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任意改变戒条的意思。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戒律与业(1)
8戒律与业
问:曾听您说过,言语和行动会造业,但思想本身不会造业,而会导致造业的言语与行动。根据我先前的了解,思想就是法,和言语和行动一样,都具有某种力量,因而能够影响事情。您也说过,心力能助人,伤人、甚至杀人,这既不是行动,也不是言语,而是纯粹心理上的。比方说,禅七结束时,我们默默把功德回向,用意在于帮助众生。最后,大乘佛教认为,单单念头就能破戒。能否请您澄清这些混淆之处?
师:身、口、意这三种活动中,“意”最重要。如果一个人具有意识,但在言语、行动时却没有心理的知觉,这个人不是被外力所指挥,就是患有精神病。因此,如果身体在行动或言语时不涉及心,就没有造业。
如果只有心理活动,但没有显现在言语或行动上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区别戒律和业。小乘佛教认为,只有涉及言语和行动才会破戒,这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因为说话或行动时会影响他人,而且可能是以很明显的方式在影响。
然而如果只有心动,那么影响力就轻得多,也不会很明显。例如,心里想要偷窃并不是罪行,必须付诸行动才算违法。因此,小乘并不认为坏的念头就是破戒。另一方面,如果只是心动,影响就轻得多、隐晦得多。想要偷东西并不是犯罪,必须有所行动才犯法。因此,小乘佛教并不把坏念头当成犯戒。
大乘则认为“心”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心本身就能破戒,也就是说,“意图”是最重要的。进一步说,恶念会产生恶业,但比言语或行动所产生的恶业要轻得多。
此外要记得,由于人会不断思考,念头有些是善的,有些是恶的,有些是不善不恶的,它们都会产生轻业。如果只集中在自己生起坏的念头而自我责备,就是对自己过于苛责。因为一天中也有很多时刻会生起善念,这些会产生善业,就会有所平衡。比方说,现在你们在这里听闻佛法,这就是好事,你们就在造善业。希望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好念头超过坏念头。
即使采取小乘的观点,认为恶念并不破戒,但要知道,恶念持续不断时,终究会引起不好的言语和行动。因此,最好能防微杜渐,一有坏念头就加以处理,练习保持清净心。
问:就业而言,自由意志和命定之间的关系如何?佛陀曾说过一个故事,在他成佛之后,依然因为累劫前所犯的小过错而受到果报。这表示了对于业报的一种命定的、一报还一报的解释方式,我觉得很难接受。
师:我认为你对这个故事的了解有些混淆。佛陀的确承受了多生以前所做之事的后果,但他并不把这些当成报应。也许色身会受到一些疼痛,但他的心并没有我们所体验到的苦。对开悟者来说,受报与不受报是一样的。如果无我,又怎么可能会有果报呢?只有具有自我观念的人才会体验到果报。
问:在梦中破戒,是否依然破了大乘的戒律?
师:如果受了菩萨戒,不管是醒是梦,有恶念头就是破戒。然而,如果在梦中偷盗或杀生,但醒时并没真正这么做,就不用担心,不该为此惩罚自己。彻悟者即使在梦中也不会破戒。行菩萨道的人,总是不断地忏侮自己的恶行、恶言、恶念,也依然奉行戒律。戒律是行为的准绳,不是诫令。
菩萨戒警醒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不该破戒,但如果破戒,往者已矣,就该忏悔,继续修行,然而依然要对业果负责。
佛教的戒律,不该被视为诫令——不是持守,就是违背。应该把戒律想成是清水。如果破戒,就像把水弄脏了,戒律依然在,但不再纯净。借着忏悔、发愿,更认真修行,可以促使持戒再度清净。
问:单单念头,会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戒律与业(2)
师:如果一直对某人存有坏念头,日复一日,这些念头累积的效果会变得很强烈,终于可能会说出或做出伤害那个人的事。如果只是某一天对某人有坏念头,不大可能马上会对那人产生坏影响。
另一方面,有些人会培养出心力,用念头本身直接伤人。这种情况极少,而且与我们所说的无关。多数人的思想只在心理的范畴,要使事情发生,必须通过言语或行动。
我们不应该把戒律当成奇怪或神秘的东西;相反的,我们应该从常识的、人本的角度来了解戒律,把它当成合理的、正常的。如果只是坐在那里,想要给人礼物,却没有实际去做,然后告诉那人:“我已经为你做了好事。”那会有用吗?
问:那么,每次禅七结束时所举行的回向呢?
师:禅七结束时,你已经得到了个人的功德。功德回向就是愿意把功德给别人,希望帮助众生,这是菩萨道,用自己的心来回向。只有具有功德时,才能回向。如果没有功德,不管你怎么想,还是没有功德可回向。同样的,如果做了坏事,不能把坏念头转到别人身上,而认为自己就此得到解脱,不再有恶行。
回向功德时,应该以慷慨心、慈悲心为之。换句话说,应该全部奉献出来,而不想到自己的利益。如果想借着功德回向而得到更多的功德,那就根本没有回向任何功德。
问:什么能累积功德?救一只小狗不致溺毙,可以得到功德吗?还是必须要深入修行佛法?
