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通史简编-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要。作为在野党,自由党曾坚持“大陆主义”政策,甚至希望通过建立商
业同盟来密切与美国的关系,反对麦克唐纳的经济民族主义。洛里埃上台之
后不久,即公开宣布不再去华盛顿朝圣。这一方面体现了加拿大人在经济繁
荣时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增强,同时也暴露了一种心态,即对在此之前
的美加关系是有一种不平衡心理的。
三、第三次移民浪潮和西部的进一步开发
从
1896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十几年中,加拿大经历了其历史上第
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以
1901年至
1911年这
10年表现更为明显。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与加拿大的经济繁荣、美国边疆的“完结”和政府的鼓励
移民政策息息相关的。
英国自
18世纪中期对加拿大实行殖民统治,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移
民主要以英裔为主,加拿大法裔的影响成削弱趋势,英裔移民势力增强。进
入
19世纪,来自英国、苏格兰、爱尔兰的移民逐步定居老省区,加拿大发展
成比较成熟的殖民地社会,成立了联邦。但是,在联邦成立初年,主要是麦
克唐纳总理执政时期,尽管政府采取了鼓励移民的措施,加拿大人口仍主要
集中于东部老省区。西部虽然建立了新省,马尼托巴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
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极小。20世纪初年,大量移民的涌入和西部的
开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结果不仅是新省的建立,而且改变了国家的人
口分布格局。
20世纪头
10年的移民浪潮使加拿大人口增长近
200万。1901年,加拿
大人口总数为
5371315人,1911年增至
7206643人,10中人口增长了
35%。
这些人中近
100万定居草原省和新建的萨斯喀彻温和阿尔伯达省。10年中,
两省的人口分别增长了
440%和
400%。这种情况与东部省区形成鲜明对照。
同一时期,爱德华太子岛的人口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新斯科舍省
人口增长幅度也比较慢。人口最为集中的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的人口增长率
分别为
22%和
16%。1881年,这两个省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75%,
到
1911年,尽管人口有所增加,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已降至
63%。
新移民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和欧洲大陆。从美国中西部进入加拿大的移
民,许多人原来就是加拿大移民的后裔,其祖辈、父辈当年为寻求机会离加
去美的。随着美国“自由土地”的消失,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转向加拿大。其
实,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西部生活仍然相当艰苦,东部的工业品价格昂
贵。生活必需品短缺,铁路运费很高。但是,让移民庆幸的是,农产品价格
特别是小麦价格上涨为他们带来了希望。此外,海运价格下跌、农业技术的
进步和小麦品种的改良也成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威廉·桑德斯和查尔
斯·桑德斯父子研制的“马奎斯小麦”品种成熟早,在其他方面也优于以往
的品种“红笛子”而逐步得到推广,加拿大的西部逐步繁荣起来,成为名符
其实的“谷仓”。
大量欧洲移民也有组织地进入加拿大。在这方面,内政部长西夫顿的宣
传工作效果显著,大量广告、宣传品在欧洲大陆广为散发,使加拿大逐步为
人熟知。其中最有鼓动性的口号即是“最后的、最好的西部”。加拿大政府
改变了过去只把注意力集中于英国和西北欧移民身上的传统政策,开始提倡
吃苦耐劳的农业人口迁居北美,这样,不分种族、宗教和语言的大量东、南
欧人来到加拿大。相比之下,这些人多来自农业国家,更加耐寒、更加熟习
农业技术。由于马尼托巴学校问题的解决,无论波兰人、北欧人还是德国人
都可能既继承本民族文化,又逐步适应加拿大社会,成为优秀的加拿大人。
20世纪初年发生于加拿大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即与这些东南欧移民的到来
有关。虽然加拿大社会从来不是一个单一文化的社会,但占主导地位的民族
主要是英裔和法裔,形成所谓的“文化二元主义”,唯一的例外即是加拿大
社会存在约占其人口总数
6%的德裔移民。1911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虽
然英、法裔仍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对多数(其中英裔约为法裔的两倍),但其比
