则恬然寂然。如此久而久之,修习者如若觉得随息还是厌粗,便可进入到下一阶段的止息修习了。
(三)止
“止”为止息泯心。智大师有云:“止亦有二,一者修止,二者证止。修止者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是名修止。证止者,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行者是时即作是念:‘今此三昧,虽复无为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慧方便,不能破坏生死。’复作是念:‘今此定者,皆属因缘,阴界入法,和合而有,虚诳不实,我今不见不觉,应须照了。’作是念已,即不著止,起观分别。”其修止、证止之法:
1.修止
随息纯熟之后,意念不必随着呼吸的出入,也能凝然寂然,纤尘不生,这时就已进入修止境界了。
2.证止
修止之后,全然忘却物我,身心泯然入定,由于这时已经进入坐禅的高度入静状态,所以就为下一步的修“观”奠定了基础。蒋维乔居士说:“用功到这地步,学者应知定境虽好,仍须用心光返照,令它明了,不着呆于止,这时应该修‘观’。”
(四)观
“观”是观息,智大师所述观息之法为:“观亦有二,一者修观,二者证观。修观者,于定心中,以慧分别,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