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是从开悟者的角度来看,这些因果超越了世间或现象界,是无漏的(没有执著),同样的,结果也是无漏的。这些现象就是菩提、涅槃、成佛。这些彻悟者是从果地回头看因。
从第一个角度看事情的人,是处于轮回中的众生。如果他们认为言行举止没有后果,恶行没有恶果,善行、功德没有善果,就是观念不正确。这些人很可能不会修行佛法,因为他们觉得毫无所得。更糟的是,他们可能说出、做出相信报应的人所不会说、不会做的事。
然而,彻悟的人观察、了解到其实根本无功德可言,功德只是因为自我而存在。开悟的人已经体证到空性,他们的功德已经转化为智慧。开悟的人也会说没有所谓智慧或成就。开悟不是由于智慧与功德,因为智慧与功德这些观念涉及自我。因此,从开悟的立场来看,菩提达摩“没有功德”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我们不可把开悟的境界和未开悟的境界混为一谈。如果开悟的人依然宣称功德存在,那么他们就没有完全开悟。如果未开悟的人宣称没有功德这回事,则是出于无知。有这种信念的人不会去修行,而不修行就永远没有机会真正了悟。因此,有必要了解因地(未开悟的境界)和果地(已开悟的境界)是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从两个境界来解释梁武帝和菩提达摩的故事。从因地而言,梁武帝的确累积了功德,因为他做了好事。但菩提达摩是从果地的观点来回答,为的是要警惕皇帝,帮他摆脱执著,看穿现象的空性。他尝试让梁武帝了解,在任何情况下,行动本身、行动者、行动的结果,三者都是空的。不幸的是,菩提达摩的方法在梁武帝身上无效。
我们不该因为梁武帝的观点而轻视他。他是虔诚的佛教徒,忠心护持僧众,他的生平、行为都可作为典范,值得大家称赞,但他对禅宗直截了当的方法却不受用。历史上,菩提达摩和梁武帝之间的对话很可能从来没有发生,它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与佛陀的教诲有关。
多少世纪以来,这个故事产生了很多混淆。为了帮助人更了解佛法,于是说了另一个故事来澄清一些事。这个故事涉及生于菩提达摩后数百年的百丈禅师(公元七二○至八一四年)。有一次百丈禅师开示之后,会众中有位老者对他说:“其实我不是人,而是狐狸精。许多世以前我是个和尚,有弟子问我,开悟的人会不会受制于因果?我告诉他,开悟的人不堕因果,一言之差使我五百世来都转世为狐狸。现在请您就此开示。”百丈禅师回答:“开悟的人不昧因果。”老人闻言,当下开悟,高兴地向百丈禅师顶礼,并说:“明天到后山,就会发现一只死狐狸,请为它举行僧人的葬礼。”第二天,百丈禅师前往后山,在洞里发现一只狐狸的尸体,就依照仪式火化。
这个故事很可能也是则传奇,但有很好的作用。许多人误解了菩提达摩和梁武帝的故事,因而受苦或导致他人受苦,所以有人创造出百丈禅师和野狐的故事。
禅宗不谈过程或进度,也不采取因地的角度,而只从结果或果地的角度来谈,因此总是采用负面的方式,而不是肯定的方式;也就是说,禅宗的目的在于打破各式各样的执著,不要人依赖或拥抱任何事情。
临济禅师(卒于公元八六六或八六七年)有一次说,三世诸佛都是笨蛋,他对菩萨和阿罗汉也有类似的说法。他的意思是说,所谓的诸佛、菩萨、阿罗汉其实并不存在。然而这是从开悟者的角度而言。对于众生而言,其实是有诸佛、菩萨、阿罗汉的。如果人们只看到临济禅师表面上的意思,可能就相信佛陀不存在,佛陀所有的教训都是垃圾,修行是没有目的的。如果你认为身为众生而不去修行是件好事,应该受到责备。另一方面,如果你认为佛法高深莫测而心生恐惧,也该受到责备。就像我所说的,禅经常是从究竟的立场来发言,这些是彻悟者的了悟与成就,是要人景仰、效法的,而不是心生畏惧。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佛教的功德观(2)
禅的方法就像双锋利刀,既能帮人,也能伤人。利根或善根的人能从禅法中受益,能利用这些方法得到成就。相反的,业障深的人可能误解这些教诲,因而受苦。那就是为什么在修习佛法和修行时,必须跟随良师,以免误入歧途。
许多人误解禅的方法。有一次,有人对我说:“师父,我刚读了一些公案,它们实在神秘莫测。有一位和尚问禅师该不该念佛,禅师回答:‘念佛一声,就该漱口三天。’另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和尚问:‘佛是什么?’禅师回答:‘从没听说过佛这回事。’和尚就问禅师有关释迦牟尼佛的事,禅师说:‘如果当时遇到他,就一棒打死喂狗。’这仿佛是疯人讲的癫话!”
