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

第5章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5章

小说: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那么物理现象呢?纯粹的物理现象,如白云飘过天空,是因缘和因果所生,但似乎与业力没有任何关系。业力似乎指的是与众生有关的行动。

    师:这个世界的存在,或者说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存在,这个事实本身是因为众生的业力。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众生的业力,世间没有纯粹的物理现象。

    问:这使我想到相对论,我所谓的相对论,一方面是爱因斯坦的观念,一方面是一般的观念;换句话说,此之为此是因为彼之为彼。没有任何东西是单独存在或由自己形成的,所有的现象都依赖因缘、因果以及众生的业力。这种说法正确吗?

    师:正确。因缘是在时间、空间上的作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万物之所以动作,是相对于其他的事物。对于这个说法,佛教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某件事在转变、作用,那是因为在时间上、空间上受其他现象的影响。而这件事也会在时间上、空间上影响其他事物。

    问:我记得听您说过“因缘是空,但因果不空”,这是什么意思?

    师:所有因缘的产生是由于其他的因缘,它们是无常的,一直在改变,因此我们说因缘是空。就因果来说,这就是前后的关系。对众生来说有因果,对诸佛来说没有因果。之所以不再有因果,是因为诸佛没有自我中心,不以自我的角度来看待任何事情。事情依然会发生在诸佛身上,但诸佛并不把它们视为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把所有事情都看作是空的。相反的,众生无法以这种方式来看世界,因此依然把发生在身上的事当成是自己以往的业力所致。

    释迦牟尼佛曾活在这个娑婆世界,和人、环境互动。众生以他们的方式来看这件事,而说佛陀作了善事、传授佛法、济度众生。但佛陀并不以这种方式来看,而只是很自然地做。佛陀的出发点是智慧,而不是自我中心。

    佛陀成道后,依然体验到身体的疼痛。众生会认为佛陀之所以受苦,是由于因缘和以往的业;但是对佛陀而言,由于他不再感受到自我,在心理上并不会受苦,只有在肉体上体验到疼痛。

    问:因缘能否控制?能否借着操纵因缘而直接控制自己的人生?

    师:《华严经》说:“万法唯心造。”如果我们的心改变,因缘也会随着改变。不管心往何处转变,因缘也会随着转变;态度改变,感受也会改变。如果不努力改变生命和心灵,就会被自己以往造作的行为、意念所影响。如果我们采用佛法来看世界,那么因缘就会转变方向,生命中的事物也会改变。

    问:但是在生命中,有时感受到自己的恶业很强,以致无法减轻痛苦。我们能否减轻恶业,以改变我们人生的因缘?

    师:的确,有时业力强大,个人无法控制自己,也无法摆脱已陷入的烦恼。这可能是由于以往许多的行为累积而成,而现在因缘成熟,所以这些累积的业力一次现前。这也可能意味一时造下很深重的恶业,而现在因缘成熟,恶果现前。这种情况发生时,就像洪水泛滥,除了随波逐流,别无他法。

    避免、减轻这种恶业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恶果现前、因缘完全成熟之前,先采取行动。用先前的比喻来说,看到洪水来了,就走避高地,那么洪水的影响就不致那么大。要避免恶业现前,可以借着精进修行,忏悔往昔的恶行,多多行善——供养、布施、行善。做这些善事所累积的功德以及修行的力量,有助于减轻或消除恶业。

    当然,如果你是真正的禅修者,就能明确知道烦恼就是烦恼。真正的修行者会努力在任何顺境、逆境中都维持泰然自若。然而,受过洪水之困的人都知道,在那个时候要维持个人的修行和泰然自若,是很大的挑战。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上) 五蕴与意识(1)

    5五蕴与意识

    问:在佛教义理中,“识”这个字有许多不同的用法,常使我混淆不清。佛教说识是五蕴之一,还有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五蕴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但我还是无法区分受、想、行、识。

    师:我要同时解答你有关五蕴和不同层次的意识的问题,因为它们彼此相关。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是佛陀的教诲中最基础的部分。基本上,我们可以说众生是由五蕴构成的;没有五蕴,就无法感受环境,并与环境互动。其实,没有五蕴,众生和环境都不存在了。

    第一蕴是色蕴,指的是物质界,也就是我们的身体和环境。因此,它包括了生理和物理两方面。五官(眼、耳、鼻、舌、身)及神经系统(脑、脊椎、神经)构成了色的生理层面;环境中的一切,以及我们用来了解环境的所有象征,则构成了色的物理层面。

    现在我要跳到第五蕴,也就是识蕴。我们必须分清第五蕴的识和唯识宗所谈的第八识。唯识宗的发展远在佛陀宣扬佛法之后,是根据五蕴的说法加以发挥。

    唯识宗的前五识来自五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第六识指的是分别意识。前六种意识大致与受、想、行三蕴相应;色指的是物质界,受、想、行指的是心理层面。同样的,唯识宗的前六识指的是心理层面。

