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大般涅槃经 的佛性论 >

第7章

大般涅槃经 的佛性论-第7章

小说: 大般涅槃经 的佛性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無今有,是生也。 本有今見,是了也。如無常見常是生,無
        常見無常是了也。 」 ( 裕А87) 因此「六波羅蜜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之所以解為生因, 寶亮說是因為「六度取菩提義
        力強, 故名為生因」,道生也說「由六度而成菩提,故曰生
        也」。 同樣的,修首楞嚴三昧,金剛心力強,能速成阿耨多
        羅三藐
        ──────────────
        (裕86)同上,頁 530 上。
        (裕87)《大正藏》卷37,頁554上…中。


                                68 頁


        三菩提,故也是生因。 而信心對於六波羅蜜,是生因,寶亮
        解釋說:「 ( 信心 ) 大乘行近,故名生也」。
          至於屬於了因者有「佛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
        波羅蜜佛性」、「八正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由於佛性
        是常住的, 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言,是了因而非生因,
        至於「六波羅蜜」為了因, 寶亮解釋說是因為在因中修六波
        羅蜜, 以顯了佛性,所以只能說是了因,而「八正道」為了
        因, 僧宗解釋說「八正道偏行,以其義弱,故為了因也」。
        寶亮也說「二乘行遠,但得作了因。 」 ( 裕А89) 以上就「
        生因」和「了因」論佛性, 生因著重在能生義,而了因則著
        重在顯了義。
          「師子吼菩薩品」又說有「正因」和「緣因」二種因:

              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正因,二者緣因。 正因者,
              如乳生酪。 緣因者,如煖酵等,從乳生故,故言乳中
              有酥。( 裕А90)

      如上引文所說, 酪是由乳所生名為正因,如此則正因與生因
        意義類似, 而乳之能生酪,有賴煖氣和酵母等為助緣,但是
        除了乳須有助緣才能生酪之外, 最重要的是乳中必有「酥性
        」,否則再多的緣因。 也無法使乳變成酪。因此,經文接著
        說:

              如佛所說有二因者,正因、緣因。 眾生佛性為是何生
              ?善男子, 眾生佛性亦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
              因。 正因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 裕
              91)

        此處言眾生是正因佛性, 是就眾生存在的事實而言,而且眾
        生都有厭苦求樂的渴求。 六波羅蜜為緣因,是就修持六波羅
        蜜可為助緣以顯了正因佛性
        ──────────────
        (裕88)印順,《如來藏之研究》,正聞出版社,77 年,頁 266。
        (裕89)《大正藏》卷37,頁554上。
        (裕90)《大正藏》卷12,頁530中。
        (裕91)同上,頁530下。

                                69 頁

        而言, 因此,緣因和了因的作用相同,所以經文說:「世尊
        !以有性故,故須緣因。 何以故?欲明見故,緣因即是了因
        。 」 ( 裕А92) 換言之,緣因和了因都有為明見或照了的作
        用。 譬如暗中有諸物,為明見故,以燈照了。又如尼拘陀子
        ,須地糞為了因才能成長。 不過,要緣因或了因能引起作用
        , 當然要有「眾生」、「尼拘陀子」等的存在為先決條件。
        以這些譬喻眾生的成佛「因」、「緣」,經文說:

              二因,正因緣因。 正因者,名為佛性。緣因者,發菩
              提心。以二因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裕А93)

