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1-第十一章所得税会计 >

第1章

11-第十一章所得税会计-第1章

小说: 11-第十一章所得税会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计实务笔记

第十一章 所得税会计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项目
    纳税调整项目:(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永久性差异;(3)时间性差异。
一、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
    1、永久性差异: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以后不能转回。
   ①、会计上作为收益,计算应税所得时不计入收入。如:国债利息收入
   ②、会计上不作为收益,计算应税所得时作为收入。如:将自产品用于工程或投资
   ③、会计上作为费用或损失,计算应税所得时不予扣除。如:各种赞助支出、招待费等;超过税法规定允许扣除标准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各种税收的滞纳金和罚金;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损失。
    区分两种赔、罚款:
    A、各种经营性赔款、罚款:可以税前扣除,如违反合同违约金、银行罚息;
    B、违法和行政罚款:税前不能扣除,比如工商罚款、税收滞纳金;
   ④、会计上不确认费用或损失,而计算应税所得时准予扣除。如:税法规定购买国产设备,可按设备投资额的40%,在当年比上年新增的所得税范围内抵减当年应税所得。
    2、时间性差异: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以后能够转回。
     ①、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法比会计少计费用、多做收益,致使应税所得大于会计利润
    理解:现在按你会计的算法是不交所得税的吧,但按我税法的要求,你必须得交税,这样吧,你先交,可也不能白交,你可以先在某个临时科目上先挂一下,在以后你认为应该交的时候再把它冲回来,少交税。这一部分挂账,就可以看成是“现在交税,在未来可抵减税额”时间性差异,简称“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这个临时性科目就是“递延税款”科目,形成递延税款借项。
    如:当期计提的产品销售的保修费用:会计上允许销售当期计提列入费用,税法规定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又如:没收逾期未退回的包装物押金:税法规定逾期一年即应计入应税所得,会计核算上于实际没收时才确认收入。
     ②、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税法比会计多计费用、少做收益,致使应税所得小于会计利润
    理解: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未来才纳税,现在先不交,但是现在必须确认为一项未来应纳税的负债,形成递延税款贷项。
    如: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
    A、会计上要求:期末确认投资损益,并计入税前会计利润。
    B、税法规定:
    a。 只有分得的现金股利时,才征收企业所得税;
     b。 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时,分得的现金股利不交所得税;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时,需要根据两企业税率差补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 分得的现金股利÷(1-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 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
   C、归结一下:同时两种差异:
    a。 低于被投资企业税率部分:不用补税,形成永久性差异。
     b。 高于被投资企业税率部分:需要补税,形成时间性差异。
    形成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如:税法允许的加速折旧法、而会计上采用直线法

    二、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这种核算方法的特点是,本期所得税费用按照本期应税所得与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即本期从净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的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均在本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不反映为一项负债或一项资产。在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处理时,应按税法规定,对本期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税所得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作为本期的所得税费用。
    要点: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 (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税率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任何情况下都是: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X税率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永远都反映本年实际要交给税务局的金额,下一句,是自然而然就是得出的结论:应付税款法下,不单独核算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同永久性差异按同一原则处理。

    三、纳税影响会计法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反映在递延税款中,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递延税款发生额=本期所得税费用。具体做法是:首先计算确定本期应交所得税和本期递延税款的发生额,然后计算确定本期所得税费用的发生额。因此,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关键的问题是确定递延税款的发生额。确定递延税款的发生额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借贷方向;二是税率发生变动时如何处理。关于借贷方向,若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将时间性差异加回,则递延税款的发生额在借方;若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将时间性差异减去,则递延税款的发生额在贷方。
    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当税率不变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相同;当税率发生变动时,两种方法的会计处理不同。
    简单的说,时间性差异在所得税处理时,类似于待摊费用或预提费用的核算。
    1、“递延税款”科目:
  简单一点说,就是由于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的一个过渡性科目:时间性差异产生时,这个科目随之产生;时间性差异兑现时,这个科目也就跟着平账了。
  下面这两点结论,看着罗嗦,其实想想会计分录,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或着说就是废话:
   ①、“递延税款”科目借方核算内容:
    A、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时,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即“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税率”
    B、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时,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率”。
    C、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时,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税款借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减的递延税款贷项(递延所得税负债)
   ②、“递延税款”科目贷方核算内容:
    A、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时,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即“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税率”
    B、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时,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率”
    C、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时,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税款贷项(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调减的递延税款借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2、所得税率不变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 (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税率 与本期利润相配比
           借或贷:递延税款 (时间性差异)*税率 可视为待摊或预提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任何情况下都是: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X税率
    同样不难得出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相同与不同点:
    相同点:对于永久性差异,处理方法相同
    不同点:对于时间性差异,有所区别
    3、所得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于递延税款的处理,又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递延法和债务法的区别:
   ①、抵销方法不同。在本期转回以前各期时间性差异影响的所得税金额时,递延法按原已确认的金额抵销,即用原有税率计算。债务法按现已确认的金额抵销,即用现行税率计算。
   ②、资产负债表反映状况不同。资产负债表反映的递延税款余额,递延法并不代表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债务法则作未来应付税款的债务或代表预付未来税款的资产。
   ③、所得税费用包含内容不同。采用递延法时,所得税费用包含本期应交所得税以及本期发生或转回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采用债务法时,除此两项外,还包括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对以前各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的调整数

