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文讲记-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经中所陈述的这些,都是佛陀亲口所宣说的。佛之所以能够说出地狱呼号,
饿鬼宛转,不是想当然的幻想出来的,而是以天眼通及宿命通亲知亲见的。亲知
亲见说出来的话,难道还会假吗?况且“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
语者、不异语者”,绝对不会欺骗我们的。所以我们应深信实有其事,不可稍存
一念怀疑之心。
如所熟知的一个事实,就是目连尊者救度母亲。目连当年以天眼通见到母亲
堕在饿鬼受苦,立刻就运用其所具有的神通之力,以饭供奉母亲,希求救其饥饿。
岂知当他母亲接到手时,该饭却变成了火炭,根本没有办法受用。尊者见这情形,
心中很是难过,就来请佛救拔,佛开示尊者说:你母亲罪业太重,不是你一人之
力所能救得了的,必须仗藉众僧之力,方能救拔你的母亲。因而佛教有盂兰盆法
会救母之说。
经中另有一个事实说:过去有个饿鬼,忽然见到佛陀,就凄切的对佛诉苦说:
佛呀!我现在饥渴得实难忍受得了,请佛慈悲救拔我的苦难。佛回答说:这里不
是很多水吗?你为什么不喝?鬼又答覆佛说:在你佛的眼中看来,这固然是清净
水,但在我的眼中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水,而是又脏又臭的脓血,要我怎能喝得
下去?佛怜悯其苦,就运用神通,使其见水而饱饮一餐。他饱饮后,向佛辞谢。
佛开示他说:你过去世悭贪成性,才堕到饿鬼中受苦,以后应当改过自新。饿鬼
听了佛的教诲,深知过去悭贪的错误,发愿痛切改悔。
“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这是对不信因果的痛切批评。以佛法的因果律
说,造了什么因,必得什么果,不容有丝毫假藉的。可是不信因果的邪见人,由
于否定因果,当然就不知道依惑造业,依业受报,苦乐升沉,完全是随善恶业力
以转移的。修善业,就得向上高升,而得快乐的果报;造恶业,就会向下沉坠,
而得苦痛的果报。如是因果分明,哪里是彼邪见人所知道的?邪见人虽多,主要
是指常见与断见的两种人。断见人说:人们生存在这世间,就只有这么一世,一
旦生命结束,是就永归断灭,所谓死了完了,或说人死如灯灭,根本没有后世,
后世尚不可得,哪里还有善恶果报?常见人说:人死就没有了,这话是不对的,
因为生命确是连续不断的,不过,做人不要为生命结束害怕,因为人是生生世世
做人的,这个生命结束了,可能会有更好的生命,来这世间做人。至于畜生,亦
是累生累劫做畜生的,要想改换畜生的生命,而为人类的生命,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是这样的看法,所以就不承认有善恶轮回的这事。不论是常见断见,在
佛法看来,都是属于邪见。
邪见,以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正确的思想。佛陀住世时代,对于当时各种不
同思想,都曾加以破斥,但破斥得最激烈而不予以丝毫留情的,无过邪见。因为
邪见这个错误思想,如果谁接受它,谁就要受它毒害,而成为世间罪大恶极的人,
必然搅得社会不安,人性尽失。因此,为佛子者,必要深信因果,不要中邪见毒,
拨无因果。我常常说:你对一切都可存疑,唯对因果不可不信,因为这是世间的
事实,绝对不可抹煞的。
【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
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由于如上种种分别,“是故”发菩提心的“菩萨”,在得世俗智后,以其智
慧“观于”世间的“蝼蚁”,并不如常人一样的,把它当作一般蝼蚁看,认为它
们“皆是”自己“过去”的“父母”,亦是“未来”将成正觉的“诸佛”。蝼是
蝼蛄,是害稻、麦的虫子;蚁是蚂蚁,即通常所见的。这些微贱的生物,尚且视
为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其他各类众生,自然更不用说。
或有以为:蝼蚁视为过去父母,还犹可说,视为未来诸佛,难以信受。这是
不对的。佛在经中一再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心者,皆得成佛”。
怎么可以不信?当知现在虽是蝼蚁,但并不会永做蝼蚁,一旦这个蝼蚁生命结束,
转过头来做人,在人类中修学佛法,岂不就有成佛的可能?是以菩萨视蝼蚁为未
来诸佛,乃从佛性本同的这一观点出发的,我们不可不信。
因此,我们如果伤害了蝼蚁,就等于伤害了过去的父母,亦等于伤害了未来
的诸佛。我们是具人性的人,你能忍心伤害自己的父母吗?我们是奉佛的佛子,
你能胆敢伤害未来的诸佛吗?我深信谁都不忍和不敢的。如伤害父母或出佛身血,
那是五逆重罪,要堕无间地狱受无量苦的。佛教这一观点,当知全是基于同体大
悲这一思想而来。正因如此,所以发菩提心的菩萨,常“常思”念如何“利益”
一切众生,常常思“念报其”给与我们的“恩”德。而利益众生及报众生恩,最