        就眾生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先決條件而言, 眾生必須
        要有佛性, 這是「正因」,再加「發菩提心」的緣因,才能
        圓滿。
          以上「師子吼菩薩品」中所提到不同二因, 綜合而言有
        生因、正因、了因、緣因, 但是因為各種不同組合的二因,
        其所指各有不同, 因此意義不明確,例如有時候生因即是正
        因,有時候緣因即了因,六波羅蜜是了因,又是生因。 總之
        ,相當含混不清。 天台智者大師因此將它們綜合成為「三因
        佛性」  正因、了因、緣因。 意義明確且有系統,深具
        劃龍點晴之效。
          智者大師的三因佛性的正因佛性是中道
        第一義空,與三德秘密藏的法身相應,屬性德; 了因佛性與
        般若相應,屬智德;緣因佛性與解脫相應,屬斷德。 智者的
        《觀音玄義》說正因佛性的性德「本有自之」, 在果位可稱
        之為法身,( 裕А94) 在因位名之為如來藏,而此正因佛性則
        有待了因的般若觀照和緣因的行行助道,才能顯發法身。 換
        言之, 正因佛性屬「理佛性」或「法佛性」,緣了二因屬「
        行佛性」或「覺佛性」, 前者是客觀潛在的事實,後者是主
        觀實邸囊兀】梢娪腥蚍鹦裕拍芫咦惚娚冒Ⅰ穸嗔_
        三藐三菩提的必備條件, 而不僅是上引《涅槃經》所說的「
        以二因緣 ( 正
        ──────────────
        (裕92)同上,頁 531 中。
        (裕93)同上,頁 533 中。
        (裕94)參閱智顗《觀音玄義》卷上「釋名章」中解釋了因和
              緣因的意義。(《大正藏》卷34,頁880中…下。


                                70 頁


        因緣因 )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 從因果論佛性義

          十二因緣是大乘和小乘佛佛教遵行的共法。 《大般涅槃
        經》以十二因緣論佛性有其特殊的論點, 當然與小乘佛教論
        十二因緣有所不同。「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說

              善男子, 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
              。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 無常無
              斷即是觀照十二因緣智, 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  裕
              95)

          一般人對萬法的看法,不是起常見,就是斷見, 此二見
        是佛教一再駁斥的偏見。 無常無斷才是中道,亦是觀十二因
        緣智,而此觀智即是佛性。 但是,小乘人亦修十二因緣觀,
        與此有何不同呢?經文繼續說:「二乘之人雖觀因緣, 猶亦
        不得名為佛性。 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覆故,不能得見」
        。 換言之,二乘人由觀十二因緣,可證入人空,或甚至於法
        空,但卻由於「無明覆故」,不能得見佛性常住。 經文更進
        一步揀別四種觀十二因緣智:

              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智, 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
              ,三者上,四者上上。 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
              ,得聲聞道。 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
              覺道。 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
              上上智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以是
              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裕А96)

          同樣的十二因緣,不同根機者,作深湶煌挠^法, 唯
        有上上智者,
        ──────────────
        (裕95)《大正藏》卷 12,頁 523 下。
        (裕96)同上,頁524中。


                                71 頁


        能了了窮見因緣深理, 而得無上道,因其見十二因緣即見法
        , 見法者,即是見佛,而佛者即是佛性,因為諸佛以此為性
        。 上面引文雖然說「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並非指十二因緣
        本身即是佛性, 而是透過十二因緣觀智得見中道第一義空的
        正因佛性,如「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說: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 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種子。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善男子!譬
              如胡瓜, 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
              二因緣亦復如是。( 裕А97)

          十二因緣之所以名為佛性, 是因為十二因緣觀智是無上
        道的因緣種子,依之得以成佛。 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乃因為
        它是治療熱病的因緣,而非其本身即是熱病。 因此,「師子
        吼菩薩品」繼續以多重因果來論佛性:

              善男子!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有因者
              即十二因緣。 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善男子
              !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 是因是
              果,如十二因緣所生法。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
              故,常恆不變。( 裕А98)