师:如果做了好事,未来就会得到好的业报。善言善行能累积功德,有些言语、行动会比其他的言语、行动产生更多的功德。但在心中不应存有想得到功德的想法,而应存有将功德回向给别人、让别人受益的想法,这才是真正回向功德。这就像把钱给别人,如果他们想要还你,你就告诉他们把钱送给其他需要的人,不必还你。
愈少想到自己的利益,对修行就愈好。在回向功德时,不该想要得到更多的功德。菩萨道的六波罗蜜之一就是布施,行菩萨道的人懂得布施,结果可以减轻自我中心,但那并不是目的。功德回向,只是修行布施波罗蜜的一种方式。
问:您曾说过,自己的业自己担,我们既不能承担别人的业,也不能把自己的业给别人。但如果在回向时能把善业给别人,那究竟是在做什么呢?如果有可能把善业给别人,为什么不能摆脱自己的恶业,把它转给别人呢?
师:差别在于善业就像自己赚的钱,你有权利来处置。但恶业就像欠人钱,你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问:用这种方式来谈业,似乎锱铢必较,听来像是人为的东西。难道业就像金融系统?我想到的是类似本金、利息这类事,像是有某种衡量的标准来估量各种行为的严重性。我觉得这有些牵强。
师:佛陀教导说,有些问题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人们思索这些观念,希望能得到答案,就会被蒙骗或混淆。这些问题之一,就是尝试了解佛心能做什么,另一个就是尝试了解业的运作。要完全解释清楚业是很困难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然而,人们坚持要多知道一些,希望能很清楚、具体地描述,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存在和经验。
重点在于,业虽然难以了解,但我们能以类比的方式来尝试解说它的不同面貌,不过这些都只是比喻,没有一样能完全呈现真实的情况。这次我用的是金融的比喻,下次可能用其他的比喻,但这些都只是类比而已,因此无法表达出真正的情况。身为佛教徒,最主要的就是了解我们的思想、言语、行动都有后果,而这些后果是今生和来生必须承受的。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禅是宗教吗?(1)
9禅是宗教吗?
问:禅是宗教吗?
师:释迦牟尼佛证悟后,在印度弘扬佛法,当时的印度文化很重视灵修和宗教。释迦牟尼佛开始弘法时,曾经质疑当时盛行的一些信仰,例如个人灵魂的存在;但为了吸引他道的人追求佛法,曾纳入了其他的宗教传统。而且,佛法传扬的时候,也吸收了其他文化的一些观念和信仰。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成为一种宗教。然而,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而且它的基本原则未必具有宗教的性质。
释迦牟尼佛并未教弟子向神灵祈祷,甚至也不向佛陀求助、求救。他鼓励众生自助助人,借着学习和修行佛法,解脱自己人生中的烦恼,终能解脱生死轮回。
人们难免会问:“人从何处来?如果没有开悟的话,死后会发生什么事?会往何处去?”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释迦牟尼佛所持的是修正过的轮回转世的观念,而轮回的观念当时已存在于印度的一些宗教。释迦牟尼佛说,众生有过去世与未来世,陷于看似无休无止的轮回中,除非能开始修行佛法,否则无法超脱轮回。如果众生修行到彻悟,就能摆脱烦恼,摆脱使他们陷入轮回的贪瞋痴三毒。
人们又问:“如果任何人都能修行成佛,那么释迦牟尼是唯一的佛吗?如果不是,那么其他的佛在哪里?”释迦牟尼佛说,众生的观察和力量有限,这个世界渺小,而宇宙浩瀚无边,有无数无量的佛已得到正等正觉,因缘成熟时,众生也会成佛。释迦牟尼佛的回答再度鼓励人们修行。
然而人们依然不满足,继续问:“要多久才能成佛?”释迦牟尼佛就解释修行之道和过程,描述不同成就的层次,而最终的成就即是彻悟。他也谈到那些修行的典范,也就是达到圣位的菩萨。但释迦牟尼佛没有要人向菩萨祈祷,而是鼓励人们见贤思齐,效法菩萨。释迦牟尼佛谈到菩萨的慈悲与智慧,以及他们所发出要协助众生得到解脱的弘愿。他提到代表慈悲的观世音菩萨、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以及许多其他的菩萨。起初,修行人把菩萨当成楷模,但后来许多缺乏决心和自信的人停止修行,而开始向菩萨祈祷。他们祈祷自己的愿望能够达成,自己的痛苦能够解脱,这种作法一直延续至今。就这个后来的意义而言,佛教是宗教。
佛教发展出宗教的这一面,其实不是坏事。当人们真心向神祇、菩萨、甚至上帝祈祷时,是会得到帮助或减轻痛苦的。但对于祈祷的回应并不是来自神祇、菩萨或上帝;部分来自这些寻求帮助的人本身的心力,也来自向特定神祇或菩萨求助的所有人的集体力量。当有足够的人真诚向菩萨或神祇求助时,力量就会显现——不论菩萨或神祇是否真正存在,力量就是会显现。人们寻求帮助,而他们的祈祷得到回应,这在每个宗教中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就这一点来说,佛教就和其他宗教一样。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禅是宗教吗?(2)