率已从
1871年占全国人口的
92%下降为
1917年
83%。就是说,少数民族移
民在全国所占比例翻了一番。这些人多集中于草原省区,倾向于保存其语言、
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同时逐步融入加拿大社会,在铁路沿线移民聚居区附
近,土地逐步开垦出来,西部繁荣的时代到来了。
加拿大的土地政策与美国有相似之处,除了对铁路公司的大量赠地外,
又实行自由宅地制度,土地被划分为每
160英亩一块,移民只需交纳一定的
手续费,并于规定的年限内开垦出这片土地,土地即归宅地者所有。铁路公
司得到的大量赠地也被分割成宅地租给移民。宅地制度对欧美贫穷、无地的
农民具有很大吸引力。1900年,7800个家庭得到了宅地,1902年为
2。2万
家,而到
1906年,达到
4。1万家。宅地的占有以很快的速度在西部进行。按
移民成分划分,加拿大人(包括从美国返回的加拿大裔)共占有宅地
82383
块,美国移民占据
82995块,英国移民
50319块,其他国籍移民所占宅地数
目与英国人基本相等。定居宅地、开始农耕的过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才被迫中断,而到那时,西部已经成为成熟的农业地区了。
可以说,洛里埃政府的移民政策和土地政策对加拿大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1899年,只有
4。45万人移居加拿大,1902年为
67379,1906年达到近
19万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1914年,移民竟
多至
384878人。与此相适应,西部及草原省人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1901
年,草原省人口共
419492人,1911年达
1322709,增长率为
200%。马尼托
巴的人口则从
255211增至
455614人。
1896年,随着育空地区发现黄金,又掀起了一次向该地区移民的浪潮。
虽然“淘金热”于
1899年基本冷却,但向不列颠哥伦比亚和阿尔伯达的移民
却未停止,1911年,阿尔伯达人口已达
374663。这种移民浪潮不仅刺激了加
拿大经济发展,而且使这个国家逐步为世人所知。
此外,由于移民的大量迁入,西部也兴起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城镇。象温
尼伯、萨斯喀通、里贾纳、艾德蒙顿等在当时都很有名,人口一般达数万或
10万人以上。它们随着西部的进一步开发和铁路建设变得更加重要。
四、大干线太平洋铁路的修筑
四、大干线太平洋铁路的修筑
在西部,威廉·麦肯齐和唐纳德·曼领导的加拿大北方铁路已经发展了
自己的势力。麦肯齐和曼生长于安大略乡间,对西部的铁路建设独具慧眼。
两人又是一对儿最佳搭档,前者的经济头脑和金融天才同后者的管理与建筑
才能得到完美结合。他们两人成为铁路大王的历程开始于。。 1896年。这一年,
他们从马尼托巴湖铁路运河公司得到特许状修建从格拉斯顿(Glaston)到温
尼伯西斯(Wennipegosis)长约。。 123英里的铁路。从此之后,通过租借铁路、
获得新的特许状及自己独立修建铁路,加拿大北方铁路在草原省迅速发展。
1901年,马尼托巴省政府把马尼托巴北方太平洋铁路(长。。 345英里)以。。 999年
租期租给加拿大北方铁路公司,后来又保证从温尼伯到阿瑟港(Port Arthur)
的铁路股票的利润以换取加拿大北方铁路公司在温尼伯和大湖区之间的铁路
运费每英担谷物从。。 14分降为。。 12分,后来又降为10分。麦肯齐和曼在西部取
得成功之后,努力向东发展,不断购买或租借一些东部的短小铁路,以期把
它们与北方铁路联接起来,成为一条完整的跨越东、西海岸的大铁路。
1903年,与加拿大北方铁路竞争修建跨越大陆的铁路的还有大干线铁路
公司。该公司与洛里埃政府签订了协议,使第三条东西干线成为可能。在此
之前,洛里埃曾试图说服大干线与加拿大北方铁路合并成一条铁路,没有取
得成功。政府与大干线协议的内容是:政府计划修建一条全国横贯大陆铁路。
该铁路始自新布伦瑞克的蒙克顿(Moncton,N。B。),在魁北克城跨圣劳伦斯
河,经魁北克及安大略北路到达温尼伯。大干线铁路公司将租用全国横贯大
陆铁路。。 99年,并修建自己的大干线太平洋铁路,基本线路是从温尼伯向西经
萨斯喀通和艾德蒙顿到达太平洋海岸的鲁珀特太子港(Prince Rupert)。
在上述两条铁路建成之后不久,随着经济繁荣的中止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两家铁路公司都无法正常运转以弥补当时庞大的铁路建设投资,终
于为加拿大政府接管,成为加拿大国有铁路系统。
洛里埃时代的铁路建设热潮是以经济繁荣为基础的,同时,这种热潮又
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使东西交通更加便利,促进了加拿大北部草原及地
盾地区的开发,森林得以开采,造纸业逐渐成为加拿大的重要工业之一,采
矿业也发展起来。交通的发达正逐步把加拿大的边远地区与全国联系起来。
在洛里埃总理当政的时代,麦克唐纳的“国家政策”不仅得到继承,而
且终于开始有所收获。保护关税、铁路网的形成和大量移民的涌入互为作用,
使加拿大正逐步成为一个统一的、稳定发展的国家。虽然这段时期的繁荣在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及欧美市场对加拿大小麦、谷物的大