好的方法,莫过于发菩提心,唯有发菩提心,才能真正报众生恩,如不发菩提心,
不能度化众生出离苦轮,是不能究竟报恩的,念众生恩发菩提心,“是为发菩提
心”的“第五”种“因缘也”。
⑹念生死苦发菩提心
【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
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
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
这是发菩提心的第六种因缘,就是念生死苦发
菩提心。以上已经讲过的五种发菩提心因缘,是侧
重在报恩方面,亦即由外在的影响而激发内在的菩
提心生起;以下所要讲的五种发菩提心因缘,是侧
重在本身方面,不过其中亦有与众生发生连带关系
的。如念生死苦,自身的生死,固应深加思念,由
自身的生死苦,推及到他人,以及一切众生,无不
在生死苦海中浮沉,因此,乃又想到如何度脱自己
与一般苦恼众生,出离生死大苦,于是菩提心就被
激发起来。假定我们只念自身的生死苦,而对其他
众生所受的生死苦,漠不关心,甚至以为与自己毫
不相干,自然就不会生起菩提心来,因为单为自己
的生死而想出离,那只是发的厌离心,亦即八种相
中的小发心。
大小乘都是由苦而发心,其中差别,专在但为
自度,抑于自度之外,同时能观法界众生,与我同
苦,不仅为个己求解脱,亦要拯拔一切众生,同得
解脱。如纯为个己痛苦而求解脱,则所发的心,必
然是厌离心。如从个己而念及众生,那你将会感到:
生死大苦,在我本身,虽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流转
在生死海中的芸芸众生,醉生梦死,浑浑噩噩,不
但不觉悟到生死是苦,反以为世间是快乐的,不惜
终生追求欲乐。这种将苦作乐,不能不说是颠倒。
如是颠倒愚痴的众生,我怎么能够坐视不救?我不
去感化他们又让谁去感化?由是触发起大菩提心
来。所以,念生死苦,虽以个己为主体,但也含有
一切众生的意思。
然而,究应“云何念生死苦”?说到苦,佛经
说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的差别。但在众多的痛
苦中,以生死为诸苦的大本。假定没有生,哪来生
命体?没有生命体,在生灭演化中,苦又从什么地
方来?一切痛苦,都根源于这个生命体,所以寻求
诸苦的根源,就是生死。如把生死大苦的这棵树,
运用大力将之从根砍掉,彻底拔除,则一切枝末的
痛苦,就可不解而自然除灭。
佛经描写众生的生苦,特别是在初出胎时,由
于久处在温暖的母胎中,习惯于胎内的温度,一旦
呱呱堕地,接触到外面的冷空气或坚硬的物体,那
他幼嫩的皮肤所感受的痛苦,就如万把钢刀刺身一
样的难受。这种生苦,现在我们虽已忘失,但当时
确曾吃过这样苦头,而且人人如此的,只要你出现
到这世间来,谁也免不了这个苦的。
出生以后,经过童年、少年、壮年,最后进入
老年,如不中途夭折,在数十年的人生旅程中,饱
经忧患苦恼,甚至坎坷一生,而最终的结局,总不
免于一死。当这生命体结束时,其所有的痛苦,虽
是每个人所恐惧的,但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老年
人死时,固是很痛苦,而少壮的年龄,死时尤其痛
苦。经说我人死时,犹如乌龟脱壳,或如剥活牛皮,
加以吾人的生命体,是由四大组织成的,死时四大
分张,真的如大山崩。由此,可以想象死苦为何如。
而且所谓生死,不是某个阶段,一期结束就算,
乃是生而死,死而生的一直在生死漩涡中流转不
息,如以佛眼看来,真是实堪怜悯。可是迷昧众生,
不但善忘过去生死大苦,且把生死当成家常便饭,
习以为常,不自觉其苦。
我佛如来,不论在大小乘的任何经典中,都殷
切的开示我们,应痛念生死之苦,必须去求得解脱。
但世间的人,能有几个会体认到这个道理?绝大多
数的人,不但对生死大苦不能体认,即由生死带来
枝末之苦,亦没有谁能体认到它的来源。
大乘经中所说发菩提心的教言是很多的。省庵大师在本文中,虽亦开示发菩
提心的十种因缘,但通常说发菩提心,主要有两种因缘:就是念生死苦发菩提心
与观佛法衰发菩提心。后者,在下讲到第十令正法久住因缘会讲到,现在先讲念
生死苦发菩提心的因缘。
“谓我”的我,站在省庵大师的立场,是即代表他自己,站在我们各自的立
场,是即代表我们每个人。除了我们之外,“与”我们相对的,不论是人类、畜
类以及其他种类的一切有情,都包括在“众生”之类。“从旷劫来”,可以说为
久远劫来,亦可说为无始以来。如忏悔文说:“从于无始,以至今日”,在这漫
长的时间里,我们与一切众生,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的生生不已,形成了一个生
命长流,“常在生死”中受诸痛苦包围,而“未”能够“得”到“解脱”。解脱
是对系缚说的。在生死苦海中流转不息的众生,所以不能得到解脱,原因在于两
条无形的绳索,把我们系缚得紧紧的,使我们在生死牢狱中动弹不得,那就是无
明与贪爱。这两条无形而坚固的绳索,不是世间任何锋利的钢刀所能割断的,只
有运用吾人所有的智慧刀,能把它割除。