佛教中说,诅咒佛陀是五大恶业之一,这么说来这些禅师都该受到严厉的报应。但这些故事和菩提达摩与梁武帝的故事性质相同,用意都在当头棒喝,通常是对那些很接近开悟的人所说的。就禅宗而言,这些说法有时称作“转语”,禅师使用这种方法来破除执著。在这种情境下,禅师不是无知傲慢,而是用这种说法来帮助修行者。说这些话的禅师,很可能说完话之后就在佛前顶礼。如果人们听到这些禅师的话,又看到他们后来的行为,也许认为他们表里不一或精神错乱。其实,这只不过是他们运用方法来协助众生超越自我与他人、涅槃与轮回、佛陀与众生之间的分别。他们尝试粉碎人们依赖的相对观念。
许多年前,有一次在台湾举行禅七,有人问我他能不能不用数息的方法,而改用念佛。我问:“什么佛?”他回答:“阿弥陀佛。”我说:“我们这里没有阿弥陀佛,所以你不能念佛。”这个人回到蒲团上,左右张望,看到一尊阿弥陀佛的佛像,回过头来找我:“你刚刚怎么可以那么说?那边明明就有一尊佛像。”我说:“又不是我把佛像放在那儿的,是我师父放的。”
后来那位修行者见我向那尊佛像顶礼,又问:“你怎么可以向阿弥陀佛顶礼?”我说:“如果我的师父向阿弥陀佛顶礼,我怎么敢不照做?反正你就是不能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但这个人很坚持,说:“师父,我真的想用这种方法,因为我觉得数息毫无功德。”最后,我让他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此后,我就允许人们在禅七中使用念佛的方法。
问:让我们从因地的角度来谈——因为我们毕竟都还是在这个层次。什么是慈悲的行为?什么又不是慈悲的行为?如果某人有慈善之举,却有其他动机——不是害人,而是自私的目的;而另一个人做了同样的行为,但动机却是为了利益他人,这样是不是不同的慈悲?产生的功德是不是也不同?从接受他们善行的人来说,这些行为是相同的,但一个人可能得到巨额的免税,名字刊登在报章杂志上,另一个人可能只是默默行善,不图名利。请问是否有差别?
师:如果某人做了善事,就有功德,那个人多少是慈悲的。问题是,那个人真正慈悲到什么程度,这要看行为后面的动机或意图。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为了利益他人,那么他比只为了节税的人更慈悲。但他们都做了善行,因此都有功德。就一般法则而言,心理愈自私,慈悲就愈少,功德也愈少。
问:但是,我们所思、所言、所行都来自自私的心理,众生不可能完全无我地来做事。我想我能自动做一些好事,而不思索行为的后果,但事后看起来,可能会自我勉励一番。这样会改变我善行的功德吗?
师:做了善行,心里觉得很好,这是人之常情。只要执著于自我,就不可能没有自我中心。如果可以没有自我中心地做事,那就不涉及功德,可能就是佛菩萨了。只有在有自我的时候,才有功德可言。善行当然会造善业,得到功德,就像我先前说的,这全看你的心态。你的行为基础可能是贪心,也可能是爱心,而后者比前者更有功德。但在这两种情况中,行为和动机都来自自我。
问:执著可以分成不同的程度,还是非有即无?
师:是的,执著有不同的层次和程度。有些人对一切事情都执著,有些人极为贪心,有些人则很执著于某些事而对其他事根本不执著,还有些人欲望很浅。这全看个人而定,和修行的层次、心态、情况有关。如果你关心自己思想、言语、行动后面的动机,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以便更清楚地觉察自我。
问:在佛教中,慈悲与智慧的关系如何?似乎两者携手并进,如一体的两面。但它们一定要配对出现,不能单一存在吗?它们是同一件事吗?
师: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来描述智慧。一种牵涉到自己,一种牵涉到你与其他众生的关系。运用智慧和他人相处,就是慈悲,慈悲只存在于和他人的关系中。真正的慈悲不可能离开智慧而存在,而究竟的慈悲只有在无我、无执的情况下才会存在。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菩萨与阿罗汉
13菩萨与阿罗汉
问:阿罗汉和菩萨有何异同?证得阿罗汉时,除了安住在那个境界之外,还会想去做任何事吗?如果菩萨不再有欲望的话,又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继续前进呢?
师:证得阿罗汉时,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阿罗汉是否必然为小乘的修行者?菩萨是否也是阿罗汉?在什么情况下,阿罗汉会转向菩萨道?还是会永远停留在阿罗汉的阶位?最后,如果菩萨已经止欲,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继续修行?