量需求,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国家状况已与麦克唐纳时代的困难重重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日臻成熟的两党政治
五、日臻成熟的两党政治
近
20
年的保守党,标志着加拿大政党制度的核心——两党制的最终确立。时至今
日,虽然第三党从
20世纪中期以来频繁地活跃于国家政治舞台上,但却从来
没有足够的力量与两大党竞争,控制全国政治。加拿大这一成熟的政治制度
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一直可以追溯到英国对加拿大统治的初年。
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对加拿大的统治之后,加拿大各省先后建立了民选
议会,实行代议制。到
19世纪初年,由大商人、农场主和新兴工商业主组成
的改革派出现,要求在殖民地政治中要具有一定的发言权。1834年,改革派
曾在上、下加拿大的议会选举中取得了胜利,但没有维持很长时间。改革派
本身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其内部分歧仍很严重,但是,19世纪
30年
代的改革派可以被看作是政党政治的发端,1837年,上、下加拿大省的改革
派还曾举行过武装起义,反对效忠英国政府的寡头集团政治。
1840之后,随着上、下加拿大省合并为联合加拿大省及英国在殖民地实
行责任内阁制,党派政治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土壤。特别是由于责任内阁制规
定,政府由议会中的多数组成且对议会负责,使议会成为政党政治的中心。
改革派在
1848年加拿大省首次议会选举中取得了胜利,由路易·拉方丹
和罗伯特·鲍德温组成了第一届政府。这时的改革派仍然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内部分歧很大。除了英、法两裔的矛盾与分歧之外,在法裔改革派内部,分
为保守的蓝党和激进的红党,英裔改革派内部也同样有保守与激进之分。
1854年,第二届改革派政府因议会的不信任被迫辞职,加拿大各派政治
势力进行了重新组合,由约翰·麦克唐纳领导的自由保守党政府上台,控制
加拿大省政治十年之久。自由保守党的成员包括改革派的蓝党、蒙特利尔的
英裔和托利党的成分,温和保守主义在加拿大政治中占了上风。与此相适应,
由乔治·布朗的“砂砾党”与红党联合,成为自由党的雏形。
19世纪
50年代和
60年代是加拿大历史上的大转折时期。尽管国家内部
因为地域、文化、宗教、民族等原因仍存在严重分歧,但建立加拿大联邦的
计划已逐步提上了日程。自由保守党和自由党都是这一运动的支持者,两党
并于
1864年结成联盟,建立了联合政府。麦克唐纳领导的保守党因为在联邦
建设过程中的巨大贡献和麦克唐纳本人作为领袖的个人魅力于
1867年上台
执政。在之后的
30年中,除了
1874年至
1878年自由党曾短期执政之外,保
守党在加拿大政治舞台上一直占据领导地位,在这一过程中,保守党不仅有
足够的时间加强自身建设,而且有机会实施其发展加拿大社会经济的建国计
划。
从联邦建立之日起,麦克唐纳即积极致力于建设一个组织严密、力量强
大的全国性政党,这也是他保有政治权力、推行他的建国纲领所必需的条件。
在此之前,自由保守党在同化其他党派成分中已取得了很大成绩,这其中最
重要的结果之一,便是把东加拿大罗马天主教势力和西加拿大的铁路、工商
界集团同时置于自由保守党的控制之下。在其后很长时期的政治生涯中,麦
克唐纳就是通过对这两种力量的掌握保持了他执政的稳定性。法语区的罗马
天主教会素以思想偏狭,奉行教皇极权主义著称,红党即由于批评其宗教秩
序和主张实行无教派国家教育激怒了教会势力,麦克唐纳长期把教会和铁
路、工商界置于他控制之中,表现了完美的政治技巧。麦克唐纳与法裔领袖
乔治·卡蒂埃的亲密合作与团结使魁北克在很长时期内成为保守党的坚定支
持者。
乔治·卡蒂埃的亲密合作与团结使魁北克在很长时期内成为保守党的坚定支
持者。
于
10年之内修建一条东西横贯的铁路,改善西部的交通状况等
等。利用作为执政党的便利条件,保守党在全国的势力逐步扩大。
保守党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强调联邦的重要性。麦克唐纳的“国
家政策”虽然着眼于经济发展,但其中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保护关税、向西
扩张和修建跨越两洋的铁路,最终目的都是为促进联邦的统一、建设强大的
民族国家。在这个过程中,麦克唐纳面对着一系列的棘手问题,象路易·里
埃尔事件,耶稣会财产法案和马尼托巴学校问题等。这些由于民族、文化、
宗教和地域而存在的矛盾在加拿大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特别在
19世纪
80年
代表现尤为突出,自由党也正是利用这一机会发展了自己的势力,于
90年代
中期上台执政。
1887年大选之后,自由党领袖爱德华·布莱克辞职,新上任的是威尔弗
里德·洛里埃。在
80年代“省权运动”剧烈发展之时,自由党很快成为这一
运动的当然领导,控制了各省政府,进而要求夺取联邦政权。自由党新任领
袖洛里埃一反其前任麦肯齐和布莱克优柔寡断、魄力不足的缺点,具备了超
群的政治才能,擅长雄辩、灵活机智,他作为法裔天主教徒,还取得魁北克
省法裔的支持,使作为保守党坚强堡垒的魁北克倒向自由党。
自由党采取的从地方向中央发展势力的策略取得了成功,洛里埃于
1896
年成为联邦总理,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