    从第二蕴到第四蕴,也就是受、想、行,都是心理活动。如果置于唯识宗的框架,我们可以说它们是五官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第五蕴,也就是识蕴,指的不只是分别意识,还包括了其他四蕴;而其他四蕴既包括了物质界,也包括了心理层面。因此,第五蕴也包括了物质面和心理面。以这种方式来看,识蕴既是因也是果。第五蕴之所以是因,是因为物质世界——包括了我们的身体和环境——是我们意识的内容所造成的结果。要记住,第五蕴的意识远远超过分别意识,而含藏了所有过去行为的业种。

    它是业的储藏室,我们的业力。身体和环境都是业的显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色蕴是识蕴的结果。识之所以也是结果,是因为三种心理的蕴和色互动时,也就是和环境互动时,就产生了新业,新业进入业的储藏室,也就是第五蕴中的识。

    问:您是说物质世界——也就是身体和环境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就是业,而那也就是为什么识是因。同时,识也是果,因为我们的身体与环境遭遇,六识体验到那种经验而加以回应,因此产生了新业,而新业其实就是第五蕴的识。

    所以,您所说的就是环境——其实整个宇宙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众生存在。众生的业创造了宇宙?

    师:是的,可以这么说。身体也称为报身,环境也是果报的呈现。它们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众生过去的业力所产生的结果。佛法的基本原则就是缘起,它主张所有的现象都是彼此相关的,由于业而产生、消逝。环境和身体是别业和共业的显现。

    自身的情况、经验和遭遇,都是过去行为的结果。过去的行为产生业力,储藏在第五蕴的识中。最后,意识中的业种会显现,成为我们所遭遇与经验的事情。我们经验和承受以前所造的业的结果时,也会再造新业,而这些新业也转而储藏在第五蕴中。

    现在,让我们回头来比较五蕴的架构和唯识宗的架构。第二、三、四蕴的受、想、行,大致对应于唯识宗的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五蕴的识,指的是唯识宗的第七识和第八识。

    第五识也称业报识。佛陀原先讲五蕴时,并没有细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唯识宗则根据五蕴加以发挥,把业报识的观念细分,因而谈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

    我先前说过,受、想、行涉及心理层面,基本上它们是任何心理作用的三个阶段。首先,人的感官与环境接触时,这是受。其次,人区分经验:这种受是苦的?乐的?或不苦不乐的?这是想。第三,人受到外界事物的作用,而要回应这个经验,这是行。比方说,我听到很大的噪音,受就是我的感受,在这个例子中,声音在我的耳中产生印象;我的想法可能是:“好嘈杂的声音,我不喜欢它!”行就是我决定采取某种行动:皱起眉头,或用手捂住耳朵。当人们因为受产生想而采取行动时,就产生了业,而业就根植于第五蕴的识。

    希望现在你已经了解五蕴中的识,和唯识宗里不同层次的识。

    问:无生物没有意识,但它们又是我们的心的反应。您现在讲话所用的麦克风之所以在那里,是因为我们的别业和共业。这是不是佛教徒在课诵中所指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师:你的说法既对也不对。任何无生物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众生过去的业力。我们遭遇任何事情,都会通过五官,经由分别意识加以察觉。没有分别意识(唯识宗的第六识)的话,就不能觉察任何事情。当某人的第六识无法作用时,外在世界对那个人来说就不存在。世界对其他人依然存在,但对于没有意识的人来说并不存在。

    然而,第六识无法单独创造世界。整个环境来自所有的五蕴互动的显现,我们以五官和分别意识来体验世界。每当决定、思考、言语、做事时,都是在造业,业力进而创造、塑造环境。我们的世界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由于每个人的业力所致。所以,当你个人在生活中造作新业时,世界也随之改变。因此,觉察自己的言语与行动是很重要的。你的业不只塑造自己的未来,也塑造世界的未来。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上) 五蕴与意识(2)

    另一方面,只有开悟的人才能见到法界性,也就是空性。“空”意谓所有的法或现象,都处于不断变化中,没有一样东西是恒常不变的。进一步说,每个法都与其他法相关,任何事物都无法单独存在。如果成佛,就能观察到这个空性。开悟的人用清净心来看世界,以智慧来处世。众生则用烦恼心来看世界,以分别心来处世。这进而造成了环境。