并不是自己想成为阿罗汉,就能成为阿罗汉;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修行,止息或根除烦恼后,才自然成为阿罗汉。有些人听了佛陀的一句话或宣讲佛经,立刻断除所有的烦恼,祛除贪瞋痴,证得阿罗汉。这种人如凤毛麟角,但我们在佛经中却读过这一类的事迹;其他人则是以渐修的方式斩断所有的烦恼。
阿罗汉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已祛除了自我观,根除了疑惑。第二个阶段则是降伏了贪、瞋、痴。第三个阶段是完全断除欲界的贪和瞋。第四个阶段是真正证得阿罗汉果,祛除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贪、瞋、痴;在这个阶段,所有的烦恼都已断除。渐修的人和立即证得阿罗汉的人不同,渐修的人没有意图或欲望成为阿罗汉,他们的目标是断除烦恼。
就断除多少烦恼而言,小乘的阿罗汉和大乘的菩萨有相应之处。比方说,小乘佛教第一阶段的成就,是祛除自我观,并根除所有的疑惑;这里的“疑惑”指的是怀疑三宝,怀疑能否超脱轮回、断除烦恼。这在大乘佛教里就是到达了初地;这里的“地”指的是修行的丰硕之地,从这里可以产生智慧。总共有十地,第十地就是成佛的门槛。阿罗汉的第四个阶段,相当于七地。
要知道,在小乘和大乘的传统中,这些果位是极高的。这两种途径的差别在于菩萨更强调慈悲,首要之念就是如何帮助众生。由于他们一直与众生互动,就更难根除烦恼;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已经到达了初地,而且可能已经没有任何自我观或怀疑,但依然有很多烦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菩萨示现于众生的世界中,必须一直与众生打交道。因此,小乘的修行者证到阿罗汉所需的时间,比大乘的修行者成为高阶菩萨的时间要少得多。
菩萨的目标不在于止息烦恼,而在于积累功德、利益众生。到了八地时,功德依然不圆满,因此必须在菩萨道上继续修行到十地,这时所有的烦恼和执著都会根除,功德圆满,也就成佛了。
佛经告诉我们说,佛陀大多数的著名弟子都成为阿罗汉。而且从佛经中也显然可见,他们关切众生的福祉。禅宗初祖大迦叶、阿难陀和舍利弗为了众生而向佛陀问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因此,虽然他们被认为是阿罗汉,但慈悲的本质显示他们也是菩萨的理想的化身,而不只是关切自己的福祉。
进一步说,佛陀要求他所有的阿罗汉弟子弘法。比方说,他要最初随他修习、证得阿罗汉的五位比丘到不同的地方弘法,以便帮助更多人。因此,有许多阿罗汉展现出菩萨的态度。但究竟有多少,我们并不知道。在佛陀指导下成为阿罗汉的一千二百五十名弟子中,我们知道生平的只有十几位。
有一些理由来说明阿罗汉为什么可能不追寻菩萨道。也许他们没有信心帮助他人,也许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到达究竟的地位。经文中有这样的四句话:“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办,不受后有。”有些初期的阿罗汉知道了这些经文,也许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究竟的目标,自信修行已经圆满,因为毕竟佛陀已经肯定他们得到了解脱。如果他们认为没有更高的层次,那就没有必要回到人间。
也许有些阿罗汉觉得人间充满了太多的苦难。他们可能在余生中帮助其他人,但觉得对别人的责任已了。有些阿罗汉在圆寂前改变态度,开始奉行菩萨道,但其他阿罗汉则进入涅槃。从佛的角度来看,这些阿罗汉可能已经得到解脱,却没有足够的功德。因此佛经上说,那些觉得已经得到解脱的阿罗汉,其实只是在涅槃中暂时休息,终究还是会回来世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没有永远的阿罗汉,因为所有进入涅槃的阿罗汉都会回来,并奉行菩萨道。
初阶的菩萨有很强烈的自我中心,但他们已学到要进步、成佛,就得帮助众生,否则就是自私,自我中心永远不会消除。因此,《四弘誓愿》的第一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通过这种过程,自我中心会慢慢降低。
在初地和八地之间的菩萨,也有断除了自我执著的。然而对他们来说,目标依然是帮助别人。另一方面,小乘修行者的目标在于断除烦恼,因此他们会比菩萨更快达到目标。
最后,到达八地或以上的菩萨,称为“无功用行”的境界。到了这个阶段,菩萨已经很自动地帮助有情众生,就像骑脚踏车下坡一样,不需花费气力。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个比喻,动者互动,除非遇到障碍才会停止。在八地之前,菩萨已经聚集了力量、动能和方向,所以到达八地时,虽然不再作意要帮助众生,却会继续这么做。只要众生存在,菩萨就会继续帮助他们。
问:您说到了某个阶段,阿罗汉和菩萨就不再有自我的执著,但依然有烦恼。怎么可能没有自我却有烦恼呢?到那个阶段有什么好烦恼的呢?
师:这里有个比喻,自我就像大树的根,已经没有自我观的人就像已经断了根的树,根已经不在了,但树很大,还存在许多生命力,可能还会活一段时间,一部分可能还会成长、开花,但这棵树的时日有限。在树根断了之后依然继续的活动,就像自我感消失后依然残留的烦恼。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佛教与死亡(1)
14佛教与死亡
问:佛教如何阐释死亡?从死亡到来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有什么东西能从此生带到来生?面对死亡该如何修行?
师:对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很恐怖的事,但也是人人必须面对、无法避免的事。然而,众生和开悟者对死亡的看法不同;而且,传统佛教和禅宗对死亡的看法也不同。
传统佛教所谈论的死亡,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众生,一种是圣者。首先是凡夫众生的死亡,这是由众生行为累积的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