    四、递延法
    递延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递延法的特点在于:①采用递延法核算时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递延税款余额,并不代表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采用递延法进行会计处理时,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按照产生时间性差异的时期所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确认,不随税率变更而调整,因此不能反映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或负债。②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金额一般用原有税率计算。
    1、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不调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
    2、以前发生在本期转回的,用当初发生时的税率计算。
    3、递延税款的余额不代表实际意义的资产和负债。
    采用债务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包括:
     ①、本期应交所得税;
     ②、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有这两条原则指路,教材244页的那么长的公式也就迎刃而解了。
     借: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税款
       借或贷:递延税款=当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税率±转回的前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原有所得税税率
       贷: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五、债务法
    债务法是指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
    债务法的特点在于:①本期的时间性差异预计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未来应付税款的债务或者作为代表预付未来税款的资产。②采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时,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并随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而相应的调整其账面余额。从理论上讲,债务法比递延法更科学。
    一般情况下,递延税款余额=时间性差异余额×现行所得税税率。
    采用债务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①本期应交所得税;②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③由于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对以前各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的调整数。
    1、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用现行税率计算。
    2、在税率变动的当年,要把递延税款调整成为用现行税率计算的余额。
    3、以前发生在本期转回的,用现行税率计算。
    4、递延税款的余额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和负债。
  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未来应付税款的债务或者作为代表预付未来税款的资产。
    采用债务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包括:
    ①、本期应交所得税;
    ②、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③、由于税率变更对以前各期确认的“递延税款”科目账面余额按新税率的调整数。
    从每一笔业务整个核算过程来看,其“递延税款”科目借、贷方一定相等。在做帐务处理时始终抱有这么一个思路的话,就不会出错了。
     借: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税款
        借或贷:递延税款=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税率±变更当期期初累计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税率-原有所得税税率)
       贷: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
    视野网友“轻轻松松”总结的所得税的计算顺序八个步骤:
    会计利润
     ±永久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
    应税所得
    税率
    应交税金—所得税
    递延税款
    所得税
    以上步骤要记也不难,只要多看几眼就可记住了,后三步不正是组成一个分录吗。
    计算以上两个差异还有一个小技巧:
    你养成一个习惯,永远都是用会计费用…税法费用,结果就有正负号,带符号填上以上的计算过程,这样你永远也不会算错。它还有一个好处:根据时间性差异的计算结果,是正数就在借方、负数就放在贷方。这样是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影响、还是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影响,也可作出判断了。

    六、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特殊点
    1、债务法时,如已知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在今后转回时的税率,可按照预计税率计算,而递延法不行。
    递延法时,明知今后的转回税率,也得按现行税率计算。
    2、对于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只有在预计未来(一般为3年)转回期内能有足够的应税所得予以抵减,才可确定。否则,应作为永久性差异处理
    3、对于经营性亏损,可用以后5年的税前利润进行补亏,在理论上属于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但是我国目前不确认为递延税项借项
    4、从时间性差异产生至全部转回的整个期间看,无论采用应付税款法还是纳税影响会计法所计量的所得税费用总额是相同的,差异只在于两种方法下对各期所得税费用的计量不同。
    5、只有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时间性差异才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此时可抵减或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额才能确认为递延税款的借项或贷项;而不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时间性差异不确认递延税款的借项或贷项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应当说明的几个问题
    (1)采用债务法时,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确认,但如果企业已知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在今后转回时的所得税率,则时间性差异可以按照预计今后的所得税率计算其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采用递延法时,如果企业已知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在今后转回时的所得税率,也不按照今后转回时的所得税率计算其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仍然按照当期的所得税率计算确认递延税款金额。
    (2)通常情况下纳税影响会计法适用于所有的时间性差异。但是如果一定时期发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该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会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