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2-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
①CECFCHCI《道藏》第4册486页,第32册153页,第23册708页,第4册514页,第23册73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②③④⑦⑨CDCG《道藏要籍选刊》第2册136页,466页,第5册86、111、58、59、14、4页,第9册51页,第4册578页,第3册616页。508、5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⑤《太平经合校》第468、470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⑥《老子想尔注校证》第36、47、18页,上海古局出版社,1991年
⑧《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371、3、184、15页,中华书局,1985年
CJ《道书十二种》第396页,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0年
命
命,指人的寿命。道教认为,人命的寿夭是自然的赋性,但又受到人的善恶行为和欲望多寡的直接影响。通过多建善功和清静寡欲的德行,以及内外丹的修炼功夫,人可以享尽天寿甚至得道成仙,永生不死。魏晋时期的道教经典《太上灵宝五符序》称:〃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不能守神,以御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①先秦诸子对于〃命〃的论述甚多。儒家的《论语》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认为人的寿夭贫富甚至国之安危治乱,都是天命。孔子说过〃五十而知天命〃,又说〃君子有三畏〃,其中之一是〃畏天命〃②即人生的顺逆、吉凶,常不可测,令人生畏。墨家则持反对〃命〃的观点。《墨子·非命》称:
〃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的观点是暴王所作,穷人所述的骗人工具,是〃天下之厚害。〃③但墨子仍然承认有天,即有主宰性的天帝。道家经典《道德经》言及〃命〃者有二处。其一称〃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它将〃命〃当作命令、干预来解释;其二称〃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十六章),对于〃复命〃的解释,河上公称〃复还性命〃,④王弼称〃复命则得性命之常也〃,⑤至于〃性命〃的根源,则是〃虚静〃,也就是〃道〃。《南华真经》也认为〃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不承认有主宰世界和人的天帝、鬼神。《大宗师》篇有曰:〃天无私覆,此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虚斋赵以夫注〃命〃称:〃盖谓自然之理,在天地之上。〃《德充符》篇有孔子答哀公问,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认为上述生死存亡种种事实都是自然之理,也就是命。
《大宗师》另称:〃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林疑独注称:〃死生之理,命也。
阴阳之常,天也。真人任其自然,在昼得昼,在夜得夜,以死生为昼夜,岂有所不得与!〃虚斋赵以夫更为明确地注称〃盖谓自然之理在天地之上,命即自然之理〃。⑥汉代的《淮南子》称:〃知道者不惑,知命者不忧〃,以〃道〃与〃命〃对举,意思是,命就是道,就是自然之理。因此,得道的人,就是〃倚不拔之柱,行不关之途,禀不竭之府,学不死之师,无往而不遂,无至而不通,生不足以挂志,死不足以幽神,屈伸俯仰,抱命而婉转〃。命是天命,即自然之理,有道的人要始终坚持自然之理而不违离。因此,无论生死、贫富都不计较,〃通命之情者,不忧命之所无奈何〃,〃不耻身之贱,而愧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而忧百姓之穷〃。⑦《冲虚真经》(即《列子》)有《力命》篇,唐代卢重玄解题称:〃命者,必定之分,非力不成。力者,进取之力,非命不就。有其命者,必资其力。有其力者,或副其命。亦有力之不能致者,无命也。
持命而不力求者,候时也。信命不信力者,失之远矣。信力不信命者,亦非当也。〃⑧他认为既要认识自然之理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又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无命,不能致之。候时,不力求,也是〃非当〃的。
道教将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并将太上老君视作〃道〃的化身,因此,〃命〃有了神的主宰。但是,由于道家的天命观念的影响,故道教教义中对于〃命〃的阐述,既有听天由命的消极一面,又有我命在我的积极一面。
《老子想尔注》称:〃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皆知尊道畏天,仁义便至诚矣。〃⑨意思是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和功能。《想尔注》的天,指的是〃天曹〃,有〃罪成结在天曹〃,〃天曹左契〃等句,天曹就是天庭的职官或部门。《无上秘要》卷五十二《三元斋品》称〃三界五帝、三官九府、百二十曹〃。CD人的寿命和行为都受到天曹的控制和监督。另外,《想尔注》又称〃知宝根清静,复命之常法也〃,CE认为人只要清静无为,就可以〃复命〃。