    清净心是智慧,产生法界性,而法界性促成清净心。

    问:佛法也谈到十八界,其中包括六识。众生与环境接触时,必须包括三个因素:感官、感官的对象、感官的意识。比方说,眼睛是器官,形状和颜色是感官的对象,视觉是感官的意识。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也是一样,这个道理很清楚。但我依然不确定第六识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师:六个感官(六根)、六个意识(六识)、六个意识的对象(六尘),构成我们所谓的十八界。第六识的对象,就是我们用来思考、推理、记忆的符号,这些符号构成第六识的尘。思考、推理、记忆,构成第六意识的意识成分。

    符号来自其他五尘。我们以意象和言语来处理观念,语言包括了不同声音的组合,这些组合成为第六识的符号。当意识运用这些符号时,就能推理、记忆、判断。心意识要发挥作用,就不能没有符号。

    第六识的感官,包括了心理和物理的成分。心理的成分就是报的意识,它来自第八识,也就是业种所在之处。而物理的成分,就是人的神经系统。没有物理成分,业种无法显现。它的作用就像大门一样,允许报种——也就是过去的业——离开业的储藏室,也允许新造的业进入业的储藏室。

    问:这么说来,第六识的心理作用包括了其他五种感官?不是由脑和神经系统来感受、观察、处理所有讯息的吗?

    师:是的,但当我谈第六识时,谈的是大脑中与思想、推理、记忆有关的部分。神经系统也包括了其他的感官意识和生命作用,但不是第六识感官的一部分。脑和神经系统的作用不只一种。

    众生为了能推理、记忆,必须使用符号。只要生物有神经系统,就有前四蕴:色、受、想、行;没有前四蕴,众生就无法作用。唯有具记忆和推理能力的众生,才具备所有的五蕴。

    问:那么蔬菜、植物呢?它们似乎也能回应,比方说有向光性。

    师:植物有生命,但没有神经系统。它们能以某些方式回应,展现原始的动作,那是因为它们有细胞,体内能产生化学反应。但它们对环境的反应不能称作受,因为受来自神经系统。而类似光合作用和生长这些活动,是纯粹的化学反应。

    问:第六识不就是前五识的一部分吗?当我看某件东西时,不是用我的推理能力来分辨我所看的东西吗?

    师:我们可以说,第六识(分别意识)综合了前五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但第六识特别指的是推理和记忆的作用。在受的时候,第六识被认为是当时所发生的意识作用,在那个时刻之后随即开始记忆、推理、判断,这些都是第六识的作用。

    问:可不可能有纯粹的知觉?也就是在语言与符号之前的知觉,在我们所谓的第六识的对象之前的知觉?

    师:不可能。没有第六识的符号和其他感官的对象,分别意识就无法作用。那时不是已经死亡,就是脑死。当某人有纯粹的知觉时,符号、记忆、推理依然存在于第六识,但已不执著于它们。此人的心灵已经到达了平静的境界,这时心里不动,但心的各种作用依然存在。

    开悟者与佛陀和众生一样,依然具有并且使用第六识。他们记忆、推理、思考、学习,唯一的区别在于:彻悟的人不执著于自我,摆脱了贪、瞋、痴、慢、疑,没有自我中心,他们的分别意识已经由烦恼转变成智慧。

    问:因此我们可以说,我有第六识,但执著于它。我相信第六识造成现在的我,但开悟者运用第六识就像工具一样吗?

    师:是的,成佛的人依然运用第六识,依然会说“我和你”、“我和它”等等,依然区分主体和客体,但不执著于区分。众生会说“我是我,你是你”,而且相信这是真的。众生认同于自己的思想和身体,但诸佛不执著于身体和思想,只是方便地使用它们。如果诸佛不运用身体和心灵,就无法教导众生。

    问:当心达到无念的境界,那时心里又是怎么一回事?

    师:我想,你把无念与无我混为一谈了。打坐时有可能心静止下来,那时似乎没有念头,其实却还有一个念头。这个人依然稳定在一个念头上,而他的心不动,念头也不动,这就是三昧。不必开悟也能体验到这种情况,换句话说,证得三昧并不自动就会开悟。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真正开悟,自我的观念就会消失,没有自我,但思想会继续,就像平常人仍会继续思想一样。开悟者能作用、推理、判断,差别在于开悟者不会将这些心理作用诉诸于自我。

    问:《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又怎么会知道有五蕴呢?

    师:在《心经》中,佛陀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的成就,而不是观世音菩萨自己在说。观世音菩萨并没有指着五蕴说:“这些都是空的。”

    《心经》是佛陀为众生所说,让那些没有体验到开悟的人能了解这些事情。众生依然相信并且察觉到五蕴,但佛陀说:“如果你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察觉到五蕴皆空,就能超越一切苦厄。”诸佛菩萨都体验到五蕴不存在,但开悟者依然能从众生的角度来看事情,他们知道众生与五蕴牢不可分。

    《心经》包含了其他表面上看来矛盾的说法。《心经》说“无智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