          以上十二因緣能起觀而言, 十二因緣名為「因」,至於
        為何觀十二因緣的智慧稱為「因因」, 僧宗在《大般涅槃經
        集解》說「此智為菩提作因, 菩提為涅槃作因」,因為是因
        中之因,故稱「因因」。 由觀智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於觀智而言,菩提是「果」; 依無上菩提的覺悟,而證
        得涅槃寂靜, 於觀智而言,涅槃是果中之果,故稱「果果」
        。
          為了以因果解釋佛性,本經更以四句分別之。 首先經文
        說佛性「是因非果」, 這是從佛性具有種生義而言,屬於因
        地的佛性,本具而未顯。 智者大師在《觀音玄義》卷上「釋
        智斷」解釋說「是因非果名佛性者, 此據
        ──────────────
        (裕97)同上,頁 524 上。
        (裕98)同上。

                                72 頁

        性德緣了皆名為因」。( 裕А99) 換言之,「是因非果」的佛
        性是指眾生的性德正因佛性, 再加上緣因佛性和了因佛性,
        從因地而言性德、緣、了「皆名為因」。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此乃指涅槃法身。因為涅槃非生
        滅法, 而是緣了二因圓滿之後的成果,故說是「是果非因」
        。經文的「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智者大師卻把它說成是
       「 是果非因名佛性」, 這是他獨到的詮釋,與經意並不相摺
        。 智者大師解釋說:「是果非因名佛性者,此據修德緣了皆
        滿, 了轉名般若,緣轉名解脫,亦名菩提果,亦名大涅槃果
        果,皆稱為果」。 換言之,就佛果位而言,佛性也就是涅槃
        法身,故也可以說佛性是果非因。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法」,這是說觀智於正因而言
        ,它是果。於菩提而言,它是因。 因此,是因亦是果。四句
        分別的最後又說「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顯然與前句「是因
        非果名為佛性」的說法有所出入。智者大師解釋說:

              法身滿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圓滿, 故云耄鐏聿兀@
              名法身,雖非是因,而名為正因。 雖非是果,而名為
              法身。 《經》云:「非因非果名為佛性者,即是此正
              因佛性也」。( 裕А100)

          佛性為非因非果, 是就佛性非生滅法、常恆不變、法身
        圓滿而言, 正因佛性非因非果,不像生死法受制於生滅因果
        法。 然而,佛性也並非不能以因果論之,因為它「雖非是因
        ,而名為正因;雖非是果,而名為法身。 」總之,從因果論
        佛性時, 到底佛性何所指,完全依從何立場言之而定,綜合
        表列如下:
        ──────────────
        (裕99)《觀音玄義》卷上,《大正藏》卷 34,頁 880 下。
        (裕100) 同上。


                                73 頁


      十二因緣─────────────────因──是因非果─┐
      智觀(觀十二因緣智)──────────因因──是因是果─┤
      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非因非果─┤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大涅槃─────────────────果果──是果非因─┘

        佛性─非因非果

        (3) 以第一義空論佛性義

          真常系思想的經論常以「如來藏」、 「如來藏我」、
       「大我」、「真我」等來說佛性,但因含有神我意味,常引起
        爭議。 《涅槃經》中雖也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的說法, 但它也提出以空性論佛性義,大大淡化佛性的存有
        色采。「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云: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
              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智者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
              、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
              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 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
              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 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
              ,不名中道。 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恆常
              ,無有變易。 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
              覺見一切空, 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有我
              。 以是義道,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
              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裕А101)

          引文明白宣示佛性是「第一義空」,而「第一義空」即
        是中道,故佛性亦是中道。 因此要瞭解佛性的意義,必先瞭
        解何謂「空」、「第一義空」、「中道」。 由於此三詞普遍
        出現在許多不同宗派思想的典籍, 其涵義也有所差異,因此
        影響對此段經文的解讀。 首先先討論此段經文的原意,再看
        看三論宗吉藏及華嚴宗澄觀二人對此經文的詮釋有何不同。
          從空義論佛性時, 《涅槃經》主張「佛性是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智慧」。 在解釋佛性為第一義空的意義之前,經
        文先揀別「空」與中道「第一義空」的不同。 經言「所言空
        者, 不見空與不空」,此「空」是落於一
        ──────────────
        (裕101)《大正藏》卷 12,頁 52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