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

第15章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15章

小说: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体验是否真正符合佛的知见。

    如果能在知性上掌握佛的知见,即使没有真正开悟,至少不太会误人歧途,甚至可以指导其他人修行;这时虽然没有能力印证他人是否开悟,至少能以正确的修行之道来帮助人。另一方面,如果老师没有开悟,在观念上也未能理解佛的知见,那么他自己的修行就可能走上外道,也带领他人走上外道。人们修行时,经常心有执著或期盼,以为有物可得,这会产生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会说没有佛的知见的指导,其他宗教的修行者不管体验多深,都无法体验佛的悟境。这种人依然会有一个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整体这种观念,或执著于这种观念。称它为神或什么都无关紧要,这并不是佛的知见。

    其实,连体验到整体都是极为困难的,但这也是进步的表征。许多修行者,包括佛教徒在内,都浅尝到这类的经验。他们感受到轻安或祥和,也许相信自己摆脱了自我中心,却依然有执著。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良师的指导。

    这种体验的确与初步的成就相应,但许多修行者却误解了这种体验。比方说,小乘传统中有四果位,初果须陀洹也就是“入流”,指的是初入开悟之流,但依然有执著,四果阿罗汉则解脱生死轮回;在这之前还有四个基本阶段:暖、顶、忍、世第一,只有在这四善根的阶段之后才能进入小乘的果位。许多修行者,包括禅的修行者,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其实只是体验到第一个暖位的阶段。

    问:可不可能在佛教之外修行而体验到无我?

    师:不可能。不管你选择的是佛教之外的什么途径或修行,心中依然会有某些执著或期盼。

    问:这种人可不可能以无所得心来修行?

    师:可能。这种人可以称为缘觉,没有佛的教诲而开悟。但经典中说,只可能在没有佛法的世界才有缘觉。

    问:您曾说过浅悟与深悟。当您提到体验时,指的完全是无我的体验?

    师:未必。如果我谈的是禅的开悟,那么就是无我的体验。然而,我经常使用“开悟”这个字眼指许多灵修和非灵修传统的体验。来自许多不同传统的人,经常有体验到整体的经验,这些可以视为开悟的体验,但不是无我的体验。

    禅的经验有深有浅,浅的经验持续的时间较短,深的经验持续的时间较长。而且,经验较深的人能更清楚见到空性,对于空的感受较扎实,而经验浅的人就不是那么清楚或扎实。最深的开悟就是不仅见到空性,而且就处于空性中。

    开悟经验的不同阶段,可比喻为品酒经验的逐渐提升。第一个阶段是从来没见过或尝过酒;第二个阶段是见过酒,但还没尝到;下一个阶段是尝到酒,知道滋味了;如果还感兴趣的话,下一个阶段就是再尝一口或一杯;最后阶段就是整个人跳入酒桶,这时人酒不分,不会再提口渴了。

    问:不知道佛法的人,可不可能体验无我?可不可能有这种体验,却因为背景不同,而给予不同的诠释?也许他们把它视为上帝或整体。

    师:这种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无我的体验。体验无我的人,进入佛陀所知所见的境界,这种人不会把它解释为上帝或整体。

《禅的智慧》 第二篇 修行的见解比修行本身更重要吗?(2)

    问:我读过一则轶闻,内容是说有个妇人根本没有修行,只是经历人生中的艰苦岁月。她心中自然生起的问题就是:“我是谁?”她从中有所体验,而这个体验改变了她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后来她读到一些有关禅宗的书,看出自己的体验和禅之间的关系,于是去找一位老师谈,而那位老师肯定了她的体验。

    师:如果情况是像你所说,而且得到合格的老师来肯定的体验,那表示她类似缘觉,因为她对空性没有预设的看法。另一方面,如果老师鼓励她继续修行,然后指导她,使她得到更多的体验,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认识一个美国人,他在二十五年前有所体验。他去找一位老师,那位老师肯定了他的体验。十年后,他觉得自己有些问题没有解决,就去找另一位老师,那位老师再度肯定他过去的体验。又过了十五年,他依然不满意,当时他已经是一个修行中心的老师了,却毅然离开,来到我这里。

    我告诉他,他的理解有些问题:他以前也许有正确的体验,那是件好事;但他抓住这个记忆不放。如果有人抓住很久以前的体验的记忆当作体验本身,就会有问题。我要他认真修行,对可能产生的任何体验都要说“不好”。如果他以这种方式修行,以后需要指导,我会乐于帮助。

    你说到的那个妇人心胸开阔,保持弹性,不执著于自己的体验。因此,她在初次体验之后,很可能会平顺地修行下去。但这个男士心有期盼,所以会有问题。

    问:禅宗有许多例子提到,人们真正体验到无我,但后来依然遭遇到许多问题。这是不是表示最初的体验不是真的?

