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保护。在整个战争中,俄军损失52.2万余人,土军损失近40万人,法军损失9.5万人、英军损失2.2万人。俄国为这场战争大约耗资约8亿卢布,同盟国耗资约6亿卢布。
这次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确实留下了丰富的“遗产”——经验教训。“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列宁语)。沙皇的失败,使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国内外威信扫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势的到来,促进了农奴制危机加深并走向崩溃。
克里米亚战争是兵力与兵器、军事学术与海军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它对火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根据这次战争的经验,各国都很快摒弃了滑膛武器而采用了线膛武器,摒弃了木制帆力舰队而建立了装甲蒸汽舰队。陆军战术和海军战术、筑城学和部队的工程保障等方面也都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克里米亚战争表明,纵队突击战术已落后。随着枪炮射程和火力密度的增大,出现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散兵线,这就迫使军队必须在距敌较远的地方展开,这同时就使得进攻前实施火力准备的作用也大大地提高了。在进一步显示炮火重要性的同时,枪炮火力之间不相协调的现象已经显露出来。阵地战的产生以及阵地战的各种打法的出现,与克里米亚战争也是分不开的。克里米亚战争的经验,为60—70年代俄国进行的军事改革所借鉴,在其19世纪下半叶武装力量的发展和战斗中又得到了广泛运用。英国女护士南丁格尔(1820—1910年)在战争中赴前线护理伤员,使伤病员死亡率下降,由此导致战场医疗的改善和南丁格尔护理制度的诞生。
57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
1857年5月,在印度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大起义。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由下层人民和部分爱国封建主进行的抗英独立战争。起义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席卷了整个印度的六分之一领土,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参加了起义,这场独立战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为加快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印度进行更加疯狂的殖民掠夺和奴役,给印度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等社会下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损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使印度各阶层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十分尖锐,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在全国酝酿起来。英印军队中的印度土著雇佣兵是当时印度唯一有组织的力量。这些给英国殖民者当兵的印度士兵,在大起义前已达25万人,他们大部分来自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多数是为生活所迫才受雇于英殖民者的。英殖民者为加强对士兵的控制,干涉他们的信仰,触犯他们的种姓,削减他们的薪饷,激起了广大士兵的强烈不满,他们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成为印度人民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核心力量。
爆发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涂油子弹问题。1857年初,殖民当局用牛油和猪油做润滑油涂在子弹上,这带有明显的种族、宗教歧视,严重伤害了广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士兵的感情,军队哗变事件不断发生。3月29日,第三十四团一名士兵怀着对殖民者的满腔怒火,开枪打死3名英国军官,被处绞刑。这一事件加速了民族起义的爆发。5月10日,驻德里附近米鲁特的印度士兵首先起事,点燃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烈火。他们放弃宗教偏见,用曾经拒绝使用的涂油子弹打击英殖民者。起义士兵焚烧军营、袭击教堂、封锁铁路、释放囚犯。当晚,米鲁特起义军乘胜向德里进发。德里城内军民纷纷响应,严惩英国军官,烧毁殖民者住宅,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起义者很快就占领了古都德里,成立了起义政权,对英国统治者心怀不满的贵族和僧侣也参加起义队伍,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各阶级、各种族力量的反英战线。英殖民者急忙从各地调兵围攻德里,4万起义军英勇战斗,不断出击,连挫英军,使其无法前进一步。德里起义的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英殖民者,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反英斗争,起义烽火很快遍及印度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北方奥德省的勒克瑙、坎普尔起义在全境取得胜利,对从东南方向进攻德里的英军造成很大威胁;中印度的詹西起义军由女王率领,攻占了市区,恢复了女王王位;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和孟买起义也取得了胜利。