《太平经》称〃道乃洞,无上无下,无表无里,守其和气,名为神〃,神仙都是命与天连,因此〃无穷时〃,人的寿命就是由神、仙和鬼所控制,〃天遣神往记之,过无大小,天皆知之。
簿疏善恶之籍,岁日月拘校,前后除算减年,其恶不止,便见鬼门〃。所遣之〃神〃,不仅有天神、地鬼,还有人身中的神同天神相配合。另外,《太平经》又称〃人有贵贱,寿命有长短,各禀命六甲〃。〃六甲〃指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和甲寅,古时以天干地支计算时日的一种方法。卷一百一十有《有德人禄命诀》认为〃生命之日,司候在房,记著禄籍,不可有忘。命在子午,其命自长,丑未之年,不失土乡〃,〃寅申之岁,其人似虎〃等等,因此〃籍系星宿,命在天曹〃,意思是,人的命同出生的时日和天上的星宿有关。以星宿和时日作为〃命〃的依据的,古已有之,早期道教吸收这些方术作为其内容,也使〃天命〃的内容渐趋繁杂。同时,《太平经》中又有〃天道万端,在人可为〃的内容,曰:〃人命近在汝身,何为叩心仰呼天乎?有身不自清,当清谁乎?有身不自爱,当爱谁乎?有身不自成,当成谁乎?有身不自念,当念谁乎?有身不自责,当责谁乎?〃认为〃知命不怨天,行各自慎,勿非有邪,教人为善,复得天心意者,命自长〃。CF强调人只要符合天道,就可以使寿命自长。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根据教义造作了一系列神祇,又吸收了大量民间崇拜的英雄神、山川神和功能神,这些天神地祇有的同自然现象有关,有不少又同人的寿命、功名、利禄等有关,因此,〃命〃也受到一些天神地祇乃至鬼魔的控制和管辖。《度人经》有〃但欲遏人算,截断人命门〃句,北齐严东注称:〃六天魔鬼,常欲遏截命算,断人生门,欲令人死也〃;唐薛幽栖注称:〃鬼之为理,常刻人算寿,欲人早终,截人生根,断人命门,故上云:鬼道贵终,当人生门也。〃CG意思是六天鬼魔来刻人算寿,断绝人命。
同时,随着道教外丹术和内丹术的发展,与丹术有关的各种经书、典籍又反复强调人对于自己的〃命〃的能动作用。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黄白》引用了《龟甲文》称〃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CH齐梁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卷上,也称:〃仙经云: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譬如:枯朽之木遇风即折,将崩之岸值水先颓。〃CI《西升经》更称〃老君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后为许多道教经籍所引用,体现了道教徒对于寿夭不受天命摆布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也为外丹和内丹术的发展奠定了教义基础。南北朝韦处玄在《西升经》注中称〃命者,自然也〃,〃天地与我俱禀自然,一气之所生,各是一物耳。焉能生我,命乎我。但去心知,绝耳目,各守本根之一气,则与道同久矣〃。唐代道士李荣也注称〃天地无私,任物自化。寿之长短,岂使之哉,但由人行,有善有恶,故命有穷通。若能存之以道,纳之以气,气续则命不绝,道在则寿自长。故云不属天地〃。在〃不劳于神,受命无期〃经句之后,李荣又注称:〃养身者,其身清。修心者,其神静。静则不劳,清者无染,不劳不染,与道同身,身与道同,命无期尽。〃CJ宋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箓》卷五十六引用《元气论》称:〃仙经云:
我命在我,保精受气,寿无极也。又云: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在此道。〃CK仍然认为,保精受气,归心静默,是生命长生之道。
唐五代以后的内丹术逐渐替代了外丹术,修炼理论和方法渐趋精密,特别是提出了〃性命〃理论,并且按先性后命、先命后性以及性命双修的操作步骤的不同,区别为北宗、南宗和中派等。金代王重阳创立全真道派,有《重阳立教十五论》,其十一《论混性命》中称〃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省力易成〃,〃修真之士不可不参,不可泄漏于下士,恐有神明降责。性命是修行之根本〃。CL王重阳的七个弟子修炼方法,大致属于北宗。在其弟子邱处机所著《大丹直指》中,性命还只是上下丹田之称,〃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潜于顶。命者,地也,常潜于脐。顶者,性根也。脐者,命蒂也。一根一蒂天地之元也,祖也〃。CM而李道纯在《中和集》的《性命论》中已将性命同精、气、神相联系,称〃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精与性,命之根也〃,〃精神乃性命之本也,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只有〃性命双全〃,才能〃形神俱妙〃。ND清代柳华阳《金仙证论·顾命说》称〃古圣有言曰:命由性修,性由命立。命者气也,性者神也,气则本不离神,神则有时离气〃,〃命之元气乃月魄,神之灵光乃日魂,以魂伏魄,则先天之气自然发生〃。NE据此,内丹家的〃命〃尽管同道家和道教典籍中的〃命〃有一定联系,但其内涵已相距甚远。宋代白玉蟾《指玄篇·谢张紫阳书》有解释《道德经》的〃归根复命〃的文字,称〃形中以神为君,神乃形之命也,神中以性为极,性乃神之命也。自形中之神,以合神中之性,此谓之归根复命也〃。NF它与一般的《道德经》释文完全不同。