    师:不,这些体验很可能是真的。良师能断定这些体验的真假,帮助对方得到更多、更深的禅的体验,但并不能打包票。一个人的修行可能有闪失,也许师生之间因缘不俱足,原因不一而足。体验过无我的人也可能会退转。那个美国老师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有所体验,得到老师的肯定,但后来依然有问题。他来到我这里,要看看我们之间是否有缘,但我觉得没有,于是传授他一个方法后,就劝他回到原先的老师身边。

    问:您说到要体验无我必须要了解禅,而且要有合格的老师。就那个妇人的例子来说,会不会她前世是佛教的僧侣或有深切的体验,而此生终于因缘聚合,而有开悟的体验?

    师:即使前世修行过,此生依然需要老师和教诲;但如果前世修行得好,此生可能就进步更快。即使善根深厚的六祖,听到《金刚经》里的一句经文就开了悟,依然要找五祖指导。他听到的不是一本平常书,而是纯粹的佛法。

    有人会辩称,从来没听过佛法的人,其实就生活在没有佛法的世界,其实就是缘觉。果真如此,又如何来评断此人的成就呢?我们以佛法的标准来评断佛法成就的高下。如果此人宣称依照佛法的标准他开悟了,其实很可能并没有开悟。从佛陀的时代以来,许多人,包括学者、领袖、哲人,都有所体验,宣称自己得到佛法所谓的开悟,其实他们很可能错了。他们的体验必须以佛法的原则来判断。事实是,佛教有些方面和其他宗教不同。因此,对于佛法认识不清的人,不会具有佛法的开悟经验。

    问:您说过对佛法有正确了解的人,即使没有开悟,也能指导别人修行。没有体验的人,怎么知道自己的了解是否正确?

    师:如果你有好老师,自己也认真修行,应该就会熟悉佛法的许多原则。佛教中有许多东西并不难了解或沟通。再者,阅读适当的文献就能对佛法产生正确、知性的了解。具备这些知识就能教导初阶的人,然而不该处理大问题。最重要、最明显的是,这种人没有能力肯定或否定他人认为是开悟的体验。我也要强调,如果有意教导他人佛法或引领别人打坐,必须先得到老师的认可,不管在家人或出家人都该如此。

    以自己的宗教体验来解释经典,是会产生问题的。那不但违反正确的步骤,而且是危险的。不该以自己的体验来解释经典,而该以经典来解释个人的体验。如果以自己的体验来解释经典,就会产生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最好要跟随合格的好老师学习。

《禅的智慧》 第二篇 知识障碍修行?

    21知识障碍修行?

    问:人们经常读到,禅宗和禅师厌恶炫耀知识。大慧宗杲禅师(公元一○八九至一一六三年)取笑学者;现代大师铃木俊隆说:“专家心里没有什么弹性,而初学者的心却是无限的。”另一方面,许多修禅的西方人开始时是被佛教哲学的丰富内容所吸引。这是否矛盾?

    师:即使是最早期的佛教,我都不太相信真的有愚蠢的禅修者,也很难相信有人是因为盲信而踏上禅修之路。大多数人修禅都是出于理性的选择。再者,禅不会强调只是打坐修行,而牺牲学问。如果只是打坐,却不知道为什么打坐,修行顶多只是个空壳子。

    禅强调来自打坐的个人经验,但正确了解禅的修行和原则也是重要的。不了解佛法的人,从修行的获利有限,甚至可能有害。单从这一点来说,禅就不反对知识。然而问题是:为什么禅师似乎经常贬低知识、学问?

    禅师承认知识、学问,但教人必须超越知识、学问。知识不是终极的真理。禅宗所说的开悟境界超越了思想、文字、象征,无法言表,也无法以演绎的推理方式来了解。毕竟,思想、语言是人为的产物,根据的是象征。顾名思义,象征不是事物本身。因此,象征不能解释或掌握开悟,而人也不能单靠象征达到开悟。光是用象征来解释我们周遭的世界就已经很难了,更别说要以象征达到开悟。

    此外,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因为根据的都是自己的一套经验和理解。禅师必须提醒弟子,开悟不能单纯以知性的方式来达到、描述、想象——不管是用语言、思想或象征。平常的语言是不够的,引用释迦牟尼佛的话是不够的,依赖祖师的文字、说法也是不够的,这些描述都不是开悟的实相。

    禅师教导弟子要把所有的观念抛到脑后,才可能自己“直接体验”开悟。许多人知性上能接受这个解释,这进一步证明了禅是理性的方法。

    我能以禅的哲学来刺激你的求知欲,但你认真修行时,不能依赖知识、才智;不可能一边正确地禅修,一边抱持以往的观念。你不能回想这个或那个说法,也不能沉溺于自己的经验,心想自己是不是尝到了开悟的滋味?把一切抛在脑后,才是体验开悟的唯一之道。事实上,把一切抛在脑后本身就是开悟;如果还执著任何东西,就不能开悟。知识、思想、文字、语言都是很难超越的执著,即使只是片刻超越都很困难;如果不能把它们抛在脑后,就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讽刺的是,开悟的人运用推理、知识、语言来帮助其他人修行。他们为了传达禅修的利益,使用来自知识、经验的工具。在修行之前,需要学问、知识、经验,那时知道得愈多愈好;开悟之后,也需要学问、知识、经验。然而在真正修行时,这些的用处不大。