在起义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德里、勒克瑙、詹西等大城市为中心的起义据点。德里成为英军进攻的首要目标。德里起义军在挫败英军进攻后,没有乘胜出击,在战略上采取守势。随着斗争的日趋严峻,混进起义队伍的封建王公贵族阴谋叛变,地主富商哄抬物价,他们还私通英军,内外勾结,严重地削弱了起义队伍的力量。9月14日,英军向德里发起总攻,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攻进城里。起义军同敌人展开巷战,顽强战斗6天6夜,打死敌军5000余人,最后被迫退出了德里。9月19日,德里陷落后,奥德省的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已达20万人,但大部分人的武器是马刀。3月初,英军集中9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和180多门大炮进攻勒克瑙。起义军不畏强敌,英勇作战,坚持了两个多星期后,于3月21日撤离勒克瑙。此后,詹西又成为起义的中心。3月25日,英军进抵詹西城西南。25日,双方展开激烈的炮战,詹西女王亲临前线指挥,带领士兵冲锋陷阵。4月4日,由于内奸出卖,敌人从南门攻进城里,女王带领1000名战士冲向敌人,与敌展开白刃战。后北门也陷落,女王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当晚突围。5日,詹西城失陷。
德里、勒克瑙、詹西等起义中心相继陷落后,各地分散的起义军约15—20万人转入游击战。中印度起义军自詹西陷落后,即向卡尔皮集中,并决定据守这一战略要地。但当即受到北印度和南印度敌军的夹击,不得不于5月22日撤离,向西边的瓜廖尔进军。6月1日,起义军解放瓜廖尔,建立了临时政权。英国对此十分恐慌,从各方向调兵遣将进攻瓜廖尔。17日,战斗在城东南郊激烈展开,詹西女王始终和起义士兵一起奋战。起义军作战非常勇敢,由于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起义军伤亡越来越大,但詹西女王仍不断地向前线聚集部队,英勇抗击敌人的进攻,坚守最后的防线,最后壮烈牺牲,表现了她非凡的勇气和英雄气概。20日,起义军退出瓜廖尔,转战各地,与英军周旋,使英军疲于奔命,一筹莫展。但由于起义军内部发生矛盾,无法协同作战,英军实行收买政策,许多封建主叛变投敌,起义军首领有的退走尼泊尔,有的被害遇难。到1859年底,各地零星的游击战最后都停止了。
关于这场大起义的性质,西方国家认为是印度兵变或是封建王公叛乱,企图否定这个重大事件的政治意义和民族性质。马克思最先对这一事件作出了民族起义的判断,列宁也称这次起义为印度土人反抗英国的起义,印度革命者把这次起义称为第一次印度独立战争。断定这次起义为民族大起义是有充足理由的。民族起义是指各阶级共同进行的以推翻外国统治为目标的起义。在近代通常发生在殖民地,在半殖民地一般没有民族起义,只有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殖民地之所以会发生民族起义,是因为外国殖民者对殖民地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不仅压榨人民,也损害了某些封建主的利益,在一定条件下,会促使他们和下层人民一起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发起反殖民起义。印度大起义就是这种情况。
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英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下虽然失败了,没有达到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目的,但它却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使英国消耗战费4000多万英镑,大批英国军官和士兵毙命,打破了英国殖民者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人民斗争的信心。继这次起义后不久,爆发的1860年孟加拉农民起义就是与这次民族大起义有密切联系的。这次民族大起义是印度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起义以前的100年是英国征服印度和建立殖民统治的时期,起义以后,迫使英国为了加强殖民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撤销东印度公司,由英国女王直接统治印度;下诏书尊重当地王公的权利,调整了与封建主阶级的关系;彻底改组军队,增加英籍士兵人数;加强铁路、通信建设等。这些措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促进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彻底瓦解创造了物质基础。这次民族大起义又是印度民族斗争史上的里程碑。在此之前是以爱国的封建主为领导的旧式起义和斗争,在此之后则是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新式起义和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打乱了英国的侵略部署,间接地支援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反英斗争,在亚洲近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这次民族大起义被英国殖民者残酷地镇压下去了。起义的失败,除了统治印度的英国资产阶级实力强大,英军武器精良,装备先进,起义军装备和纪律都不如英军外,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掌握起义领导权的封建主在英国威胁利诱下,纷纷投降叛变,使起义遭受极大的损失。