明代正一道士袁文逸有诗曰:〃至简至易神仙道,难遇难逢半句言。若得真师亲诀破,我命在我不由天。〃NG只是〃性命双修〃的神仙道,事实上并不可能使修道人永生,于是,随着外内丹术相继衰落,〃我命在我不由天〃的〃天命观〃,逐渐被儒佛两家的〃天命观〃和报应轮回观念所替代。牧常晁著的《玄宗直指万法同归》有《分定》诗,认为〃今见恶心人,富贵多供奉。此是前世因,今生还他用。今生所为错,后世必堕落,不信久长看,子孙日贫穷。〃〃今见好心人,平生多祸咎。此是前世因,今生还他受。今生用心吉,后生断不失,不信久长看,子孙居官职。〃NH清代广泛流传的《太上感应篇》、〃功过格〃和《阴骘文》都将人的寿天、福祸、富贫、安危等视为由天神、地祇、人鬼所控制,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命运安排。
注:
①④⑤CLCMNDNGNH《道藏》第6册342页,第12册5页,275页,第32册156页,第4册402页,503页,第24册118页,第23册95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②《十三经注疏》第2503、2461、2522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墨子闲诂》第239、251、247页,中华书局,1986年
⑥⑦⑧CDCGCICJCKNF《道藏要籍选刊》第2册384、345、360页,第5册117、54、111、153页,640页,第10册192页,第4册499页,第9册400页,第3册594、618页,第1册286页,第3册3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⑨CE《老子想尔注校证》第24页,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CF《太平经合校》第567、546、548、549、339、527页,中华书局,1960年
CH《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287页,中华书局,1985年
NE《中国气功大成》第837页,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盗
盗,在道教教义中指天地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窃取〃精气。学道者只要自觉运用〃盗〃之道,不断汲取天地万物之精华就能长生。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在《悟道录》中,从月借日光的例子出发,浅近地阐述了〃盗〃的道理。他认为:〃人本一身纯阴无阳,须借他家之阳以为阳。所谓他家者,对我者,皆是天地也、日月也、万物也、万事也;所谓他家之阳者,先天虚无真一之气也,即不死之人也。有生以来,此气本具,交于后天,渐次散于天地、日月、万物、万事之中,不为我有,属于他家矣。知的此气在于他家,随时盗来,归于我家,无而复有,失而又得,亦如月借日光而生明,此乃窃夺造化,颠倒阴阳之天机。〃①先秦道家著作中并无关于〃盗〃的专门论述。《道德经》第二章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指出事物间相生相成的关系,并无相互窃盗的说法。但是,第四十二章中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则是〃气〃为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基础这一思想的先河。两汉时期,在哲学思想上有许多关于〃气〃的论述。
《淮南子·本经训》称〃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②意思是天地万物以及它们的产生、变化,都是〃气〃的作用。这就为天地万物间的互〃盗〃理论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明确提出〃盗天地〃的是《冲虚真经·天瑞》篇,它说宋国向氏到齐国向国氏请教致富之〃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壤。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听了以后就去钻墙凿室,不久案发获罪,抄没全部家产。向氏怨尤国氏而再度赴齐。国氏笑曰:〃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国氏告诉向氏盗天并没有灾祸,然而盗〃人之所聚〃就要获罪。向氏又去问东郭先生,东郭先生说:〃若一身庸非盗乎?盗阴阳之和,以成若,生载若,形沉外物,而非盗哉!〃又称〃国氏之盗,公盗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有公私者,亦盗也。亡公私者,亦盗也〃。③太平道在《太平经》中,也认为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守气而不绝也。故天专以气为吉凶也,万物象之,天气则终死也。子欲不终穷,宜与气为玄牝,象天为之,安得死也。〃④它认为学道的人只要像天地一样,守气不绝就不会死。《阴符经》称: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认为〃盗〃就是〃天覆地载,万物潜生,冲气暗滋。〃⑤〃天地,万物之盗〃。影响较大的《阴符经》注家唐李筌称:〃天地者,阴阳也。阴阳二字,洎乎五行,共成其七〃,〃天地万物,胎卵湿化,百谷草木,悉承此七气而生长,从无形至于有形,潜生覆育,以成其体,如行窃盗,