    大多数的禅宗祖师都是有学问、有知识的。他们在开悟之前只拥有世间智,开悟之后就拥有真正的智慧;开悟之前是有执著的知识,智慧则是没有执著的知识。

    问:我听说印度的有些传统认为,打坐是次要的、辅助的修行,知识的学习和圣典的辩论是更好的修行。

    师:有些佛教传统也是如此。玄奘(公元六○○至六六四年)在公元七世纪前往印度取经时,发现两个主要的佛教传统:瑜伽派和中观派。这两个宗派的师徒经常进行佛法辩论。事实上,他们以古代的佛教逻辑系统作为探讨的工具,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仔细分析佛教哲学上。他们愈投入研究、辩论,心也就愈澄明,直到透彻了解全部的佛教观念、原则为止。经过这种严格的训练,烦恼自然就减轻了。

    然而就某个意义来说,这种修行方式是精英式的。如果住在可以一直从事辩论、研习的环境,要那么做自然比较容易。寺院就利于那种修行:有足够的时间,许多志趣相投的同修,很少打扰、诱惑。但在家的修行者就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有其他的责任。只有学院人士能有设备、意愿、时间从事这种修行,一般人并不适合。

    我认识一位在台湾的法师从不打坐。我有一次问他:“你有没有任何修行的法门?”他回答:“你说的修行是什么意思?我用所有的时间研读佛法、思索佛法、写有关佛法的文章,一生都花在佛法上,还需要其他什么修行?”对他来说,答案就是没有任何修行的法门。他对佛法理解明澈,所以不觉得需要打坐,他的途径和禅很不一样。

    如果人们追寻知性的途径而放弃打坐,也就放弃了修行的精神体验,而精神体验会直接影响身心。知性的刺激只涉及智力的官能,会失去来自打坐的生理利益和直接的心理利益。即使印度的传统也不完全忽略打坐,而是纳入打坐,当成辅助的修行。

    再者,有知识并不表示就精通、娴熟逻辑的技巧和演绎的推理。不是学者的人,很可能不适合涉及高度分析的修行方式;相反的,任何人都能修习禅的方法。禅的修行是理性的,但不需要学术的技能,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禅师了。即使没读过书的人也能修禅。

    问:您提到的那位法师对佛法有清晰、透彻的了解,这和开悟一不一样?

    师:那要看他的心境。如果心里没有障碍或执著,那就是开悟;如果依然有执著,那顶多只是知性上理解开悟,而不是真正的开悟。然而,法门无量,如果不断根据逻辑探索一个法门,直到抛下所有的执著——包括演绎的习惯本身,就会体验到悟境,这和通过禅的法门一样。人们可以通过推理和辩证,达到某种层次的知性的开悟,但如果依然存在着执著,那就不是禅的开悟。

    有一次两位西藏喇嘛在辩论,最后由年轻的喇嘛下结论,年长的喇嘛只是微笑。看到这个情景,年轻喇嘛也笑了。到底谁赢?你不在场,所以不知道。即使在场,如果以执著心来看待此事,依然不知道谁赢了这场辩论。也许的确是年轻喇嘛赢了,但也许年长喇嘛的沉默才是真正的答案。要知道谁赢,你必须已经开悟。

    问:有位陆宽昱先生(CharlesLuk)把深入修行的人描述成索然无味,甚至是愚蠢的,好像修行损害了正常的知性。根据他的说法,好像这种事经常发生在精进的修行者身上。果真如此吗?开悟就像这样笨笨的吗?

    师:佛家有个著名的说法:开始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然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这描述了修行的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在修行之前或刚开始修行,修行者有才智,却以执著心来区别,他们知道山是山,水是水。第二个阶段指的是精进、深入修行的人,这时他们未能总是能明确地区别彼此,在外人看来的确可能显得索然无味或愚蠢。第三个阶段描述的是开悟,修行者再次能明辨彼此。第一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的差别在于:在第一个阶段还感觉有自我,到了第三个阶段就不再执著于自我。那位陆先生描述的是处于第二个阶段的修行者。

    开悟不会障碍才智;相反的,开悟往往使人才智敏锐。然而,依赖才智作为修行唯一的工具或指引,才智很容易成为障碍。

《禅的智慧》 第二篇 中国禅与日本禅(1)

    22中国禅与日本禅

    问:中国禅与日本禅有何异同?

    师:禅宗在北宋时从中国传入日本,被日本文化所同化、转变之后,变成了日本禅。但我们必须记住,多少世纪来禅本身也经过了演化。从唐朝到宋朝,从宋朝到明朝,从明朝到现在,禅宗都有明显的转变。北宋时的中国禅很可能就像当时的日本禅,但经过了这么多世纪,各自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大多数知道佛教的西方人士,比较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