起义爆发后,一些封建主因其特权被剥夺,与殖民者发生矛盾而参加了起义,但在英国殖民者的收买政策下,除少数土邦王公外,多数都叛变投敌了。第二,起义军组织分散,行动上各自为政,缺乏得力的领导人和统一的领导,不能协调一致地打击敌人。德里起义军声势很大,也建立了政权机构,但并未成为领导全国的中心,使德里保卫战成了孤军作战。以后在各地开展的游击战也是互不配合,结果被英军各个击破。第三,起义军在军事上采取单纯防御战略,使敌人掌握了主动。北印度各地的印籍士兵发动起义后,几乎同时向德里集结;德里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转移,而且均取守势。当时德里并不是英军要地,如北印度起义军不向德里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孟加拉的加尔各答、西印度的孟买、南印度的马德拉斯等战略要地发起进攻,就可大量牵制敌人,使战局完全改观,由于起义军采取了单纯防御战略,使英军能调集兵力,进攻起义的中心地区,接连攻克德里、勒克瑙、詹西,使起义失败终成定局。
58 法越战争
法国东方扩张的第一步
法越战争是法国为对越南进行殖民奴役,于1858年至1883年对越南连续发动的3次侵略战争,最终征服了越南,获取了对越南的“保护权”。这是法殖民者为在印度支那建立强大据点,阻止英国进一步向远东扩张的去路,企图独占远东(主要是中国)的利益,而对印度支那发动的首次战争,从而揭开了越南人民80年抗法斗争的历史。
19世纪50年代是法兰西帝国的极盛时期,拿破仑三世统治下的第二帝国为了开辟新的市场,对外疯狂地实行掠夺扩张政策,一面出兵突尼斯,一面又把黑手伸向了印度支那。
印度支那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亚洲南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法国控制了越南,就可以印度支那为跳板,入侵中国南部,于是法国利用越南阮朝封建统治集团在战胜西山之后,倒行逆施,竭力维护封建生产关系,扼杀刚刚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复杂的有利时机,于1847年借口本国传教士被越南人杀害,在土伦(岘港)击沉了顺化朝廷的5艘船只。1856年,法国舰队又再次炮轰土伦港,伺机挑起侵越战争。
第一次法越战争(1858—1862年)。1858年6月27日,法国海军上将戈·德热努伊率领法国远征军和西班牙联军3000多人和14艘战船,炮轰并占领了越南不设防的土伦港,拉开了法越战争的序幕。法国远征军占领土伦后,没有马上北进攻占越南首都顺化,而是于1859年2月18日沿海南下攻占了越南南部重镇西贡。法军认为,越南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海上交通发达,占领这一地区,就可控制越南南方经济命脉,为尔后控制整个越南奠定基础。法军占领西贡后,除留下1000人驻守外,大部兵力返回土伦。1860年3月,法军奉命退出土伦。同年夏,法国因参加侵华战争,其远征军主力被调往中国战场,在越南南部仅留下一支不足1000人的守备部队,据守西贡和堤岸两地间的筑垒地域。而这时拥有2.5万人的越军却没有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对法军发起攻势。
侵华战争结束后,法国和西班牙新的远征军已有8000多人、70多艘战船、80多艘运输船、500门火炮。于1861年1月开进西贡,在其守军配合下重新发动进攻,至1862年夏,先后占领了嘉定、定祥、边和、永隆等四省及越南南方一些城市。
越南正规军无力抗击殖民军入侵,但在被占领的地区广泛开展了游击战,袭击远征军的行军纵队和据点,击沉在湄公河上活动的法国战舰,使侵略军不断遭到打击。加之侵略军在侵占越南南方的过程中,因气候不适和患病而大量减员,为增强作战力量,殖民者遂采取“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策略,每占一地就强迫当地纳丁组成伪军,参加作战或防守占领区。在法军不断扩大侵略的时候,越南北方发生了农民武装起义,越南统治者害怕这场起义发展成为社会革命,力图尽快与法国缔结和约。而此时法国正准备进行墨西哥远征,也无心在印度支那继续扩大侵略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法越开始和谈。
1862年6月5日,越南代表在西贡签署了《同法国和西班牙的友好条约》,法国获得嘉定、定祥、边和三省和昆仑岛。越南承诺,未经法国同意不得将其领土割让给其他国家;开放湄公河及其支流和3个港口供法国通商;允许基督教教士在越南境内自由传教。此外,越南还要向法国和西班牙赔款2000万法郎。
第二次法越战争(1873—1874年)。第一次侵越战争后,法殖民者进一步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巩固了对越南南部东三省控制的基础上,又先后侵占了西三省,越南投降派代表潘清简不战而降,把整个交趾支那割让给法国后,自认罪责难逃服毒自杀。为了打开中国西南大门,法殖民者于1873年开始向越南北方扩张。这次,法国远征军吸取了在越南南部作战的经验教训,企图先以政治手腕而不是用军事手段达到入侵越南北部的目的。遂让法国商人让·杜布依充当开路先锋,进入红河活动,制造侵占越南北方的借口。而后以调解越南北方官员与被抓获的法国商人之间争执为由,派法军弗朗西斯·加尼尔将军率兵攻打河内。加尼尔到河内后,即按计划联络人员,招募伪军,仅三天就组织起一支1.4万人的伪军,迅速攻占了河内城堡,随后又在红河三角洲一带攻城掠地,控制了越南北方的大部分重要城镇。被占领地区的越南军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活动,缴获法军船只,烧毁亲法基督教城镇。法军加尼尔将军也在1873年底的一次战斗中毙命,法军不得不又派弗拉斯特到北方继续执行侵略扩张任务。在越南北部边境地区活动的中国农民起义军黑旗军,与越南人民休戚与共,对法国侵略者十分痛恨,受越南政府邀请,由刘永福率领千余人,配合越南军民抗战。1873年12月21日,黑旗军在河内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