然而禅宗却不同。禅宗直入佛法的本质,鼓励人们信赖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其实,禅宗把那些向心外求法的人当做外道,也就是寻求佛法之外的教诲。因为禅宗要求自我奋发,不需要其他佛教宗派中有关宗教祈求的一面。
禅修者并不否认菩萨的存在,他们坚信菩萨、佛陀、祖师大德,但和别人向神祇祈祷、向佛菩萨或祖师祈祷不一样。他们认为祖师大德和菩萨是修行层次不同的众生,他们敬佩菩萨,见贤思齐,一般而言,并不寻求他们的帮助。禅修者用比较谦逊、清醒的方式来自我修行,或在师父的指导下修行。
如果禅修者有求于佛菩萨的话,那是为了求法。他们通过僧侣的协助及研习经论来寻求佛法,他们不求力量、灵修体验或开悟。同样的,如果他们烧香拜佛,也不是礼拜,而是感恩,因为没有佛菩萨和僧侣,世上就没有佛法。对禅修者而言,佛菩萨是楷模,而不是崇拜的偶像或守护神。对他们来说,菩萨不是依靠。
我和其他禅师都会教人诵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但不是为了宗教的目的。有些佛教徒诵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为的是往生佛国净土;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为的是达成愿望。这些是宗教的修行方式。我要你们诵念圣号,纯粹是作为修行的方法,用诵念圣号来集中你们的心。在唱诵佛菩萨的圣号时,不管是朗诵或默念,身口意都集中于伟大的开悟者。这是练心、净心的好方法,通过这个方法,甚至可以体验到定,开发智慧。
有时,人们要我为他们祈祷。从宗教的角度来看,这些人也许认为我会跪在佛菩萨之前,祈求佛菩萨帮助他们。他们或许认为我和佛菩萨之间有一条热线,其实我没有任何特殊的关系,也不会去祈祷。那么,为什么我同意为这些人祈祷呢?原因有二。第一,如果我说我会为他们祈祷,他们会觉得好一些,通常人们需要的就是这个。第二,我会通过修行的力量把功德回向给这些人。修行者能把功德回向给其他人,其实即使不修行,心念真诚的人也能为他人带来好处。相反的,如果许多人希望某人受害,那个人很可能就会受苦。这没什么神奇,纯粹是心的力量。
我诵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心想我的功德可以回向给其他人,我不管观世音菩萨究竟存不存在,我又何必操心这事呢?首先,释迦牟尼佛称赞观世音菩萨和他的力量,而我相信佛陀的话。其次,正因为许多人相信而且向观世音菩萨祈祷,他的力量就存在。因此,我诵念他的名号,而且通过他来回向功德。
观世音菩萨的作用就像巨大的反应器一样,成千上万的人把心念集中在这里。如果这些人把个人的心念导向不同的对象,就像成千上万个微弱的手电筒一样,各自发出的力量有限。但如果人们把心念集中于单一的对象上,就像把所有手电筒的光集中到一面大镜子上,照明功能就大增,而观世音菩萨就像这面镜子。
就外在来看,这也许像许多其他宗教的修行,但观点却有不同。其他的宗教说,力量来自于人们所祈祷的神祇,佛教则主张力量来自祈祷的人。
有些佛教徒修行得不好,或对自己和方法没有强烈的信心,会寻求菩萨的帮助,或请师父把法力传给他们。禅师和认真的修行者并不向佛菩萨求任何事,所求的唯有佛法。他们乐于帮助、奉献给别人,但不寻求神通和精神上的利益。刚开始修行的人寻求外在的帮助是可以的,只是要了解终究不该向外寻求,而必须完全仰赖自己。来自外在的帮助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而不能穿透问题的根源,真正地解决问题。基本的方法,其实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仰赖自己,通过修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修习佛教与其他宗教(1)
10修习佛教与其他宗教
问:可不可能修习佛法却依然保持另一个宗教信仰?
师:佛教的修行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对应于人道,第二个层次对应于天道。其他三个层次是佛教特有的,也就是阿罗汉、菩萨、佛的层次。我的回答主要限于前两个层次。在人道和天道这两个层次,都有恰当的方法可以依照佛法修行。大多数的宗教没有超越人道和天道。有些宗教甚至不关切天道,只关切人生。根据佛经,在这两个层次中的众生,或者身在人道而想晋升天道的众生,必须要有适当的行为举止和修行,而这些在佛法中都找得到明确的教导。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法不反对人们寻求重生于天道,因此不反对宣扬这种信仰的其他宗教。
佛教要帮助所有的人,也欢迎有其他信仰的人运用佛教的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