因此,我们每个修学佛法的行人,必须不断的修习智慧。在座诸位也许常听
人强调:戒与定,在佛法修持上的重要性。不错,戒定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个佛
法行者,不持戒不修定,还成什么样子?但据佛经所示,敢向诸位断言,戒定不
能割断系缚生死的绳索,能够割断系缚生死绳索的,唯有清净的无漏智慧。佛法
行者,如一味的重视戒定而忽略智慧的修习,那所收到的成效,充其量不过是享
受人天福乐而已,要想了生脱死,是决不可能的。可是学佛,无非是为解决生死
大事,因而非修学智慧不可。
我们从无始以来,所以一直沉沦生死苦海,原因就在还未将我们本具智慧开
发出来,以致无法冲破生死的网罗。再进一步说:我们学佛的目的,除了解决个
己的生死大事,还希望度脱众生而达到成佛的目的。既然如此,就得精进勇猛的
修学智慧,以期完成学佛的最高目的。不然,不但成佛的希望会落空,而了生死
亦不可能。
轮转在生死中的众生,未必固定的生于人间,而是随着善恶业力的差别,或
在“人间天上”,或在“此界他方”,是没有一定的。天人等五趣,是约竖贯说
的;此界与他方,是约横遍说的。
此界,是指我们现在所居住的世界;他方,是指此界以外的他方世界。据佛
经说:像我们所居的这样世界,有无量无边那么的多。这句话,在过去,特别是
在天文学未发明前,是难以令人置信的。自从天文学家在天文方面的观察上,发
现有无量无数的恒星后,已证明佛经所说的真实不虚。
在这段文中所说的此界他方,是表示我们与众生,并非永远局限在此娑婆世
界流转不息,由于业力的牵引,亦可能流转到他方世界去的。尤其是地狱众生,
经说:当这世界从坏劫进入空劫时,地狱就随世界的毁灭而毁灭,在地狱将毁灭
而未毁灭时,于地狱受诸苦报的众生,如他们的罪报尚未受尽的话,则这批未受
尽而应受尽苦报的地狱众生,就随着他们的各自业力,而被牵引到他方世界的地
狱去,继续去受他们所未受尽的苦报,直至这一世界经过空劫而又入于成劫时,
这群地狱众生,又从他方世界的地狱,迁回原居世界的地狱来,所以说此界他方。
地藏经观众生业缘品说:“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
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
众生既是不绝的往来天上人间,此界他方,当然就“出没万端”,而有无量
生死,所谓头出头没,真是频繁得很。于中,或上“升”人天的善趣,或“沉”
堕三途的恶趣,并不需要经过很久的时间,而是非常迅速的,只不过“片刻”而
已。所以接着说:“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俄焉,
是忽然义,亦即形容时间的短暂。说明白点,就是忽而生天,忽而为人,忽而又
堕入地狱,或者去做畜生,或者去当饿鬼,轮转在五趣中,没有办法久停,所以
说为俄焉。古德说:“钻马腹,入驴胎,刚从帝释殿前过,又向阎君锅里来”,
正是这几句话的最好写照。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亦是这几句话的最好明证。是
以在这世间,生死确是一大问题。
【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
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
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
则死已还生。】
此下明地狱苦:黑门与铁窟,都是指的地狱。地狱,在我们所居地球的下端,
是昏黑而无光的,所以称为“黑门”。“朝出而暮还”,是形容作恶众生,刚刚
出离地狱不久,又因造诸恶业,而复堕入地狱受苦。佛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尘,
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众生在这世间,要想上升善趣,确是很难的,其机会之少,
如指爪上的一点灰尘;但要堕入恶趣,却是非常容易,其机会之多,如大地之土
一样。“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细想起来,多么可怕!“铁窟”,是指铁围山
内的地狱。地藏经说:“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无毒
答曰:实有地狱”。在这铁围山内的地狱,好似铁的窟穴一样,所以称为铁窟。
“暂离而又入”,与朝出而暮还,其义是一样的。从现实人间看,常有一些惯贼,
因犯偷窃罪而锒铛入狱,等到刑满而获出狱,应改过重新做人,从此洗手不干才
对,可是由于贼性难改,出狱以后一犯再犯,失手再度关入牢狱,其出入于牢狱,
饱尝铁窗风味,似乎不知厌患。这正如作恶业的众生,恶性难改,虽受尽苦报,
却不知悔悟,作恶如故,复入地狱受苦。诚如地藏经观众生业缘品所说:“如鱼
游网,将是长流,脱或暂出,复又遭网”,这是多么可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